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 被引量:367
1
作者 王世杰 李阳兵 李瑞玲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7-666,共10页
喀斯特石漠化是青藏高原隆升在其东南翼所诱发的重要地质生态灾害问题 ,是制约中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不是一种纯自然过程 ,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不仅造成土地资源丧失 ,干旱缺水 ,生态系统退化 ,而且使该区的贫困... 喀斯特石漠化是青藏高原隆升在其东南翼所诱发的重要地质生态灾害问题 ,是制约中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不是一种纯自然过程 ,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不仅造成土地资源丧失 ,干旱缺水 ,生态系统退化 ,而且使该区的贫困问题加剧 ,具有明显的自然和社会学属性。本文着重从地质和生态的角度 ,阐述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特点和演化方式 ,及其对综合治理的指导意义。对西南岩溶山地而言 ,土壤和植被是生态环境中最为敏感的自然环境要素 ,与非岩溶区相比 ,具有明显的脆弱特征。它们在干扰下发生迅速演替 ,诱发地表水文条件的改变 ,导致石漠化的形成。文中特别强调岩溶山区碳酸盐岩基底岩性的不同、生态环境类型与植被演替的方式和进程的多样性对于岩溶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基于上述认识 ,对石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恢复过程以及可能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喀斯特 形成背景 灾害防治 西南岩溶山区 地质生态灾害
下载PDF
我国煤矿深部开采现状及灾害防治分析 被引量:347
2
作者 蓝航 陈东科 毛德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6,共8页
为保障深部矿井的安全生产,对全国采深超过800 m的深部煤矿开采现状及面临的灾害类型进行了调查统计,给出了目前深部矿井的数量及产能分布情况;分析了影响深部矿井灾害的地质力学因素(高地压、高地温、高水压、高瓦斯、低煤岩渗透性)和... 为保障深部矿井的安全生产,对全国采深超过800 m的深部煤矿开采现状及面临的灾害类型进行了调查统计,给出了目前深部矿井的数量及产能分布情况;分析了影响深部矿井灾害的地质力学因素(高地压、高地温、高水压、高瓦斯、低煤岩渗透性)和开采强度因素,并对全国主要深部矿井的灾害属性进行了分类统计。结合近5年来深部矿井发生的灾害事故,得出瓦斯灾害是深部矿井的第一大灾害,复合型灾害是深部矿井的新特征,复合型灾害事故程度比单一型灾害程度更高。最后对目前深部煤矿灾害防治技术及装备进行了评价,针对深部开采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深部矿井 矿井灾害 复合型灾害 灾害防治
下载PDF
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的国内外现状 被引量:129
3
作者 王恭先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滑坡,作为一种主要地质灾害,由于其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预测的困难,治理费用的昂贵,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和工程问题之一。近20年来,特别是“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开展以来,国际上... 滑坡,作为一种主要地质灾害,由于其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预测的困难,治理费用的昂贵,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和工程问题之一。近20年来,特别是“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开展以来,国际上研究和防治滑坡灾害空前活跃,各项研究进一步扩展和深入,防治工程措施也在完善已有措施的基础上向轻型化、小型化方向发展。本文仅对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作一简介,希望能对我国的滑坡灾害防治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防治 工程措施 灾害防治 国内外现状
下载PDF
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80
4
作者 崔鹏 庄建琦 +2 位作者 陈兴长 张建强 周小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9,共10页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Ms8.0地震对地表产生强烈扰动,使得泥石流形成条件发生剧烈变化,影响到震后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和减灾对策。作者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从固体松散物质条件、微地貌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变化3个方面,分析了汶川地震区震后泥...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Ms8.0地震对地表产生强烈扰动,使得泥石流形成条件发生剧烈变化,影响到震后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和减灾对策。作者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从固体松散物质条件、微地貌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变化3个方面,分析了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认为:汶川地震灾区崩塌、滑坡等产生的松散固体物质达28×108m3,为该区泥石流长期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流域微地貌突变特别是严重的沟道堵塞,有利于泥石流规模的增大;强烈地表扰动和毁灭性、大面积毁坏植被,改变了地表水入渗、产流和汇流条件,利于侵蚀和洪峰形成。这些流域状态的巨变,构成了有利于泥石流形成的条件组合。