-
题名古代河东盐池天日晒盐法的形成及发展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正明
-
机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盐业史研究》
1986年第1期117-122,共6页
-
文摘
河东盐池(今山西运城盐池)是我国最早实行人工利用天日晒盐法的盐池,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人工利用天日晒盐法的地方。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制造海盐为煎熬,所谓“煮海为盐”是也。海盐制造实行埕晒法或板晒法,最多不过六百多年的历史,而河东盐池实行的人工利用天日晒盐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河东盐池是在硝板上进行晒制,这一做法不仅十分独特,而且举世无双。因此,河东盐池人工利用天日晒盐法的历史,很值得研究。
-
关键词
盐法
山西运城
晒制
客水
煮海
福惠
《水经注》
姚暹渠
尉司
涑水河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明清两淮盐私和漕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彭云鹤
-
出处
《盐业史研究》
1991年第4期8-12,共5页
-
文摘
盐课乃我国封建王朝的重要财赋之一。到明、清更是“国用所需,边饷所赖,半出于兹。”“佐司农之储者,盐课居赋税之半。”真可谓“损益盈虚,动关国计。”故“煮海之利,历代皆官领之。”为此,各代统治者均立以峻法酷刑,严禁盐之私产私运私销。然而,盐又是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不可一日离弃。所以他们总是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正常的或不正常的、合法的或非法的渠道,获取之以维生。因此。
-
关键词
财赋
煮海
生活必需品
司农
官盐
巡盐御史
明清政府
编审壮丁
第五琦
漕军
-
分类号
TS3-0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长芦盐场沿革概述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阎承遵
-
出处
《盐业史研究》
1991年第3期61-71,共11页
-
文摘
《盐业史研究》1988年第1期刊载任乃强同志《说盐》一文所述:“《世本》传‘夙沙氏煮海为盐。’《齐世家》亦谓太公及管子‘煮盐’。未曾云晒盐也。唯渤海北岸有升降迭互之海滩,每有凹地受潮被留,天然成盐,应是人类发明晒盐最早之处;中华文化领域之能远达辽河松江地区者,此或为其主要原因之一。然利用芦台海盐之时间,最早不能过周之燕国。”
-
关键词
长芦盐场
盐业史研究
盐使司
煮盐
夙沙氏
巨鹿县
煮海
石碑场
齐世
盐政
-
分类号
TS3-0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云南盐税琐谈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黄培林
-
出处
《盐业史研究》
1990年第4期43-46,共4页
-
文摘
相传,五千年前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懂得煮盐了。《食贷志》:“古者宿沙氏煮海为盐,是为煮盐之鼻祖。”起初,盐是无税的,自夏禹治定水土之后才规定上缴贡盐。《食货志》:“夏禹贡法,山东青州纳贡盐絺。”青州即今山东省青岛附近盐区,贡也就是税,这当是后世盐税的起始。 春秋时,齐相管子开创官海政策,设官征榷盐税,当时叫“盐课”。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立《榷盐法》,实行盐专卖制度,垄断盐税。
-
关键词
煮盐
榷盐
征榷
仰韶文化时期
食货志
专卖制度
煮海
山东省青岛
夏禹
琐谈
-
分类号
TS3-0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唐宋海盐制法考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朱去非
-
出处
《盐业史研究》
1991年第1期48-49,64,共3页
-
文摘
唐宋时代如何制盐?《中国古代海盐生产考》一文断言唐宋时代岱山一带用海水直接煎煮成盐。其主要论点有:(1)宋方勺《泊宅编》载:“盖自岱山及二天富皆取海水炼盐,所谓熬波者也;自鸣鹤西南及汤村,则刮碱淋卤”。(宋)姚宽《西溪丛语》及《宋史·食货志》也有相同的记载。(2)《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有“煮海制盐图”,图中描绘了挑海水直接煎煮成盐的全景。 笔者对上述论点不敢苟同。分述如下:
-
关键词
唐宋时代
姚宽
煮海
方勺
丛语
泊宅编
汤村
盐制
海盐生产
煎盐
-
分类号
