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岩的热破裂过程 被引量:54
1
作者 张渊 张贤 赵阳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56-659,共4页
高温环境下,岩石表现为明显的宏观破裂特征.本实验在细观尺度下观测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阜新细砂岩的矿物组分和微结构及其发展变化,以及内部微裂纹的发生和发展.从实验中观察到,自15 0℃开始,阜新细砂岩微裂纹数量有剧烈的增加,并达到峰... 高温环境下,岩石表现为明显的宏观破裂特征.本实验在细观尺度下观测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阜新细砂岩的矿物组分和微结构及其发展变化,以及内部微裂纹的发生和发展.从实验中观察到,自15 0℃开始,阜新细砂岩微裂纹数量有剧烈的增加,并达到峰值;当温度超过2 10℃以后,可见裂纹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并逐渐稳定;当温度达到810℃,细砂岩裂纹数量出现第二个增长峰值.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变化,细砂岩存在热破裂阀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破裂 细砂岩
下载PDF
岩石热破裂与渗透性相关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赵阳升 万志军 +5 位作者 张渊 张宁 冯子军 董付科 武晋文 曲方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70-1976,共7页
岩石热破裂是一类极为普遍的自然与工程现象。利用"600℃20MN伺服控制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系统"进行砂岩和花岗岩在常温至600℃范围内的声发射特征和渗透性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揭示岩石的热破裂规律与渗透性的相关特征,其... 岩石热破裂是一类极为普遍的自然与工程现象。利用"600℃20MN伺服控制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系统"进行砂岩和花岗岩在常温至600℃范围内的声发射特征和渗透性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揭示岩石的热破裂规律与渗透性的相关特征,其结果如下:(1)花岗岩和砂岩受热作用,在常温到600℃区间,其热破裂存在一个清晰的门槛值。从声发射特征来看,永城细砂岩与鲁灰花岗岩的热破裂门槛值分别为170℃和65℃。(2)岩石热破裂门槛值之后,随温度升高,热破裂呈间断性与多期性变化特征,从常温到600℃,既非单调增加,也非单调减少,一般存在2个以上的峰值区间。(3)随着温度的升高,伴随岩石峰值破裂段的发生,岩石的渗透率也呈现出同步的多个峰值段,伴随着声发射平静期滞后出现渗透率相对降低区,但渗透率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而且随着声发射剧烈期出现次数的增加,渗透率愈来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花岗岩 砂岩 破裂 声发射 渗透性
下载PDF
油页岩热破裂规律显微CT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康志勤 赵阳升 +2 位作者 孟巧荣 杨栋 郤保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2-848,共7页
利用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最新共同研制的μCT225kVFCB 型高精度(μm级)CT 试验分析系统,对油页岩从常温到600℃高温下的热破裂过程进行了显微观测和分析,揭示了抚顺油页岩的热破裂阈值温度为300℃附近.当... 利用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最新共同研制的μCT225kVFCB 型高精度(μm级)CT 试验分析系统,对油页岩从常温到600℃高温下的热破裂过程进行了显微观测和分析,揭示了抚顺油页岩的热破裂阈值温度为300℃附近.当温度低于300℃时.已可见到极少数较小的微裂隙出现.裂隙多发育于原生层理面以及硬质矿物颗粒的周围,形成的破裂面基本上都与层理面互相平行.当温度超过300℃,由于受到热分解化学反应的控制,裂隙的数量、长度和宽度剧烈增加.呈现广泛发育、集中爆发的特点,并使原有裂隙迅速延展和贯通,且裂隙面仍具有与层理面平行的特点,这是油页岩热破裂的典型特征;同时,也形成了许许多多垂直于层理方向的微小裂隙.小裂隙与大裂隙的搭接连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连通网络结构,从根本上提高了油页岩的渗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料 破裂 显微 CT 裂隙 阈值温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应用CT技术研究瘦煤在不同温度下孔隙变化特征 被引量:30
4