从而,导致震后泥石流活动强度急剧增大,使得泥石流成为对地震区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震后泥石流活动的主要特点有:泥石流沟谷数量增加,大量震前被判定为非泥石流沟的流域暴发了泥石流;激发泥石流的临界雨量明显降低泥石流暴发表现出明显的高频性与群发性;泥石流的容重约提高10%~30%,原来定性为稀性或过渡性的泥石流沟转化为过渡性或粘性泥石流沟;泥石流流量普遍增大,大致可增加约50%~100%,现有规范中泥石流流量计算方法的结果偏小,需要修正。震后泥石流演变趋势为:活动强度由急剧增强的突变转为逐步减弱,期间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第1个泥石流活跃期可能会持续约15年左右;泥石流形成将由降雨控制型逐步转为松散土体控制型;一些松散土体丰富且尚未发生泥石流的面积大于5km2流域,将是未来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的风险源。针对震后泥石流的活动特征、演化趋势和震区泥石流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判识潜在泥石流灾害,增强减灾措施的针对性;进行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加强风险管理;改进泥石流规模计算方法,适应震区超常规模泥石流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泥石流 形成条件 活动特征 灾害防治
下载PDF
微生物岩土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3
5
作者 何稼 楚剑 +2 位作者 刘汉龙 高玉峰 李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3-653,共11页
岩土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微生物岩土技术,是将微生物反应加以控制和利用,来解决岩土工程中的问题。在近十年里,微生物岩土技术逐渐成为岩土工程研究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并取... 岩土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微生物岩土技术,是将微生物反应加以控制和利用,来解决岩土工程中的问题。在近十年里,微生物岩土技术逐渐成为岩土工程研究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原理和应用两个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归类和分析。从微生物反应原理的角度来说,微生物岩土技术所利用的微生物过程包括微生物矿化作用,微生物产气泡过程,以及微生物膜生长过程等。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微生物岩土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岩土体加固、防渗,砂土液化防治,土体抗侵蚀,污染土治理等。此外,还对微生物岩土技术的实施方法特点,监测和检测技术,以及环境影响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土技术 微生物过程 地基处理 灾害防治
下载PDF
红外热像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5
6
作者 李国华 吴立新 +1 位作者 吴淼 曲敬信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7-230,共4页
论述了红外热像技术及其在温度(场)测试方面的特点,红外热像设备的研究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对红外热像技术在材料或构件的无损检测与评价,电力和石化设备的状态热诊断,构(建)物的状态检测与节能评测,电子元器件、PCB板及整机... 论述了红外热像技术及其在温度(场)测试方面的特点,红外热像设备的研究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对红外热像技术在材料或构件的无损检测与评价,电力和石化设备的状态热诊断,构(建)物的状态检测与节能评测,电子元器件、PCB板及整机的自动测试,地震、岩爆等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的情况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展望了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 无损检龇 热诊断 灾害防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监控技术与系统 被引量:106
7
作者 孙继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共4页
研究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瓦斯、火灾等重特大事故防治和事故调查中的作用;分析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与管理技术要点:①甲烷、风速、风压、风筒、风门、局部通风机开停、主要通风机开停... 研究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瓦斯、火灾等重特大事故防治和事故调查中的作用;分析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与管理技术要点:①甲烷、风速、风压、风筒、风门、局部通风机开停、主要通风机开停、馈电状态等传感器要按规定的数量和地点正确安装与维护;②根据被控对象的不同,正确连接甲烷断电闭锁和风电闭锁;③根据工作面和回风巷等不同地点,正确设置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区域;④每隔10d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气样对甲烷传感器进行正确调校,同时对甲烷断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⑤甲烷超限报警、断电、馈电异常、停风报警后,要及时采取停电、撤人等安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控 灾害防治 预警 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煤矿
下载PDF
中国山地灾害研究进展与未来应关注的科学问题 被引量:103
8
