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溉条件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积累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4
1
作者 许振柱 于振文 +1 位作者 王东 张永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2-687,共6页
利用防雨池栽方式研究土壤水分对 2个品质类型品种蛋白质积累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呈“V”字型曲线。花后 7d和 14d均以水分亏缺严重处理最高 ,但至花后 35d ,济南 17以水分亏缺最严重的最低 ,鲁麦... 利用防雨池栽方式研究土壤水分对 2个品质类型品种蛋白质积累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呈“V”字型曲线。花后 7d和 14d均以水分亏缺严重处理最高 ,但至花后 35d ,济南 17以水分亏缺最严重的最低 ,鲁麦 2 1则以该处理最高。干旱能促进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在灌浆初期的积累 ,但至灌浆末期转为降低。土壤水分亏缺严重或过多均不利于贮藏蛋白的积累。籽粒中谷蛋白大聚合体 (GMP)含量在开花 7d后随着灌浆进程而增加 ,花后 14d土壤水分亏缺有促进积累的作用 ,而后 ,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或过多均不利于形成较多的GMP。适宜的灌水处理有利于籽粒积累较多的贮藏蛋白和GMP ,从而改善品质。严重水分亏缺降低籽粒容重、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 ,但一定程度土壤水分亏缺反而促其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条件 小麦 籽粒 蛋白质 组分积累 品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水稻干旱动态模拟及干旱损失评估 被引量:41
2
作者 宋丽莉 王春林 董永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6-233,共8页
根据农田水分平衡原理 ,结合水稻生育特点建立了稻田水分平衡方程 ;以广东省早、晚稻大田生育期为例 ,模拟各个生育阶段稻田水分逐日动态变化 ,得出生育期缺水状况 ,并分别就自然环境和灌溉条件下的水稻受旱损失进行了客观定量评估。首... 根据农田水分平衡原理 ,结合水稻生育特点建立了稻田水分平衡方程 ;以广东省早、晚稻大田生育期为例 ,模拟各个生育阶段稻田水分逐日动态变化 ,得出生育期缺水状况 ,并分别就自然环境和灌溉条件下的水稻受旱损失进行了客观定量评估。首次根据试验资料就水稻作物的缺水敏感系数进行研究计算 ,得出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旱 旱损评估 模拟 农田水分平衡原理 灌溉条件 缺水敏感系数
下载PDF
灌溉条件下秸秆覆盖麦田耗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全起 陈雨海 +4 位作者 于舜章 吴巍 周勋波 董庆裕 余松烈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2,141,共4页
试验于2 0 0 2 2 0 0 3年在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完成,研究了秸秆覆盖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耗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够增强灌溉水的入渗能力。随着灌溉量的增加,秸秆覆盖减少深层底墒水(SMBS)的消耗。灌溉显著增加冬小麦的耗... 试验于2 0 0 2 2 0 0 3年在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完成,研究了秸秆覆盖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耗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够增强灌溉水的入渗能力。随着灌溉量的增加,秸秆覆盖减少深层底墒水(SMBS)的消耗。灌溉显著增加冬小麦的耗水强度,返青后,覆盖处理冬小麦的耗水强度大于不覆盖处理。在播种到返青期间,覆盖比不覆盖处理平均少蒸散5 2 2 5mm。返青后,覆盖处理的阶段耗水量大于不覆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特性研究 灌溉条件 2002-2003年 麦田 耗水强度 冬小麦 耗水特性 25mm 耗水量 试验站 中科院 灌溉 灌溉 底墒水 返青期 农田 播种 蒸散
下载PDF
干旱和灌溉条件下两个甘蔗品种的几个抗旱生理指标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叶燕萍 李杨瑞 +2 位作者 唐军 李永建 杨丽涛 《中国糖料》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分别测定了新台糖20号和桂糖11号两个甘蔗品种干旱和灌溉条件下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引起两个甘蔗品种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明显提高,相对含水量均明显下降,自然饱和亏缺加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前4个指标以新台... 分别测定了新台糖20号和桂糖11号两个甘蔗品种干旱和灌溉条件下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引起两个甘蔗品种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明显提高,相对含水量均明显下降,自然饱和亏缺加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前4个指标以新台糖20号比较敏感,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桂糖11号比较敏感。在本试验条件下,干旱处理提高了甘蔗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而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分,因而提高了甘蔗品质。总的看来,似乎桂糖11号的抗旱能力比新台糖20号强,但后者的甘蔗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条件 灌溉条件 甘蔗 品种 抗旱生理指标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晓萍 李锐 杨勤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30-36,共7页
