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SO预测的目标观测敏感区在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多模式集合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智协飞 张璟 段晚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7-776,共10页
本文将ENSO预测的目标观测敏感区与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预报技巧且又具有较小计算成本的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该方法在目标观测敏感区内采用模式不等权的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方法(SUP),而在其他区域采用相... 本文将ENSO预测的目标观测敏感区与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预报技巧且又具有较小计算成本的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该方法在目标观测敏感区内采用模式不等权的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方法(SUP),而在其他区域采用相对简单的等权的多模式消除偏差集合平均方法(BREM).利用CMIP5中15个气候系统模式的工业革命前参照试验(pi-Control)数据,针对热带太平洋海温的长期演变开展了理想预报试验.将新集合预报方法与现有的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预报期内(即1~20年),新集合预报方法与整个热带太平洋区域使用SUP方法具有相当的预报技巧,但前者的计算成本明显小于后者,计算时间仅为后者的1/4.可见,新方法是一个具有较高预报技巧且计算成本较小的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同时,其较高的预报技巧强调了热带太平洋SST预测对ENSO目标观测敏感区内的模式误差也是极端敏感的,也正因如此,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才能够有效过滤模式误差的影响,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观测敏感区 热带太平洋海温 多模式集合预报
下载PDF
云南雨季开始期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陈艳 郭世昌 +3 位作者 刘瑜 琚建华 任菊章 张惠珠 《干旱气象》 2017年第4期545-551,共7页
利用1971—2015年云南省124个气象台站雨季开始日期、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PC热带太平洋海温指数等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云南雨季开始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前期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云南雨季主要从东、南... 利用1971—2015年云南省124个气象台站雨季开始日期、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PC热带太平洋海温指数等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云南雨季开始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前期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云南雨季主要从东、南、西3个方向呈半包围态势向西北腹地推进,具有明显的季风交汇区特征;(2)前期热带太平洋海温对云南雨季开始期的第一空间分布模态(全区一致型)影响显著,即除了雨季开始最早的滇西北、滇西、滇东北和滇东南等少数边缘地区,云南大部分区域的雨季开始期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前期3—4月Ni1o3.4指数相关性最好;(3)云南雨季开始期对前期3—4月Ni1o3.4指数的响应具有非对称性,对暖事件的响应大于对冷事件的响应;(4)前期热带太平洋海温主要通过影响低纬Walker环流和季风系统进而影响云南雨季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交汇区 云南雨季开始期 热带太平洋海温
下载PDF
复盘2023年登陆我国的台风
3
作者 聂高臻 《气象知识》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2023年初,结束了3个冬季的超长拉尼娜事件,东太平洋海温向偏暖状态转变。5月,热带太平洋海温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在这种背景下,2023年台风生成数量显著偏少、整体强度偏强,台风路径复杂、预报难度大。关于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杜苏芮”给... 2023年初,结束了3个冬季的超长拉尼娜事件,东太平洋海温向偏暖状态转变。5月,热带太平洋海温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在这种背景下,2023年台风生成数量显著偏少、整体强度偏强,台风路径复杂、预报难度大。关于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杜苏芮”给华北带来的极端降水、“苏拉”和“海葵”对华南打出的降水“连招”,都将成为2023台风的年度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难度 厄尔尼诺 极端降水 台风路径 拉尼娜事件 热带太平洋海温 台风生成 杜苏芮
原文传递
中国降水对热带太平洋海温的滞后响应特征探讨
4
作者 高志伟 刘佳 +1 位作者 陈艳 钟爱华 《干旱气象》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研究热带太平洋海温与中国降水之间的关系对提升我国气候预测水平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基于长时间序列的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和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的逐月海温指数,采用一种新的滞后累积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研究热带太平洋海温与中国降水之间的关系对提升我国气候预测水平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基于长时间序列的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和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的逐月海温指数,采用一种新的滞后累积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中国降水对热带太平洋海温的滞后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该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揭示前期海温异常累积效应对降水的影响,进而为筛选最优预测因子提供依据;(2)在Niño1+2、Ni?o3、Ni?o4和Ni?o3.4等海温指数中,前期Niño1+2指数与中国降水的相关性最显著,尤其是Niño1+2海温序列与滞后4个月的中国降水呈现最显著正相关,而Niño1+2累积2个月海温序列与滞后9个月的中国降水呈最显著负相关;(3)Niño1+2海温序列对中国季风区降水影响明显,其正反馈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部和云南地区;(4)Niño1+2海温序列与滞后4个月的中国平均降水量的线性拟合分析显示,拟合得到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与实测降水量一致,冬春季拟合误差较小,夏秋季拟合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降水 热带太平洋海温 滞后累积相关系数
