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条件下节水灌溉对棉花产量和灌溉水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苏永中 杨荣 +2 位作者 杨晓 王婷 王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2-1201,共10页
在黑河中游边缘绿洲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节水灌溉对棉花产量及灌溉水生产力(Irrigation Water Productivity,IWP)的影响,为区域农业土壤的合理利用和制定不同土壤的灌溉对策提供依据。田间试验涉及不同肥力和粒级组成梯度的... 在黑河中游边缘绿洲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节水灌溉对棉花产量及灌溉水生产力(Irrigation Water Productivity,IWP)的影响,为区域农业土壤的合理利用和制定不同土壤的灌溉对策提供依据。田间试验涉及不同肥力和粒级组成梯度的5种土壤(砂土S1、S2;壤砂土S3和砂壤土S4、S5三个质地类型),设三个灌溉水平:常规充分灌溉(I1)、减量10.5%节水灌溉(I2)和减量21.0%节水灌溉(I3)。结果表明,与充分灌溉相比,减量10.5%和21.0%的节水灌溉,在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地上单株生物量和叶面积及收获时的茎干生物量有所降低,但籽棉产量增加了11.6%和11.2%。在减量10.5%和21.0%的节水灌溉下棉花IWP分别为0.51 kg m-3和0.57 kg m-3,较传统灌溉(0.41 kg m-3)提高24.4%和39.0%。不同质地土壤棉花生物量、产量及棉花IWP有显著差异。棉花IWP随土壤黏粉粒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黏粉粒和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出现下降,呈多项式关系。土壤质地与灌溉量对棉花霜前花率、生物量及产量有显著的交互效应。有机质和黏粉粒含量最高的砂壤土S5在充分灌溉下营养生长过旺、吐絮期延后,导致霜前花率降低、籽棉产量和IWP降低。节水灌溉可显著提升棉花IWP,在水资源紧缺的边缘绿洲区,对新垦的砂质土壤种植耗水量较低的棉花、并进行节水灌溉管理,是实现区域节水和合理土地利用的适宜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地 常规灌溉 灌溉 棉花产量 灌溉水生产力
下载PDF
氮肥对非充分灌溉下棉花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补偿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石洪亮 严青青 +2 位作者 张巨松 李春艳 窦海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96-1204,共9页
研究氮肥对非充分灌溉下棉花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补偿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干旱地区棉花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新陆中54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总灌溉量2800 m^3 hm^(–2)(非充分灌溉)和3800 m^3 hm^(–... 研究氮肥对非充分灌溉下棉花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补偿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干旱地区棉花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新陆中54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总灌溉量2800 m^3 hm^(–2)(非充分灌溉)和3800 m^3 hm^(–2)(常规灌溉),副区为4个施氮(纯N)水平(0、150、300和450 kg hm^(–2))。同一氮肥处理下,非充分灌溉处理棉花花铃期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单株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及籽棉产量均低于常规灌溉处理,但籽棉增产率和灌溉水生产力高于常规灌溉处理;同一灌溉量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棉花花铃期LAI和单株光合产物积累量先增后降,且表现为N450>N300>N150>N0,T_r、P_n、单株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分配比例、单株结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籽棉增产率及灌溉水生产力均表现为N300>N450>N150>N0;非充分灌溉下增施氮肥的补偿效果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300处理补偿效果最显著,与常规灌溉处理相比,补偿效应主要表现在棉花花铃期P_n平均提高10.9%,单株光合产物积累向生殖积累器官分配比例提高10.7%,单株结铃数、单铃重、籽棉增产率及灌溉水生产力分别提高5.0%、8.0%、7.1%和7.5%;氮肥对棉花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水分。非充分灌溉下氮肥施用量为300 kg hm^(–2)时补偿效应最大,虽然在产量上有所下降,但从干旱地区农业缺水的现实考虑,可准确灌溉施肥,且籽棉产量较常规灌溉处理仅下降1.3%。因此,在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非充分灌溉下施氮300 kg hm^(–2)时棉花花铃期LAI、T_r、P_n及单株光合产物积累量适宜,向生殖器官转运补偿效果显著,具有最大的产量补偿作用,且节水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非充分灌溉 氮肥 光合特性 灌溉水生产力 产量 补偿效应
下载PDF