作者 崔鹏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山地灾害研究与防治方面的新进展:认识了山地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山洪、泥石流、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发展了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建立了泥石流流体应力本构关系、泥石流流速流量和冲击力计算公式、...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山地灾害研究与防治方面的新进展:认识了山地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山洪、泥石流、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发展了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建立了泥石流流体应力本构关系、泥石流流速流量和冲击力计算公式、粘性泥石流起动模型,提出了山洪和泥石流规模放大效应;基于降雨和地面成灾环境要素耦合分析,发展了山地灾害气象预报方法;基于对灾害物理特性的认识,研发了一系列灾害监测预警仪器、数字流域平台与智能手机网络相结合的山洪预警系统;发展了灾害治理工程技术,形成了适合欠发达地区特点的灾害治理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灾害形成、运动、预测预报、防治技术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提出山地灾害学科今后面临的任务。最后,针对国家减灾需求和学科发展目标,提出灾害对生态的响应机制、气候变化对山地灾害的影响与巨灾预测、水—土耦合的细观结构力学、灾害风险的理论与方法、基于灾害形成理论的机理预报模式、灾害防治技术规程的健全等未来应该关注的科学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灾害 预测预报 灾害防治 风险管理 中国
原文传递
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研究及其灾害防治 被引量:70
9
作者 王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5-348,共4页
我国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主要社会 -经济和环境问题之一是发展迅速的土地沙漠化。沙漠化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沙漠化严重地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国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主要社会 -经济和环境问题之一是发展迅速的土地沙漠化。沙漠化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沙漠化严重地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 ,沙漠化的研究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愈显突出。沙漠化的研究及其灾害的防治应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目标 ,完善政策 ,强化管理 ,依托科技进步和法律手段 ,加速治理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西部地区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沙漠化研究 灾害防治
下载PDF
中国自然灾害、减灾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9
10
作者 史培军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5年第3期267-278,共12页
本文依据国家减灾委减灾办所收集到的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资料,以及国家基金委"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危险性程度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减灾建设。结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减轻... 本文依据国家减灾委减灾办所收集到的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资料,以及国家基金委"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危险性程度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减灾建设。结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减轻自然灾害给予高度重视,把减灾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可持续发展 灾害防治 减灾
下载PDF
我国煤矿主要灾害事故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70
11
作者 丁百川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为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对2011—2016年我国煤矿主要灾害瓦斯、水害、火灾、顶板、煤尘事故的基本情况和灾害特点进行了分类论述,对各类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和教训进行了详细分析,据此提出... 为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对2011—2016年我国煤矿主要灾害瓦斯、水害、火灾、顶板、煤尘事故的基本情况和灾害特点进行了分类论述,对各类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和教训进行了详细分析,据此提出了防治重大灾害的"五个转变"措施建议,即由局部治理为主向区域治理为主转变,由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物防综合治理转变,由"单打独斗"向群防群治转变,由灾害管控为主向风险预控为主转变,由过程防治为主向源头预防为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灾害 瓦斯 水害 火灾 顶板 煤尘 灾害防治
下载PDF
试论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被引量:49
12
作者 陈霞 朱晓华 《灾害学》 CSCD 2001年第3期92-96,共5页
人类社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遭受着多种灾害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与破坏。在我国 ,在整个防灾减灾工作的链环中 ,有关灾害的教育环节还十分薄弱 ,缺口很大 ,由此也导致公众的灾害意识还相当薄弱。本文即是从“人为营造”的灾害入手 ,系统... 人类社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遭受着多种灾害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与破坏。在我国 ,在整个防灾减灾工作的链环中 ,有关灾害的教育环节还十分薄弱 ,缺口很大 ,由此也导致公众的灾害意识还相当薄弱。本文即是从“人为营造”的灾害入手 ,系统地阐述了灾害教育在我国减灾防灾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意义 灾害防治 灾害教育 防灾减灾 人为活动
