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炭屑的几种统计方法比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42
1
作者 李宜垠 侯树芳 赵鹏飞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6-363,共8页
微炭屑是研究火的历史和过去人类活动、重建古生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一般指长轴小于120μm、黑色不透明的炭化颗粒。常用点接触法(11刻点和202刻点)、图像识别法、颗粒计数法和分粒级法进行微炭屑统计。本文利用不同方法求得的微炭屑... 微炭屑是研究火的历史和过去人类活动、重建古生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一般指长轴小于120μm、黑色不透明的炭化颗粒。常用点接触法(11刻点和202刻点)、图像识别法、颗粒计数法和分粒级法进行微炭屑统计。本文利用不同方法求得的微炭屑面积浓度或颗粒浓度曲线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6以上(p<0.05),表明这几种方法的微炭屑统计结果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尤其是两种点接触法与图像识别法的统计结果更加相近,相关系数分别为0.79与0.88;颗粒计数法与点接触法、图像识别法的相关系数是0.75和0.74。分粒级法与点接触法、图像识别法和颗粒计数法的相关性随着粒级的变化而不同。两种点接触法的微炭屑统计结果的相关系数高达0.93,反映了这两种方法所得微炭屑统计结果具有几乎相同的变化趋势。202刻点接触法由于与其他统计法的相关性都比较高,统计视域多且鉴定统计速度快,是进行微炭屑统计的最佳方法。微炭屑浓度高的时段出现在繁荣的文化期,可能指示着强烈的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炭屑 接触法 图像识别法 颗粒计数法 分粒级法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浅析活塞环槽底到外圆距离的几种检测方法
2
作者 刘立平 《内燃机配件》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本文介绍了活塞环槽底至外圆距离———这一产品特性的几种检测方法,并从测量系统分析及直观的数据测量上作了对比。
关键词 活塞环槽底至外圆距离 接触法 面与面接触法 测量系统分析 活塞环 检测 距离 外圆 槽底 产品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