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间西方灵魂论的输入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西平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8-34,共7页
关键词 基督教 灵魂 心学 《灵言蠡勺》 经院哲学 明朝
原文传递
大学校长的教师理念及其对治校实践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眭依凡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82-86,90,共6页
 大学校长的"教师理念",即大学校长对教师的基本看法和认识。无论校长的这些看法或认识是感性还是理性的,都会带入他们所有关于教师的治校实践中,影响到大学教师的选聘、构成及其作用的发挥,继而影响到大学的教育质量和成败...  大学校长的"教师理念",即大学校长对教师的基本看法和认识。无论校长的这些看法或认识是感性还是理性的,都会带入他们所有关于教师的治校实践中,影响到大学教师的选聘、构成及其作用的发挥,继而影响到大学的教育质量和成败。在大学校长的教师理念中,"灵魂论"、"大师论"、"兼容并包"这几种典型的校长教师理念,对校长的治校实践影响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教师理念 实践意义 治理 灵魂 “大师 “兼容并包”
下载PDF
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的辩证架构 被引量:4
3
作者 孟庆宇 苏杭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25,共7页
"灵魂""基因""人民"是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列论述中的三个高频词。围绕这三个范畴,习近平架构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即"灵魂论""基因论"和"中心论"。"灵魂论&qu... "灵魂""基因""人民"是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列论述中的三个高频词。围绕这三个范畴,习近平架构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即"灵魂论""基因论"和"中心论"。"灵魂论"是关于家庭、阶级、社会视阈下的文化灵魂作用的论述,指认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文化建设任务,旨在拒斥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基因论"是关于文化遗传、重组、进化过程中的基因规律的论述,提出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针,旨在打击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中心论"则是关于人的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的文化需要的论述,要求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旨在克服"文化工业"现象和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观。"三论"分别从三个侧面诠释人与文化的理论关系,而又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文化的总体性认识,具有鲜明的超历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文化建设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灵魂 基因 中心
下载PDF
柏拉图《蒂迈欧篇》中的骨髓与身心问题
4
作者 葛天勤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7期45-46,共2页
“身心问题”是心灵哲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身心二元论者那里,常常被表达为“灵魂作为一个与身体不同的实体,如何与身体相互作用”的问题。柏拉图的灵魂论一般被看作古典二元论的代表。柏拉图是否在对话中探讨了身心问题?
关键词 身心问题 身心二元 心灵哲学 柏拉图 灵魂 《蒂迈欧篇》 相互作用 身体
原文传递
柏拉图伦理思想探析
5
作者 张海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34-38,共5页
在柏拉图庞大的哲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如真善美相统一的善本体论、先天品德论,对古希腊四大德目: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的阐释与发挥,密泉(快乐)和清凉剂(智慧)的“混合生活”的幸福论、道德治国论等。其伦理思想的实质虽... 在柏拉图庞大的哲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如真善美相统一的善本体论、先天品德论,对古希腊四大德目: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的阐释与发挥,密泉(快乐)和清凉剂(智慧)的“混合生活”的幸福论、道德治国论等。其伦理思想的实质虽然是为贵族奴隶主统治服务的,但许多具体的论述中,仍有不少启迪人们思考的精品,不失为一份值得探究的伦理思想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本体 灵魂 回忆说 先天品德 幸福 道德治国
