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及其提高的途径 被引量:49
1
作者 崔读昌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1年第2期25-32,共8页
计算出全国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并提出热量利用效率概念。中国粮食作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 0 .14% ,热量利用效率平均为 0 .87kg/(℃· d)· hm2 ,降水量利用效率平均为 5.2 5kg/mm·hm2。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 计算出全国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并提出热量利用效率概念。中国粮食作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 0 .14% ,热量利用效率平均为 0 .87kg/(℃· d)· hm2 ,降水量利用效率平均为 5.2 5kg/mm·hm2。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地区性差异明显 ,北方高于南方。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不同的特点。光、热、水的数量、分配与作物需求较协调的地区利用效率高。光、热、水条件有相互制约利用效率的作用。复种提高了全年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气候资源 利用效率 热量利用效率 复种
下载PDF
华北平原青贮-籽粒玉米双季弹性种植模式的水热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邵长秀 徐欣莹 +3 位作者 覃文阮 龙步菊 董宛麟 孙志刚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6-218,共13页
2020-2021年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进行青贮-籽粒玉米双季弹性种植模式夏玉米弹性播期试验,并对其周年籽粒当量产量、水热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期论证水热资源和粮食需求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夏玉米弹性播期为特色的青贮-籽粒双季玉米... 2020-2021年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进行青贮-籽粒玉米双季弹性种植模式夏玉米弹性播期试验,并对其周年籽粒当量产量、水热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期论证水热资源和粮食需求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夏玉米弹性播期为特色的青贮-籽粒双季玉米种植模式在华北平原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结果表明:(1)双季玉米周年热量利用效率较高的夏玉米弹性播期在6月1-29日,周年热量利用效率平均为3.1kg·hm^(-2)·(℃·d)^(-1);(2)双季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夏玉米弹性播期为6月1-15日,周年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为2.1kg·m^(-3);(3)基于水热高效利用的夏玉米弹性播期为6月1-15日,其周年籽粒当量产量平均为12886.4kg·hm^(-2),比本站冬小麦-夏玉米多年平均周年产量略低14.0%,但周年作物耗水量降低34.4%,周年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9%。青贮-籽粒双季玉米弹性种植模式可以在产量相当的情况下有效减少周年作物耗水量,提高周年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籽粒玉米双季弹性种植模式 夏玉米多播期 热量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薄层罩面机加热效率测试 被引量:2
3
作者 唐丹 李国威 +2 位作者 原天龙 杨红雁 刘晓啼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2期83-84,87,共3页
薄层罩面技术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被广泛应用。以国内某公司生产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薄层罩面机为研究对象,对该设备的热量利用效率进行测试。该研究成果可为薄层罩面技术的沥青路面养护设备的改... 薄层罩面技术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被广泛应用。以国内某公司生产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薄层罩面机为研究对象,对该设备的热量利用效率进行测试。该研究成果可为薄层罩面技术的沥青路面养护设备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罩面技术 热再生 热量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热量定量密植协同提升春玉米粒收品种产量及热量利用效率 被引量:6
4
作者 于胜男 高聚林 +6 位作者 明博 王振 张宝林 于晓芳 孙继颖 梁红伟 王志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46-2060,共15页
以缩短熟期换取充分脱水时间的机械粒收品种选择和推广给北方春玉米增产和热量充分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揭示不同热量条件下玉米机械粒收品种如何通过合理密植实现产量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协同的机制,可为机械粒收品种高产高效栽培和大面... 以缩短熟期换取充分脱水时间的机械粒收品种选择和推广给北方春玉米增产和热量充分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揭示不同热量条件下玉米机械粒收品种如何通过合理密植实现产量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协同的机制,可为机械粒收品种高产高效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材料,在内蒙古4个不同热量条件区域[分属于热量充沛地区(以种植中晚熟或晚熟品种为主的生态区)和热量有限地区(以种植中早熟、早熟品种为主的生态区)]进行密度联网试验,分析密度对不同类型品种阶段发育、产量形成和热量利用效率(HUE)的影响,并解析其对热量资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机械粒收品种均在区域≥10℃积温利用率达86.0%~89.3%的前提下获得最高产量,各区域机械粒收品种最高产量及其对应密度均高于主推品种,特别是在热量有限区域差异明显。机械粒收品种最高产量对应密度随热量资源总量增加呈线性降低,区域≥10℃积温每减少100℃,密度需增加0.17万株·hm^(−2)。热量有限地区机械粒收品种的花前∶花后的生育天数比例、≥10℃积温比例、生物量比例均趋近5∶5,实现最高产量需在常规种植密度6.0万株·hm^(−2)的基础上增密2.8万~3.1万株·hm^(−2),增密后产量为11.1~12.7 t·hm^(−2),可增产20.1%~23.3%,HUE可提高20.6%~30.1%;热量充沛地区机械粒收品种花前∶花后的生育天数比例及积温比例趋近4.5∶5.5,花前∶花后的生物量比例为4∶6,产量为15.4~16.9 t·hm^(−2),实现最高产量需在6.0万株·hm^(−2)基础上增密2.1万~2.3万株·hm^(−2),增密后可增产6.1%~11.5%,HUE可提高8.6%~17.5%。可见,品种热量需求与区域热量资源有效匹配是获得高产并充分挖掘区域产量潜力的前提,基于热量资源定量密植是春玉米机械粒收品种实现增产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协同的有效途径,热量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密度 积温 热量利用效率 机械粒收品种
