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煤矿侏罗系原油油源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建平 黄第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黄陇煤田许多煤矿在侏罗系煤层上下发现了许多原油和油苗,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原油是侏罗系煤系地层生成的典型煤成油。作者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和该地区三叠系、侏罗系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发现:三...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黄陇煤田许多煤矿在侏罗系煤层上下发现了许多原油和油苗,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原油是侏罗系煤系地层生成的典型煤成油。作者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和该地区三叠系、侏罗系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发现:三叠系源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且成熟度普遍较高;侏罗系源岩分布范围虽也较广但厚度小,且成熟度普遍很低。该区原油与三叠系源岩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而与侏罗系源岩不同,尤为明显的是它们的碳同位素较轻、成熟度均较高。经与鄂尔多斯盆地中原油和其它地区煤系及湖相原油对比,作者认为该地区原油来自三叠系湖相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 盆地
下载PDF
含煤地层中石油的生成、运移和生油潜力评价 被引量:42
2
作者 黄第藩 熊传武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6年第2期6-11,7,共6页
本文根据中国吐鲁番、焉耆和巴彦浩特这三个煤成烃盆地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含煤地层中石油的生成、初次运移和生油潜力问题,指出沼泽相含煤地层的成烃地球化学特征在许多方面都不同于湖相生油岩。含煤地层有机质类型差、单位生烃潜力低、... 本文根据中国吐鲁番、焉耆和巴彦浩特这三个煤成烃盆地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含煤地层中石油的生成、初次运移和生油潜力问题,指出沼泽相含煤地层的成烃地球化学特征在许多方面都不同于湖相生油岩。含煤地层有机质类型差、单位生烃潜力低、有机质转化率低,但有机质丰度高、变化幅度宽、总生烃潜量大,并主要取决于有机质丰度。因此,本文以有机质丰度为基础,从有关参数的相关研究中,分别建立了煤和煤系泥岩的生油定量评价分级标准。还从结构化学的研究中提出了煤系地层中的沥青物质是成烃的主要贡献者。在初次运移方面,由于煤的高吸附性,可溶重质组成难以排出,但烃类尤其是饱和烃易于排出,并导致饱/芳比<1和氯仿沥青中δ^(13)C值增大,以及煤成油以轻质油和凝析油为主。估计在成熟阶段,煤系油源岩(包括煤)的排驱效率,在成熟阶段为25%~30%,而在高成熟阶段可达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初次运移 碳同位素
全文增补中
煤结构的新概念与煤成油机理的再认识 被引量:33
3
作者 秦匡宗 郭绍辉 李术元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8期1912-1918,共7页
以化学共价键结合力为基础的煤的两相结构概念 ,由于新的能强力溶解煤的溶剂 (如二硫化碳与N 甲基 2 吡咯烷酮的混合溶剂 )的发现而需要作相应的修正 .在煤有机大分子结构中同时包含有丰富的非共价键物理作用力 ,包括氢键力、电荷转移... 以化学共价键结合力为基础的煤的两相结构概念 ,由于新的能强力溶解煤的溶剂 (如二硫化碳与N 甲基 2 吡咯烷酮的混合溶剂 )的发现而需要作相应的修正 .在煤有机大分子结构中同时包含有丰富的非共价键物理作用力 ,包括氢键力、电荷转移力和π π键力等缔合力 ,在煤的结构单元之间起着重要的结合作用 .这里提出了包含物理缔合力的煤的复合结构新概念 ,对煤成油的机理进行了再认识 .煤的复合结构的新概念扩大了传统的抽提物的范围 ,从而更新了对煤成油主要母质的数量和质量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复合结构 源岩 有机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煤成油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0
4
作者 黄第藩 卢双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B05期183-194,共12页