下载PDF
《理想国》中的灵魂论与西方政治走向
6
作者 何历宇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5-169,共5页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灵魂论与其政体论存在同构关系,不仅城邦的正义与个人正义是同构的,而且灵魂的变化也决定着政体类型的演变。古典政治向现代政治的转变过程及其实质,早已在《理想国》中得到讨论。现代政治取代古典政治的过程,就...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灵魂论与其政体论存在同构关系,不仅城邦的正义与个人正义是同构的,而且灵魂的变化也决定着政体类型的演变。古典政治向现代政治的转变过程及其实质,早已在《理想国》中得到讨论。现代政治取代古典政治的过程,就是欲望政治取代德性政治的过程。不过,这一过程之所以得以顺利产生,也是与柏拉图所确立的理性化的德性论传统不可分的。从柏拉图的灵魂论可以窥见整个西方政治走向的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灵魂 正义 西方政治 《理想国》
下载PDF
论奥古斯丁的二次创造观念
7
作者 石敏敏 《基督教文化学刊》 2023年第1期234-257,共24页
学者们有关奥古斯丁的神学研究多聚焦于其自由意志论、恩典论、上帝论、原罪论、灵魂论和政治神学等等,较少涉及其创造论,有关其二次创造论(twofold-creation)的研究则更少。①本文聚焦奥古斯丁对《创世记》中四节经文的诠释,②认为这... 学者们有关奥古斯丁的神学研究多聚焦于其自由意志论、恩典论、上帝论、原罪论、灵魂论和政治神学等等,较少涉及其创造论,有关其二次创造论(twofold-creation)的研究则更少。①本文聚焦奥古斯丁对《创世记》中四节经文的诠释,②认为这些经文是奥古斯丁二次创造论的关键文本依据,其有关天地、天使、人的二次创造论不仅识见特别,还影响到其神学系统的相关部分,极具探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古斯丁 《创世记》 自由意志 政治神学 文本依据 创造 二次创造 灵魂
原文传递
感觉与想象,情感与理性:论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的基本概念和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田书峰 《伦理学术》 2022年第2期71-123,共53页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西方哲学史上首部系统地探究生命现象的哲学作品,也是西方的灵魂学说和心灵哲学的奠基之作,对灵魂的诸种官能及其活动进行了原因性的理论解释:生长能力、感觉能力、欲求能力、想象能力、理性能力、位移能力。...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西方哲学史上首部系统地探究生命现象的哲学作品,也是西方的灵魂学说和心灵哲学的奠基之作,对灵魂的诸种官能及其活动进行了原因性的理论解释:生长能力、感觉能力、欲求能力、想象能力、理性能力、位移能力。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和问题进行概览性的介绍,并将古代和现当代对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的诸种争论呈现出来:(1)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灵魂理论的批判;(2)质形论的灵魂定义及其问题;(3)感觉的本质和种类;(4)想象与心灵图像的作用;(5)理性的可分离性问题以及主动理性的归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质形 灵魂 感觉 理性
原文传递
略论东、西方的“灵魂论”
9
作者 王秉翰 《科学与无神论》 2005年第3期35-36,共2页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从身外的天体和动物之类开始的.蒙昧时期的人类智力和生产力同样低下,由于对强大的自然现象不理解,认为冥冥之中必有某种超自然力的东西主宰着宇宙万物,遂把这个主宰者称作神灵,即产生了最初的万物有灵即"神&qu...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从身外的天体和动物之类开始的.蒙昧时期的人类智力和生产力同样低下,由于对强大的自然现象不理解,认为冥冥之中必有某种超自然力的东西主宰着宇宙万物,遂把这个主宰者称作神灵,即产生了最初的万物有灵即"神"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云路 理念世界 柏拉图 感性世界 王小平 灵魂不灭 万物有灵 动物神 灵魂
原文传递
“‘感觉’感觉‘感觉’”如何可能?——基于布伦塔诺对亚里士多德《灵魂论》阐释进路的解答
10
作者 郝亿春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0年第2期66-87,共22页
引论"‘感觉’感觉‘感觉’"如何可能?这是亚里士多德留给后人的一个难题。当然,其前提是亚氏已经认为"‘感觉’感觉‘感觉’"是可能的。在《灵魂论》卷三第2章一个充满解释张力的段落,亚氏提出这种可能性:由于我... 引论"‘感觉’感觉‘感觉’"如何可能?这是亚里士多德留给后人的一个难题。当然,其前提是亚氏已经认为"‘感觉’感觉‘感觉’"是可能的。在《灵魂论》卷三第2章一个充满解释张力的段落,亚氏提出这种可能性:由于我们感觉到我们看或听,那么一个人感觉(aisthanesthai)到自己看必定要么是通过视觉,要么是通过另一种感觉。如果是前者,那么同一种感觉必定既能感觉到视觉,也能感觉到视觉的对象即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 差异化 灵魂 时间感 内感觉 灵魂 亚里士多德 布伦塔诺