作者 于艳梅 胡耀青 +2 位作者 梁卫国 孟巧荣 冯增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7-644,共8页
应用μCT225kvFCB型高精度(μm级)CT试验分析系统,对直径1mm的瘦煤从18℃到600℃高温下的热破裂过程进行了显微CT观测和分析.发现了瘦煤的热破裂规律:300℃煤样中大量小的孔隙贯通成大的孔隙团,因此瘦煤的热破裂阈值在300℃附近,从常温... 应用μCT225kvFCB型高精度(μm级)CT试验分析系统,对直径1mm的瘦煤从18℃到600℃高温下的热破裂过程进行了显微CT观测和分析.发现了瘦煤的热破裂规律:300℃煤样中大量小的孔隙贯通成大的孔隙团,因此瘦煤的热破裂阈值在300℃附近,从常温到300℃煤样的孔隙率增加了0.5倍左右.研究了煤样在100~600℃范围内热破裂孔隙分布的分形规律,研究发现:从100℃到600℃,煤样的分形维数D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孔隙的演化规律:由初始较规则的小孔隙变形,过渡到大量较规则、小孔隙贯通成不规则的大的孔隙团,之后孔隙团缩合减小趋于规则.分布初值的对数随温度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从18℃到600℃孔隙数量的演化规律为先减小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煤 高温 破裂 孔隙 显微CT 分形
下载PDF
基于细观结构表征的岩石破裂热-力耦合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于庆磊 郑超 +3 位作者 杨天鸿 唐世斌 王培涛 唐春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51,共10页
岩石热破裂的研究只有考虑各种矿物组分造成的岩石的非均匀性,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岩石热破裂的本质。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化表征岩石内部矿物颗粒的几何形态,充分考虑岩石真实的细观结构,结合细观损伤力学和热弹性理论,建立能更客观... 岩石热破裂的研究只有考虑各种矿物组分造成的岩石的非均匀性,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岩石热破裂的本质。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化表征岩石内部矿物颗粒的几何形态,充分考虑岩石真实的细观结构,结合细观损伤力学和热弹性理论,建立能更客观的分析岩石热-力耦合作用下破裂过程的数值模型。以花岗岩为例,运用数值模型研究花岗岩在温度和压缩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破裂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岩石的力学性质和破裂演化过程影响显著,热破裂裂纹多发生在矿物颗粒边界处,并沿颗粒边界扩展,局部会形成闭合多边形,其热破裂演化过程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从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数值模型为细观尺度定量研究岩石热破裂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数字图像 细观结构 破裂 -力耦合模型 花岗岩
下载PDF
随机非均质热弹性力学模型与岩石热破裂门槛值的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康健 赵明鹏 赵阳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2331-2335,共5页
考虑岩石细观组构的不同,建立了随机非均匀介质的热弹性力学模型,给出了一般意义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而,仅考虑热膨胀系数为随机变量,在平面应力模型下,进行了岩石热破裂的数值试验,以花岗岩为样本,对均匀分布、正态分布、韦泊分布3... 考虑岩石细观组构的不同,建立了随机非均匀介质的热弹性力学模型,给出了一般意义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而,仅考虑热膨胀系数为随机变量,在平面应力模型下,进行了岩石热破裂的数值试验,以花岗岩为样本,对均匀分布、正态分布、韦泊分布3种随机分布下热膨胀系数变化引起的岩石破裂门槛值的变化做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热膨胀系数的概率分布形式对花岗石热破裂规律及门槛值温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随机介质 膨胀系数 弹性力学模型 数值试验 破裂 门槛值
下载PDF
高温均匀压力花岗岩热破裂声发射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武晋文 赵阳升 +3 位作者 万志军 冯子军 董付科 李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11-1117,共7页
