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汤剂煎煮法和有效成分溶出率关系探讨 被引量:21
1
作者 田军军 刘莹 冯广义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5期373-374,共2页
中药汤剂的传统煎煮方法与中药有效成分溶出有密切关系,传统煎煮方法中煎药的器具、水质、水量、时间、方法等因素都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有很大影响,所以要对汤剂煎煮法加以改进以达到最优化配置,采用最佳煎煮方法,使中药有效成分充分... 中药汤剂的传统煎煮方法与中药有效成分溶出有密切关系,传统煎煮方法中煎药的器具、水质、水量、时间、方法等因素都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有很大影响,所以要对汤剂煎煮法加以改进以达到最优化配置,采用最佳煎煮方法,使中药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从而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剂 煎出率 煎药法
下载PDF
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三种芍药汤剂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孙丽荣 严华成 +3 位作者 曹雄 马骥 朱心红 高天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9期693-69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芍药甘草汤、芍药柴胡汤和芍药汤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煎煮时间(2~4h)和煎煮次数(1~2次)对上述3种汤剂中芍药苷的析出量。结果煎煮时间对芍药甘草汤、芍药柴胡汤和芍... 目的比较不同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芍药甘草汤、芍药柴胡汤和芍药汤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煎煮时间(2~4h)和煎煮次数(1~2次)对上述3种汤剂中芍药苷的析出量。结果煎煮时间对芍药甘草汤、芍药柴胡汤和芍药汤中的芍药苷的析出量影响不明显,而煎煮次数明显影响各汤剂中芍药苷的析出量,相同的煎煮时间和用水量,增加煎煮次数能增加汤剂中芍药苷的析出量。结论本研究为传统中医方剂汤液的制备方法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药法 色谱 高压液相
下载PDF
中药煮散的临床应用研究(五)——药材不同粒度入煎总煎出物的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董霄汉 董海峰 +4 位作者 任大伟 尚林周 李明 李战平 李卫东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8-39,共2页
在考查了一般类成份,挥发油类成份、微量元素类成份不同粒度入煎,药物中单一成份的含量变化情况后,考虑到中药治疗成份的总体性,本试验着重考查不同粒度入煎总煎出物的含量变化,以求得药物总成份的煎煮效果,为中药煮散的临床使用提供理... 在考查了一般类成份,挥发油类成份、微量元素类成份不同粒度入煎,药物中单一成份的含量变化情况后,考虑到中药治疗成份的总体性,本试验着重考查不同粒度入煎总煎出物的含量变化,以求得药物总成份的煎煮效果,为中药煮散的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白术 饮片 煎药法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中药煎药机煎药法与传统煎药法利弊谈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芳华 田其学 《湖南中医杂志》 2000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汤剂 煎药法 煎药煎药法 传统煎药法
下载PDF
草乌叶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解热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宏 余成浩 彭成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5-226,共2页
目的:研究草乌叶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解热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草乌叶清热解毒的功效,选择大鼠2,4-二硝基苯酚发热模型,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与药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草乌叶发挥解... 目的:研究草乌叶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解热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草乌叶清热解毒的功效,选择大鼠2,4-二硝基苯酚发热模型,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与药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草乌叶发挥解热作用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结果:草乌叶能显著降低2,4-二硝基苯酚所致发热大鼠的体温,草乌叶发挥解热功效的最佳时间为6h,给药剂量为0.96g/kg。结论:草乌叶具有显著的解热降温作用,解热作用与煎煮时间、给药剂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化学 乌头碱/分析 乌头碱/ 出率 煎药法
下载PDF
大剂量生南星煎服的临床毒性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伯平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5-36,34,共3页
生南星具有散结作用 ,临床上可用于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因其含有的生物碱有一定的毒性 ,临床上用量一般不超过 3 0g/每剂。笔者通过对 82例使用大剂量生南星的患者的临床毒性观察认为 :经久煎及餐后服药 ,在不超 1 0
关键词 天南星 毒性 剂量 煎药法
下载PDF
煎药之法,最宜深讲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思一 蔡进章 包箐箐 《海峡药学》 2006年第3期153-155,共3页