基于水氮管理与种植结构优化的作物丰产高效管理策略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世超 刘文丰 杜太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44-152,共9页
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受到水资源短缺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限制,制约着该地区的种子、粮食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该研究构建了考虑作物水氮需求量、降雨量、土壤初始含氮量的水氮管理制度优化方法,并结合所构建的考虑空间尺度作物产... 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受到水资源短缺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限制,制约着该地区的种子、粮食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该研究构建了考虑作物水氮需求量、降雨量、土壤初始含氮量的水氮管理制度优化方法,并结合所构建的考虑空间尺度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方法,为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大田玉米和小麦制定丰产高效的水氮管理与种植结构调整策略,从而实现作物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协同提升。结果显示:优化的水氮管理制度相比管理现状可减少单位面积灌水量9.1%~27.3%、施氮量26.6%~50.0%;以作物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最大为目标,以种植面积、产量需求和水氮投入量为约束,调整制种玉米、大田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面积与空间分布,优化后制种玉米和小麦种植面积减少、大田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总种植面积减少4874.8 hm^(2),且作物种植空间分布较优化前差异明显;水氮管理与种植结构优化协同作用可以在水氮用量分别减少0.29×10^(9) m^(3)和3.36×10^(7) kg的情况下,作物总产量提升0.16×10^(9) kg,区域灌溉水生产力和氮肥利用效率分别提升0.62 kg/m^(3)和18.97 kg/kg。该研究可以为产粮区和缺水区的作物丰产高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灌溉 优化 种植结构 氮管理 灌溉水生产力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甘肃河西棉花全生育期不同灌溉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冯克云 王宁 南宏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46,共7页
以陇棉1号、陇棉2号、陇棉3号、酒棉11号、酒棉15号、酒棉17号、新陆早39、新陆早48、硕丰2号、耕野6号、金垦108号等11个适宜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种植的棉花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全生育期4 800(I1)、3 600(I2)、2 400(I3)、1 200... 以陇棉1号、陇棉2号、陇棉3号、酒棉11号、酒棉15号、酒棉17号、新陆早39、新陆早48、硕丰2号、耕野6号、金垦108号等11个适宜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种植的棉花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全生育期4 800(I1)、3 600(I2)、2 400(I3)、1 200 m3·hm-2(I4)不同灌溉水平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了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棉花产量及灌溉水生产力,并用抗旱性综合评价D值法及抗旱指数法对参试棉花品种(系)进行了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棉花品种的株高、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绒长、单株干重及籽棉产量在轻度的水分胁迫下增加,但在重度的水分胁迫下显著降低;所有棉花品种在I3灌溉水平下其灌溉水生产力最高,硕丰2号、新陆早48、酒棉11号、陇棉1号、陇棉3号、陇棉2号的最佳灌溉条件为I3,其产量与灌溉水生产力均达到最高,酒棉15号、新陆早39最佳灌溉条件为I2,耕野6号、金垦108号、酒棉17号在充足灌水条件下籽棉产量最高,但灌溉水生产力低;酒棉17号、陇棉3号为高抗旱品种,硕丰2号、耕野6号为中抗旱品种,新陆早48、陇棉1号、陇棉2号、金垦108号为弱抗旱品种,新陆早39、酒棉11、酒棉15号对干旱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灌溉 生长发育 灌溉水生产力 抗旱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土壤条件的边缘绿洲典型灌区灌溉需水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苏永中 杨荣 +2 位作者 刘文杰 杨晓 王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8-1139,共12页