重点评述与煤成油理论及勘探实践有密切关系、并在近几年取得重要进展的煤成烃演化模式、煤的生油能力及排油研究3方面的问题。指出:石油地质化学家已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煤成烃模式、阶段因地而异的复杂性;建立判别煤系源岩生油能力的... 重点评述与煤成油理论及勘探实践有密切关系、并在近几年取得重要进展的煤成烃演化模式、煤的生油能力及排油研究3方面的问题。指出:石油地质化学家已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煤成烃模式、阶段因地而异的复杂性;建立判别煤系源岩生油能力的标准是煤成油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进展之一,其中以依据总生烃潜量(S1+S2)、氯仿沥青“A”和总烃含量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建立的判别方案比较实用和有效;比较系统地评述了(与工业性煤成油气聚集有重要关系的)煤成烃排出问题的4种主要研究方法。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分歧。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对指导煤成油勘探有重要意义的煤系源岩的分布预测、倾油性的进一步判识及排出问题定量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源岩 烃模式 机理 定量评论
下载PDF
吐哈盆地煤成油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程克明 赵长毅 +1 位作者 苏爱国 何忠华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7年第2期5-10,19,共7页
本文提出了煤成油气首要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为有利成油的煤相—流水沼泽相。煤中所富含的早期生烃组分(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树脂体等),在R。值为0.35%时即开始生烃,0.6%时已达高峰,0.7%~0.8%时生烃结束;计算表明,煤中微孔对... 本文提出了煤成油气首要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为有利成油的煤相—流水沼泽相。煤中所富含的早期生烃组分(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树脂体等),在R。值为0.35%时即开始生烃,0.6%时已达高峰,0.7%~0.8%时生烃结束;计算表明,煤中微孔对烃类的吸附阀值为86mg/g,煤生烃必需大于该值才有烃类排出;通过对煤的孔隙分布及其对烃类吸附的研究表明,煤成烃最有利的排驱时期在R。为0.8%以前;早期构造、油源断层及区域性盖层是形成煤成油藏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沉积相 初次运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在煤成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小薇 程克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0-44,共5页
通过对吐哈盆地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质及原油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并在与世界及我国其它地区原油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煤成烃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运用微量元素进行了油源对比的尝试。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源对比 气生
下载PDF
成烃理论的发展──(Ⅱ)煤成油及其初次运移模式 被引量:20
7
作者 黄第藩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32-438,共7页
近几年来,我国针对侏罗系煤系地层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我国西北区的一些含煤盆地中都发现了丰富的油气矿藏。煤成油的勘探开发和研究,是对陆相生油理论的重大发展,本文介绍了秦匡宗提出的一种利用(13)CNMR谱确定... 近几年来,我国针对侏罗系煤系地层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我国西北区的一些含煤盆地中都发现了丰富的油气矿藏。煤成油的勘探开发和研究,是对陆相生油理论的重大发展,本文介绍了秦匡宗提出的一种利用(13)CNMR谱确定油潜力碳(Co)、气潜力碳(Cg)和芳构碳(Ca)评价生油气潜力的新方法,以及一种煤成烃的阶段性初次运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生 气运移 运移模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原油噻吩类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敏 张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对塔里木盆地典型原油噻吩类化合物含量和组成特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原油苯并萘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占芳烃化合物的百分含量相差明显,海相油含量最高,湖相油次之,而煤成油最低。本文提出了4-甲基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 对塔里木盆地典型原油噻吩类化合物含量和组成特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原油苯并萘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占芳烃化合物的百分含量相差明显,海相油含量最高,湖相油次之,而煤成油最低。本文提出了4-甲基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2+3)-甲基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比值是区分海相油和湖相油新的有机地球化学参数。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最大烷化度表明海相油呈现出高烷化度,而陆相油则表现为低烷化度,即从海相泥灰岩原油、海相碳酸盐岩原油到湖相油和煤成油依次减少。这是因为富硫与贫硫干酪根在生烃过程中的环化作用或支链化作用程度差异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海相 塔里木盆地 矿床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3
