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炉高顶压强化冶炼技术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王新东 刘存强 +1 位作者 刘磊 张文强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9,共9页
随着高炉炉顶压力的提高,中国高炉炼铁取得了显著进步,高炉的强化冶炼程度得到了空前提高。高顶压强化冶炼技术已取得共识并被广泛采用,但目前关于高顶压技术系统的理论研究却比较少,且基本上局限于对高炉内煤气体积影响和对煤气流速影... 随着高炉炉顶压力的提高,中国高炉炼铁取得了显著进步,高炉的强化冶炼程度得到了空前提高。高顶压强化冶炼技术已取得共识并被广泛采用,但目前关于高顶压技术系统的理论研究却比较少,且基本上局限于对高炉内煤气体积影响和对煤气流速影响的研究。紧密结合高炉生产实际,系统研究了高顶压对高炉冶炼进程的影响机理,分别阐述了高顶压对高炉冶炼强度的影响、对高炉块状带的影响、对高炉内料柱压差的影响、对高炉内煤气流分布及布料的影响、对高炉风口回旋区及炉缸活跃性的影响、对高炉渣铁排放的影响和对高炉内非铁元素反应的影响。统计了目前高顶压操作下不同立级高炉炉腹煤气指数的实际水平,对高顶压操作下高炉炉腹煤气指数的控制标准提出了修正建议。指出3000 m^(3)以上高炉、2000~3000 m^(3)高炉和1000~2000 m^(3)高炉的炉腹煤气指数分别按58~66、58~70和58~85 m/min控制比较合理。上述的高顶压技术理论研究在河钢唐银公司2座1500 m^(3)高炉的生产实践中得以应用和验证,2座高炉在顺利开炉达产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以高顶压、大风量、高富氧、低炉温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综合强化冶炼措施,高炉冶炼得到有效强化,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快速提升,实现了高顶压强化冶炼技术的成功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顶压 料柱压差 强化冶炼 煤气指数
原文传递
新钢11号高炉上部严重结厚处理 被引量:2
2
作者 伍强 杨文荪 《江西冶金》 2017年第4期16-19,共4页
新钢11号高炉采取经济炼铁后,出现了有害元素富集、中心主导气流弱化、压力压差升高且波动大等现象,导致高炉上部结厚严重。对此采取了强化厂内精料、控制合适的炉腹煤气指数、减小风口面积、提高铁水物理热、提高软水温度和控制入炉有... 新钢11号高炉采取经济炼铁后,出现了有害元素富集、中心主导气流弱化、压力压差升高且波动大等现象,导致高炉上部结厚严重。对此采取了强化厂内精料、控制合适的炉腹煤气指数、减小风口面积、提高铁水物理热、提高软水温度和控制入炉有害元素含量等措施后,保持了炉况稳定顺行,部分经济技术指标略有上升,为今后采取高炉炸瘤等处理方式赢得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炼铁 上部结厚 品位 煤气指数
下载PDF
浅析高炉下部压差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达登 《冶金管理》 2020年第21期77-78,共2页
本文基于生产实践,立足于高炉操作者的角度,主要分析了透液通道、渣铁生产量、流动性以及炉腹煤气量对高炉下部压差的影响情况。引入炉腹煤气指数就如何降低高炉下部压差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下班压差 煤气指数
原文传递
随高炉腹煤气指数冶炼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杨广洲 曹雷 《冶金信息导刊》 2019年第2期49-52,共4页
高炉炉腹煤气指数是高炉操作的一项重要工艺参数。炉腹煤气指数的上限受原燃料条件、炉型、高炉操作方式和渣铁排放状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号高炉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在高指数下的稳定顺行,取得了较好经济... 高炉炉腹煤气指数是高炉操作的一项重要工艺参数。炉腹煤气指数的上限受原燃料条件、炉型、高炉操作方式和渣铁排放状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号高炉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在高指数下的稳定顺行,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指数 低硅冶炼 富氧
下载PDF
用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来衡量高炉强化程度 被引量:44
5
作者 项钟庸 《炼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共3页
采用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来衡量高炉强化程度,更能说明高炉强化的本质,更能说明高炉冶炼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高炉强化的影响。因此,应该用炉腹煤气量指数来代替冶炼强度。
关键词 强化冶炼 煤气指数 冶炼强度
下载PDF
以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取代冶炼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项钟庸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18,共3页
