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炉底灰—煤矸石基煤矿充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元馨 卢前明 +1 位作者 王真真 刘幸亚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41,共5页
为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并降低充填开采成本,以炉底灰、煤矸石为原料制备煤矿充填材料,研究了颗粒级配、充填料浆质量分数、胶凝材料质量分数对充填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手段对充填材料水化产物... 为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并降低充填开采成本,以炉底灰、煤矸石为原料制备煤矿充填材料,研究了颗粒级配、充填料浆质量分数、胶凝材料质量分数对充填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手段对充填材料水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煤矸石最大粒径为4.75 mm,煤矸石与炉底灰质量比为1∶1,充填料浆质量分数为77%,胶凝材料质量分数为20%时,充填材料各项性能均能满足充填开采要求。随着养护龄期增长,充填材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参与水化反应被消耗,钙矾石、水化氯铝酸钙、水化硅酸钙和水化硅铝酸钙凝胶生成量增加。在充填材料水化产物中,片状水化氯铝酸钙晶体与钙矾石交错生长,包裹于水化硅酸钙凝胶中,形成致密的整体,提高了充填体的单轴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充填材料 水化产物 微观分析 抗压强度
下载PDF
燃煤产物的有益应用
2
作者 N.巴塞英 《中国煤炭》 1999年第5期48-51,共4页
1绪言美国每年烧掉含灰分10%~15%的近9亿t煤炭。掺入石灰和其他反应剂来控制硫的排放也增加了燃煤产物数量。与此同时,大部分燃煤产物被处理掉,许多产煤的州都制订法规鼓励在环保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这些材料。许多电厂对销售... 1绪言美国每年烧掉含灰分10%~15%的近9亿t煤炭。掺入石灰和其他反应剂来控制硫的排放也增加了燃煤产物数量。与此同时,大部分燃煤产物被处理掉,许多产煤的州都制订法规鼓励在环保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这些材料。许多电厂对销售燃煤产物变得很感兴趣,或者把煤炭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产物 发电厂
下载PDF
燃煤电厂炉底灰水化活性激发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前明 张元馨 +1 位作者 匡招杰 李怡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107,共7页
为实现炉底灰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研究机械粉磨、微波辐照和外加剂对炉底灰活性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炉底灰及其胶凝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延长,炉底灰比表面积及体积密度峰值不断增大,... 为实现炉底灰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研究机械粉磨、微波辐照和外加剂对炉底灰活性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炉底灰及其胶凝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延长,炉底灰比表面积及体积密度峰值不断增大,粒度分布变窄,水化活性得以提高;微波辐照可大幅提高炉底灰早期活性,但对后期作用较弱;外加剂复掺对炉底灰的激发效果优于单掺,当CaCl_(2)掺量1.5%,三乙醇胺0.03%时,炉底灰-水泥胶凝体系3 d抗压强度大幅增加,相比空白样提高61.5%,胶凝体系水化产物以羟钙石、水化硅铝酸钙和水化氯铝酸钙为主,外加剂的掺入促使更多炉底灰参与水化反应,水化产物中片状的氢氧化钙和棒状水化氯铝酸钙包裹在凝胶中,形成密实整体,提高了试样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粉磨 微波辐照 力学性能 水化产物
下载PDF
夏半生
4
作者 米澈 《翠苑》 2010年第5期45-48,共4页
我爷爷告诉我,很多年前,沧城东边的打鹰山上,有一种双生菇叫迷莽草。一朵蓝的一朵白的,并在一处。白的叫迷,蓝的叫莽。迷是珍奇的药草,将死的人,靠着一朵迷,便活下去。莽却是剧毒,人若吃了,百步之内,必死。
关键词 莽草 哭嫁歌 女子 血红色 未婚夫 微笑 刺绣 漂亮 眼睛
原文传递
一般性问题
5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焚烧残渣 城市固体废物 农业环境 重金属 生态环保 轮胎磨损 污染情况 环图
下载PDF
高温养护对炉底灰胶凝体系强度及水化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前明 张元馨 +2 位作者 郭兵兵 任达华 刘幸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21-3125,3132,共6页
为实现炉底灰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结合净浆强度测定、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高温养护对不同龄期炉底灰胶凝体系强度及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底灰胶凝体系水化产物主要为羟钙石,红辉沸石,文石以... 为实现炉底灰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结合净浆强度测定、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高温养护对不同龄期炉底灰胶凝体系强度及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底灰胶凝体系水化产物主要为羟钙石,红辉沸石,文石以及C-S-H凝胶,高温养护促进了胶凝体系中硅酸钙的水化,生成更多的羟钙石和C-S-H凝胶,提高了试样早期强度;养护后期,胶凝体系水化速率及强度增长速率减小,羟钙石参与碱激发反应被消耗,C-S-H凝胶聚合度降低。高温养护下,胶凝试样的早期微观形貌以密实的网状C-S-H凝胶为主,随着龄期的增长,C-S-H凝胶结构更加致密,包裹于凝胶中的羟钙石在高温作用下产生微裂隙,阻碍了试样强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体系 高温养护 微观分析 水化产物
下载PDF
350MW~1000MW超(超)临界П型锅炉炉底灰斗水冷壁设计改进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加龙 李立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5,共4页
近年来超(超)临界机组在中国取得迅猛发展,350 MW^1 000 MW超(超)临界П型锅炉涵盖了目前国内新建的大部分燃煤机组,炉底灰斗是螺旋水冷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设计的超(超)临界П型锅炉中,炉底灰斗水冷壁进口管... 近年来超(超)临界机组在中国取得迅猛发展,350 MW^1 000 MW超(超)临界П型锅炉涵盖了目前国内新建的大部分燃煤机组,炉底灰斗是螺旋水冷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设计的超(超)临界П型锅炉中,炉底灰斗水冷壁进口管屏采用的是窄节距和宽节距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在锅炉运行中存在着宽鳍片开裂的隐患,作为水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对炉底进口管屏结构布置进行设计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П锅 结构优化