【目的】土壤性状是影响作物灌溉水生产力(IWP)与灌溉需水的关键因子。以土壤性状与作物灌溉水生产力及灌溉需水的定量关系为依据、结合区域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估算绿洲典型灌区作物灌溉需水及空间分布,为灌区尺度的合理用水分配及节... 【目的】土壤性状是影响作物灌溉水生产力(IWP)与灌溉需水的关键因子。以土壤性状与作物灌溉水生产力及灌溉需水的定量关系为依据、结合区域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估算绿洲典型灌区作物灌溉需水及空间分布,为灌区尺度的合理用水分配及节水潜力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黑河中游临泽边缘绿洲平川灌区,对118个农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确定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通过不同土壤质地和肥力水平的农田玉米灌溉试验,确定土壤性状与灌溉水生产力及灌溉需水量的关系、进而依据土壤条件估算灌区尺度的灌溉需水及空间分布。【结果】平川灌区农田0—20 cm耕层土壤砂粒含量为29.4%—91.9%,平均53.6%,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为1.37—17.7g·kg-1,平均10.9 g·kg-1;20—100 cm土层砂粒平均含量51.3%。土壤质地为壤沙土和沙土的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50%以上;有机质含量低于10.0 g·kg-1的面积占26%,土壤持水性能弱;土壤性状在空间分布上存在高度的变异性。玉米IWP平均为1.11 kg·m-3(沙土)—2.44 kg·m-3(壤土),与0—20 cm土层黏粉粒含量(CS1,%)、20—100 cm土层黏粉粒含量(CS2,%)、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OM,g·kg-1)呈极显著正相关。依据土壤性状与灌溉水生产力的关系,得出平川灌区玉米灌溉水生产力平均为(2.36±0.77)kg·m-3,变动范围为0.75-3.92 kg·m-3,IWP小于2.0 kg·m-3的面积为970 hm2,占总面积的18.5%。灌区玉米生育期平均灌溉需水量为558 mm,总灌溉需水量为28.4×106 m3。【结论】土壤条件决定作物的灌溉需水与灌溉水生产力,在灌溉尺度农业水管理方面,应依据不同土壤性状的斑块单元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合理分配与配置,并重视有利于土壤结构改善和肥力提升的施肥、耕作、灌溉等农业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状 玉米 灌溉水生产力 灌溉 空间分布 平川灌区
下载PDF
干旱灌区小麦间作玉米麦后复种绿肥的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苟志文 殷文 +5 位作者 柴强 樊志龙 胡发龙 赵财 于爱忠 范虹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19-1331,共13页
【目的】针对干旱灌区传统生产模式的资源利用率和产投比低等问题,研究小麦间作玉米集成麦后复种绿肥的光能利用率、灌溉水生产力及经济效益表现,结合试区常规种植模式,评价不同种植模式的可持续性,对于干旱灌区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重... 【目的】针对干旱灌区传统生产模式的资源利用率和产投比低等问题,研究小麦间作玉米集成麦后复种绿肥的光能利用率、灌溉水生产力及经济效益表现,结合试区常规种植模式,评价不同种植模式的可持续性,对于干旱灌区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2018-2020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春小麦间作玉米小麦收后复种绿肥(W-G//M)、春小麦间作玉米(W//M)、春小麦复种绿肥(W-G)、单作玉米(M)、单作春小麦(W))对生产系统叶日积、籽粒产量、光能利用率、灌溉水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综合以上相关指标,对各种植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随着试验年度的延长,春小麦收后复种绿肥能显著提高主栽作物全生育期的总叶日积。W-G//M较W//M的叶日积提高了7.7%-7.8%。间作较单作以及麦后复种绿肥模式均能提高主栽作物籽粒产量,但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的投入。2018和2019年,W-G//M处理和W//M处理的混合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而2020年,W-G//M处理较W//M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了8.7%。W-G//M处理较M、W-G和W处理的纯收益分别提高16.7%-26.5%、78.5%-132.2%和35.9%-78.8%。2018年,W-G//M较W//M处理的纯收益降低了7.2%,但是2019和2020年,二者的纯收益无显著差异,且产投比也具有相似的趋势。复种绿肥能显著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W-G//M处理较W//M处理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7.2%-14.1%;W-G处理较W处理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23.5%-52.1%。W-G处理较W处理的灌溉水生产力显著降低,降低了48.6%-54.3%(灌溉水利用效率)和30.9%-39.8%(单方灌溉水经济效益),而W-G//M处理和W//M处理的灌溉水生产力无显著差异。综合3年试验结果,W-G//M处理较其余4个处理的可持续性显著提高。【结论】在干旱绿洲灌区,间作以及麦后复种绿肥能提高主栽作物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且灌溉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后复种 豆科绿肥 经济效益 灌溉水生产力 可持续评价
下载PDF
基于田间调查数据分析漳河灌区水稻灌溉水生产力分布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郑静 佟玲 +2 位作者 赵金淼 吴宣毅 李鹏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2-621,共10页