通过分析高炉的生产数据,总结出了限制高炉强化的因素是高炉内煤气通过炉腹的能力。分析了原燃料质量、风口处消耗的热量、热风温度和富氧率等因素对高炉强化的影响,证明炉腹煤气量指数能够很好地表征高炉强化的程度。
关键词 煤气指数 冶炼强度
下载PDF
再论高炉生产效率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20
7
作者 项钟庸 王筱留 银汉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91,共6页
根据高炉炼铁原理和实际生产统计数据对炼铁生产效率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例如,在装料制度和布料模式的选择上,除了保证高炉顺行以外,还应该增加煤气利用率,作为判定合理煤气流分布的标准。在比较实际高炉操... 根据高炉炼铁原理和实际生产统计数据对炼铁生产效率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例如,在装料制度和布料模式的选择上,除了保证高炉顺行以外,还应该增加煤气利用率,作为判定合理煤气流分布的标准。在比较实际高炉操作指标的同时,进行了能耗、成本的对标及经济比较。提出了对设备能力过剩的高炉进行扩容改造,以强化设备的利用率来提高产量、降低能耗、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减排 煤气指数 煤气利用率 燃料比
原文传递
低燃料比条件下的高炉强化冶炼 被引量:17
8
作者 项钟庸 王亮 《炼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5,共4页
通过对我国各级高炉燃料比的统计,认为降低燃料比的潜力很大。重点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了低燃料比条件下的高炉强化冶炼,应从提高煤气利用率着手,降低吨铁炉腹煤气量,控制炉腹煤气量指数,提高炉缸面积利用系数。并通过宝钢高炉生产... 通过对我国各级高炉燃料比的统计,认为降低燃料比的潜力很大。重点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了低燃料比条件下的高炉强化冶炼,应从提高煤气利用率着手,降低吨铁炉腹煤气量,控制炉腹煤气量指数,提高炉缸面积利用系数。并通过宝钢高炉生产实践,阐明了保持低燃料比的条件下,以降低吨铁炉腹煤气量和控制炉腹煤气量指数来实现高炉强化冶炼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比 煤气指数 强化冶炼
下载PDF
用炉腹煤气量指数诺模化来指导高炉操作 被引量:14
9
作者 项钟庸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0,共4页
提供了高炉强化的数学分析方法。建议将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诺模化用来衡量高炉强化的程度,以及指明进一步高炉强化的途径。以宝钢3号高炉(4 350 m3)为例说明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诺模化的方法,以及使用诺模图分析高炉进一步强化必须采取... 提供了高炉强化的数学分析方法。建议将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诺模化用来衡量高炉强化的程度,以及指明进一步高炉强化的途径。以宝钢3号高炉(4 350 m3)为例说明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诺模化的方法,以及使用诺模图分析高炉进一步强化必须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冶炼 煤气指数
原文传递
大型高炉合理炉腹煤气量指数的控制及探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卫继刚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9,共5页
从太钢5号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54m3/(min.m2)到67m3/(min.m2)的实践出发,探讨其对生产的影响及合理控制该指数的意义,从而为大型高炉实现较高炉腹煤气量指数下的低燃料比、经济化生产服务。
关键词 大型高 煤气指数 操作制度 燃料比 控制
原文传递
炉腹煤气量指数与Rist线图探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项钟庸 邹忠平 +1 位作者 欧阳标 王筱留 《炼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重点阐述了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和吨铁炉腹煤气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炉腹煤气量指数时,进入风口的吨铁耗氧量的变化建立了两者的关系,使用Rist线图解决了提高炉腹煤气量指数导致燃料比上升的关键,提出了用吨铁耗氧量的变化作为控制炉腹... 重点阐述了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和吨铁炉腹煤气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炉腹煤气量指数时,进入风口的吨铁耗氧量的变化建立了两者的关系,使用Rist线图解决了提高炉腹煤气量指数导致燃料比上升的关键,提出了用吨铁耗氧量的变化作为控制炉腹煤气量指数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指数 吨铁耗氧量 煤气利用率
