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醇提物及其热裂解产物的挥发性成分研究
1
作者 刘凌润 田时玲 +6 位作者 吴昌健 陈蕊 叶远青 秦艳华 殷志琦 曹毅 张健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5-1496,共12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醇提物的香味成分以及对淫羊藿醇提物进行热裂解产物分析。方法:采用电子鼻对淫羊藿醇提物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淫羊藿醇提工艺;采用热重-气质联用分析仪(TG-GC-MS),模拟卷烟燃烧过程,分析淫羊藿醇提物... 目的:研究淫羊藿醇提物的香味成分以及对淫羊藿醇提物进行热裂解产物分析。方法:采用电子鼻对淫羊藿醇提物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淫羊藿醇提工艺;采用热重-气质联用分析仪(TG-GC-MS),模拟卷烟燃烧过程,分析淫羊藿醇提物浸膏在氮气环境中的裂解产物,并对其裂解机制进行推测。结果:各浓度乙醇提取的淫羊藿醇提物共检测出22个挥发性成分,60%浓度的乙醇提取的淫羊藿优于其他浓度;淫羊藿浸膏裂解产物在150、300、450℃共鉴定出78个化合物,包括醛、酮、醇、酚、呋喃类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等香气成分。结论:淫羊藿醇提物本身含有许多香味挥发性成分,在热裂解后产生大量酮、醇、酚、呋喃类等挥发性香气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电子鼻 挥发性成分 正交实验 -气质联用 裂解
原文传递
甘油施加比例对加热卷烟薄片热性能及热解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朱龙杰 曹毅 +5 位作者 秦艳华 张媛 张华 刘献军 何红梅 朱怀远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6,共9页
【目的】深入研究甘油在加热卷烟中的热稳定性及其对烟草薄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气质联用分析仪(TG–GC–MS),考察不同甘油添加比例(5%~40%)烟草薄片的热性能及热解产物的释放规律。【... 【目的】深入研究甘油在加热卷烟中的热稳定性及其对烟草薄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气质联用分析仪(TG–GC–MS),考察不同甘油添加比例(5%~40%)烟草薄片的热性能及热解产物的释放规律。【结果】①根据烟草薄片的微商热重(DTG)曲线,可将热失重划分为三个失重区间,烟草薄片的最大失重区间在120℃~260℃。②甘油施加比例对烟草薄片的第二失重区间(120℃~260℃)和第三失重区间(260℃~350℃)的吸热、放热状态具有较大影响。③高温条件下甘油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分子内、分子间反应,以及乙酰化反应。④在鉴定出的烟草薄片32种化合物中,有9种化合物的释放浓度与甘油添加比例密切相关,其中6种化合物来自甘油自身的反应,3种化合物来自于烟草中的主要固有组分。【结论】甘油能促进烟草薄片中某些化合物的释放。但甘油在高温条件下热不稳定,较高添加比例下,甘油反应产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施加比例 卷烟 烟草薄片 气质联用
下载PDF
不同气氛下高硫焦热解过程硫形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烨炜 董文生 +4 位作者 任满年 许金山 邹孝林 罗霄 刘春玲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3,共6页
在He气氛和CO_2气氛下,研究高硫焦的热解行为。采用TG-IR-GC/MS联用仪分析了热解过程中气体的硫元素形态变化,同时研究了热解过程中硫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以400℃和700℃为分界点,主要分为3个阶段,热解过程中有H_2O、CO_2、C... 在He气氛和CO_2气氛下,研究高硫焦的热解行为。采用TG-IR-GC/MS联用仪分析了热解过程中气体的硫元素形态变化,同时研究了热解过程中硫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以400℃和700℃为分界点,主要分为3个阶段,热解过程中有H_2O、CO_2、CH_4等小分子气体以及脂肪族分子逸出。部分噻吩会被氧化为砜基逸出,高温状态下还会被氧化成磺酸、亚磺酸类物质。CO_2气氛能促进硫的释放,并使开始热解温度提前,其包含的含硫化合物主要是磺酸和砜类有机硫化物。升温至1 000℃时,与He气氛相比,CO_2气氛下硫逸出百分比和失重百分比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焦 红外气质联用 硫形态
原文传递
TG−FTIR−MS和TG−GC/MS联用研究地沟油的热裂解特性
4
作者 张舒雯 王亚思 +1 位作者 刘慧利 丁宝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97-1306,共10页
采用热重-红外-质谱联用技术(TG-FTIR-MS)和热重-气质联用技术(TG-GC/MS)分析地沟油热裂解过程中热重分析仪逸出气相产物的组成成分,探究地沟油的热裂解反应过程和热裂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地沟油热裂解释放气相产物的主要成分包括甘... 采用热重-红外-质谱联用技术(TG-FTIR-MS)和热重-气质联用技术(TG-GC/MS)分析地沟油热裂解过程中热重分析仪逸出气相产物的组成成分,探究地沟油的热裂解反应过程和热裂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地沟油热裂解释放气相产物的主要成分包括甘油二酯、甘油一酯、脂肪酸、脂肪醛、脂肪酮、烷烃、烯烃、芳香烃和CO2等,气相产物的组成成分随温度升高发生显著变化。地沟油的热裂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主要发生甘油三酯分子中C-O键的断裂生成甘油二酯、甘油一酯、脂肪酸和脂肪醛,第2阶段为热裂解第1阶段产生的酯类化合物及脂肪酸发生C-O键、C-C键的断裂和脱羧反应生成脂肪酸、脂肪醛、脂肪酮、烷烃、烯烃和CO2;第3阶段为脂肪酸的挥发和脱羧反应生成烷烃、烯烃和CO2以及共轭双烯与取代烯烃的Diels-Alder反应生成芳香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气相产物 −红外−质谱联用 气质联用
