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柏拉图的“洞穴喻” |
田海平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19
|
|
2
|
试论柏拉图教育本质观的证成逻辑——以《理想国》的隐喻为线索 |
刘海娟
|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3
|
灵魂的转向——教育理念 |
毕世响
|
《江苏教育研究》
|
2009 |
4
|
|
4
|
启蒙中的明与暗:柏拉图的洞穴和鲁迅的铁屋子 |
段从学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5
|
柏拉图论灵魂与教育——从《会饮》和《理想国》谈起 |
聂萌
|
《理论界》
|
2012 |
2
|
|
6
|
教育的内在品格:精神交流与灵魂转向 |
余小茅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7
|
柏拉图“洞穴比喻”探析 |
邵晗
古艳芳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12 |
3
|
|
8
|
论无理数的哲学意义——基于柏拉图和胡塞尔的研究 |
方向红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9
|
困境囚徒与光明使者——柏拉图“洞穴喻”的伦理探析 |
冯昊青
胡祎赟
|
《红河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0
|
教育:引导灵魂转向的技艺——基于对“洞穴隐喻”的解读 |
周东艳
|
《语言与教育研究》
|
2023 |
1
|
|
11
|
浅谈柏拉图的“回忆说” |
许晨晴
|
《文教资料》
|
2016 |
1
|
|
12
|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与正义观——基于《理想国》中的“洞穴喻”隐喻 |
周妍璇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3
|
教育:灵魂转向还是技术培训——兼谈自由教育观念下的文科教育 |
金林南
|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4
|
守望儿童世界的“灵魂转向”——对教育回归儿童立场的几点思考 |
王玮
|
《中小学德育》
|
2012 |
1
|
|
15
|
《理想国》中“洞喻”的教化意含 |
肖会舜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6
|
黑暗世界的烛照——以柏拉图“洞喻”理论阐释莫言《檀香刑》 |
齐菲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5 |
1
|
|
17
|
解读柏拉图“洞穴比喻” |
冯晓洁
|
《武夷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8
|
《王制》中的洞穴与灵魂转向 |
戚瑞
|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
2008 |
1
|
|
19
|
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来浅谈灵魂转向 |
王根磊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20
|
论教育作为灵魂转向的方向性——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释义 |
胡君进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