下载PDF
高炉利用系数目标优化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秦晓勇 刘雄 +1 位作者 陈林根 孙丰瑞 《中国冶金》 CAS 2014年第4期5-10,共6页
以与炉腹煤气量指数相关联的高炉利用系数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包括物质和能量的平衡约束、工艺约束、操作条件约束、其他变量上下限约束共50个线性和非线性约束条件,原燃料参数、工艺参数、生铁质量参数共16个优化变量的高炉性能优化模型... 以与炉腹煤气量指数相关联的高炉利用系数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包括物质和能量的平衡约束、工艺约束、操作条件约束、其他变量上下限约束共50个线性和非线性约束条件,原燃料参数、工艺参数、生铁质量参数共16个优化变量的高炉性能优化模型。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得出优化结果。经与实际生产数据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该优化模型和算法,分析了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煤比、铁的直接还原度、鼓风温度、鼓风湿度、鼓风富氧率对高炉利用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系数 煤气指数 优化
原文传递
高炉设计的新体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项钟庸 欧阳标 邹忠平 《中国冶金》 CAS 2011年第1期12-14,32,共4页
由于富氧、喷煤等炼铁技术的发展,过去采用的炉缸面积燃烧强度、冶炼强度为基础的高炉设计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应该建立适合中国的高炉设计体系。高炉设计必须满足高炉强化生产的要求。使用了近代气体动力学的成果,科学地分析了衡量高炉... 由于富氧、喷煤等炼铁技术的发展,过去采用的炉缸面积燃烧强度、冶炼强度为基础的高炉设计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应该建立适合中国的高炉设计体系。高炉设计必须满足高炉强化生产的要求。使用了近代气体动力学的成果,科学地分析了衡量高炉强化冶炼过程的因素——炉腹煤气量指数,用以指导高炉设计,形成新的高炉设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体系 煤气指数 设计流程
原文传递
大型高炉经济炉型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臧向阳 吕定建 王玉会 《炼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2,共5页
针对在目前高炉大型化的趋势下,高炉如何大型化和大型化到什么程度进行了探讨。认为传统的高炉炉型设计存在炉喉、炉腰与炉缸尺寸比例不协调,有效高度增长过快,以及对原燃料要求苛刻等缺陷,并提出了经济炉型设计思路。
关键词 大型化 煤气指数 经济
下载PDF
用评价高炉生产效率的新方法研讨大型高炉生产状况 被引量:6
15
作者 项钟庸 姜曦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8-43,共6页
当前中国大型高炉的炉况波动较多,影响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提升,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原燃料质量变化、炉料结构的调整以及适应原燃料质量下降条件下的低燃料比操作。且高炉操作制度频繁调整后高炉稳定性没有得到有效改善,除了仍应采... 当前中国大型高炉的炉况波动较多,影响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提升,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原燃料质量变化、炉料结构的调整以及适应原燃料质量下降条件下的低燃料比操作。且高炉操作制度频繁调整后高炉稳定性没有得到有效改善,除了仍应采取精料方针及排除环境干扰以外,高炉生产效率的有效评价对优化高炉各项指标及提高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评价高炉生产效率的新方法统计分析了2016年4 000 m3高炉的生产数据,研究结果可为生产管理、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寻求合理的高炉操作制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 生产效率 煤气指数 燃料比
原文传递
高炉强化程度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洪恩 付卫国 +1 位作者 饶家庭 文永才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0,45,共5页
通过攀钢高炉与不同容积高炉的指标对比,提出了衡量高炉冶炼强化程度的指数ξ,包括渣铁量指数和炉腹煤气量指数两个部分,克服了传统冶炼强度和炉腹煤气量指数的局限,更能体现高炉冶炼的本质。通过对不同高炉强化程度指数的分析和对比可... 通过攀钢高炉与不同容积高炉的指标对比,提出了衡量高炉冶炼强化程度的指数ξ,包括渣铁量指数和炉腹煤气量指数两个部分,克服了传统冶炼强度和炉腹煤气量指数的局限,更能体现高炉冶炼的本质。通过对不同高炉强化程度指数的分析和对比可知:渣量对攀钢高炉强化程度的影响很大,是攀钢高炉强化程度高的重要原因;提高富氧率可以在不增加风量的情况下提高强化程度;高压操作是在高冶炼强度下缓解下降炉料与上升煤气流之间相对运动矛盾的有效手段,提高炉顶压力是攀钢进一步提高强化程度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强度 煤气指数 强化程度指数