以加快水土保持步伐、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 ,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生态脆弱区典型流域为例 ,以航片为基本信息源 ,通过实地调查 ,获得 1990年和 2 0 0 2年土地利用数据。根据统计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 ,计算土地利用合理性指... 以加快水土保持步伐、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 ,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生态脆弱区典型流域为例 ,以航片为基本信息源 ,通过实地调查 ,获得 1990年和 2 0 0 2年土地利用数据。根据统计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 ,计算土地利用合理性指数 ,采用限制性影响因素法 ,评价研究区土地资源 ,并与 2 0 0 2年土地利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1990— 2 0 0 2年 ,基本农田、林草地类增加 ,坡旱地减少。 1990年 ,土地利用合理性指数为 0 5 5 ,2 0 0 2年为 0 6 7。2 0 0 2年 ,农地类土地资源呈两级趋势 ,具备灌溉条件的水浇地为Ⅰ等适宜性 ,旱梯田与坡旱地为Ⅲ等适宜性。林地类土地资源有 90 32 %属Ⅱ等适宜性。牧草地类土地资源属于Ⅰ等适宜性和Ⅱ等适宜性。通过分析 ,Ⅲ等适宜性农地更适合草类生长。保持现有水浇地和旱梯田面积 ,将Ⅲ等适宜性农地退为草场 ,研究区农林牧用地结构将达到 1 0∶2 5∶4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类 适宜性 旱地 水浇地 梯田 牧草地 灌溉条件 土地利用 农地 土地资源
下载PDF
湖南鼎城农业旱灾脆弱性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苏筠 周洪建 崔欣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2-527,共6页
农业旱灾的形成是降水不足或不均与农业生产系统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承灾体脆弱性的高低会起到“放大”或“缩小”灾情的作用,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是抗灾减灾的主要和有效途径。选择湖南省鼎城区为研究区,发现在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相似... 农业旱灾的形成是降水不足或不均与农业生产系统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承灾体脆弱性的高低会起到“放大”或“缩小”灾情的作用,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是抗灾减灾的主要和有效途径。选择湖南省鼎城区为研究区,发现在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相似,即致灾强度相似的两个年份(1988年和2001年),粮食因灾损失量前高后低。通过建立包括作物需水亏缺指数、耕地的灌溉便捷指数、耕地平坦指数、耕地生产投入指数等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1988年和2001年该区的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区的承灾体脆弱性明显降低,分析其原因,发现作物结构调整(中稻播种面积比例的适当增加)、耕地条件和生产力的改善、利用灌溉条件能力的提高有效地降低了该区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减小了粮食生产的因灾损失。为致灾因子相似、承灾体脆弱性不同会“放大”或“缩小”灾情提供了实证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脆弱性 原因分析 承灾体脆弱性 2001年 1988年 农业生产系统 农业旱灾 评价指标体系 作物结构调整 共同作用 抗灾减灾 生产投入 播种面积 灌溉条件 粮食生产 致灾因子 指数 耕地 研究区 鼎城区 湖南省 相似 降水量
下载PDF
提升耕地质量重在健康产能建设 被引量:17
7
作者 郧文聚 梁梦茵 汤怀志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3,共2页
提升耕地质量,已成为当今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但提升耕地质量的途径与措施却仍在探索中。笔者以为,提升耕地质量,关键在于建设健康产能。 "二调"数据反映的耕地产能问题 耕作条件差,稳定性不强。"二调"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灌溉... 提升耕地质量,已成为当今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但提升耕地质量的途径与措施却仍在探索中。笔者以为,提升耕地质量,关键在于建设健康产能。 "二调"数据反映的耕地产能问题 耕作条件差,稳定性不强。"二调"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灌溉条件总体不高,有灌溉设施的耕地9.1亿亩,比重为45.1%,无灌溉设施的耕地1.1亿亩,比重为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产能建设 重度污染 耕作条件 灌溉条件 数据显示 土地整治 国土资源 经济发展条件 土地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不同水氮优化组合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水氮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志勇 陈建军 王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71,共6页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生产中氮肥及灌水存在严重浪费,进而引起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传统灌溉-优化施肥、优化灌溉-传统施肥、优化水肥、秸秆还田优化水肥及传统水肥条件下,冬小麦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和子粒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优化水肥...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生产中氮肥及灌水存在严重浪费,进而引起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传统灌溉-优化施肥、优化灌溉-传统施肥、优化水肥、秸秆还田优化水肥及传统水肥条件下,冬小麦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和子粒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优化水肥和秸秆还田优化水肥冬小麦穗粒数显著减少,千粒重显著提高。所有处理间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传统灌溉-优化施肥、优化水肥及秸秆还田优化水肥氮肥当季利用率显著提高,因此达到了挖掘冬小麦的节肥潜力,提高优化灌溉条件下氮肥利用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组合模式 产量形成 优化水肥 显著性差异 环境污染问题 秸秆还田 水分利用效率 优化施肥 冬小麦生产 华北平原 优化灌溉 水肥条件 子粒产量 收获穗数 单位面积 灌溉条件 传统 中氮肥 利用率 灌水 穗粒
下载PDF
不同水分供应及氮素形态对旱作水稻铁素营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钱晓晴 沈其荣 +3 位作者 王娟娟 柏彦超 周明耀 杨建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84-1190,共7页