9
作者 惠荣耀 张继忠 孟仟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9-36,共8页
齐古油田的原油来源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的煤系地层.具有饱和烃与芳烃含量高,Pr/Ph>2.5的特征.原油与母岩的碳同位素组成有较好的一致性,都富集重组分.色质分析结果表明,离子特征峰具有典型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的标志.泥岩有... 齐古油田的原油来源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的煤系地层.具有饱和烃与芳烃含量高,Pr/Ph>2.5的特征.原油与母岩的碳同位素组成有较好的一致性,都富集重组分.色质分析结果表明,离子特征峰具有典型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的标志.泥岩有机质的显微富氢组分占20%以上,它们富集于河流三角洲和水下冲积扇等地.在弱还原—还原环境的低演化阶段形成天然气,也能形成石油,在该盆地沿边缘呈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
下载PDF
典型海相油和典型煤成油轻烃组成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祥 张敏 黄光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22,共5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典型海相原油和吐哈盆地典型煤成油的轻烃组分、Mango参数和成熟度等分析后发现:2类原油轻烃组分含量差异明显,塔中隆起海相油富含正庚烷,吐哈盆地煤成油则富含甲基环己烷;塔中隆起海相油Mango参数K1值分布在0...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典型海相原油和吐哈盆地典型煤成油的轻烃组分、Mango参数和成熟度等分析后发现:2类原油轻烃组分含量差异明显,塔中隆起海相油富含正庚烷,吐哈盆地煤成油则富含甲基环己烷;塔中隆起海相油Mango参数K1值分布在0.97~1.19之间,与Mango所报道的结果相一致,而吐哈盆地煤成油的K1值却异常高(1.35~1.66);塔中隆起海相油成熟度参数庚烷值(32.3%~45.4%)和异庚烷值(1.9~3.7)高于煤成油,已处于高成熟阶段,塔中隆起典型海相油的形成温度要明显高于吐哈盆地煤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 轻烃 庚烷值 异庚烷值 Mango轻烃参数
下载PDF
吐哈盆地油源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袁明生 李华明 王志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7-20,共4页
根据吐哈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及系统油源对比结果,并佐以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资料,可将盆地原油分为三大类,即煤成油、咸水湖相泥岩成油和淡水湖相泥岩成油。为了进一步确定煤成油的主要烃源岩是煤岩还是煤... 根据吐哈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及系统油源对比结果,并佐以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资料,可将盆地原油分为三大类,即煤成油、咸水湖相泥岩成油和淡水湖相泥岩成油。为了进一步确定煤成油的主要烃源岩是煤岩还是煤系泥岩,在亚稳定状态下用GC-MS-MS研究m/z233-m/z262的二萜类化合物,并用其进行油源精细对比,认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煤成油主要来自中侏罗统煤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烃源岩 地台 碳同位素 单体烃 湖相泥岩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煤有机岩石学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姚素平 张景荣 +1 位作者 王可仁 栾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91-300,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组煤系地层可否成为该盆地另一套油源岩的问题,历来存有争议。系统的煤岩和有机岩石学分析表明:煤中倾油性的壳质组分含量低,基质镜质体的类型也不利于生油,因此。
关键词 有机岩石学 鄂尔多斯盆地 矿床
下载PDF
吐哈盆地侏罗系热模拟生烃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郭贵安 陈义才 +2 位作者 张代生 涂小仙 王家辉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5,5-6,共3页