汤剂是祖国医学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煎煮过程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为水火不长,为火候失度,煎药器具,煎煮时间等。本文指出由于药材成分复杂,以传统的汤剂煎煮方法的改进,需在科学的前提下,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 汤剂是祖国医学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煎煮过程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为水火不长,为火候失度,煎药器具,煎煮时间等。本文指出由于药材成分复杂,以传统的汤剂煎煮方法的改进,需在科学的前提下,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对煎药的规范化,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剂 煎药法
下载PDF
煮散常用量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玉芳 琚玮 +1 位作者 李雁 周振来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3-254,共2页
煮散,是指单味中药加工为粗末,按每次量据方调剂,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常用的成方、经验方或协定处方可成批加工,按每次常用量包装,如上法煎服。所谓'常用量',亦称'治疗量',指医疗上常用的比较安全而能产生防治作用... 煮散,是指单味中药加工为粗末,按每次量据方调剂,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常用的成方、经验方或协定处方可成批加工,按每次常用量包装,如上法煎服。所谓'常用量',亦称'治疗量',指医疗上常用的比较安全而能产生防治作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指成人应用的一次量。煮散保持了汤剂吸收快、见效快,又适应辨证论治的长处,克服了汤剂用量大,饮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剂 标准 煎药法 剂型
下载PDF
浅谈中药煎煮方法对汤剂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顾根网 《西部中医药》 2011年第12期21-22,共2页
探讨中药煎煮方法与汤剂疗效的关系。从煎煮的容器、中药饮片浸泡,加水量、煎煮火候、时间、煎煮次数、先煎、后煎、包煎、烊化、贵重药材用法等多方面分析了中药的煎煮方法。说明服用中药汤剂要掌握好煎煮方法,才能保证疗效。
关键词 汤剂 煎药法 疗效
下载PDF
中药煎服法对治疗疾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菲 蔡伟杰 +2 位作者 吴兆怀 邓应君 李振强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9期102-103,共2页
煎服法是祖国中医的宝贵财富,在医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住,正确的煎法方法对治疗疾病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影响中药煎服法治疗效果的因素很多,本文从煎药器皿的选择、煎药时间、煎药次数、煎药火候、煎药注意事项、服药时间、服药方法... 煎服法是祖国中医的宝贵财富,在医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住,正确的煎法方法对治疗疾病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影响中药煎服法治疗效果的因素很多,本文从煎药器皿的选择、煎药时间、煎药次数、煎药火候、煎药注意事项、服药时间、服药方法、服药的"忌口"等方面入手,探讨中药煎服法对治疗疾病临床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药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如何正确制备中药汤剂 被引量:7
11
作者 任崇静 刘昊雯 韩涛 《吉林中医药》 2007年第9期51-52,共2页
中药汤剂应用广泛,合理应用目前临床常用的传统和现代煎药法,正确选择用具、煎前浸泡、加水量、火候、煎药次数、时间、入药方式对于提高方剂临床疗效,推动中药汤剂制备方法的现代化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汤剂 煎药法 工艺(中医)
下载PDF
传统煎药与现代自动煎药机煎药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龚建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36期156-157,共2页
目的比较传统煎药与现代自动煎药机煎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07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眼科患者26例,内科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煎药方法患者共31例(眼科患者16例,内科患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动煎药机方法患者共26例(... 目的比较传统煎药与现代自动煎药机煎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07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眼科患者26例,内科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煎药方法患者共31例(眼科患者16例,内科患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动煎药机方法患者共26例(眼科患者9例,内科患者17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服用传统煎药和自动煎药机的两种方法制出的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观察所煎药物浸出物的浸出率及患者的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96.77%(30/31),观察组治愈率为96.15%(25/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煎药所得浸出物的浸出率高于自动煎药机所得浸出物的浸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均达到95%以上,但在药物煎出率中,传统煎药方法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高,可以作为药剂的质量指标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药法 现代自动煎药 浸出率
下载PDF