下载PDF
12月和2月热带太平洋海温与东亚水汽输送关系的年代际变化机制
5
作者 张胜龙 孙博 陈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5-994,共20页
利用1950~2019年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面温度资料以及ERA5垂直积分水汽通量资料,分析了12月和2月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与东亚水汽输送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12月东亚上空经向水汽输送与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相关性在1... 利用1950~2019年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面温度资料以及ERA5垂直积分水汽通量资料,分析了12月和2月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与东亚水汽输送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12月东亚上空经向水汽输送与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相关性在1980年代中期之前较弱,1980年代中期之后二者呈显著正相关;2月二者关系在1950~1970年和1990~2010年呈显著正相关。12月二者关系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热带太平洋海温通过太平洋—东亚(PEA)遥相关型和环北半球遥相关型对东亚水汽输送的影响在1980年代中期之后增强;当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冷)时,影响PEA遥相关型和环北半球遥相关型,导致东亚自南向北的水汽输送异常增强(减弱)。与12月不同的是,2月二者关系在1950~1970和1990~2010年主要受PEA遥相关型影响。而在1971~1989期间,2月二者关系受环北半球遥相关型影响;当热带太平洋海温偏冷(暖)时,影响环北半球遥相关型,导致东亚经向水汽输送异常增强(减弱),该机制可以部分抵消PEA机制对东亚水汽输送的影响,导致二者关系在此期间不显著。此外1990年之后,热带印度洋海温对12月和2月东亚经向水汽输送的影响增强,在12月热带印度洋海温主要通过“开尔文波—埃克曼辐散”效应影响东亚经向水汽输送,而在2月主要通过印度洋上的沃克环流影响东亚经向水汽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输送 热带太平洋海温 太平洋—东亚遥相关 环北半球遥相关
下载PDF
高原冬季风及热带太平洋海温对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齐冬梅 赖欣 +1 位作者 李跃清 周长艳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6年第3期32-38,共7页
利用1979 - 2 0 0 8 年西南地区115个测站逐日气温资料和NCEP/NCAR R2 日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讨论了高原冬季风季节内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南地区冬季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冬季风指数和同期西南地区冬季平均的... 利用1979 - 2 0 0 8 年西南地区115个测站逐日气温资料和NCEP/NCAR R2 日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讨论了高原冬季风季节内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南地区冬季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冬季风指数和同期西南地区冬季平均的逐日气温呈反相关关系.高原冬季风偏强、偏弱时,对流层高层、中层、低层环流场分布形势均有显著差别,当高原冬季风偏强时,同期东亚冬季风偏弱,Nino3. 4 区海温偏高,对流层从高层到低层环流场形势均不利于西南地区冬季低温;当高原冬季风偏弱时,同期东亚冬季风偏强,Nino3. 4 区海温偏低,对流层从高层到低层环流场形势均有利于西南地区冬季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季风 西南地区 冬季气温 东亚冬季风 热带太平洋海温
下载PDF
我国秋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及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32
7
作者 顾薇 李维京 +1 位作者 陈丽娟 贾小龙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7-480,共14页
利用我国160个站点58年(1951~2008年)的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和Hadley海表温度资料,对我国秋季降水年际变化的特征和可能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秋季降水前两模态分别反映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和长江以北的江淮、黄淮、... 利用我国160个站点58年(1951~2008年)的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和Hadley海表温度资料,对我国秋季降水年际变化的特征和可能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秋季降水前两模态分别反映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和长江以北的江淮、黄淮、华北、四川盆地北部至河套等地降水的变化,两降水模态的变化都以年际尺度为主,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就环流形势而言,第一模态的年际变化主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及相应的对流层低层菲律宾群岛附近的异常气旋/反气旋联系紧密,第二模态的年际变化则可能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南北位置和相应的日本岛附近的异常气旋/反气旋的影响。