下载PDF
含磷液氧相容环氧树脂的热降解行为
5
作者 李娟子 严佳 +4 位作者 陈铎 崔运广 高畅 黄昊 武湛君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液氧贮箱对重型火箭和空天飞机等新一代航天器减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环氧树脂与液氧不相容制约了其应用。采用热重分析、Kissinger方法、Coasts-Redfern方法、热重-红外-气质联用技术对10-(2,5-二羟基苯基)-10...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液氧贮箱对重型火箭和空天飞机等新一代航天器减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环氧树脂与液氧不相容制约了其应用。采用热重分析、Kissinger方法、Coasts-Redfern方法、热重-红外-气质联用技术对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ODOPB)改性液氧相容环氧树脂(ODOPB-EP)的热降解行为及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DOPB-EP的热降解机制为相边界反应,对应的降解机制函数g(α)=1−(1−α)^(1/3),α为转化率。在热降解过程中,树脂先从C−N和C−O弱键处断裂,随着温度升高,释放出苯酚及其衍生物等芳香类物质,且ODOPB在树脂中会分解产生联苯等物质,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含磷自由基的释放,在气相能起到淬灭作用,有利于提高树脂的液氧相容性,为探明聚合物的液氧相容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液氧相容性 降解 -红外-气质联用 相容机制
原文传递
TG-DTG与TG-FTIR-GC/MS联用研究鸡粪热解动力学和挥发性产物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思羽 莫海溶 +3 位作者 陈倩沂 梁杰珍 陈小鹏 王琳琳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2022-2029,共8页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研究广西3个不同产地上林县(SCM)、柳城县(LCM)和南宁市(NCM)鸡粪的热解动力学与热解机理;应用热重-红外-气质联用技术(TG-FTIR-GC/MS)动态跟踪鸡粪的热解过程,分析热解的挥发性产物。结果表明:不同产地...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研究广西3个不同产地上林县(SCM)、柳城县(LCM)和南宁市(NCM)鸡粪的热解动力学与热解机理;应用热重-红外-气质联用技术(TG-FTIR-GC/MS)动态跟踪鸡粪的热解过程,分析热解的挥发性产物。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鸡粪的热解反应均包括失水、预热解、有机质热解和碳酸盐热解4个阶段,同一产地鸡粪在不同升温速率的热解反应变化规律一致,随着升温速率增加,特征温度和最大失重速率向高温区移动。采用Kissinger法得到SCM、LCM与NCM的热解活化能Ea分别为106.40、161.11、146.55k J·mol^(-1);结合Coats-Redfern法确定了不同产地鸡粪的热解机理函数。鸡粪热解挥发性产物为CO_(2)、CH4、醛、酮、酸、酯、不饱和脂肪烃和芳香烃化合物;最大失重速率下GC/MS检测所得挥发性产物主要为左旋葡聚糖(25.84%)、4-乙烯基愈创木酚(5.63%)、硬脂酸(4.40%)、2,2-二甲基-4-己烯-3-酮(4.29%)等化合物,可见鸡粪热解产生了具有能源化与资源化应用前景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解动力学 -微分分析 -红外-气质联用分析 挥发性产物
下载PDF
烟煤及其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杰 汪涛 +1 位作者 张永生 潘伟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102,共6页
采用热重-红外-气质(TG-FTIR-GC/MS)三联机,对神华烟煤及其逸出气体进行同步分析,进而对煤大分子结构,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等方面提供研究基础。采用串联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不同气氛下的热重逸出气分别进... 采用热重-红外-气质(TG-FTIR-GC/MS)三联机,对神华烟煤及其逸出气体进行同步分析,进而对煤大分子结构,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等方面提供研究基础。采用串联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不同气氛下的热重逸出气分别进行分析,研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相对含量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氧气参与烟煤受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过程中,酚类物质最先消耗,其次是烯烃类物质,烷烃类和芳香烃类物质相对消耗较慢。即使在氧气气氛下,仍会有少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逃逸。其变化规律可以对燃煤电厂实际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及控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逸出气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红外-气质联用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