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四版) 被引量:220
1
作者 姜光政 高堋 +8 位作者 饶松 张林友 唐晓音 黄方 赵平 庞忠和 何丽娟 胡圣标 汪集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92-2910,共19页
大地热流是表征地球内部热状态的重要参数,也是进行岩石圈热结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区域地热资源潜力评价的必要参数.大地热流的测量和数据汇编是地热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分三版公开发表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 大地热流是表征地球内部热状态的重要参数,也是进行岩石圈热结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区域地热资源潜力评价的必要参数.大地热流的测量和数据汇编是地热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分三版公开发表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862个,本文在第三版热流数据汇编的基础上,共计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热流数据345个,并在空白区开展了大地热流数据补充性测量,获得大地热流数据23个.本文将2001年以来新增的368个数据及第三版热流数据构建成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四版).截止目前已汇编我国大陆地区热流数据1230个,其中A、B、C和D类数据分别占49.3%、34.2%、12.6%和3.9%,较第三版热流数据A类数据比重增加了2.9%.基于现有汇编数据更新了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测点图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相较于第三版汇编数据,热流测量空白区面积已显著减小,热流测点覆盖率低和平面分布不均一的缺陷得到改善,本次汇编填补了西藏阿里、贵州省、广西省以及吉林省的热流测量空白区.新版热流数据统计表明,中国大陆地区(含渤海海域)热流值范围为23~319mW·m^(-2),平均值61.5±13.9mW·m^(-2);除去受地下水活动影响强烈的D类数据,热流值范围30~140mW·m^(-2),平均值60.4±12.3mW·m^(-2).本次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地区热流分布格局总体仍表现为:东高、中低,西南高、西北低.在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远程效应影响下,中国东部表现为一个高热流带,自东南沿海向东北方向一直延伸到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长白山一带;受控于新生代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影响,青藏高原高热流区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南北向展布的裂谷带,总体热流值向北逐渐降低,并伴随局部的高热流区,如东北缘的共和盆地;中部地区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相对微弱,为中-低热流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数据汇编 热流测量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南海北部海底热流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行 陆敬安 +2 位作者 罗贤虎 耿雪樵 张志刚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2-565,共4页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用德国产的微型温度传感器和自行研制的重力取样器组装成海底热流探针,并用该设备在中国南海北部开展了海底热流测量,这是国内首次独立开展此项工作,也是我国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技术方法的新尝试.通过实测数据分...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用德国产的微型温度传感器和自行研制的重力取样器组装成海底热流探针,并用该设备在中国南海北部开展了海底热流测量,这是国内首次独立开展此项工作,也是我国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技术方法的新尝试.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以及与1985年中美合作获得的西沙海域地热流测量剖面数据对比,表明测量数据可靠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项工作的成功,将有助于地热流测量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而提高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海洋地质基础研究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热流测量 结果分析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水合物勘探区典型站位不同类型热流对比 被引量:22
3
作者 徐行 李亚敏 +2 位作者 罗贤虎 施小斌 杨小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98-1006,共9页
随着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区典型的集中了钻孔、探针和BSR三种测量方式获得的热流数据.为了解海底热流不同测量方式的差异,以及南海北部陆坡水合物勘探区的热流特征,文章以SH-2和... 随着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区典型的集中了钻孔、探针和BSR三种测量方式获得的热流数据.为了解海底热流不同测量方式的差异,以及南海北部陆坡水合物勘探区的热流特征,文章以SH-2和SH-5孔作为典型站位,分别介绍三种热流测量方法并对两个站位的不同类型热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SH-2孔处探针热流与钻孔热流基本一致,但在SH-5孔处探针热流明显低于钻孔热流;采用钻孔实测沉积物平均热导率计算的SH-2和SH-5两个站位处的BSR热流都与相应钻孔热流基本一致.(2)根据地震剖面及相邻位置探针热流特征分析,SH-5站位处探针热流明显偏低,可能是受到流体活动的影响.(3)相对SH-2孔,SH-5孔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和热流特征,可能是SH-5钻孔未钻到水合物的重要原因,而晚期泥底辟侵入可能是造成SH-5孔具有较高的温度场并导致原本赋存的水合物分解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白云凹陷 热流测量 BSR 天然气水合物