同时,两模态及相应的异常环流还分别与热带东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附近的异常垂直运动关系密切,热带地区的异常垂直运动可能通过经圈方向的异常环流影响到东亚地区。此外,两降水模态不仅与热带地区的异常环流关系密切,而且与热带海温异常也存在紧密的联系。与两模态相关联的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显示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当热带东太平洋偏暖/冷,西太平洋偏冷/暖时,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多/少。而当热带东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一致偏暖/冷时,长江以北地区降水易偏少/多。两降水模态与热带海温及热带地区异常环流之间的密切关系显示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不同分布可能通过激发不同的热带地区异常垂直环流形势而对降水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降水 西太平洋热带高压 热带垂直环流 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
下载PDF
EOF分解与GA优化的热带太平洋海温场动力预报模型反演 被引量:5
8
作者 洪梅 张韧 +2 位作者 万齐林 刘科峰 余丹丹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1-739,共9页
基于NCEP/NCAR提供的1950-2000年月平均海温场资料,首先用EOF方法对海温场序列进行时、空分解,在考虑相邻时段位势场空间模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引入动力系统重构思想,以EOF分解的空间模态时间系数序列作为动力模型变最,用遗传算法全局... 基于NCEP/NCAR提供的1950-2000年月平均海温场资料,首先用EOF方法对海温场序列进行时、空分解,在考虑相邻时段位势场空间模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引入动力系统重构思想,以EOF分解的空间模态时间系数序列作为动力模型变最,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和并行计算优势,进行了模型参数的优化反演,建立了EOF分解时间系数的非线性预报模型。通过模型积分和EOF时、空重构,实现了海温场的中长期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在1—6月时效预报上,模型预报海温场与实际海温场非常吻合;对于7 15月时效的预报,尽管模型预报的海温场与实际海温场存在一些出入,但基本构型大致相符,特别是对12月以上的海温场形态和范围仍然能较为准确地描述。所有时效的预报结果均能对1997年的El Nino事件特征有不同程度的描述。该研究方法为海温场以及El Nino/La Nina事件的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文中提出的反演热带太平洋海温场与El Nino/LaNina的动力统计模型的研究思想和技术途径,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场的预测试验中(特别是中、长期预报)表现出良好的预报效果,为热带太平洋海温场及其异常的El Nino/La Nina事件的中、长期预报提供了有益的研究和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海温 动力模型反演 遗传算法 EOF分解
下载PDF
中国西南秋季旱涝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蔡荣辉 耿新 刘精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9-506,共8页
摘要:为了分析中国西南秋季旱涝情况,利用西南地区东部1961-2012年的降水资料和区域旱涝指数对该地区秋季旱涝等级进行了评定,并运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英国气象局海温资料对典型旱涝年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西南地区东... 摘要:为了分析中国西南秋季旱涝情况,利用西南地区东部1961-2012年的降水资料和区域旱涝指数对该地区秋季旱涝等级进行了评定,并运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英国气象局海温资料对典型旱涝年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西南地区东部降水呈显著减少趋势,并在1990年左右发生了突变。旱年秋季,低层在南中国海附近为显著的气旋性环流异常,西南地区上空存在显著的下沉运动,涝年则相反。进一步分析发现,当西太平洋海温偏高时,可以激发罗斯贝波环流异常,对应在南中国海附近存在异常的气旋性环流,临近的西南地区东部处于异常的下沉气流控制,容易发生干旱,涝年则相反。此外,热带西太平洋海温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由冷转暖的突变,这与随后西南地区东部秋季降水的突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地区 秋季旱涝 环流特征 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
下载PDF
青藏高原异常雪盖和ENSO的多尺度变化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66
10
作者 彭京备 陈烈庭 张庆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6-377,共12页
对青藏高原积雪和热带东太平洋Nino3区海温进行小波分析,讨论它们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在年际变化中,积雪的主要周期是准两年振荡和准6~7年振荡,海温的主要周期是ENSO振荡和准两年振荡。积雪的年代际变化存在准10~12年和准22~24年振... 对青藏高原积雪和热带东太平洋Nino3区海温进行小波分析,讨论它们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在年际变化中,积雪的主要周期是准两年振荡和准6~7年振荡,海温的主要周期是ENSO振荡和准两年振荡。积雪的年代际变化存在准10~12年和准22~24年振荡,海温存在准14~16年和准34~35年振荡。此外积雪和海温均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了一次年代际气候跃变现象。积雪由少雪期向多雪期转化,海温从冷水期演变成暖水期。本文还建立了青藏高原积雪和Nino3区海温与中国夏季降水各时间尺度的相关模型。不同时间尺度的积雪、海温和降水的相关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它们在有的地区相互加强,有的地区相互减弱。积雪和海温的年代际气候跃变与中国夏季降水的相关程度在某些地区高于年际变化。个例分析表明,利用青藏高原积雪和Nino3区海温多时间尺度变化可以较好地拟合出中国夏季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所以在做中国夏季降水预报时,不同因子、不同尺度的作用应当分开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积雪 热带太平洋海温 多尺度变化 中国夏季降水
下载PDF