不同煎煮方法的双黄连汤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时文娟 付文焕 +1 位作者 李中东 钟明康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以市售双黄连口服液为对照,评价传统煎煮法和医院代煎法对双黄连汤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双黄连汤或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结果:不同煎煮方法得到的双黄连汤中有效成分含量明显不同,其... 目的:以市售双黄连口服液为对照,评价传统煎煮法和医院代煎法对双黄连汤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双黄连汤或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结果:不同煎煮方法得到的双黄连汤中有效成分含量明显不同,其中市售双黄连口服液A与B中绿原酸和连翘苷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传统煎煮法所得双黄连汤中有效成分含量均高于医院代煎的双黄连汤。结论:不同煎煮方法对双黄连汤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有影响,而传统煎煮法优于医院代煎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汤 含量测定 黄芩苷 绿原酸 连翘苷 煎药法 色谱 高效液相
下载PDF
中药煮散的传统用法和变迁 被引量:7
14
作者 庞利霞 王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第4期315-316,共2页
中药煮散与汤剂一样是中药的传统用药形式。煮散既保持了传统汤剂的所有特性,又具备其特有的节省药材、煎煮时间短、有效成分煎出率高等优势。在目前医药资源匮乏、药价上涨明显的情况下,推广中药煮散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意义重大。
关键词 中草 生产和制备 煎药法 煎剂
下载PDF
高压煎药机煎煮中药之弊端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凤娄 《华北国防医药》 2008年第5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煎药法 煎药 弊端 改进
下载PDF
芳香性中药煎药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海峰 郑洁 +1 位作者 张萌 赵锦 《陕西中医》 2013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芳香性中药的煎药方法。方法:通过对28味芳香性中药采用不同煎煮方法,测定药液中挥发油煎出率。结果:芳香性中药制汤时多数需后下,且以浸泡后下煎煮药液中挥发油煎出率较高。
关键词 @芳香性中 煎药法
下载PDF
煎煮过程对中药复方汤剂临床效果影响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峰 穆兰澄 仝小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7期111-112,共2页
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中药的煎煮,不仅是有效成分的溶出过程,而且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分进行化学反应,重新整合的过程。笔者现针对煎煮过程中相关因素对中药复方汤剂临... 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中药的煎煮,不仅是有效成分的溶出过程,而且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分进行化学反应,重新整合的过程。笔者现针对煎煮过程中相关因素对中药复方汤剂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剂 煎药法 量效关系 规范化
下载PDF
经方煎服法规律初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远礼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2-14,共3页
To discuss the adlvantages of methods of decocting and taking herb on classical prescription and to explore methods of regulating body and careful nursing after taking herb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 To discuss the adlvantages of methods of decocting and taking herb on classical prescription and to explore methods of regulating body and careful nursing after taking herb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written by Zhang zhongjing. It contributes to the ideal medicine effect and the quick convalesc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煎服 规律 强仲景 伤寒杂病论 煎药法 将息
下载PDF
乌头附子临床应用浅谈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仲平 《甘肃中医》 1992年第3期42-43,共2页
自古以来,乌头附子有“良将”之美誉,盖言其作用犹如战场上冲锋陷阵,斩将夺城的将军,可见二者在临床上功效之卓著。为此笔者想就乌头附子的临床应用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抛砖引玉。 1
关键词 乌头 治疗应用 附子 煎药法
下载PDF
中药煎药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聿金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20期48-48,52,共2页
中药汤剂是重要常用剂型之一,临床应用广泛。传统煎药方法相对费时费力,火候不易控制,药液不易保存。李时珍认为:"凡服用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中药煎药机具有操作简便、清洁... 中药汤剂是重要常用剂型之一,临床应用广泛。传统煎药方法相对费时费力,火候不易控制,药液不易保存。李时珍认为:"凡服用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中药煎药机具有操作简便、清洁卫生的特点,同时可以自动分袋包装,既方便患者服用,又大大减轻了煎药的工作量。笔者在使用煎药机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改善,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药 汤剂 常用剂型 袋包装 煎煮方 烊化 无功 临床使用过程 煎药法 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