TS3-0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南通土布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莫雄
袁晓黎
-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3期43-45,共3页
-
文摘
江苏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濒黄海、南临长江。公元九五八年建城设州,命名为通州。最初多以煮海盐为业。宋元之际,棉花由江南传入,南通的植棉业开始兴盛。明代成为棉产地向外输出,明末清初南通地区几乎家家纺纱、户户织布。商品由棉花向棉纱棉布发展,南通棉布近销苏、浙、皖、
-
关键词
长江入海口
植棉业
建城
煮海
宋元之际
八年
色织布
东北三省
纺织原料
外输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有关唐代海盐生产技术的几条材料剖析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吉成名
-
机构
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
-
出处
《盐业史研究》
1993年第1期44-46,共3页
-
文摘
有关唐代海盐生产技术的资料很少,唯一比较完整的记载是刘恂的《岭表录异》。该书记载了唐代岭南地区的海盐生产情况,着重谈了生产技术。这里将有关部分全部录出: 野煎盐:广人煮海其□无限。商人纳榷,计价极微数。内有恩州场、石桥场,俯迎沧溟,去府最远。商人于所司给一百榷课,支销杂贷二三千。及往本场,盐并官给,无官给者,遣商人。但将人力收聚咸池沙,掘地为坑,坑口稀布竹木,铺蓬簟于其上,堆沙,潮来投沙,咸卤淋在坑内;
-
关键词
海盐生产
岭表录异
煎盐
州场
咸池
岭南地区
堆沙
煮海
刘恂
江淮地区
-
分类号
TS3-0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我国古代的井盐
被引量:2
- 8
-
-
作者
何珍如
-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7-41,2,共6页
-
文摘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可以说,食盐与人类的生存与文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食盐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与神农氏同时的宿沙氏已会'煮海为盐',说明我国在原始社会已掌握煎制海盐的技术。《尚书·禹贡》中说:青州(今山东一带)有'盐贡'。盐已成为夏朝政府的固定财政收入之一了。以后历代政府都把盐税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
-
关键词
历代政府
《尚书·禹贡》
财政收入
煮海
卓筒井
煎盐
煮盐
画像砖
琅井
沿海地区
-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寿光"煮海为盐"
- 9
-
-
-
出处
《走向世界》
2022年第30期62-63,共2页
-
文摘
寿光卤水制盐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据文献记载和"双王城水库盐遗址"考古发现,寿光制盐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寿光是世界海盐的发祥地,是传说中"煮海为盐"盐宗夙沙氏的故里,是全国唯一被盐业协会正式命名的"中国海盐之都". 寿光是中国海盐文化发展的缩影,境内盐文化遗存丰富.从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双王城水库盐遗址到元朝官台盐署遗址、盐马古道、公积运、龙车台等无不在证明寿光盐文化底蕴雄厚.2014年"寿光卤水制盐技艺"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关键词
夙沙氏
官台
考古发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寿光
海盐文化
煮海
制盐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对《中国古代海盐生产考》的几点浅见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朱金林
-
出处
《盐业史研究》
1991年第2期13-14,72,共3页
-
文摘
海水制盐见诸历史记载,当以夙沙氏煮海为盐为最早,可谓久远,是一门古老的生产科学,而对制盐技术的记载,则典籍中确不多见。阅读白广美同志所著《中国古代海盐生产考》(以下简称白文),引证广博,内容丰富,确实是制盐工作者研究盐业史的一册良好的指导书籍。阅读之余。
-
关键词
海盐生产
制盐技术
海水制盐
夙沙氏
煮海
历史时期
煎盐
近海水
铁盘
盐质
-
分类号
TS3-0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我的煮海晒盐经历
- 11