江门市暖冬气候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丽华 吴乃庚 《广东气象》 2007年第B12期14-17,共4页
对1956~2006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江门地区冬季气温发生了阶段性变化,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为50年代以来最暖的阶段,其中2月份变暖趋势最为明显。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极涡指数等进一... 对1956~2006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江门地区冬季气温发生了阶段性变化,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为50年代以来最暖的阶段,其中2月份变暖趋势最为明显。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极涡指数等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亚洲地区极涡面积小,东亚大槽较弱和热带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ENSO事件频繁发生可能是江门地区冬季持续偏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暖冬 全球变暖背景 极涡 热带太平洋海温 江门
下载PDF
热带中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增暖对西太平洋台风的影响
12
作者 张权 明静 《自然科学》 2024年第5期812-822,共11页
本文利用NOAA重建的海表面温度资料、JTWC的台风数据集,以及NCEP/NCAR发布的再分析资料,探讨了热带中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对西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热带中太平洋的海温相较于1950~1979年的平均状况,在20世纪80年代... 本文利用NOAA重建的海表面温度资料、JTWC的台风数据集,以及NCEP/NCAR发布的再分析资料,探讨了热带中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对西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热带中太平洋的海温相较于1950~1979年的平均状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突变后海温增暖;2) 在此突变后,西太平洋的台风及强台风生成频率有所增加,但强度变化并不显著;此外,台风生成区域在地理上呈现出向东向南的扩展趋势,而登陆区域则向西向北移动;3) 热带中太平洋海温的年代际变化通过调控一系列与台风生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大气环流、辐射通量等气象要素,对西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增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研究为理解台风活动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未来的气候预测和台风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decadal change of SST in the tropical central Pacific on the typhoon activity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using the reconstructed SST data from NOAA, the typhoon dataset from JTWC, and the reanalysis data released by NCEP/NCAR.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ST in the tropical central Pacific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interdecadal abrupt change in the mid~1980s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condition from 1950 to 1979, and the SST warmed up after the abrupt change. 2) After this abrupt change, the frequency of typhoons and strong typhoons generated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increased, but the change in intensity was not significant;moreover, the typhoon generating region geographically showed an expansion trend from east to south, while the landfalling region moved from west to north. 3)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SST in the tropical central Pacific Oce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enhancement of typhoon activiti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by regulating a serie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such a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radiation flux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海温 年代际突变 西太平洋台风
下载PDF
中部型ENSO对中国东部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影响的年代际变化
13
作者 张可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S01期45-50,共6页