为研究花岗岩体热破裂规律,通过实验研究了均匀压力(25 MPa)下大试件(200 mm×400 mm)花岗岩在常温~500℃范围的声发射变化规律及特性,探讨了各个阶段声发射信号反映的岩石破裂特性。研究表明:①330℃为花岗岩破裂声发射和热破... 为研究花岗岩体热破裂规律,通过实验研究了均匀压力(25 MPa)下大试件(200 mm×400 mm)花岗岩在常温~500℃范围的声发射变化规律及特性,探讨了各个阶段声发射信号反映的岩石破裂特性。研究表明:①330℃为花岗岩破裂声发射和热破裂性质转变的分界点,低于330℃,热破裂为弹性破裂,330℃以后,花岗岩出现局部塑性变形和破坏;②330℃以后,局部塑性破坏造成大量低能量释放率的声发射产生,声发射密集区由小部分能量率很大的声发射和数量很多、低能量释放率的声发射组成,声发射密集区整体上累积释放能量较低;③声发射振铃率发生突变可以作为花岗岩内部微破裂带开始形成的标志,花岗岩从110和420℃开始分别经历了2次大的热破裂裂纹网络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 声发射 高温三轴压力 花岗岩
下载PDF
中高温三轴应力下鲁灰花岗岩热破裂声发射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武晋文 赵阳升 +3 位作者 万志军 董付科 冯子军 李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331-3336,共6页
在中高温三轴应力作用下岩石内部物理化学性质和结构特性将发生变化,随着岩石内部结构的变化会引发一系列的声发射现象。通过试验研究了大试件花岗岩在三轴压力状态下声发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①随着温度升高,岩石的声发... 在中高温三轴应力作用下岩石内部物理化学性质和结构特性将发生变化,随着岩石内部结构的变化会引发一系列的声发射现象。通过试验研究了大试件花岗岩在三轴压力状态下声发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①随着温度升高,岩石的声发射现象是间断发生的;②花岗岩存在一个开始发生热破裂的门槛值温度,其值为120℃左右;③试验温度范围内花岗岩热破裂的声发射现象可分为5个阶段,即岩石原生裂隙整合阶段、热破裂前声发射静默阶段、热破裂声发射阶段、大规模热破裂后声发射静默阶段、二次热破裂开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 三轴应力 花岗岩 破裂 声发射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褐煤裂隙演化的显微CT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孟巧荣 赵阳升 +1 位作者 于艳梅 胡耀青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75-2483,共9页
利用显微CT系统直观地研究褐煤从20℃~600℃裂纹的演化扩展过程,对原生裂纹和新生微裂纹的扩展演化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00℃,褐煤热破裂程度中等,只有很少的微裂纹产生;100℃~300℃热破裂剧烈,原生裂纹扩展延伸... 利用显微CT系统直观地研究褐煤从20℃~600℃裂纹的演化扩展过程,对原生裂纹和新生微裂纹的扩展演化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00℃,褐煤热破裂程度中等,只有很少的微裂纹产生;100℃~300℃热破裂剧烈,原生裂纹扩展延伸,且产生许多微裂纹,新旧裂纹扩展、延伸、搭接形成裂隙网络;300℃~500℃裂纹的扩展很缓慢;500℃~600℃,裂纹有闭合的趋势。随温度升高,微裂纹易沿层理方向产生于软煤质中,止裂于硬质带边缘,部分垂直层理方向的裂纹会在硬质带边缘分叉后沿层理方向扩展,裂纹沿层理方向的扩展速度远大于垂直层理方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褐煤 显微CT 破裂 演化特征
下载PDF
可焊铝锂合金焊接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永 胡捷 +2 位作者 胡国平 李德富 李彦利 《有色金属》 CSCD 2002年第1期16-18,39,共4页
介绍有关可焊铝锂合金焊接研究的进展。分析铝锂合金的可焊性、0 14 2 0合金的焊接、80 90合金焊接、Weldalite 0 49合金焊接方面的研究成果。铝锂合金焊接时 ,容易产生气孔、破裂和导致焊接系数降低 ,焊接前后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可以... 介绍有关可焊铝锂合金焊接研究的进展。分析铝锂合金的可焊性、0 14 2 0合金的焊接、80 90合金焊接、Weldalite 0 49合金焊接方面的研究成果。铝锂合金焊接时 ,容易产生气孔、破裂和导致焊接系数降低 ,焊接前后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可以获得低气孔率、高强度的焊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可焊性 焊后处理 破裂 表面处理 铝锂合金
下载PDF
随机介质固热耦合模型与高温岩体地热开发人工储留层二次破裂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1
作者 康健 赵明鹏 +1 位作者 赵阳升 梁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9-974,共6页