原文传递
柏拉图灵魂论浅论
11
作者 王光松 吴润仪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梳理柏拉图的灵魂论与古希腊灵魂论关系、柏拉图灵魂论与其整体哲学的关系的基础上,联系着柏拉图的政治哲学问题意识和柏拉图哲学将世界二分的重要特征分析柏拉图的灵魂论观点,可以发现其在柏拉图政治哲学中所承担的贯通实然界与应然... 在梳理柏拉图的灵魂论与古希腊灵魂论关系、柏拉图灵魂论与其整体哲学的关系的基础上,联系着柏拉图的政治哲学问题意识和柏拉图哲学将世界二分的重要特征分析柏拉图的灵魂论观点,可以发现其在柏拉图政治哲学中所承担的贯通实然界与应然界的桥梁角色,灵魂论乃是柏拉图政治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灵魂 政治哲学 希腊 问题意识
下载PDF
不朽与有朽的冲突——亚里士多德灵魂论背景下的两种幸福论述
12
作者 贝承熙 《哲学评论》 2023年第2期159-179,共21页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一卷与第十卷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包容论与排他论两种截然对立的幸福观,如何调和二者成为哲学史上的一大关键问题。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观点切入,可发现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不朽的神性灵魂与有朽的属人灵魂,前者高...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一卷与第十卷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包容论与排他论两种截然对立的幸福观,如何调和二者成为哲学史上的一大关键问题。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观点切入,可发现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不朽的神性灵魂与有朽的属人灵魂,前者高贵而难以运用于日常,后者平庸却泛用于人的生活。正是两种灵魂功能上的张力导致了两种幸福观的对立。不朽的神性灵魂因为最为高贵,属于它的沉思活动最为符合“幸福”的定义,因而亚里士多德在第十卷提出的“完善幸福”仅需要沉思。但是,人作为不朽与有朽的混合存在,又不可能在生活中缺少属人的政治生活,因而亚里士多德又在第一卷中提出了同时需要沉思与政治的“在世幸福”。就此而言,“完善幸福”是就纯定义而言最切合作为“最高善”的幸福概念,“在世幸福”更能表现在世的人所实际应当追求的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灵魂 幸福 沉思生活 政治生活
下载PDF
《理想国》中的正义观及培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阔 《浙江教育科学》 2018年第2期3-6,共4页
《理想国》全文基于正义是什么以及正义与幸福的关系展开,本文则从个人正义的视角回答上述问题,力图回答什么是个人正义,基于柏拉图的功能理论论述正义与幸福的一元性,并从德育对象的选择、德育的不同形式以及德育的整个过程三个维度梳... 《理想国》全文基于正义是什么以及正义与幸福的关系展开,本文则从个人正义的视角回答上述问题,力图回答什么是个人正义,基于柏拉图的功能理论论述正义与幸福的一元性,并从德育对象的选择、德育的不同形式以及德育的整个过程三个维度梳理《理想国》中关于培育个人正义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灵魂 幸福 功能理 德育原理
原文传递
灵魂能力及行动引发机制——基于亚里士多德《灵魂论》视角的分析
14
作者 严家强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9-22,共4页
灵魂及其能力的探讨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就已经盛行。而由亚里士多德始,其对灵魂及其能力的考察则更为详尽和独到。在《灵魂论》中亚里士多德不单总结了前人对灵魂的研究,而且通过批判和分析大大扩充了具有灵魂事物的范畴。亚里士多德在分... 灵魂及其能力的探讨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就已经盛行。而由亚里士多德始,其对灵魂及其能力的考察则更为详尽和独到。在《灵魂论》中亚里士多德不单总结了前人对灵魂的研究,而且通过批判和分析大大扩充了具有灵魂事物的范畴。亚里士多德在分析灵魂的各种能力的过程中,在灵魂能力和个体行动之间寻找到决定个体行动的关键因素。考察灵魂能力对个体行动所形成的引发机制必然对个体如何选择自己的行动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和反思,从而促进个体选择好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斯多德 灵魂 灵魂能力 行动引发机制
下载PDF
活力论的兴衰
15
作者 王立铭 《科普创作》 2018年第3期29-31,共3页
18世纪,现代化学诞生了,许多原本复杂难解的自然现象得到了解释。法国科学家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利用燃烧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从此人们才开始明白,跳动的火苗、五颜六色的烟火,这些让人目眩神迷的现象,实质不过是不... 18世纪,现代化学诞生了,许多原本复杂难解的自然现象得到了解释。法国科学家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利用燃烧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从此人们才开始明白,跳动的火苗、五颜六色的烟火,这些让人目眩神迷的现象,实质不过是不同物质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为了解释常见化学物质的构成,拉瓦锡还从古希腊人那里借用了'元素'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力 灵魂 生命现象 贝采利乌斯 德国化学家