-
-
作者
曹银员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盐业》
2022年第18期58-59,共2页
-
文摘
悬浮于东海之上浙江北部的岱山岛(陆域面积104.97平方公里),周围是一望无垠的大海。岱山煮海晒盐历史悠久,可溯到唐代中叶,迄今已有1200多年。这里生产的海盐素有洁白、晶莹、粒细、速溶、味鲜、营养等特质,“贡盐”美誉闻名遐迩。我就在岱山岛上一个日望大海夜听涛声的静谧小村里土生土长。记得儿时,离家不远处有一条拦潮海塘,海塘外是广阔的泥场。我的爷爷是位憨厚的盐民,“凌晨出门鸡未啼,头顶烈日晒脱皮”,天天干着繁重的盐活,常常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那时候仍处于刮泥淋卤、盐板晒盐阶段。
-
关键词
腰酸背痛
浙江北部
陆域面积
晒盐
海塘
煮海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河东第一大盐商——猗顿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柴继光
-
出处
《盐业史研究》
1992年第4期40-42,共3页
-
文摘
司马迁曾称:“猗顿用盬盐起,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 盬(gǔ·古),即古之河东盐池,亦指河东盐池生产之苦盐。河东盐池之盐从其肇始就不须煎煮,依靠风日天然晒成,与滨海的海盐产区从煮海为盐开发盐业相比较,是它的一大优势。 司马迁说猗顿由于经营河东盐池的盐而发财,成为富甲天下的巨贾。 猗顿是战国时期人,过去的史籍对他的记载甚为简略。
-
关键词
猗顿
甲天下
煮海
王寮
战国时期
风日
陶朱公
成业
定陶
致富道路
-
分类号
TS3-0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中国古代海盐生产技术的发展阶段及地方差异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鲍俊林
-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出处
《盐业史研究》
2021年第3期3-14,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气候变化与苏沪海岸传统适应研究”(项目编号:18BZS15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通过盐业历史文献分析并根据各海盐区在制卤与制盐方法上的异同,笔者将中国古代海盐生产技术的演变过程划为淋卤煎盐、淋卤晒盐与晒卤晒盐三个阶段,并比较各海盐产区生产技术的发展差异与关键控制因素。整体上看,12—13世纪以前各海盐区主要采用淋卤煎盐法生产。北方长芦、山东、淮北盐区完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16世纪渤海西岸与南岸最早出现晒卤晒盐法,进入第三阶段;东部淮南与两浙盐区长期处于第一阶段(淋卤煎盐),直到20世纪中叶废弃或转晒。约13世纪福建南部盐场最早出现淋卤晒盐,南部的福建、两广盐区尽管较早开启第二阶段(淋卤晒盐),但又长期停滞在该阶段。20世纪中叶全国各海盐区基本都进入晒卤晒盐阶段。受沿海地区净蒸发量的制约,演化进程表现出显著的地方差异是中国古代海盐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尽管无法确知古代海盐生产技术演变是否存在直接煎煮海水成盐的早期阶段,但直接煮海水成盐或可理解为直接煎煮滨海天然的地下或地表卤水。历史上直接煮海为盐的传说,可能源自早期山东北部沿海煎煮天然卤成盐的活动。
-
关键词
海盐生产
煮海
传统技术
发展阶段
海岸环境
-
Keywords
sea salt production
evaporation of sea water
traditional technology
change stages
coastal environment
-
分类号
K825.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晓峰残月说柳永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方牧
-
出处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4期7-10,共4页
-
文摘
搭民航早班车去鸭蛋山渡口,遥见晓雾朦胧,青峰叠翠,残月一钩,那具有古典装饰意味的便是定海晓峰岭隧道了.明知此“晓峰”非彼“晓风”,仍禁不住要联想起柳永,联想起千古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过隧道而西是盐仓乡,我小时候就听说那一带海边产盐,盐仓即因此得名.十一世纪的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曾在此处晓峰盐场担任过监官.“晓峰”原为“孝峰”,早先这地方出了孝子,近侧现尚存“孝娘桥”.晓峰,也许是后人附会“晓风残月”而改,或是由于这一带山峰,清新淡雅,以拂晓薄雾笼罩为最美,这些已无从考证.