通过对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4个未成熟煤系暗色泥岩和煤岩样品加水热压模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生烃产物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煤岩样品的在模拟温度为210-330℃(Ro≈0.61%-1.45%)以液态烃产出为主,气态烃与液态烃的... 通过对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4个未成熟煤系暗色泥岩和煤岩样品加水热压模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生烃产物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煤岩样品的在模拟温度为210-330℃(Ro≈0.61%-1.45%)以液态烃产出为主,气态烃与液态烃的比例低于1000 m3/t。在相同的模拟温度条件下,煤系暗色泥岩样品的热模拟烃类产物主要是气态烃,总的累计产烃率比煤岩样品的高100-150 mg/g T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模拟实验 系泥岩 吐哈盆地 侏罗系
下载PDF
冀中坳陷苏桥-文安油气田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研究(一):原油成因分类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敏 王东良 +1 位作者 朱翠山 赵红静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通过对原油的族组成、碳同位素、饱和烃和芳烃地球化学特征的剖析,查明苏桥-文安地区原油中不仅存在煤成油,而且存在由煤成油与下第三系原油混合而成的混源油。煤成油表现出饱和烃含量极其丰富、Pr/Ph值高(大于2)、三环萜烷以低碳数(C19... 通过对原油的族组成、碳同位素、饱和烃和芳烃地球化学特征的剖析,查明苏桥-文安地区原油中不仅存在煤成油,而且存在由煤成油与下第三系原油混合而成的混源油。煤成油表现出饱和烃含量极其丰富、Pr/Ph值高(大于2)、三环萜烷以低碳数(C19~C21)化合物占优势并有递减变化趋势、C24四环萜烷丰富和伽马蜡烷含量低等地球化学特征。下第三系原油与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恰恰相反,Pr/Ph值低(小于1)、低碳数三环萜烷含量低并有递增变化趋势、C24四环萜烷的含量不高和伽马蜡烷含量相对丰富。混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煤成油与下第三系原油之间,但参数值受控于端元油混入的绝对含量。在以上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冀中坳陷煤成油、下第三系油和混源油的识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混源 冀中坳陷 气田
下载PDF
冀中坳陷苏桥—文安地区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研究——典型原油混合实验及混源油识别模式 被引量:19
15
作者 梁宏斌 张敏 +3 位作者 王东良 孟凡成 朱翠山 冯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9-693,共5页
通过典型原油混合实验及其产物的地球化学剖析,揭示当煤成油和下第三系原油混合时,随着下第三系原油的增加,C19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30重排藿烷,C29甾烷和重排甾烷逐渐变小;而姥鲛烷和植烷,伽马蜡烷和C27甾烷含量则逐渐增加。利用饱... 通过典型原油混合实验及其产物的地球化学剖析,揭示当煤成油和下第三系原油混合时,随着下第三系原油的增加,C19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30重排藿烷,C29甾烷和重排甾烷逐渐变小;而姥鲛烷和植烷,伽马蜡烷和C27甾烷含量则逐渐增加。利用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和芳烃化合物绝对浓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冀中坳陷苏桥—文安地区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图版。根据混源油识别的模式,判断苏49井的混源油是由10%的下第三系原油和90%的煤成油混合而成;相反文1021井混源油则是由90%的下第三系原油和10%的煤成油混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源 下第三系 冀中坳陷 定量识别 图版 甾烷 地球化学 饱和烃
下载PDF
塔里木原油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19
16
作者 朱扬明 梅博文 +1 位作者 傅家谟 盛国英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29,共6页
塔里木盆地陆相原油二环倍半萜烷系列中,C15补身烷低于C16升补身烷(C15/C16<1.0),重排二环化合物丰富。这些原油的三环萜烷以低碳数(C19~C21)化合物占优势,(C19+C20+C21)/(C23+C2... 塔里木盆地陆相原油二环倍半萜烷系列中,C15补身烷低于C16升补身烷(C15/C16<1.0),重排二环化合物丰富。这些原油的三环萜烷以低碳数(C19~C21)化合物占优势,(C19+C20+C21)/(C23+C24)>1.4;其中湖相油以C21为主峰,煤成油以C19为主峰。五环三萜烷中普遍富含C29,C30重排藿烷和C29Ts及一个未知的C30五环三萜烷。它们有较丰富的长链类异戊二烯烃,其中煤成油含有较高的C27~C39头对头系列。海相原油在这些生物标志物分布上则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饱和烃 盆地