下载PDF
姿控发动机试验热流参数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志勋 田健江 张彤 《火箭推进》 CAS 2010年第2期53-58,共6页
针对姿控发动机试验热流参数测试需求,在分析热流测量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T800的高性价比热流参数测试方案。着重论述了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热流传感器安装工艺、数据记录仪选型、软件设计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系统校准方法... 针对姿控发动机试验热流参数测试需求,在分析热流测量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T800的高性价比热流参数测试方案。着重论述了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热流传感器安装工艺、数据记录仪选型、软件设计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系统校准方法及系统调试工作。经多次试车验证:系统操作简便,性能稳定,测量数据完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控发动机 试验 热流测量 热流传感器
下载PDF
热流测量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庆华 郄殿福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0年第3期218-227,共10页
文章首先回顾、梳理了热流测量技术的发展过程,然后将热流计从工作原理上分为基于温度梯度、基于能量平衡和基于半无限大体假设3大类,重点介绍了每一类别对应的热流计结构形式、应用情况和测量范围等,并对热流计的标定方法进行简述,最... 文章首先回顾、梳理了热流测量技术的发展过程,然后将热流计从工作原理上分为基于温度梯度、基于能量平衡和基于半无限大体假设3大类,重点介绍了每一类别对应的热流计结构形式、应用情况和测量范围等,并对热流计的标定方法进行简述,最后对热流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测量 温度梯度 能量平衡 半无限大体表面温度 标定
下载PDF
快速响应热流/温度传感器设计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庆涛 白菡尘 +2 位作者 张涛 杨娟 王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7-934,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长时间地面试验中同时测量壁面温度和热流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快速响应的新型热阻式热流传感器,在不同金属层界面上形成热电偶接点,通过测量交界面温度响应,获得传感器表面热流和温度。建立了传感器有限元数值模型,通...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长时间地面试验中同时测量壁面温度和热流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快速响应的新型热阻式热流传感器,在不同金属层界面上形成热电偶接点,通过测量交界面温度响应,获得传感器表面热流和温度。建立了传感器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传感器内部传热计算,分析了其响应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短时间响应后,传感器的内部温度响应和分布满足理论假定;在数据处理时考虑温差项和储能项,可同时得到传感器表面热流和温度,比稳态处理方法更真实地反映壁面温度对热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试验技术 热流传感器 热流测量 表面温度测量 有限元分析 响应特性
下载PDF
西藏中部地热区的钻孔热流测量 被引量:9
7
作者 沈显杰 张文仁 +2 位作者 杨淑贞 张容燕 沈继英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76-384,共9页
1985年以来,在西藏中部的羊八井、拉多岗和羊应乡等地热区测得了一批传导型或传导-对流型钻孔热流值。来自羊八井深部温度场的信息,提供了量级为83—108mW/m^2的传导热流;在拉多岗和羊应乡分别获得了185mW/m^2和194mW/m^2两个传导-对流... 1985年以来,在西藏中部的羊八井、拉多岗和羊应乡等地热区测得了一批传导型或传导-对流型钻孔热流值。来自羊八井深部温度场的信息,提供了量级为83—108mW/m^2的传导热流;在拉多岗和羊应乡分别获得了185mW/m^2和194mW/m^2两个传导-对流型热流数据。它们为阐明喜马拉雅地热带形成的深部热背景和浅层地壳热源结构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 热流测量 地热带 西藏
下载PDF
塞块式量热计隔热结构的改进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朱新新 杨庆涛 +2 位作者 王辉 杨凯 朱涛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40,共7页
为了提高塞块式量热计的热流测量精准度,对其隔热结构进行了改进:将原隔热套改为中空结构,大幅度减小量热基体的不稳定侧向传热;设计了与改进隔热套匹配的封装壳结构,使量热计标定时的隔热特性能够完整保留至测试环境中。经数值计算和优... 为了提高塞块式量热计的热流测量精准度,对其隔热结构进行了改进:将原隔热套改为中空结构,大幅度减小量热基体的不稳定侧向传热;设计了与改进隔热套匹配的封装壳结构,使量热计标定时的隔热特性能够完整保留至测试环境中。经数值计算和优化,确定了量热计各部件的较优尺寸,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热流标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塞块式量热计的测量准度和精度都有较大提高。风洞试验考核结果表明:单个塞块式量热计的重复性精度优于3%;不同塞块式量热计的个体差异小,在对称位置,测量偏差小于3%;与水冷戈登计比较,相同来流条件下测量偏差小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测量 塞块式量热计 隔热结构 热流标定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多喷流干扰级间热环境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敬周 曹程 +1 位作者 吴彦森 张绍武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31,共6页
