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片《日本沉没》中的日本灾难文化
1
作者 周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88-89,共2页
由于二战受美国原子弹轰炸的影响,再加上日本列岛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二战后的日本文学作品中有一类主要围绕着灾难展开,产生了大量蕴意灾难文化、思想内涵深刻的文学、影视作品。"灾难感"作为一种强烈的存在,贯穿于日本流行文化的发... 由于二战受美国原子弹轰炸的影响,再加上日本列岛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二战后的日本文学作品中有一类主要围绕着灾难展开,产生了大量蕴意灾难文化、思想内涵深刻的文学、影视作品。"灾难感"作为一种强烈的存在,贯穿于日本流行文化的发展脉络。影片《日本沉没》的成功真实地反映了许多日本人对现实的思考。影片所反映的日本人的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独具特质的日本灾难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沉没》 日本灾难文化 灾难 忧患意识
下载PDF
忧患意识抑或灾难感——以小松左京《日本沉没》中的殇文化为例
2
作者 周荣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94,共2页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日本国民性中最重要的灾难意识在日本灾难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是日本灾难文学的代表作,它将灾难与危机贯穿了故事的始终,渗透了人物的性格,集中体现着日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日本国民性中最重要的灾难意识在日本灾难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是日本灾难文学的代表作,它将灾难与危机贯穿了故事的始终,渗透了人物的性格,集中体现着日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患意识 灾难 小松左京 日本沉没
原文传递
杜诗抒情的共振原理(下)
3
作者 杨义 《荆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5-10,共6页
杜甫诗的沉郁顿挫风格 ,源于因广博的内容 ,有限的篇幅以及诗人的工力和苦心孤诣之间形成的共振性诗学机制。这种机制具有强大坚韧的组合功能 ,包融了作者的灾难感和忧患意识。在共振显现上 ,首先表现为感情共振 ,其结构多为双情感系统... 杜甫诗的沉郁顿挫风格 ,源于因广博的内容 ,有限的篇幅以及诗人的工力和苦心孤诣之间形成的共振性诗学机制。这种机制具有强大坚韧的组合功能 ,包融了作者的灾难感和忧患意识。在共振显现上 ,首先表现为感情共振 ,其结构多为双情感系统形态 ;其次 ,情感是诗歌体制组合的纽带和内在动力 ,其旋转方向和形态 ,则受深层的意义支配 ;同时 ,这种诗学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沉郁屯挫风格 共振原理 诗歌 艺术风格 诗学机制 灾难 抒情 优惠意识 文学评论
全文增补中
“忍与仁”行事风格影响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基于情绪的社会建构理论
4
作者 李茜 尹可丽 朱林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0年第2期46-59,共14页
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自编的"忍与仁"行事风格问卷和非常时期情绪问卷对28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基于情绪的社会建构理论,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居家期间,大学生的"忍与仁"行事风格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以及情绪灾难感和... 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自编的"忍与仁"行事风格问卷和非常时期情绪问卷对28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基于情绪的社会建构理论,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居家期间,大学生的"忍与仁"行事风格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以及情绪灾难感和情绪幸福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生命意义感与忍得分呈正相关,与仁得分也呈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情绪灾难感和情绪幸福感在忍、仁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中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忍与仁"行事风格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受情绪灾难感和情绪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与仁”行事风格 生命意义 情绪灾难 情绪幸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