在高温岩体地热开发中,针对岩石矿物组分及其分布的不同,将热膨胀系数作为随机介质,在平面应变模型下,建立了随机介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数学模型,并推导了该耦合问题的有限元格式。在正态分布、韦伯分布 2 种随机分布下,进行了高温... 在高温岩体地热开发中,针对岩石矿物组分及其分布的不同,将热膨胀系数作为随机介质,在平面应变模型下,建立了随机介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数学模型,并推导了该耦合问题的有限元格式。在正态分布、韦伯分布 2 种随机分布下,进行了高温岩体地热开发数值模拟试验,揭示了岩体温度场和应力场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热膨胀系数的概率分布形式对岩体热破裂规律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高温岩体 开发 数值模拟 破裂
下载PDF
瘦煤热破裂规律显微CT试验 被引量:20
12
作者 于艳梅 胡耀青 +3 位作者 梁卫国 孟巧荣 冯增朝 余传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96-1700,共5页
由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共同研制的μCT225kvFCB型高精度(μm级)CT试验分析系统,对7mm瘦煤从18℃到600℃高温下的热破裂过程进行了显微观测和分析,发现瘦煤在100℃时有微裂隙出现;200℃时煤样中裂隙长度增... 由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共同研制的μCT225kvFCB型高精度(μm级)CT试验分析系统,对7mm瘦煤从18℃到600℃高温下的热破裂过程进行了显微观测和分析,发现瘦煤在100℃时有微裂隙出现;200℃时煤样中裂隙长度增加了30%左右;当温度达到300℃时煤样中有大量裂隙和孔隙产生并贯通,热破裂阈值在300℃附近;400℃到500℃时裂隙进一步扩展连通产生裂隙带;600℃时煤样中裂隙长度减小,同时产生了很多新的裂隙和孔隙;随温度的升高,7mm瘦煤的裂隙发展规律为:微裂纹的出现、发展、贯通,最后裂纹继续发展;煤样的最大裂隙长度具有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加最后减小的规律;煤样的孔裂隙率从常温到500℃具有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到600℃达到最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煤 破裂 显微CT 裂隙 孔裂隙率
下载PDF
热破裂花岗岩渗透率变化的临界温度 被引量:18
13
作者 冯子军 赵阳升 +1 位作者 张渊 万志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87-1992,共6页
利用600℃20 MN伺服控制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测量了“鲁灰”花岗岩(φ200 mm×400 mm)在三轴应力作用下升温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发现热破裂花岗岩的渗透率随温度变化存在一个临界温度Tc,即300℃。低于该临界温度时,渗透率较小... 利用600℃20 MN伺服控制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测量了“鲁灰”花岗岩(φ200 mm×400 mm)在三轴应力作用下升温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发现热破裂花岗岩的渗透率随温度变化存在一个临界温度Tc,即300℃。低于该临界温度时,渗透率较小,其量级为10-19m^2,并且增幅较小;高于该温度后,渗透率出现了突变,且增幅较大,300~400℃,其数值增加一个量级,为10-18m^2;在400℃时,渗透率的数量级增大至10-17m^2。同时采用MPV-SP显微光度计定量地研究了“鲁灰”花岗岩试样20~400℃热破裂过程中裂纹数量的变化。长度大于5μm(即l〉5μm)和长度大于10μm(即l〉10μm)的微裂纹数量出现两个峰值,并且l〉5μm的微裂纹数量变化的峰值温度均小于l〉10μm的微裂纹数量变化的峰值温度;300℃后l〉10μm的微裂纹数量增加较快,其增加速率约1个/10℃。300℃后微裂纹的快速增加是导致热破裂花岗岩渗透率突然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 花岗岩 渗透率 临界温度 细观特征
下载PDF
褐煤热破裂的显微CT实验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孟巧荣 赵阳升 +2 位作者 胡耀青 冯增朝 徐素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5-860,共6页