运载火箭级间热分离过程中,级间段受高温高压喷流的影响,所处环境恶劣,研究级间热环境中压力、温度和热流分布规律对级间段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Φ1m高超声速风洞中,采用以微型固体火箭燃气为喷流介质的热喷流模拟技术,模拟了运... 运载火箭级间热分离过程中,级间段受高温高压喷流的影响,所处环境恶劣,研究级间热环境中压力、温度和热流分布规律对级间段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Φ1m高超声速风洞中,采用以微型固体火箭燃气为喷流介质的热喷流模拟技术,模拟了运载火箭二级主发动机和四个游动发动机同时工作多喷流干扰条件下的级间热环境,并对级间压力、温度和热流测量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级间距、不同排燃窗开口数量情况下的二级底封头和一级前封头表面的热流、温度及压力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级间距越小,分离环境越恶劣,压力、温度、热流分布越不均匀;总排燃面积保持不变,排燃窗开口数量变化,对一级前封头上的压力、温度、热流影响不大,但对二级底封头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开口数量的减少,二级底封头上压力、温度、热流值均有所增大。本项试验采用同轴热电偶测量了级间区域的热流,热流结果精准度的提高以及热流模拟准则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流干扰 级间热环境 热流测量 同轴热电偶 风洞试验
下载PDF
隔热结构对塞块式量热计热流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庆涛 白菡尘 +1 位作者 张涛 王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98,共7页
塞块式量热计是热结构试验中常用的热流传感器,其侧向传热是测量误差的重要来源。在对塞块式量热计传热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型隔热结构,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无限大体假定的热损失修正方法。通过建立塞块式量热计的有限元数值模型... 塞块式量热计是热结构试验中常用的热流传感器,其侧向传热是测量误差的重要来源。在对塞块式量热计传热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型隔热结构,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无限大体假定的热损失修正方法。通过建立塞块式量热计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量热塞与隔热材料的接触热阻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在接触热阻较大时(R=1×10-3 m2·K/W),未修正时最大测量误差不超过-9%,而修正后最大误差超过了20%;在接触热阻较小时(R=1×10-4 m2·K/W),未修正时的最大测量误差约-20%,修正后则不大于1.5%。可见该修正方法只适用于接触热阻较小的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还表明,在隔热层表面附近增加金属尖楔的改进型结构,隔热材料最高温度从超过2000℃降低到300℃以下,有利于保护隔热材料不被烧损,间楔与传感器之间的换热面积只有总侧向面积的约2.9%,两者之间的换热几乎不影响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块式量热计 侧向传热 热损失修正 隔热结构 热流测量
下载PDF
传感器表面温度对热流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曾磊 邱波 +2 位作者 李宇 王安龄 桂业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6,共8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环境测量数据一直是防热设计和考核的基准数据,也是热环境计算方法的考核性数据,其准确性至关重要。针对热流测量中遇到的传感器表面和周边防热材料温度差异而导致的测量数据偏差问题,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自研...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环境测量数据一直是防热设计和考核的基准数据,也是热环境计算方法的考核性数据,其准确性至关重要。针对热流测量中遇到的传感器表面和周边防热材料温度差异而导致的测量数据偏差问题,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自研程序开展了详细的气动热环境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温差条件下传感器表面热环境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场协同理论分析了局部热流变化的成因机理,研究了影响热流变化幅值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当传感器和其周边材料的温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时,导致该区域近壁面流场中的压力、密度等特征量梯度增大,改变了传感器当地的法向速度和温度分布,造成了局部热流的剧烈变化。(2)相同来流马赫数和高度下,来流攻角主要影响法向速度的分布,从而影响气动加热量,攻角越大,相同温差下加热量上升的幅度越小;来流总温主要影响法向温度梯度的分布,从而影响气动加热量,来流总温越大在相同温差条件下加热量上升幅度越小。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可加深对传感器局部热环境分布规律的认识,避免对测量热流的误判,提升数据判断和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传感器 热流测量 温度差异 热流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热流分布测量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毛羽丰 李运泽 +2 位作者 王晶 姜利祥 魏传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25,共6页
