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烃”单元复习的“结构化”教学设计
1
作者 杨德红 《化学教与学》 2022年第2期72-75,69,共5页
在学生认知与知识发展两个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烃单元知识目录结构,并重点就单元核心知识的学科思维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利用“一表、一图、六思维”结构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认识思路、知识关联与核心观念的结构化水平,培育学生学科核心... 在学生认知与知识发展两个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烃单元知识目录结构,并重点就单元核心知识的学科思维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利用“一表、一图、六思维”结构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认识思路、知识关联与核心观念的结构化水平,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 结构化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复习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中国主要陆相含油气盆地油气田规模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荔青 雷一心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1年第2期8-15,共8页
区块平均油气资源丰度及油气聚集带的汇烃单元面积是油气田形成规模的决定因素。根据我国主要陆相含油气盆地油气田成藏条件研究,将我国主要陆相含油气盆地区块平均油气资源丰度划分为特高、高、中、低四级,将油气富集带的汇烃单元面积... 区块平均油气资源丰度及油气聚集带的汇烃单元面积是油气田形成规模的决定因素。根据我国主要陆相含油气盆地油气田成藏条件研究,将我国主要陆相含油气盆地区块平均油气资源丰度划分为特高、高、中、低四级,将油气富集带的汇烃单元面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特小型五级。由陆相油气田形成规模要素的差异,将我国陆相油气田规模划分为五级31类成因。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张性深断陷、东北部克拉通坳陷盆地、东南部边缘海拉张裂陷盆地、西北部山前(间)坳陷盆地、中部大型简单克拉通坳陷盆地、南方中小盆地(如苏北盆地)分别具有特高—高、高、中、中—低、低油气资源丰度和中型—特小型、大型—中小型、中型—大型、大型—特大型、小型—特小型汇烃单元,因此,它们具有不同的油气田规模特征。在各类含油气盆地中,不同规模的油气田具有十分明显的部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盆地 油气田规模 油气资源丰度 单元 成因分类 中国
下载PDF
油气勘探“源-汇-聚”评价体系及其应用——以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为例 被引量:54
3
作者 施和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共12页
基于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综合国内外油气成藏理论及勘探评价体系,消化吸收国内外油气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并建立了油气勘探"源-汇-聚"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分"烃源"、"运汇&qu... 基于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综合国内外油气成藏理论及勘探评价体系,消化吸收国内外油气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并建立了油气勘探"源-汇-聚"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分"烃源"、"运汇"、"聚集"三级评价单元,其中烃源单元评价可从凹陷、半地堑、洼陷3个层次定量评价不同地区烃源岩的宏观分布及资源量大小;运汇单元评价可从运汇方向及强度评价不同汇油范围内的资源潜力;而聚集单元(二级构造带和局部构造)评价有助于确定勘探方向和优选上钻目标,从而实现高效勘探。陆丰凹陷的勘探实践表明,该评价系统符合海上油气勘探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源-汇-聚"评价体系在现阶段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实用性,对勘探程度尚低、油气分布贫富不均的珠江口盆地新领域(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其他海域的勘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聚”评价体系 单元 运汇单元 聚集单元 珠江口盆地 珠一坳陷 陆丰凹陷 勘探实践
下载PDF
论成藏动力学与成藏动力系统 被引量:24
4