下载PDF
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模式与机理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杨成林 陈宁生 李战鲁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7,共7页
以汶川地震灾区的典型的代表性泥石流案例为基础,分析了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的形成地形地貌、降水和土源条件特征,概括分析了汶川地震泥石流形成的5种模式,即:(1)沟床启动型;(2)坡面崩滑转化型;(3)震裂表土侵蚀启动型;(4)滑坡表面土体液... 以汶川地震灾区的典型的代表性泥石流案例为基础,分析了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的形成地形地貌、降水和土源条件特征,概括分析了汶川地震泥石流形成的5种模式,即:(1)沟床启动型;(2)坡面崩滑转化型;(3)震裂表土侵蚀启动型;(4)滑坡表面土体液化型和(5)松散坡积物冲切沟启动型。分析了这些形成模式的启动机理。地震次生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包括土力类和水力类。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细颗粒含量,尤其是粘土颗粒含量;此外低密度干燥度较高的土体在降雨作用下易湿陷,体积收缩,从而有利于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升高,而有利土体强度的降低,导致泥石流的启动。所以地震灾区的泥石流集中分布于干旱河谷松散固体物质大量存在且以花岗岩风化壳和碎屑岩及其变质岩为主的地区,降雨量特征与国内外众多泥石流的降雨特征可以比较,其模式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灾害防治
下载PDF
唐山市岩溶塌陷区域风险评价 被引量:35
14
作者 胡瑞林 王思敬 +1 位作者 李焯芬 向缉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对唐山市自 1978年以来岩溶塌陷有增无减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以此确立了岩溶塌陷区域风险的影响因子和评价模型 ,进而在市中区划分出了 3个具有不同风险程度的区域 。
关键词 岩溶塌陷 风险评价 鱼骨模型 唐山市 灾害防治
下载PDF
秦巴山区滑坡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范立民 何进军 李存购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44-48,共5页
文章以南郑、城固两县为例,对秦岭、巴山东段米仓山地区的滑坡发育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面积5092 5km2,发现各类地质灾害184处,其中滑坡164处,占总数的89 1%,受威胁人口6300人。研究认为秦巴山区是我国滑坡发育的重灾区,对人民的生... 文章以南郑、城固两县为例,对秦岭、巴山东段米仓山地区的滑坡发育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面积5092 5km2,发现各类地质灾害184处,其中滑坡164处,占总数的89 1%,受威胁人口6300人。研究认为秦巴山区是我国滑坡发育的重灾区,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滑坡类型以堆积层小型滑坡为主,其发育与地形地貌、降雨、地层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关系密切,多发生在低山丘陵区,多雨年份和每年7~9月的雨季是滑坡的多发季节,由于山区地少人多,耕地紧张,当地居民建房多开挖坡脚,从而引起山体失稳,形成滑坡,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鉴于该地区的滑坡多以小型滑坡为主,危及对象多为单家独户,滑坡治理工程费用高,因此防治方法应以"避让"为主。同时提高当地群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科学知识,也是防治滑坡灾害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形地貌 降雨 地层构造 人类工程活动 灾害防治
下载PDF
自然灾害研究的新趋势──社会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32
16
作者 姜彤 许朋柱 《灾害学》 CSCD 1996年第2期5-9,共5页
社会易损性分析在自然灾害及减灾中的重要性是近期才被认识到的。本文分析了自然灾害、易损性和灾难的概念,探讨了社会易损性的内容、分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今后应充分注意社会易损性分析在自然灾害和减灾研究中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社... 社会易损性分析在自然灾害及减灾中的重要性是近期才被认识到的。本文分析了自然灾害、易损性和灾难的概念,探讨了社会易损性的内容、分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今后应充分注意社会易损性分析在自然灾害和减灾研究中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社会易损性分析和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社会易损性 灾害防治
下载PDF
岩溶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与突水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张庆松 李术才 +3 位作者 韩宏伟 葛颜慧 刘人太 张霄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基于我国西南山区修建隧道工程中常会遇到岩溶和不良地质条件,施工中经常出现无法预料的地质灾害,如突水、突泥、坍塌等,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等问题.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乌池坝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系统的补充地质调查和地质分析,探讨了... 基于我国西南山区修建隧道工程中常会遇到岩溶和不良地质条件,施工中经常出现无法预料的地质灾害,如突水、突泥、坍塌等,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等问题.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乌池坝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系统的补充地质调查和地质分析,探讨了隧道的岩溶发育规律,综合考虑岩组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预计涌水量等因素,对隧道岩溶突水突泥的风险进行了分段评价,初步提出了岩溶隧道四级风险评价体系,在风险分级的基础上,对不同风险段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进行了设计,并根据预报情况制定灾害防治措施,该研究对于高风险岩溶隧道的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突水突泥 风险评价 超前地质预报 灾害防治
