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热示踪法测量流体流量的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沈跃
朱宏良
陈世廉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8-61,共4页
介结了一种热示踪法测量流体流量的原理及热示踪流量计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利用脉冲状热流体通过固定距离所用时间来间接测量流体流量 :首先由一个热激励器在周围流体中产生脉冲状热流团 ,热流团随流体运动过程中经过一个特殊的温度传感...
介结了一种热示踪法测量流体流量的原理及热示踪流量计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利用脉冲状热流体通过固定距离所用时间来间接测量流体流量 :首先由一个热激励器在周围流体中产生脉冲状热流团 ,热流团随流体运动过程中经过一个特殊的温度传感器阵列时 ,流体的温差将引起传感器的信号突变 ,形成标记脉冲 ;通过判断标记脉冲出现的时间可以确定流体平均流速 ,进而得到流体流量 .针对引起流量测量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实际应用要求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表明 ,该方法适用于层流状流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
示踪
法
流量
测量
粘度
传感器
测量方
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示踪法测量二次风风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曙光
朱炳之
刘心志
《江苏冶金》
2008年第2期26-27,共2页
锅炉二次风系统由于整体布置方面的限制,二次风通道是典型的短通道结构,无法满足常规流量测量装置对直管段长度的要求,使得二次风量的测量难以进行,本文针对这种二次风系统,采用热示踪法,在被测通道的上游定量注入热空气,再在下游测量...
锅炉二次风系统由于整体布置方面的限制,二次风通道是典型的短通道结构,无法满足常规流量测量装置对直管段长度的要求,使得二次风量的测量难以进行,本文针对这种二次风系统,采用热示踪法,在被测通道的上游定量注入热空气,再在下游测量混合空气的温度,通过守恒量的关系式,就可以得到二次风的风量。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测量短通道结构的二次风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风
短通道
热
示踪
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二松花江下游洪水过程对河水——地下水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洋
崔庚
+2 位作者
温传磊
郭源灏
苏小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36,54,共5页
为分析第二松花江下游洪水过程对河水-地下水交换的影响,以第二松花江下游德惠河段2016年10月15日~11月16日经历的一次涨洪—退洪过程为例,根据热示踪法,运用VFLUX2.0.0程序计算了该河段河水—地下水交换强度,探讨了洪水前和洪水过程中...
为分析第二松花江下游洪水过程对河水-地下水交换的影响,以第二松花江下游德惠河段2016年10月15日~11月16日经历的一次涨洪—退洪过程为例,根据热示踪法,运用VFLUX2.0.0程序计算了该河段河水—地下水交换强度,探讨了洪水前和洪水过程中研究区河水—地下水交换模式及交换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洪水过程改变了河水—地下水交换模式,使交换强度增加。研究结果为该流域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管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
示踪
法
洪水过程
河水—地下水交换模式
河水—地下水交换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热示踪法河流潜流带潜流通量计算参数敏感性分析——以渭河西安段为例
4
作者
李英豪
霍艾迪
+3 位作者
冯玮
陈星宇
杜璨
申航
《渗流力学进展》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由于热示踪法计算河流潜流通量无法克服温度数据估计潜流交换的部分缺点,河床的空间异质性以及河床一些热学参数的选取对潜流通量计算结果影响比较大。为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计算参数的敏感性尤为重要。以渭河西安段为例,利用VFLUX工...
由于热示踪法计算河流潜流通量无法克服温度数据估计潜流交换的部分缺点,河床的空间异质性以及河床一些热学参数的选取对潜流通量计算结果影响比较大。为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计算参数的敏感性尤为重要。以渭河西安段为例,利用VFLUX工具箱2.0.0版对孔隙度、河床骨架热容、水热容、热弥散度、有效热传导系数代入典型值以及上下边界值通过计算得到的振幅比法结果的变化量、变化率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河床为深度0.05~0.70 m时,潜流通量随孔隙度、河床体积热容增大而增大,随水体积热容增大而减小。热弥散在0~0.01取值时不影响潜流通量结果。热传导系数对潜流通量的影响随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同参数在不同深度的敏感性强弱也有所不同:水体积热容的敏感性随深度增大而变弱。孔隙度在0.15~0.40 m时敏感性最强,热传导系数在0.40~0.70 m时敏感性最强,河床体积热容在0.05~0.15 m时敏感性最强。不同参数在同深度的敏感性强弱总体为热传导系数 >河床体积热容 >孔隙度 >水体积热容 >热弥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
示踪
法
潜流带
敏感性分析
潜流通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热示踪原理的水平井产液剖面流量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诗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82,共5页
目前,国内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技术,采用涡轮流量计进行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成功率偏低。为了解决此难题,介绍了一种热示踪相关法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方法的原理,研制了用于水平井产液剖面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的热示踪相关流量计实验...