作者 田世澄 孙自明 +2 位作者 傅金华 韩军 胡春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油气成藏动力学包括油气成藏的各种动力、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油气从源岩到圈闭形成油气藏所经过的"路"——成藏动力系统。成藏动力系统既是成藏动力学的载体,也是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藏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排... 油气成藏动力学包括油气成藏的各种动力、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油气从源岩到圈闭形成油气藏所经过的"路"——成藏动力系统。成藏动力系统既是成藏动力学的载体,也是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藏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排液(烃)单元、排液(烃)组合、成藏动力子系统、连通体系等。成藏动力系统研究的主要进展是:1)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成藏动力系统识别和划分中的应用,认识到最大洪泛面是识别和划分成藏动力系统的关键界面;2)异常压力封存箱发育区的成藏动力系统;3)构造动力在油气生、排、运、聚、再运移、再聚集、直至油气藏破坏的成藏作用过程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学 成藏动力系统 排液()单元 排液()组合 连通体系
下载PDF
沾化凹陷烃源岩及生烃成藏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哲 门晶璇 《辽宁化工》 CAS 2019年第6期592-594,共3页
前人对沾化凹陷烃源岩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多元供烃成藏特征、烃源岩与油气藏的关系等方面。认为沾化凹陷主力烃源岩主要为沙四上段、沙三段、沙一段三套烃源岩,同时将原油划... 前人对沾化凹陷烃源岩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多元供烃成藏特征、烃源岩与油气藏的关系等方面。认为沾化凹陷主力烃源岩主要为沙四上段、沙三段、沙一段三套烃源岩,同时将原油划分为单源型和混源型,通过油源对比发现沾化凹陷具有多洼多烃、多洼混源的特点。烃源岩在洼陷构造演化的过程中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发生改变,将烃源岩与构造相结合构成供烃成藏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成藏单元
下载PDF
沾化凹陷多元供烃成藏单元研究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大华 陈世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3,共6页
针对沾化凹陷具有的"多洼多烃、多期油气充注、多期成藏和多凹(洼)混源"的特点,以次级构造单元为基础,以烃源岩为出发点,以油源对比技术为纽带,以油气藏为中心,以明确各洼陷各套烃源岩的供烃范围和油气成藏路径、过程以及各... 针对沾化凹陷具有的"多洼多烃、多期油气充注、多期成藏和多凹(洼)混源"的特点,以次级构造单元为基础,以烃源岩为出发点,以油源对比技术为纽带,以油气藏为中心,以明确各洼陷各套烃源岩的供烃范围和油气成藏路径、过程以及各构造带的勘探潜力为目的,将具有类似油气来源、相似输导方式及成藏特征的复式油气成藏带定义为多元供烃成藏单元。共划分了单洼单烃、多洼多烃、单洼多烃和多洼单烃4类和义东—埕南单洼多烃成藏单元、长堤—孤东北部—垦东主体多洼多烃成藏单元、陈家庄—垦西单洼多烃成藏单元、邵家—渤南—孤北单洼单烃成藏单元、孤南—富林单洼单烃成藏单元、孤岛多洼多烃成藏单元和孤东南部—垦东西部单洼多烃成藏单元7个多元供烃成藏单元,并明确了多元输导方式与洼陷油气来源决定的不同供烃成藏单元类型及特征。多元供烃成藏单元的研究具有重要勘探意义,一方面可应用混源比判析技术明确各单元油气剩余资源潜力,另一方面可综合输导方式、方向与圈闭发育规律预测油气勘探潜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供成藏单元 成藏特征 油气勘探 断陷盆地 沾化凹陷
下载PDF
深水气田乙二醇脱烃分离单元的工艺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田莉 陈赞 +4 位作者 吴巍 盛春光 胡凯 贾晨光 卫晓鑫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6期1443-1446,共4页
乙二醇脱烃分离单元是海上气田乙二醇再生及回收系统中重要操作单元之一。利用AspenPlus软件进行乙二醇脱烃分离单元的工艺参数设计,并提出技术优化方案。结果显示:脱烃分离单元最佳闪蒸温度和闪蒸压差分别为75℃、0.12 MPa;脱烃分离单... 乙二醇脱烃分离单元是海上气田乙二醇再生及回收系统中重要操作单元之一。利用AspenPlus软件进行乙二醇脱烃分离单元的工艺参数设计,并提出技术优化方案。结果显示:脱烃分离单元最佳闪蒸温度和闪蒸压差分别为75℃、0.12 MPa;脱烃分离单元热负荷随着进料温度的升高明显降低,进料温度为20℃时脱烃分离单元热负荷数值是进料温度为50℃时热负荷数值的2倍;脱烃分离器采用水力旋流技术和斜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地提高总烃脱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单元 Aspen Plus 工艺参数设计 技术优化
下载PDF
燕化苯乙烯烃化单元技术改造通过标定
8
《国内石油化工快报》 2001年第6期9-9,共1页
关键词 苯乙烯 单元工艺 技术改造 燕化公司 生产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