原文传递
用炉腹煤气量指数和透气阻力系数优化高炉操作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涛 王刚 +1 位作者 何茂成 梁红星 《炼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0,共4页
针对邯钢1号高炉稳定性降低、生产指标下滑的状况,高炉生产技术人员积极转变操作理念和思路,运用炉腹煤气量指数和透气阻力系数来优化高炉操作,高炉的稳定性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实践表明,1号高炉炉腹煤气量在7500~7700m3/... 针对邯钢1号高炉稳定性降低、生产指标下滑的状况,高炉生产技术人员积极转变操作理念和思路,运用炉腹煤气量指数和透气阻力系数来优化高炉操作,高炉的稳定性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实践表明,1号高炉炉腹煤气量在7500~7700m3/min、炉腹煤气量指数在59~62m/min、透气阻力系数在3.4~3.7,高炉日产量较调整前提高329 t/d、燃料比降低11 kg/t、焦比降低34 kg/t、煤比提高23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 煤气指数 透气阻力系 数操作参数 稳定顺行
下载PDF
沙钢5800m^3高炉的合理喷煤比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雷鸣 张明星 +1 位作者 杜屏 邱辉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29,共4页
沙钢5 800 m3高炉开炉至今,运行状况良好,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合理的喷煤比。在保证氧过剩系数、理论燃烧温度和透气阻力系数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喷煤比还应保证合适的炉腹煤气量指数。根据沙钢5 800 m3高炉的实际操作数据,提出氧过... 沙钢5 800 m3高炉开炉至今,运行状况良好,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合理的喷煤比。在保证氧过剩系数、理论燃烧温度和透气阻力系数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喷煤比还应保证合适的炉腹煤气量指数。根据沙钢5 800 m3高炉的实际操作数据,提出氧过剩系数应高于0.71,理论燃烧温度约为2 350℃,透气阻力系数约为1.8~2.0。研究发现,由于5 800 m3高炉的炉缸直径偏小,合理的炉腹煤气量指数应在68 m/min以内。该高炉在原燃料和操作稳定的前提下,合理的喷煤比约为180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800 M3高 煤气指数 合理喷煤比
原文传递
梅钢二号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分析及应用
19
作者 张庆达 周海林 《梅山科技》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高炉是一种竖炉型逆流式反应器,在炉内堆积成料柱状的炉料,受逆流而上的高温还原气流的作用,不断地被加热、分解、还原、软化、熔融、滴落,最终形成渣铁融体而分离。在这个过程中,高炉强化的主要矛盾其实就是不断上升的煤气流与不断下... 高炉是一种竖炉型逆流式反应器,在炉内堆积成料柱状的炉料,受逆流而上的高温还原气流的作用,不断地被加热、分解、还原、软化、熔融、滴落,最终形成渣铁融体而分离。在这个过程中,高炉强化的主要矛盾其实就是不断上升的煤气流与不断下降的炉料之间发生的相互传热、物理化学反应和动量传递,以及还原过程的矛盾。而抓住高炉炉腹煤气,即抓住了炉内的一次煤气,就是抓住了上述矛盾的源头。针对炉腹煤气的研究,目前评价高炉生产效率的新指标有炉缸面积利用系数、炉腹煤气量指数、吨铁炉腹煤气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指数 高温还原 煤气 物理化学反应 动量传递 面积利用系数 还原过程 融体
下载PDF
炉腹煤气量指数和透气阻力系数在马钢2号高炉的应用
20
作者 尤石 高鹏 +3 位作者 王志堂 彭鹏 梁晨 吴示宇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9,共5页
对炉腹煤气量指数X_(BG)和透气阻力系数K在马钢2号高炉的应用进行了总结。通过对2号高炉1年多的生产数据跟踪分析,结果表明:X_(BG)控制在63~64m/min,对应炉腹煤气量V_(BG)控制在6300~6400m^(3)/min时,高炉稳定顺行,燃料比较为稳定;针对... 对炉腹煤气量指数X_(BG)和透气阻力系数K在马钢2号高炉的应用进行了总结。通过对2号高炉1年多的生产数据跟踪分析,结果表明:X_(BG)控制在63~64m/min,对应炉腹煤气量V_(BG)控制在6300~6400m^(3)/min时,高炉稳定顺行,燃料比较为稳定;针对2号高炉炉腹渣皮厚、炉腹温度整体偏低现象,风压控制在靠上限水平,K值实际控制在4.25~4.75为宜,高炉运行状态良好。认为炉腹煤气量指数和透气阻力系数都是综合操作参数,在高炉日常操作中,可以用此来判断炉况,衡量强化程度,使炉况保持稳定顺行,技术经济指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指数 透气阻力系数 利用系数 燃料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