下载PDF
迪德克特燃煤电站灰渣的利用
8
作者 孙德海 李经国 于家升 《大化科技》 2010年第3期19-21,共3页
采用经济有效的方法处理如此巨大的灰渣量,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灰渣被大量成功地应用于建筑工业中。不断严格的环境法规和不断增长的灰渣处理费用促进了灰渣的实际利用,而且只要有灰渣产生,就可能存在促进作用。因此,灰渣的实... 采用经济有效的方法处理如此巨大的灰渣量,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灰渣被大量成功地应用于建筑工业中。不断严格的环境法规和不断增长的灰渣处理费用促进了灰渣的实际利用,而且只要有灰渣产生,就可能存在促进作用。因此,灰渣的实际利用仍然是燃煤电站运行计划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 漂珠 (FBA) 粉煤(PFA)
原文传递
炉底灰-粉煤灰胶凝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微观分析
9
作者 卢前明 张元馨 +1 位作者 张瑞林 吴金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145,共6页
为实现炉底灰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研究了原料掺量对炉底灰-粉煤灰胶凝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胶凝体系水化产物的矿物组成、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泥掺量一定时,随着炉底... 为实现炉底灰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研究了原料掺量对炉底灰-粉煤灰胶凝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胶凝体系水化产物的矿物组成、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泥掺量一定时,随着炉底灰掺量的提高,试样28 d抗压强度不断增大,而各龄期抗折强度及3,7 d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粉煤灰对于提高胶凝体系早期强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掺量不宜过多;炉底灰可促进水泥中硅酸钙早期水化,生成更多氢氧化钙和钙矾石;水化后期,随着炉底灰掺量增大,C-S-H凝胶生成量增多并连接成密实的整体,针状文石晶体及纺锤形碳酸钙晶体桥接于水化试样微观裂隙两侧,阻碍裂隙的扩展,进一步提高胶凝试样的力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胶凝体系 胶砂试验 微观分析
下载PDF
炉底渣磨细灰的物性参数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雷 赵玉静 俞瑾 《混凝土世界》 2019年第6期68-71,共4页
为探讨炉底渣用作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行性,将炉底渣进行粉磨,研究了粉磨时间对炉底渣磨细灰细度的影响以及不同细度的炉底渣磨细灰,尤其是强度活性指数、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等物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炉底渣磨细灰的... 为探讨炉底渣用作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行性,将炉底渣进行粉磨,研究了粉磨时间对炉底渣磨细灰细度的影响以及不同细度的炉底渣磨细灰,尤其是强度活性指数、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等物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炉底渣磨细灰的细度随粉磨时间延长而增大;一定细度的炉底渣磨细灰,其物性参数能满足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中的粉煤灰指标要求;炉底渣磨细灰与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以及矿物组成类似;炉底渣磨细灰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球形颗粒,但颗粒以不规则多面体颗粒为主;就上述特点而言,炉底渣磨细灰用作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掺合料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磨细 掺合料 粉磨工艺 细度 胶凝活性
下载PDF
碱激发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底灰泡沫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翠榕 张鸿儒 +1 位作者 江隽杰 易世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85-191,共7页
泡沫混凝土因其较低的自重、良好的隔音隔热和抗震性能在建筑行业应用广泛。传统泡沫混凝土使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碳排放量较大。为减少碳排放,使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底灰(MIBA)部分替代水泥制备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泡沫混凝土(MIBAFC)... 泡沫混凝土因其较低的自重、良好的隔音隔热和抗震性能在建筑行业应用广泛。传统泡沫混凝土使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碳排放量较大。为减少碳排放,使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底灰(MIBA)部分替代水泥制备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泡沫混凝土(MIBAFC),在优选发泡剂的基础上,采用碱激发技术进一步改进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不同类型激发剂对MIBAFC力学性能、吸水率、干燥收缩的影响,并采用BSE、SEM、TG-DTG、XRD测试碱激发MIBAFC的微观结构和水化特性。结果表明:CaO+Na_(2)CO_(3)(CN)、NaOH(NH)、水玻璃+K_(2)CO_(3)(SK)、水玻璃(NS)这四种激发剂均可与MIBA中的SiO_(2)、Al_(2)O_(3)等活性组分发生聚合反应,提高水化反应程度,改善硬化浆体的气孔结构,从而对MIBAFC的凝结时间、吸水率、力学性能、干燥收缩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对比四种激发剂的激发效果,NS综合改性效果最佳,CN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生活垃圾焚烧 碱激发 凝结时间 强度 干燥收缩 气孔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