下载PDF
寒地玉米生产热量利用效率潜力演变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放 王锐 +3 位作者 赵慧颖 李秀芬 林伟楠 田宝星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81,共9页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及玉米生育期和产量资料,运用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寒地玉米生产热量利用效率潜力时空演变特征及与实际热量利用率差异。结果表明,1961~2017年玉米生长期内热量利用效率潜力总体呈现...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及玉米生育期和产量资料,运用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寒地玉米生产热量利用效率潜力时空演变特征及与实际热量利用率差异。结果表明,1961~2017年玉米生长期内热量利用效率潜力总体呈现微弱减少态势,且依次存在29年、10年、6年周期变化,1961~1986年为上升阶段,1987~2017年为下降阶段。玉米生产热量利用效率潜力低值中心位于伊春附近,为闭合区域;高值区域不闭合,大致位置靠近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一线,向西南部递减幅度较大。玉米生产热量利用效率潜力,齐齐哈尔及绥化、大庆和哈尔滨北部地区挖掘潜力较大。不同的玉米种植区域,可采取适合品种、地膜覆盖和移栽种植方式及施肥促早熟措施提高玉米生长期内热量利用效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气候资源 生产潜力 黑龙江 热量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热变温器系统气固反应器内部的温度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汪城 张鹏 王如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0-316,共7页
以气固反应热变温器系统的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了反应器内部在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讨论了一些参数对于反应器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TC减小、pC增大以及fg减小、ρb增大,使反应器内部温升... 以气固反应热变温器系统的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了反应器内部在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讨论了一些参数对于反应器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TC减小、pC增大以及fg减小、ρb增大,使反应器内部温升增加、反应器对废热流体的加热功率q增大,而反应器内部的温度不均匀性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变温器 热量利用效率 加热功率 反应速率
下载PDF
基于温度带分区的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与热量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凯澄 赵炯超 +5 位作者 韩桐 石晓宇 高真真 薄晓智 陈阜 褚庆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09-1720,共12页
研究并揭示粮食生产格局及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变化规律,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基于1985—2015年中国县域粮食生产数据和全国683个气象站点数据,分析了基于温度带... 研究并揭示粮食生产格局及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变化规律,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基于1985—2015年中国县域粮食生产数据和全国683个气象站点数据,分析了基于温度带分区的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及热量资源利用特征。研究表明,在1985—2015年间,中国粮食总产的90%左右由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生产,其占比分别为18.6%、25.6%、21.6%和25.9%。30年来一熟区的粮食产量比重增加了13.8%,而二熟区和三熟区分别下降了2.7%和11.2%。其中一熟区的中温带粮食产量占比增加了13.9%,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同步增加是中温带粮食增产的驱动因素,而三熟区中亚热带的粮食生产占比下降了13.9%。30年来不同温度带≥10℃年积温不断增加,南方增温趋势较北方更明显,但是热量资源利用效率增幅低于北方,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与热量资源分布间存在“错位现象”。因此,在进行区域粮食生产布局优化和策略制定时,需要以区域自然资源特点为基础,分析粮食生产与资源自然匹配的协调性,从而提高中国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空间格局 温度带分区 熟制 热量资源利用效率
下载PDF
使用能量利用效率评估豆粕对于玉米的相对能值及其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颖(编译) Henrique S.Cemin +4 位作者 Mike D.Tokach Steve S.Dritz Jason C.Woodworth Joel M.De Rouchey Robert D.Goodband 《猪业科学》 2020年第3期18-21,共4页
试验旨在评估豆粕相对于玉米的能值,并测定提高日粮中豆粕水平对保育仔猪的影响。总计2233头猪(品种PIC337×1050),初始平均体重10.98 kg,分配到92个饲养栏中,每个饲养栏20~27头仔猪,性别混合。断奶后,所有仔猪饲喂21 d相同日粮,按... 试验旨在评估豆粕相对于玉米的能值,并测定提高日粮中豆粕水平对保育仔猪的影响。总计2233头猪(品种PIC337×1050),初始平均体重10.98 kg,分配到92个饲养栏中,每个饲养栏20~27头仔猪,性别混合。断奶后,所有仔猪饲喂21 d相同日粮,按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根据体重将仔猪分为不同处理组。处理组日粮分别含21%、27%、33%、39%豆粕,并通过改变饲料氨基酸水平和玉米水平来配制平衡日粮,试验期饲喂21 d。仔猪称重并测定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热量效率(CE)。采用SAS的GLIMMIX程序,以随机效应和处理组作为固定因子分析数据。建立单自由度对比来检测随豆粕水平增加的线性和二次效应。对ADG有二次效应趋势(P=0.090),当豆粕水平为33%时有显著提高。随着日粮豆粕水平提高对于ADFI有降低趋势(线性,P=0.092)。随着日粮豆粕水平提高,仔猪的料重比呈提高趋势(二次,P=0.066),33%豆粕处理组仔猪的料重比最高,但39%豆粕处理组又回到对照组水平。随着豆粕水平提高,CE呈增加趋势(线性,P=0.001;二次,P=0.065)。以CE方式测定4个数据点评估豆粕能值为玉米能值的105.4%,11.78 MJ/kg净能。当去除39%豆粕处理组的CE值时(含39%豆粕水平时呈二次趋势),仅使用CE应答的线性趋势部分来计算豆粕能值为玉米能值的121.1%,净能为13.54 MJ/kg。综上,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豆粕水平达33%时可提高ADG、F/G和CE,豆粕能值为玉米能值的105.4%~121.1%,这要比当前推荐的豆粕能值为玉米能值78%数据要高很多。该结果意义重大,因为它增加了日粮配方中豆粕的能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的能量利用效率 豆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