在漳河灌区农田尺度的基础上,基于农户调研结果和文献调研的大田数据,分析当地水稻灌溉水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进行灌溉水生产力关键影响因子的筛选。结果表明:(1)漳河灌区总、四干渠控... 在漳河灌区农田尺度的基础上,基于农户调研结果和文献调研的大田数据,分析当地水稻灌溉水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进行灌溉水生产力关键影响因子的筛选。结果表明:(1)漳河灌区总、四干渠控制村组水稻产量最小,灌溉水生产力则表现为三干渠控制村组最大而总干渠控制村组最小;(2)灌溉水生产力与单位面积灌水量、生育期日平均太阳辐射和土壤粉砂粒含量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与日平均气温和土壤黏粒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3)灌溉水生产力受单位面积灌水量、施氮量、生育期内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太阳辐射和土壤黏粒含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管理措施和气象因素是改善漳河灌区水稻灌溉水生产力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改善当地水稻管理水平、提高灌溉水生产力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生产力 分布异质性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贡献率
下载PDF
探讨不同情景下水稻产量和灌溉水生产力的提升方法——以湖北漳河灌区为例
8
作者 张克寒 郑静 佟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1-163,共13页
为提升湖北漳河灌区水稻产量和灌溉水生产力(IWP),基于土壤、气象和大田试验数据,利用调参验证后的ORYZA v3水稻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水稻的产量和灌溉水生产力,并利用ArcGIS 10.2工具,将点尺度的模拟结果扩大到区域尺度,同时结合漳河灌... 为提升湖北漳河灌区水稻产量和灌溉水生产力(IWP),基于土壤、气象和大田试验数据,利用调参验证后的ORYZA v3水稻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水稻的产量和灌溉水生产力,并利用ArcGIS 10.2工具,将点尺度的模拟结果扩大到区域尺度,同时结合漳河灌区的土壤类型,综合分析得出适宜于漳河灌区水稻的管理措施组合。结果表明:(1)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的评价指标均体现出良好的相关性,表明该模型对于漳河灌区水稻的生长模拟体现出较高的精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2)利用本地化后的ORYZA v3模型模拟分析,选定情景10(灌溉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施氮量为198 kg/hm^(2),种植密度为4株/穴)为丰水年推荐管理措施组合,可以使产量提升5.28%、IWP提升104.38%;情景7(灌溉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70%,施氮量为198 kg/hm^(2),种植密度为5株/穴)为平水年推荐管理措施组合,可以使产量提升4.23%、IWP提升74.34%;情景9(灌溉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施氮量为162 kg/hm^(2),种植密度为4株/穴)为枯水年推荐管理措施组合,可以使产量提升1.60%、IWP提升146.79%。(3)模型运行过程考虑不同土壤质地的影响,建议土壤质地为黏土的农田以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70%作为灌溉下限。本研究创建的多因素协同配置方案,可为提升现代灌区用水效率和实现当地高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河灌区 ORYZA v3稻模型 产量 灌溉水生产力
原文传递
土壤质地和灌溉水量对黑河中游地区甜高粱生长特征及水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朱钊岑 刘冰 +1 位作者 司瑞 赵颖 《土壤与作物》 2020年第3期249-259,共11页
甜高粱已成为干旱和盐碱等边际性土壤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物之一,针对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水资源短缺与土地贫瘠等问题,本研究以黑河中游边缘绿洲为研究区,通过5个土壤(砂壤土S1、S2,砂土S3、S4,壤砂土S5)和3个灌溉处理(28.6%节水灌... 甜高粱已成为干旱和盐碱等边际性土壤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物之一,针对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水资源短缺与土地贫瘠等问题,本研究以黑河中游边缘绿洲为研究区,通过5个土壤(砂壤土S1、S2,砂土S3、S4,壤砂土S5)和3个灌溉处理(28.6%节水灌溉,14.3%节水灌溉I2,常规充分灌溉I3)的田间试验,进行不同土壤条件下节水灌溉对甜高粱生长特征及灌溉水生产力的影响研究,探讨了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甜高粱适宜种植土壤与灌溉措施。结果表明,在充分灌溉处理下,甜高粱生长特征指标、生物量和灌溉水生产力均低于节水灌溉(I1、I2)。其中,I1和I2茎秆生物量分别较充分灌溉处理增加了7.81%和3.57%,总生物量增加了6.30%和3.17%。此外,I1和I2甜高粱灌溉水生产力为3.63 kg·m^-3和2.94 kg·m^-3,分别较充分灌溉处理的2.44 kg·m^-3提高了48.8%和20.4%。因此,充分灌溉不会提高甜高粱产量,却会显著降低灌溉水生产力。同时,除茎秆汁液锤度外,甜高粱其它生长特征和灌溉水生产力表现为S1>S5>S2>S4>S3。表明甜高粱适合种植于砂壤土和壤砂土,且适当的水分胁迫有利于甜高粱糖分含量的积累与生物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土壤质地 灌溉 生长特征 灌溉水生产力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甜高粱种植水肥配比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司瑞 刘冰 +2 位作者 朱钊岑 刘婵 赵颖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1,共8页