目前,国内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技术,采用涡轮流量计进行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成功率偏低。为了解决此难题,介绍了一种热示踪相关法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方法的原理,研制了用于水平井产液剖面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的热示踪相关流量计实验样机,并在水平井多相流模拟试验装置上纯水、纯油及油水两相流不同含水率情况下开展了动态实验。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在油水两相流总流量1~30 m^3/d范围、0~100%含水率范围,实验样机的响应特性与标准流量的关系为线性相关,并且实验样机的总流量响应与含水率无关。与涡轮流量法相比,热示踪相关流量法的突出优点是无可动部件、可靠性高、不需要对测量传感器重复标定。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制热示踪相关流量计工程化测量样机,解决低产液水平井产液剖面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难题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
示踪
相关
法
水平井测井
油水两相流
流量测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示踪法测量流体流量的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沈跃
朱宏良
陈世廉
机构
石油大学应用物理系
出处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8-61,共4页
文摘
介结了一种热示踪法测量流体流量的原理及热示踪流量计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利用脉冲状热流体通过固定距离所用时间来间接测量流体流量 :首先由一个热激励器在周围流体中产生脉冲状热流团 ,热流团随流体运动过程中经过一个特殊的温度传感器阵列时 ,流体的温差将引起传感器的信号突变 ,形成标记脉冲 ;通过判断标记脉冲出现的时间可以确定流体平均流速 ,进而得到流体流量 .针对引起流量测量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实际应用要求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表明 ,该方法适用于层流状流体 。
关键词
热
示踪
法
流量
测量
粘度
传感器
测量方
法
Keywords
thermal tracing
flowrate measurement
viscosity
measurement method
transducer
分类号
TH814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示踪法测量二次风风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曙光
朱炳之
刘心志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江苏欧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出处
《江苏冶金》
2008年第2期26-27,共2页
文摘
锅炉二次风系统由于整体布置方面的限制,二次风通道是典型的短通道结构,无法满足常规流量测量装置对直管段长度的要求,使得二次风量的测量难以进行,本文针对这种二次风系统,采用热示踪法,在被测通道的上游定量注入热空气,再在下游测量混合空气的温度,通过守恒量的关系式,就可以得到二次风的风量。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测量短通道结构的二次风量。
关键词
二次风
短通道
热
示踪
法
分类号
TK223.2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二松花江下游洪水过程对河水——地下水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洋
崔庚
温传磊
郭源灏
苏小四
机构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36,54,共5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4ZX07201-010)
文摘
为分析第二松花江下游洪水过程对河水-地下水交换的影响,以第二松花江下游德惠河段2016年10月15日~11月16日经历的一次涨洪—退洪过程为例,根据热示踪法,运用VFLUX2.0.0程序计算了该河段河水—地下水交换强度,探讨了洪水前和洪水过程中研究区河水—地下水交换模式及交换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洪水过程改变了河水—地下水交换模式,使交换强度增加。研究结果为该流域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管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热
示踪
法
洪水过程
河水—地下水交换模式
河水—地下水交换强度
Keywords
heat tracing method
flood process
river-groundwater exchange pattern
river-groundwater exchange flux
分类号
P339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P64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热示踪法河流潜流带潜流通量计算参数敏感性分析——以渭河西安段为例
4
作者
李英豪
霍艾迪
冯玮
陈星宇
杜璨
申航
机构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渗流力学进展》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金
长安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1610710225)
宁波市科技富民项目(2015C10043)资助。
文摘
由于热示踪法计算河流潜流通量无法克服温度数据估计潜流交换的部分缺点,河床的空间异质性以及河床一些热学参数的选取对潜流通量计算结果影响比较大。为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计算参数的敏感性尤为重要。以渭河西安段为例,利用VFLUX工具箱2.0.0版对孔隙度、河床骨架热容、水热容、热弥散度、有效热传导系数代入典型值以及上下边界值通过计算得到的振幅比法结果的变化量、变化率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河床为深度0.05~0.70 m时,潜流通量随孔隙度、河床体积热容增大而增大,随水体积热容增大而减小。热弥散在0~0.01取值时不影响潜流通量结果。热传导系数对潜流通量的影响随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同参数在不同深度的敏感性强弱也有所不同:水体积热容的敏感性随深度增大而变弱。孔隙度在0.15~0.40 m时敏感性最强,热传导系数在0.40~0.70 m时敏感性最强,河床体积热容在0.05~0.15 m时敏感性最强。不同参数在同深度的敏感性强弱总体为热传导系数 >河床体积热容 >孔隙度 >水体积热容 >热弥散。
关键词
热
示踪
法
潜流带
敏感性分析
潜流通量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热示踪原理的水平井产液剖面流量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诗洋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勘探规划及项目评价研究所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82,共5页
文摘
目前,国内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技术,采用涡轮流量计进行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成功率偏低。为了解决此难题,介绍了一种热示踪相关法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方法的原理,研制了用于水平井产液剖面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的热示踪相关流量计实验样机,并在水平井多相流模拟试验装置上纯水、纯油及油水两相流不同含水率情况下开展了动态实验。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在油水两相流总流量1~30 m^3/d范围、0~100%含水率范围,实验样机的响应特性与标准流量的关系为线性相关,并且实验样机的总流量响应与含水率无关。与涡轮流量法相比,热示踪相关流量法的突出优点是无可动部件、可靠性高、不需要对测量传感器重复标定。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制热示踪相关流量计工程化测量样机,解决低产液水平井产液剖面油水两相流总流量测量难题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热
示踪
相关
法
水平井测井
油水两相流
流量测量
Keywords
thermal tracer correlating method
horizontal well logging
oil-water two-phase flow
flow rate measurement
分类号
TE3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热示踪法测量流体流量的研究
沈跃
朱宏良
陈世廉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热示踪法测量二次风风量实验研究
朱曙光
朱炳之
刘心志
《江苏冶金》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第二松花江下游洪水过程对河水——地下水交换的影响
刘洋
崔庚
温传磊
郭源灏
苏小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热示踪法河流潜流带潜流通量计算参数敏感性分析——以渭河西安段为例
李英豪
霍艾迪
冯玮
陈星宇
杜璨
申航
《渗流力学进展》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热示踪原理的水平井产液剖面流量测量新方法
张诗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