采用μCT225kVFCB型高精度显微CT试验系统并配以微型气氛炉,研究了内蒙古平庄褐煤热破裂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褐煤在100℃左右时,大裂隙(〉800μm)占主导地位;200℃左右时,中等裂隙(100~400μm)占主导地位;300℃之后微... 采用μCT225kVFCB型高精度显微CT试验系统并配以微型气氛炉,研究了内蒙古平庄褐煤热破裂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褐煤在100℃左右时,大裂隙(〉800μm)占主导地位;200℃左右时,中等裂隙(100~400μm)占主导地位;300℃之后微裂隙(〈100μm)占主导地位;热破裂的阈值为300℃左右;在300℃之前孔隙裂隙的产生发展主要是因为热破裂,300℃之后,微裂隙和孔隙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煤体发生热解化学反应,油气逸出,固体骨架逐渐转变为半焦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破裂 显微CT 孔隙
下载PDF
非均质热弹塑性损伤模型及其在油页岩地下开发热破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孙可明 赵阳升 杨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52,共11页
地下加热开发油页岩面临着储层渗透性极低或不渗透的难题,在油页岩层各井间形成渗透带关系到油页岩地下开发的成败,油页岩加热过程中的热力和化学作用是形成渗透带的重要条件。针对油页岩地下开发存在的上述问题,首先建立油页岩非均质... 地下加热开发油页岩面临着储层渗透性极低或不渗透的难题,在油页岩层各井间形成渗透带关系到油页岩地下开发的成败,油页岩加热过程中的热力和化学作用是形成渗透带的重要条件。针对油页岩地下开发存在的上述问题,首先建立油页岩非均质热弹塑性损伤模型;然后较系统地给出确定损伤变量的方法,并将热膨胀系数、热传导性、比热、弹性模量、抗拉压强度等材料参数作为满足Weibull分布的随机变量,利用Matlab和Monte Carlo方法实现数值计算物性参数的随机赋值,对油页岩地下开发加热过程中热力破坏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组成油页岩各种矿物颗粒热膨胀和弹塑性性质的不同及其分布的随机性,导致油页岩加热过程中温度场、变形场和应力场的非均匀性,使得油页岩颗粒间变形不协调和油页岩热解产物释放引起油页岩材料与结构性能发生不可逆的劣化损伤,这是油页岩发生热破裂的主要原因;热传导方式加热油页岩,温度的传递比较缓慢,加热井和生产井的间距不宜过大,对油页岩储层性质存在差异时,注热井应选择较高热导率的区段;油页岩的层理对油页岩地下原位开发形成渗透带至关重要,油页岩达到热解温度会产生附加的膨胀力,首先在层理处开裂,应充分利用油页岩层理赋存条件改造其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非均质 弹塑性损伤模型 油页岩 破裂
下载PDF
油页岩热破裂规律分形理论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康志勤 赵阳升 杨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6,共7页
以不同温度下油页岩破裂显微CT图片作为分析对象,将分形的基本理论运用到油页岩的热破裂过程中。研究边长为7.0mm正方体油页岩试件在200℃~600℃范围内热破裂裂隙分布的分形规律,得到不同温度下热裂隙分布的分形维数和分布初值。研究... 以不同温度下油页岩破裂显微CT图片作为分析对象,将分形的基本理论运用到油页岩的热破裂过程中。研究边长为7.0mm正方体油页岩试件在200℃~600℃范围内热破裂裂隙分布的分形规律,得到不同温度下热裂隙分布的分形维数和分布初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油页岩内部裂隙的分布具有很强的自相似性,符合分形规律,分形维数为1.0~1.5。建立分形维数、分布初值与温度的关系,从分形理论上研究油页岩的热破裂过程,宏观量化裂隙的分布状况和复杂程度。研究结论对分析油页岩热解过程中"微渗流通道"的发展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从分形的角度探索其他岩石的热破裂过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油页岩 分形 破裂 理论研究
下载PDF
热应力对恐龙化石风化损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尚坤 于学峰 +6 位作者 贾超 杜圣贤 宋香锁 陈诚 刘凤臣 陈军 陈文芳 《山东国土资源》 2018年第5期42-48,共7页
由热应力引起的热破裂作用是造成恐龙化石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太阳照射条件下,由于受热不均匀及日照的长久往复循环作用,使得化石表面发生热破裂作用,导致化石表面产生裂缝,加速了恐龙化石风化。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主要针对恐龙化... 由热应力引起的热破裂作用是造成恐龙化石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太阳照射条件下,由于受热不均匀及日照的长久往复循环作用,使得化石表面发生热破裂作用,导致化石表面产生裂缝,加速了恐龙化石风化。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主要针对恐龙化石试件的物理力学受力变形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揭示日光辐射造成的恐龙化石温度差异分布对化石风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恐龙化石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是造成化石内部热应力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热应力的不均匀性导致化石发生热破裂,加速了化石风化受损,因此化石保存要尽量放在恒温环境下,避免化石温度往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破裂 温度梯度差异 恐龙化石 风化损坏 化石保存