原文传递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工程方法论及散体滑坡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陈洪凯 唐红梅 +1 位作者 翁其能 祝晓寅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2-65,共4页
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中各因子异变耦合作用的产物 ,全面认识地质灾害、尽力防止地质灾害致灾环境的构成、有效而适时地改造致灾环境及全过程监测地质灾害 ,构成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据此认为 ,三峡库区的松散土体、水和城区... 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中各因子异变耦合作用的产物 ,全面认识地质灾害、尽力防止地质灾害致灾环境的构成、有效而适时地改造致灾环境及全过程监测地质灾害 ,构成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据此认为 ,三峡库区的松散土体、水和城区是地质灾害研究及防治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主控因子 ;松散土体吸水蠕变、强度衰减是散体滑坡启动的本质机理 ;散体滑坡的防治技术应该从散体、水及城区几个方面着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启动 非饱和土 治理技术 散体滑坡 灾害防治 系统工程方法论
原文传递
西部煤炭高强度开采下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9
作者 973计划(2013cb227900)"西部煤炭高强度开采下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基础研究"项目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7-275,共9页
基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西部煤炭高强度开采下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环境保护基础研究,从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形成机理、预测评价方法和灾害防治理论等4个方面,开展了西部煤炭高强度开采下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研究思路... 基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西部煤炭高强度开采下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环境保护基础研究,从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形成机理、预测评价方法和灾害防治理论等4个方面,开展了西部煤炭高强度开采下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研究思路和相关研究。通过西部富煤区域侏罗-白垩系构造地质及水文地质的研究,揭示了富煤区域地层结构及水沙动力学特征;基于采动岩体力学行为研究,揭示了大面积顶板切落、突水溃沙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形成了防治重大地质灾害与环境损伤的采煤理论和方法。该研究将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有机的结合,从源头解决制约我国西部煤炭开采的关键问题,可为我国西部煤炭资源长期大规模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煤矿 地质灾害 大面积顶板切落 突水溃沙 灾害防治
下载PDF
尾矿库溃坝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20
作者 姜清辉 胡利民 林海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86,共10页
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尾矿库溃坝致灾机理、尾砂力学性质及溃坝流体性质、溃坝影响范围和预警及防治措施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总体而言,尾矿库溃坝研究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然而在许多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尾砂不同... 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尾矿库溃坝致灾机理、尾砂力学性质及溃坝流体性质、溃坝影响范围和预警及防治措施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总体而言,尾矿库溃坝研究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然而在许多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尾砂不同于常规土料,相关研究目前多针对具体工程,尾砂的力学性质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提升尾矿库溃坝安全评价水平;物理模型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方法是目前预测尾矿库溃坝影响范围的主要手段。指出了当前尾矿库溃坝研究及灾害防治方面的几个关键问题,建议从新试验技术、尾砂及溃坝流体性质和筑坝工艺等方面突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溃坝 尾砂 灾害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