原文传递
论《理想国》何以只是一个理想
16
作者 靳梦戈 《品位·经典》 2021年第10期31-34,共4页
柏拉图认为灵魂的变化会使整体随之变化。在灵魂论的基础上,柏拉图靠言辞构建了五种政体,并且认为哲人统治之下的城邦是最好的城邦。真正的哲人拥有聪明、热忱、机智、安宁、有序、豁达、稳定等优秀的品质,国家在这种人的统治之下变得... 柏拉图认为灵魂的变化会使整体随之变化。在灵魂论的基础上,柏拉图靠言辞构建了五种政体,并且认为哲人统治之下的城邦是最好的城邦。真正的哲人拥有聪明、热忱、机智、安宁、有序、豁达、稳定等优秀的品质,国家在这种人的统治之下变得安定有序。史实表明柏拉图理想中的政体并非完全不可能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灵魂 政体 哲人王 《理想国》
下载PDF
《灵言蠡勺》中的灵魂学说推论研究
17
作者 顾旻阳 《基督教学术》 2019年第2期134-153,331,共21页
自天主教传入中国以后,有关灵魂的学说就成了西学东渐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传教士们的介绍中并非是统一不变的,不同的传教士有不同的译介思路和想法,较后入华的耶稣会士也会补充先前传教士介绍时的不足之处。本文先行介绍毕方济的《... 自天主教传入中国以后,有关灵魂的学说就成了西学东渐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传教士们的介绍中并非是统一不变的,不同的传教士有不同的译介思路和想法,较后入华的耶稣会士也会补充先前传教士介绍时的不足之处。本文先行介绍毕方济的《灵言蠡勺》背景与内容结构,并从此出发分析《灵言蠡勺》中毕方济给出的推理,及其与利玛窦的《天主实义》中的同异之处。本文认为这些推理是对《天主实义》中的相似内容的传承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言蠡勺》 天主实义 灵魂
原文传递
作为灵魂问题的理念学说--对于《理想国》“两个世界”论述的灵魂论考察
18
作者 汪力 《哲学门》 CSSCI 2014年第1期161-187,共27页
尽管《理想国》五卷到七卷谈论的哲人教育与第十卷涉及的诗人批判皆涉及“两个世界”之学说而展开,然而这两套论述间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前四部分意图指明这两套论述如何通过诉诸“哲人灵魂”之探讨而得以贯通,而五章到七部分则会指出... 尽管《理想国》五卷到七卷谈论的哲人教育与第十卷涉及的诗人批判皆涉及“两个世界”之学说而展开,然而这两套论述间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前四部分意图指明这两套论述如何通过诉诸“哲人灵魂”之探讨而得以贯通,而五章到七部分则会指出对于“两个世界”论述进行的灵魂论解读所依旧包含的疑难,以及这些疑难如何可能通过诉诸《蒂迈欧》得以某种程度的解答。本文意图表明,对《理想国》《蒂迈欧》之灵魂学说,特别是“哲人灵魂即正义灵魂”的深入考察,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个世界之分离与关联”这一柏拉图对话之核心问题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 “两个世界”学说 哲人 正义
原文传递
西学文本与东方的相遇:东西方思想早期接触中的碰撞与融合
19
作者 段世磊 《宗教与历史》 2018年第2期135-157,259-260,共24页
众所周知,从古代到中世纪逐渐形成的基督教的思考方法,经过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宗教改革运动的严重冲击后,企图在耶稣会那里得到重新构建的机会,而耶稣会这一天主教内部的宗教改革运动的主导者的思想资源,又经过沙勿略使徒般的宗教虔诚传... 众所周知,从古代到中世纪逐渐形成的基督教的思考方法,经过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宗教改革运动的严重冲击后,企图在耶稣会那里得到重新构建的机会,而耶稣会这一天主教内部的宗教改革运动的主导者的思想资源,又经过沙勿略使徒般的宗教虔诚传播到了日本和中国。然而,并非所有散播于亚洲的西方学说都能够被当地人所理解。耶稣会士大多接受的是以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神学为中心的后经院时期的哲学与神学。同时,为了传播西方学说,耶稣会在日本和中国编纂了许多参考书籍,实现了西方思想与东方思想的早期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基督教版书籍 佛教译词 灵魂
原文传递
意识研究简史
20
《环球科学》 2018年第1期32-33,共2页
亚里士多德撰写《灵魂论及其他》,阐述了他对生与死、睡与醒,以及其他心脑问题的深入思考。另一位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则认为,“人类应该知道,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来自大脑,且只来自大脑。”希波克拉底可能是最早的一元论者。
关键词 意识研究 简史 亚里士多德 灵魂 生与死 古希腊 一元 大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