为探明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稻铁素营养特征,设置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模拟水分胁迫、铵态氮和硝态氮施用比例对水稻铁素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对8个水稻品种在水、旱作条件下分蘖期和成熟期植株样品中铁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为探明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稻铁素营养特征,设置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模拟水分胁迫、铵态氮和硝态氮施用比例对水稻铁素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对8个水稻品种在水、旱作条件下分蘖期和成熟期植株样品中铁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10~50cm范围内,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加其剖面各层土壤中有效性铁含量显著下降,由平均2.70mg·kg^(-1)下降到0.83mg·kg^(-1),造成水稻植株体内铁素含量下降40%以上。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氮肥中硝态氮施用比例达到75%及其以上时,加剧水稻植株中铁素匮缺。与充分灌溉的处理相比,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武育粳3号、扬稻4号和9520等3个水稻品种,在分蘖期铁素营养吸收就受到显著不良影响,植株体内平均含铁量分别从195、197和175mg·kg^(-1)下降到99、87和95mg·kg^(-1)。在成熟期,供试8个品种水稻植株体内铁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水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供应 氮素形态 旱作水稻 铁素 营养特征 灌溉条件
下载PDF
荒漠绿洲区花生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的产量变化及光合生理特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苏培玺 陈怀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60-1664,共5页
关键词 灌溉条件 光合生理特性 荒漠绿洲区 水资源浪费 量变 花生 干旱荒漠地区 资源利用效率 全球气候变暖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体化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贾国燏 骆洪义 +4 位作者 褚屿 林举梅 王志远 陈堂鑫 徐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7,共8页
探讨了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试验以山东省磨山为试验地,在水肥一体化基础上,开展不同灌溉方式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规律的探究,设置不灌溉(CK)、沟灌(T1)、喷灌(T2)、滴灌(T3)4种灌溉方式。研究表明:拔节期、... 探讨了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试验以山东省磨山为试验地,在水肥一体化基础上,开展不同灌溉方式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规律的探究,设置不灌溉(CK)、沟灌(T1)、喷灌(T2)、滴灌(T3)4种灌溉方式。研究表明:拔节期、抽丝期、成熟期3个时期,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都呈现出T3>T2>T1>CK;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大致表现出T3>T2>T1>CK;钙、镁养分的吸收量大致表现出T3>T2>T1>CK;铁、锰、铜、锌养分的吸收量大致表现出T3>T2>T1>CK。此外,玉米植株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T3处理最高,为14447.20 kg/hm^(2);氮、磷、钾养分积累量T3处理最高,分别为207.73 kg/hm^(2)、178.18 kg/hm^(2)、204.65 kg/hm^(2);钙、镁养分积累量T3处理最高,分别为22.55 kg/hm^(2)、7.62 kg/hm^(2);铁、锰、铜、锌养分积累量T3处理最高,分别为8967.55 g/hm^(2)、1040.53 g/hm^(2)、406.65 g/hm^(2)、1182.65 g/hm^(2)。综上,相比于沟灌、喷灌,滴灌对于玉米植株养分吸收更优,滴灌方式可以更好的促进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养分吸收量,是玉米种植中适宜的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灌溉条件 灌溉方式 灌溉模式 水肥一体化 干物质积累量 养分吸收
下载PDF
施肥和灌溉对冬小麦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丽英 张国印 +5 位作者 刘微 王凌 耿暖 孙世友 茹淑华 赵同科 《河北农业科学》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利用微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与分布。结果表明:返青期0~40cm土层中土壤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0~60cm各处理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表层W0、W1和W23个处理呈直线相关(R2=0.9394、0.8106和0.98... 利用微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与分布。结果表明:返青期0~40cm土层中土壤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0~60cm各处理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表层W0、W1和W23个处理呈直线相关(R2=0.9394、0.8106和0.9811);孕穗期0~80cm土壤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0~120cm各处理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表层呈直线相关(R2=0.8291、0.9834和0.9896)。比较返青期和孕穗期结果发现,高氮大水是造成硝态氮淋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淋溶 冬小麦 施肥 硝态氮含量 差异显著 土壤硝态氮 微区试验 灌溉条件 返青期 施氮量 孕穗期 表层 相关 直线
下载PDF
不同灌溉条件下小麦冠层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其模糊聚类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雨杰 周学秋 严衍禄 《激光生物学》 CSCD 1996年第3期874-877,共4页
