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化学模式识别的桃仁及其炮制品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郑蓉慧 孙冬梅 +5 位作者 段志文 刘晓霞 冯涌微 位翠杰 陈向东 李振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1760,1799,共11页
基于超高液相色谱法建立桃仁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比较分析其差异性。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柱... 基于超高液相色谱法建立桃仁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比较分析其差异性。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柱温为20℃,进样体积为2μL,检测波长为210 nm,建立其指纹图谱及D-苦杏仁苷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方差分析(variance analysis,VA)、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桃仁及其炮制品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18批桃仁及其炮制品饮片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90以上,桃仁和燀桃仁的指纹图谱确认8个共有峰,炒桃仁确认7个共有峰,指认3个成分。通过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桃仁及其炮制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聚为桃仁、燀桃仁、炒桃仁三类。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桃仁、燀桃仁、炒桃仁饮片中D-苦杏仁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194%、3.048%、2.250%。本研究所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高,分离度良好,可用于桃仁、燀桃仁、炒桃仁的鉴别及D-苦杏仁苷含量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桃仁 桃仁 指纹图谱 D-苦杏仁苷 化学模式识别
下载PDF
基于炮制原理研究《中国药典》炒桃仁标准的合理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翟为民 文佳 +8 位作者 徐新房 张海霞 李千 王煜杰 姜水蓝 刘艺淇 张欣悦 杨超 李向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6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在“杀酶保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炒桃仁的炮制原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桃仁炒制过程中苦杏仁苷的变化规律,测色计测定桃仁炒制中明度指数(L^(*))、红绿指数(a^(... 目的:在“杀酶保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炒桃仁的炮制原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桃仁炒制过程中苦杏仁苷的变化规律,测色计测定桃仁炒制中明度指数(L^(*))、红绿指数(a^(*))、黄蓝指数(b^(*))的变化;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桃仁炮制过程中色差与其苦杏仁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桃仁燀后再炒,至见焦斑,D-苦杏仁苷含量显著增加,L-苦杏仁苷含量下降,总苦杏仁苷含量基本一致;再炒,焦斑明显时D-苦杏仁苷含量下降。不同炒制程度桃仁中D-苦杏仁苷含量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燀桃仁微炒促进L-苦杏仁苷向D-苦杏仁苷转化,使D-苦杏仁苷含量增加,D-苦杏仁苷的含量会逐渐降低,故应避免炮制过度;桃仁炮制过程中颜色改变与其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具有相关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关于炒桃仁性状描述及含量测定限度规定合理,符合炮制目的,有助于保证炒桃仁饮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炮制原理 苦杏仁苷 炮制火候 色差
下载PDF
炒桃仁总蛋白对小鼠B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英 张伟刚 +1 位作者 王雅贤 张德山 《中医药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桃仁总蛋白 体液免疫 活血化瘀 B细胞功能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炒桃仁总蛋白对TNF-α、IL-2产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英 张伟兵 +2 位作者 张鹏宇 王雅贤 张德山 《中医药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桃仁总蛋白 TNF-Α IL-2 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