为研究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东部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影响的年代际变化,采用CNO5逐日降水资料,以及气压、风场、总云量等夏季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方法,研究在热带中太平洋地区海温影响下,发生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夏季平均降水,以及极端降... 为研究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东部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影响的年代际变化,采用CNO5逐日降水资料,以及气压、风场、总云量等夏季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方法,研究在热带中太平洋地区海温影响下,发生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夏季平均降水,以及极端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热带中太平洋区域的海温有明显的增暖性突变,这一突变使得中国东部地区的夏季降水呈现显著性下降趋势,造成这一显著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热带中太平洋的海温增暖导致周边地区环流场的形势发生改变,使得中国东部地区夏季的降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海温 中国东部 夏季降水 极端降水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多台风事件气候特征及其可能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国云 孙旭光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8-738,共11页
利用1945—2018年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定义并系统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多台风事件时空分布气候特征和可能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多台风事件(MTYE)主要发生在7—10月,其生成源地关键区位于西北太平洋135°... 利用1945—2018年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定义并系统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多台风事件时空分布气候特征和可能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多台风事件(MTYE)主要发生在7—10月,其生成源地关键区位于西北太平洋135°~180°E的12°N附近。相对于单独发生的台风,多台风事件的台风平均强度更强、生命期更长。多台风事件的台风频数占总台风频数的比例以年际变率为主,并有一定的增长趋势。多台风事件强年对应于中东太平洋热带和北半球副热带海温显著增暖,通过Gill型Rossby波响应和Walker环流异常,在西北太平洋产生大气低层相对涡度正异常、中层相对湿度正异常和垂直东风切变异常,为多台风的生成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季节内多时间尺度瞬变涡旋动能的增强也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YE 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 相对涡度 相对湿度 垂直东风切变
下载PDF
热带东太平洋海温与亚洲夏季风的关系
15
作者 热米拉·阿力木 贺森 《区域治理》 2021年第1期94-95,共2页
根据NOAA提供的全球海温资料、气候指数资料以及李建平教授定的季风指数资料通过Grads、Fortran等软件,利用EOF分解分析方法对全球海温的距平场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变化跟Ni?o3区海温变化基本上一致,热带... 根据NOAA提供的全球海温资料、气候指数资料以及李建平教授定的季风指数资料通过Grads、Fortran等软件,利用EOF分解分析方法对全球海温的距平场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变化跟Ni?o3区海温变化基本上一致,热带东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导致ElNi?o或LaNi?a的发生对亚洲季风强度带来很大影响。热带东太平洋海温与亚洲夏季风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海温 Nio3区 海温距平 亚洲季风 EOF分解
下载PDF
西畴县5月降水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16
作者 刘云生 马俊禄 +3 位作者 黄国平 赵小勇 李代玺 王顺江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年第A01期170-170,共1页
利用西畴县1962—2010年5月降水量观测资料以及NCEP提供的同期逐月海温资料,分析了西畴县5月降水特征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响应关系。结果发现:西畴县5月降水呈现增加的趋势,其5月降水年代际变化明显,有16年左右的周期,年际变化周期... 利用西畴县1962—2010年5月降水量观测资料以及NCEP提供的同期逐月海温资料,分析了西畴县5月降水特征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响应关系。结果发现:西畴县5月降水呈现增加的趋势,其5月降水年代际变化明显,有16年左右的周期,年际变化周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畴县 热带太平洋海温 相关分析 合成分析
下载PDF
两广地区前、后汛期降水异常反位相现象及可能机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国栋 金大超 +2 位作者 陈君芝 周宇欣 管振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5-863,共9页
利用1961-2018年中国地面气象台站2400站中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广地区)134站逐日降水资料、英国Hadley中心逐月海表温度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筛选了两广地区前汛期降水正(负)异常、后汛期降水负(正)异常的年份,即前、... 利用1961-2018年中国地面气象台站2400站中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广地区)134站逐日降水资料、英国Hadley中心逐月海表温度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筛选了两广地区前汛期降水正(负)异常、后汛期降水负(正)异常的年份,即前、后汛期降水异常反位相年份。结果表明,近60 a来,两广地区前、后汛期降水反位相现象与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存在密切联系。前汛期期间,当热带西太平洋海温为负异常时,大气对该冷源的Rossby波响应引起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异常,且水汽由热带西太平洋向两广地区输送并辐合,同时两广地区为水汽的湿平流区域、风场异常辐合区域,其上空受异常上升运动控制,这样的环流配置有利于两广前汛期期间降水正异常。热带西太平洋海温负异常可持续至后汛期期间,大气的Rossby波响应所致的西太平洋反气旋较前汛期偏西北,两广地区为水汽异常辐散区域,同时水汽干平流且风场异常辐散,受异常下沉运动控制,不利于两广地区降水的产生。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广地区 前、后汛期降水异常 反位相 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