针对各种复杂、极端热环境下的表面热流密度测量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表面热流密度分布测量方法。热流测量借助贴敷在被测物体表面的特制信标,从红外热图中计算获得各项测量参数。其结合了接触式测量与非接触式测量的优... 针对各种复杂、极端热环境下的表面热流密度测量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表面热流密度分布测量方法。热流测量借助贴敷在被测物体表面的特制信标,从红外热图中计算获得各项测量参数。其结合了接触式测量与非接触式测量的优点,区别于传统单点测量可以一次性完成二维覆盖测量,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适用于更广泛的工程环境,具有很大的工程及生产实践意义。研究中先后从系统构建、原理分析及数值仿真的角度入手,得到测量的理论误差小于2%,证明了基于红外热图技术的热流密度分布测量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测量 红外热成像 虚拟样机 仿真
下载PDF
再入飞行器热防护热流测量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连忠 《气动研究与试验》 2023年第3期82-87,共6页
圆柱形塞式热流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热流测量传感器。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塞式热流传感器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分别对塞块尺寸、塞块材料、热电偶安装等因素对热流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获得了如下几点结论:热流... 圆柱形塞式热流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热流测量传感器。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塞式热流传感器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分别对塞块尺寸、塞块材料、热电偶安装等因素对热流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获得了如下几点结论:热流测量影响因素很多,有必要对测试方法进行细致的仿真分析;塞块的材料热物理性质对测试结果以及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影响很大;塞块厚度对测试结果和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影响明显,应综合考虑热流大小、测试时间等因素具体选用合适的塞块厚度;热电偶的吸热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有必要通过数值仿真对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测量 塞式热流传感器 仿真计算 再入飞行器 热防护
原文传递
无水冷条件下温度与热流复合传感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庆涛 王辉 +1 位作者 朱新新 周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针对飞行试验中参数测量需求,研究长时间飞行过程中无水冷条件下传感器表面温度和热流的快速响应测量技术。在分析环境特点和测量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自锁紧固的柱塞式复合传感器,根据圆柱体侧面的温度响应处理得到表面温度和热流。... 针对飞行试验中参数测量需求,研究长时间飞行过程中无水冷条件下传感器表面温度和热流的快速响应测量技术。在分析环境特点和测量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自锁紧固的柱塞式复合传感器,根据圆柱体侧面的温度响应处理得到表面温度和热流。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数据处理方法,有限元数值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数据抗畸变和抗噪声能力。标定该热流传感器的热流测量结果,得到不锈钢传感器的98%热流响应时间约为0.7 s,热流测量结果受到侧向隔热结构的影响明显。表面温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所测结果能够反映表面温度对热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技术 表面温度 热流测量 快速响应 传感器
下载PDF
红外热图在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测热试验中的应用概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明 祝智伟 李志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围绕大极角情况下模型表面温度的测量、红外热图测热精度的提高、模型物面坐标与红外热图像素位置对应关系等问题,对近年来在高超声速偌氏密度风洞开展的红外热图测热工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一些实用、简单、经济的方法。为验证上述技术... 围绕大极角情况下模型表面温度的测量、红外热图测热精度的提高、模型物面坐标与红外热图像素位置对应关系等问题,对近年来在高超声速偌氏密度风洞开展的红外热图测热工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一些实用、简单、经济的方法。为验证上述技术,在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开展了用红外热图技术与热电偶同时测量一平板带劈薄壁模型表面的气动加热率分布以及半球圆柱模型红外测热数据与DMSC计算结果的比较。不同手段获得的数据与红外测热数据相互验证的结果表明:这些技术的解决,有利于红外热图技术向工程化实用化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图 热流测量 试验技术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热流测量方法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翔宇 刘佩进 +1 位作者 李鹏飞 李江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将一套创新设计的热流测量装置嵌入到可改变条件参数的固体火箭试验发动机中,进行了含铝复合推进剂试验。