下载PDF
华南晚二叠世“树皮体”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Micro-FTIR)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8
17
作者 余海洋 孙旭光 焦宗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9-885,共7页
在高纯度煤岩显微组分分离富集的基础上 ,应用透射式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Micro FTIR) ,对华南晚二叠世煤中中国特有的显微组分———树皮体———的化学结构进行了测定 ,并与新疆吐哈盆地侏罗纪煤中的镜质体、丝质体和孢子体进行... 在高纯度煤岩显微组分分离富集的基础上 ,应用透射式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Micro FTIR) ,对华南晚二叠世煤中中国特有的显微组分———树皮体———的化学结构进行了测定 ,并与新疆吐哈盆地侏罗纪煤中的镜质体、丝质体和孢子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树皮体与孢子体的红外光谱特征较为相近 ,主要由长链脂族结构组成 ,芳香结构和含氧基团相对较少。此特点与镜质体和丝质体主要由芳香结构组成、脂肪族结构 (尤其是长链脂肪烃 )含量相对较少 (或很少 )明显不同。上述结构特征决定了树皮体与孢子体类似 ,是一种油气生成潜力较大的显微组分。此特点对在华南地区寻找与富含树皮体煤系地层有关的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皮体 红外光谱 化学结构 生烃潜力
下载PDF
汤原断陷煤成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冯子辉 汪振英 王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共3页
汤原断陷下第三系地层近几年天然气勘探中发现了煤成油显示 ,展示该断陷具有煤成烃的勘探前景。应用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分析技术 ,结合地质研究认识 ,探讨了汤原断陷下第三系煤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生烃条件 ,研究了煤成油的有机... 汤原断陷下第三系地层近几年天然气勘探中发现了煤成油显示 ,展示该断陷具有煤成烃的勘探前景。应用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分析技术 ,结合地质研究认识 ,探讨了汤原断陷下第三系煤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生烃条件 ,研究了煤成油的有机地球化学性质和生源特征 ,建立了煤成油和油源岩的关系 ,对指导汤原断陷下步煤成烃勘探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有机岩石学 断陷沉积
下载PDF
吐哈盆地煤成油有机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长毅 程克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27,共4页
吐哈盆地中下佛罗统煤及煤系有机质被确认为该盆地的主力烃源岩。系统的有机岩石学分析表明,煤中具褐色荧光的基质镜质体具有在早期成熟阶段生成大量液态烃的能力,是本区煤成油的主要贡献组分。煤中角质体和木栓质体的光性演化表明其... 吐哈盆地中下佛罗统煤及煤系有机质被确认为该盆地的主力烃源岩。系统的有机岩石学分析表明,煤中具褐色荧光的基质镜质体具有在早期成熟阶段生成大量液态烃的能力,是本区煤成油的主要贡献组分。煤中角质体和木栓质体的光性演化表明其对本区煤成油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地球化学特征 有机岩石学
下载PDF
吐哈盆地“煤成油”问题再认识 被引量:16
20
作者 苏传国 朱建国 +3 位作者 孟旺才 蒋兵 王天鹏 王文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3-458,共6页
吐哈盆地被认为是典型的煤成油盆地。通过煤岩的富氢显微组成、模拟生烃特征、特殊的油气成藏规律及不同地区预测资源量与探明油气资源量之间的对比分析发现,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岩并不具有大规模生、排液态烃并形成商业性油田的能力。结... 吐哈盆地被认为是典型的煤成油盆地。通过煤岩的富氢显微组成、模拟生烃特征、特殊的油气成藏规律及不同地区预测资源量与探明油气资源量之间的对比分析发现,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岩并不具有大规模生、排液态烃并形成商业性油田的能力。结合其他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认为台北凹陷中侏罗统油气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煤成油”,而是深层湖相与煤系的“混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侏罗系 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