【目的】研究适合西北干旱区甜高粱种植的高产、节水省肥和高经济效益的水肥配比模式。【方法】以河西走廊边缘荒漠绿洲区为研究区,通过农田小区随机区组试验,设置3个灌溉定额梯度6 000 m^(3)/hm^(2)(W1)、7 200 m^(3)/hm^(2)(W2)、8 40... 【目的】研究适合西北干旱区甜高粱种植的高产、节水省肥和高经济效益的水肥配比模式。【方法】以河西走廊边缘荒漠绿洲区为研究区,通过农田小区随机区组试验,设置3个灌溉定额梯度6 000 m^(3)/hm^(2)(W1)、7 200 m^(3)/hm^(2)(W2)、8 400 m^(3)/hm^(2)(W3)和3个施肥梯度450 kg/hm^(2)(F1)、600 kg/hm^(2)(F2)、750 kg/hm^(2)(F3)的水肥互交处理方式,共计9种水肥组合,分析不同水肥配比模式对甜高粱生长发育、生物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1)灌溉量对甜高粱株高、茎粗和生物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施肥量对上述指标影响显著,且水肥交互作用对株高和生物产量影响显著;(2)W1F3处理下的株高333.1 cm、茎粗22.63 mm、生物产量29.35 t/hm^(2)和灌溉水生产力3.80 kg/m^(3)均最大,分别比最大灌溉施肥量处理组合(W3F3)提高12.16%、11.29%、30.82%和87.19%,且甜高粱产量收益26 418.84元/hm^(2)、纯收益15 850.73元/hm^(2)和产投比2.50%分别比W3F3处理组合提高30.84%、88.17%和45.35%;(3)株高、茎粗、节间数、叶片数、叶片干质量、茎秆干质量、穗干质量和茎秆汁液糖锤度均与生物产量正相关。除甜高粱出汁率外,其他指标对生物产量产生正向直接效应,其中茎粗、株高、叶片数和茎秆干质量对生物产量的正向直接效应高于其他指标。【结论】灌溉量为6 000 m^(3)/hm^(2),施肥量为750 kg/hm^(2),可作为西北干旱区甜高粱种植科学的水肥配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生长指标 生物产量 灌溉水生产力 肥料偏生产力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典型大型灌区水土资源生产力现状及匹配格局研究
11
作者 姚怀柱 曲绅豪 +1 位作者 彭亚敏 陈于 《江苏水利》 2023年第4期33-37,共5页
客观评价灌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现状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以江苏典型大型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析典型灌区水土资源匹配现状,计算耕地生产力和农田灌溉水生产力分析典型大型灌区水土资源生产力水平,并通过计算... 客观评价灌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现状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以江苏典型大型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析典型灌区水土资源匹配现状,计算耕地生产力和农田灌溉水生产力分析典型大型灌区水土资源生产力水平,并通过计算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和生产力的基尼系数,分析灌区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结果表明,灌区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差异显著,其中高邮、沿运、涟西以及周桥灌区的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很好,显著高于江苏省水土资源平均配置系数。各典型大型灌区水土资源生产力水平虽差异显著,但总体高于江苏省水土资源平均生产力。灌区水土资源匹配的基尼系数为0.22,作为一个整体水土资源是均衡的,优于同期全国和全球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匹配格局,耕地生产力和农田灌溉水生产力的基尼系数都为0.46,各大型灌区水土资源生产力空间分布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资源 耕地生产力 农田灌溉水生产力 基尼系数
下载PDF
亏缺灌溉对中国棉花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力影响的元分析
12
作者 贾耀宇 黄伟斌 +6 位作者 杨北方 李小飞 王国平 韩迎春 王占彪 李亚兵 冯璐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5-210,共16页
【目的】亏缺灌溉是节水农业的一种有效灌溉方式。定量分析亏缺灌溉对我国棉花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影响,为亏缺灌溉在我国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整合2010―2022年已发表的53篇文献,采用元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亏缺灌溉条件... 【目的】亏缺灌溉是节水农业的一种有效灌溉方式。定量分析亏缺灌溉对我国棉花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影响,为亏缺灌溉在我国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整合2010―2022年已发表的53篇文献,采用元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亏缺灌溉条件下不同因素对中国棉花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影响特征。【结果】与充分灌溉相比,亏缺灌溉下籽棉产量平均降低16.2%,而灌溉水分生产力平均增加32.2%。亚组分析表明,在亏缺灌溉条件下我国西北内陆棉区的灌溉水分生产力提升最高,其中新疆地区的减产幅度较小效果最好;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地区及大田栽培条件下能更有效地利用亏缺灌溉的水分;年平均气温≥10℃的地区,采用干播湿出,适当增加灌溉次数能够有效降低亏缺灌溉导致的减产风险;土壤容重<1.5 kg·cm-3的土壤条件下,亏缺灌溉棉花的减产风险低于高容重的土壤环境;在灌水量为充分灌溉的80%~100%,氮、磷和钾施用量分别为200~300 kg·hm^(-2)、150~200 kg·hm^(-2)和100~150 kg·hm^(-2)的条件下能够有效促进水分利用且降低减产风险。【结论】建议在我国温度相对较高的西北干旱地区,采用干播湿出的棉花种植方式以节水稳产,实施轻度亏缺灌溉,适当增加灌水次数,适量施肥,降低亏缺灌溉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亏缺灌溉 中国棉花 元分析 籽棉产量 灌溉水生产力