下载PDF
玻璃破碎原因简要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晓辉 陆洪凯 《门窗》 2007年第5期48-52,共5页
通过简要地分析玻璃本身的特性以及玻璃的缺口理论、抗弯曲强度和温差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普通玻璃及钢化玻璃破碎的原因大致分为热破裂和机械破裂,而钢化玻璃作为特例,分析了热浸测试对减少钢化玻璃因NiS自爆的改善作用,最后用图例的方... 通过简要地分析玻璃本身的特性以及玻璃的缺口理论、抗弯曲强度和温差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普通玻璃及钢化玻璃破碎的原因大致分为热破裂和机械破裂,而钢化玻璃作为特例,分析了热浸测试对减少钢化玻璃因NiS自爆的改善作用,最后用图例的方式显示不同的玻璃破裂形式,希望对玻璃的破碎原因的分析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破裂 钢化玻璃 自爆 破裂 机械破裂
下载PDF
高温水蒸汽作用后油页岩渗透特性及各向异性演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磊 杨栋 康志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86-2295,共10页
油页岩是各向异性明显的沉积岩,以水蒸汽作为载热流体热解油页岩的过程中,岩体内部结构会发生复杂的变化。为了研究水蒸汽温度对油页岩渗透率及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规律,设计注水蒸汽热解油页岩的反应装置,对平行层理和垂直层理2个方向... 油页岩是各向异性明显的沉积岩,以水蒸汽作为载热流体热解油页岩的过程中,岩体内部结构会发生复杂的变化。为了研究水蒸汽温度对油页岩渗透率及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规律,设计注水蒸汽热解油页岩的反应装置,对平行层理和垂直层理2个方向上的油页岩样品进行渗透率测试试验,计算得到渗透率各向异性系数,同时进行不同加热模式下油页岩渗透率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垂直层理方向油页岩的渗透率较小,其量级最大也仅为10^(-2) mD,当热解温度从314℃增加到382℃的过程中,渗透率增幅明显,达到了2933倍;其次,平行层理方向油页岩渗透率的量级要远大于垂直层理方向油页岩渗透率,当热解温度从382℃增加到555℃,渗透率增幅显著;再次,当热解温度为314℃时,渗透率各向异性系数达到最大值,热解温度从382℃增加到555℃的过程中,渗透率各向异性系数较小,基本上呈缓慢增加趋势;最后,蒸汽加热和直接干馏2种加热模式下油页岩渗透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平行层理方向上,当热解温度从314℃增加到382℃,高温水蒸汽作用后油页岩在平行层理方向渗透率的增大程度要显著于直接干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水蒸汽 渗透率 破裂 各向异性 渗流场 模式
原文传递
升温和降温对无约束花岗岩热破裂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武晋文 陈淑萍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温度变化会引起岩石内部矿物颗粒膨胀(收缩)不均匀,发生热破裂。温度变化有温度升高和降低两种作用方式,本文通过无约束花岗岩在升温和降温两种温度作用方式下的热破裂声发射实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花岗岩升温过程中热破裂主要表现... 温度变化会引起岩石内部矿物颗粒膨胀(收缩)不均匀,发生热破裂。温度变化有温度升高和降低两种作用方式,本文通过无约束花岗岩在升温和降温两种温度作用方式下的热破裂声发射实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花岗岩升温过程中热破裂主要表现为中高温弹塑性破裂;降温过程中热破裂主要表现为中低温脆性破裂;(2)升、降温过程岩石的热破裂机理不同,升温过程主要为压缩热应力集中形成的压剪破裂,降温过程主要为局部拉应力集中造成的拉剪破坏;(3)根据声发射特征参数统计分析,同等温度范围内,岩石降温过程的热破裂声发射事件频度和强度均高于升温过程,约为2倍,降温过程的热破裂比升温过程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 声发射 温度作用方式 花岗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