-
关键词
柳永
残月
定海
舟山
浅斟低唱
文化史
词人柳永
大德昌国州图志
煮海
海盐场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盐业双周新闻榜
- 15
-
-
作者
卢晗
-
出处
《中国盐业》
2016年第6期6-9,共4页
-
文摘
(2016.03.07-2016,03.20)1海南百年煮盐技艺即将消失八旬老人独自坚守关注指数:★★★★☆传播指数:★★★★新闻近日,记者走进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盐墩村探访火煎这一古老的百年煮盐工艺。据了解,盐墩村有着600余年的煮海历史,该村村民都姓叶,据《叶氏族谱》记载,叶氏先祖最早在明末从福建蒲田迁来岛上,由于岛上少田,世代以煮盐为生,村子也因此而得名。
-
关键词
煮盐
盐墩
关注指数
中国盐业
氏族谱
新闻榜
煮海
盐道
盐政
食药监
-
分类号
TS34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盐宗宿沙
- 16
-
-
作者
吴正格
-
出处
《中国铁路文艺》
2011年第6期62-63,共2页
-
文摘
宿沙,传说中的炎帝臣。《艺文类聚》记,他因"叛不用命",后被炎帝"箕文谏而杀之";《世本》则记,他是黄帝臣,那就未曾被杀。他的命运虽存悬念,但史家们皆认同,他是海盐的始制者。清嘉庆朝的训诂学家郝懿行,素以考释名物、订正讹谬闻名学界,所著《证俗文》(卷一)里也记得很肯定:"盐,咸也。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
-
关键词
郝懿行
煮海
《艺文类聚》
训诂学家
嘉庆朝
世本
古者
后世人
煮干
绛雪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北仑的盐
- 17
-
-
作者
石志藏
-
出处
《文学港》
2013年第4期95-96,共2页
-
文摘
在北仑海边长大的我,尽管对家门口的海很熟悉,但每次来到海边,我的内心深处仍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激情。面对大海,我的脑海里常常会想得很多,但每次思想中,总会条件反射般地跳出一个"盐"字来。此时此地的这个"盐"
-
关键词
北仑
难以言喻
清泉场
煮盐
煮海
诗云
龙头场
制盐技术
占籍
开禧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读《中华盐业史》札记
- 18
-
-
作者
柴继光
-
出处
《盐业史研究》
1992年第2期27-30,共4页
-
文摘
近日读台湾田秋野、周维亮先生合编的《中华盐业史》,增识不少。然而,对书中的一些论断,我尚有一些疑问,随笔摘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海盐先于池盐吗? 田秋野、周维亮先生在谈到“盐之起源”时,引用了张其昀氏《中华五千年史》中的一段话:“中国古代盐的来源有二:即山东的海盐和山西的池盐(产于解池)。” 作者接着说:“许慎之《说文解字》
-
关键词
解池
秋野
张其昀
周维
巡盐御史
海盐生产
煮盐
自卫战争
于明
煮海
-
分类号
TS3-0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潍坊的海
- 19
-
-
作者
朱建霞
-
出处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第8期172-173,共2页
-
文摘
潍坊的海不同于别处的海,整整齐齐的盐田,滩涂阡陌,高高的盐堆,蒙红头巾开盐耙犁的妇女,大大小小渔船,货轮,繁忙的港口,巨人般的风车,翱翔的海鸥,羊脂般的细片片沙,细腻厚实。更特别的是海的颜色,只是一味的深蓝幽蓝郁蓝。潍坊的海不同于别处海那么的蔚蓝,他胸怀宽阔,深沉,邃远,有一种气定神闲的底蕴。
-
关键词
红头巾
天地之间
师尚父
营丘
垂钓者
姜子牙
刘大为
煮盐
煮海
闲庭信步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舍得坊·妙鲜阁
- 20
-
-
-
出处
《温州人》
2010年第24期100-101,共2页
-
-
关键词
智慧人生
天然动物
楠溪江
CUCUMBER
煮海
茶餐厅
性保健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