下载PDF
高台县农作物灌溉水分生产力年际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武俊霞 胡广录 《发展》 2009年第8期116-117,共2页
灌溉水分生产力可直接显示出在灌区投入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出效果。根据高台县1995—2007年水利年报、统计年鉴等资料,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农作物灌溉水分生产力。结果表明:黑河水量调度后,不同种植方式的农作物灌溉水分生产力大... 灌溉水分生产力可直接显示出在灌区投入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出效果。根据高台县1995—2007年水利年报、统计年鉴等资料,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农作物灌溉水分生产力。结果表明:黑河水量调度后,不同种植方式的农作物灌溉水分生产力大田玉米由1.271kg·m-3增加到1.470kg·m-3;大田小麦由1.224kg·m-3增加到1.275kg·m-3;带田作物由1.012kg·m-3增加到1.050kg·m-3;制种玉米为1.186kg·m-3。干旱区绿洲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年际变化除与农业产业政策、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社会经济状况等变化有关外,也与区域气候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种植方式 灌溉水生产力 年际变化 黑河调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灌溉水分生产力区域分异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向鹏 郝立新 +1 位作者 刘中培 李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5-148,153,共5页
农业灌溉水分生产力是提高区域灌溉效率、发展节水农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据,对水资源管理和决策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计算2011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灌溉水分生产力、分析其区域分异特征的基础上,将河南省灌溉水分生产力分为高值区、... 农业灌溉水分生产力是提高区域灌溉效率、发展节水农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据,对水资源管理和决策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计算2011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灌溉水分生产力、分析其区域分异特征的基础上,将河南省灌溉水分生产力分为高值区、中值区和低值区三个分级区,并确定了灌溉水分生产力区域分异的影响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分别对不同分级区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灌溉水分生产力不仅受作物产量和灌溉水量的影响,同时还与作物有效降水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生产力 分异演变 驱动因素 灰色关联度 河南省
下载PDF
绿洲农作物灌溉水分生产力年际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15
作者 张晓霞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9年第6期33-34,共2页
灌溉水分生产力可以直接显示出在灌区投入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出效果。根据甘州区1995~2007年水利年报、统计年鉴等资料,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农作物灌溉水分生产力。结果表明:黑河水量调度后,不同种植方式的农作物灌溉水分生产力... 灌溉水分生产力可以直接显示出在灌区投入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出效果。根据甘州区1995~2007年水利年报、统计年鉴等资料,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农作物灌溉水分生产力。结果表明:黑河水量调度后,不同种植方式的农作物灌溉水分生产力大田玉米由1.466 kg/m3增加到1.528 kg/m3;大田小麦由1.357 kg/m3减小到1.311 kg/m3;带田作物由0.936 kg/m3增加到1.016 kg/m3;制种玉米为1.333 kg/m3。干旱区绿洲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年际变化除与农业产业政策、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社会经济状况等变化有关外,也与区域气候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农作物 种植方式 灌溉水生产力 年际变化 黑河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