通过改变推进剂含铝量、燃烧产物冲刷速度和冲刷角度,测量了不同工况下两相燃烧产物的总传热热流密度。总传热规律与理论分析结果... 将一套创新设计的热流测量装置嵌入到可改变条件参数的固体火箭试验发动机中,进行了含铝复合推进剂试验。通过改变推进剂含铝量、燃烧产物冲刷速度和冲刷角度,测量了不同工况下两相燃烧产物的总传热热流密度。总传热规律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试验证明,该装置能经受发动机内的高温强冲刷的苛刻条件。试验得到的总热流密度可为绝热层烧蚀研究中所需的传热边界提供数据参考,以及用于检验发动机燃烧产物传热数值模拟的精度等。该热流量试验方法具有较好的探索性和实用性,为后续开展一系列两相流冲刷下的传热特性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热流测量 两相流冲刷
下载PDF
激波风洞驻点热流测量误差机理及其不确定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磊 桂业伟 +2 位作者 王安龄 秦峰 张昊元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5,共11页
详细分析了测热传感器安装后驻点区曲率变化对局部流场变化和热流变化的影响规律,并根据不同传感器的类型和敏感元件的组成情况,研究给出了修正方法和修正系数;研究了传感器表面温升与热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热流实测结果进行了修正... 详细分析了测热传感器安装后驻点区曲率变化对局部流场变化和热流变化的影响规律,并根据不同传感器的类型和敏感元件的组成情况,研究给出了修正方法和修正系数;研究了传感器表面温升与热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热流实测结果进行了修正。同时,研究了来流流场的微小变化对热流的影响,分析了传感器组成尺寸、人为读数、传感器重复使用等随机因素对热流测量的影响,并结合随机误差分析理论给出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计算得到了某次热流试验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并由此给出了对传感器制作和测热试验方法的改进建议。该文的研究内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热流测量精度,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热流测量 误差机理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热流传感器的差示扫描量热系统设计
18
作者 吴佳鑫 王晓东 +1 位作者 许金鑫 丁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84,99,共7页
针对差示扫描量热法准确测量样品热流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塔式结构的多参数热流传感器。通过建立传感器传热模型,分析传热路径,推导影响热流信号的因素,提出传感器样品端与参比端不对称的热阻、热容参数的测量方法,并使用获得的热参... 针对差示扫描量热法准确测量样品热流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塔式结构的多参数热流传感器。通过建立传感器传热模型,分析传热路径,推导影响热流信号的因素,提出传感器样品端与参比端不对称的热阻、热容参数的测量方法,并使用获得的热参数进行热流修正。基于此热流传感器搭建了高精度差示扫描量热系统,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将不同的热分析物质测得的熔化热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热焓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1.6%,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11%。证明了该系统测得的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传感器 差示扫描量热法 传热模型 热流测量
下载PDF
圆箔式热流计加工方法的改进
19
作者 柴葳 郝庆瑞 张佳斌 《工程与试验》 2023年第1期59-62,共4页
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快速发展,地面热强度试验的要求日益严苛。自产的热流计具有尺寸小、安装简便等优点,但其系数的线性度、复现性和长期工作稳定性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改善焊接工艺,更新组装方法,改进了自产热流... 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快速发展,地面热强度试验的要求日益严苛。自产的热流计具有尺寸小、安装简便等优点,但其系数的线性度、复现性和长期工作稳定性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改善焊接工艺,更新组装方法,改进了自产热流计的各项指标,提升了地面热强度试验中热流测量的准确度,使热流计可长时间稳定使用,降低了试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测量 圆箔式热流 工艺改进
下载PDF
红外加热棒式空间外热流模拟器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晓宁 任德鹏 贾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60,共7页
采用蒙特卡罗法跟踪能束的发射和吸收,提出了一种避免挡板表面能量方程计算的等效反射模型,模拟了红外加热棒式空间外热流模拟器模拟面上的能量分布及其他参数,比较了加热棒为直棒和曲棒时模拟面的热流模拟结果。研究表明,挡板内外表面... 采用蒙特卡罗法跟踪能束的发射和吸收,提出了一种避免挡板表面能量方程计算的等效反射模型,模拟了红外加热棒式空间外热流模拟器模拟面上的能量分布及其他参数,比较了加热棒为直棒和曲棒时模拟面的热流模拟结果。研究表明,挡板内外表面置换后表面发射率的不同并没有导致模拟面上能量分布的明显变化;增加加热棒根数并不能一直明显地使模拟面的能量分布更趋于均匀;经形状优化后曲棒模拟的热流分布比直棒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加热棒 蒙特卡罗法 红外模拟法 热流测量 空间外热流 热平衡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