应用傅立叶滤波和导数法等信号处理技术对获得的不同灌溉条件小麦冠层的反射光谱进行处理,选出最能有效区分小麦不同灌溉条件的波长,用这些波长对应的反射率为指标,用模糊聚类(FCA)方法对不同灌溉条件的小麦进行区分。
关键词 小麦 灌溉条件 反射光谱 模糊聚类 冠层
下载PDF
“八五”时期以来中国北方灌溉投资的变化趋势及村庄新增灌溉投资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转林 王金霞 +2 位作者 陈煌 关宝珠 邓洪波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3-124,共22页
随着中国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北方地区的灌溉投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根据在中国北方地区开展的村级跟踪调查,描述了"八五"时期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灌溉投资的变化趋势,并解析其背后的政策因素,进一步通... 随着中国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北方地区的灌溉投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根据在中国北方地区开展的村级跟踪调查,描述了"八五"时期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灌溉投资的变化趋势,并解析其背后的政策因素,进一步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探究了水资源短缺状况、已有灌溉条件、当地经济条件、耕地资源禀赋对村庄是否获得新增灌溉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八五"时期以来,随着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渐重视,北方地区新增灌溉投资总额不断增长;但新增灌溉投资的村级覆盖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农村税费改革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等政策动因使得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承担起新增灌溉投资的主导角色;随着政府对节水灌溉设施支持力度的加大,节水灌溉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计量回归结果表明,水资源短缺越严重的村庄不一定越有可能获得新增灌溉投资;新增灌溉投资具有"马太效应",即已有灌溉条件越好的地区越有可能获得新增灌溉投资;当地经济条件越好的村庄越有可能从社区获得新增灌溉投资,耕地资源禀赋越好的村庄越有可能从政府获得新增灌溉投资;村庄从政府获得新增灌溉投资与从社区获得新增灌溉投资之间存在"挤入效应"。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得出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灌溉投资 北方地区 水资源短缺 灌溉条件
原文传递
聚丙烯酰胺(PAM)提高苜蓿出苗率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冒建华 雷廷武 周清 《北京水利》 2005年第2期24-25,31,共3页
研究了灌溉条件下,PAM对于土壤孔隙度的改变由此带来的对于紫花苜蓿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的影响,并且采用了实物对照、图表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有利于北方广大地区种植苜蓿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出苗率 出苗整齐度 土壤孔隙度 灌溉条件 紫花苜蓿 数据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灌溉条件下燕麦籽粒植酸、总磷、蛋白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桂荣 赵宝平 +3 位作者 胡跃高 程方民 曾昭海 赵宁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采用防雨池栽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条件下两种栽培类型燕麦白燕7号皮燕麦(AvenasativaL.)和内农大莜一号裸燕麦(AvenanudaL.)籽粒植酸、总磷、蛋白质、钙、镁、钾、锌、铁、铜、锰含量变化特征。随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内农大莜一号裸... 采用防雨池栽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条件下两种栽培类型燕麦白燕7号皮燕麦(AvenasativaL.)和内农大莜一号裸燕麦(AvenanudaL.)籽粒植酸、总磷、蛋白质、钙、镁、钾、锌、铁、铜、锰含量变化特征。随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内农大莜一号裸燕麦籽粒总磷和铜含量呈线性变化,籽粒产量、植酸、钙、镁、钾、锌、锰含量变化呈二次函数;白燕7号皮燕麦籽粒(去壳)锌和铁含量呈线性变化,植酸、总磷、粗蛋白、钙、镁含量呈二次函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条件 燕麦 植酸 总磷 蛋白质 矿质元素
下载PDF
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的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捷 周世峰 吴涤非 《排灌机械》 2005年第3期39-41,共3页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打破了传统的经济效益分析主要从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入手的方式,而以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灌溉方式相同或相近的不同品种的作物,在不同的地理、土壤、气候条件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为研...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打破了传统的经济效益分析主要从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入手的方式,而以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灌溉方式相同或相近的不同品种的作物,在不同的地理、土壤、气候条件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为研究内容。为地区农业确定作物的种植比例提供更直接和可靠的依据。以攀枝花市节水灌溉发展规划为实例,说明了以作物的经济效益来评价地区节水灌溉项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益分析 作物 灌溉条件 节水灌溉项目 工程项目 灌溉方式 气候条件 市场环境 研究内容 种植比例 发展规划 攀枝花市 直接和 土壤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咸水灌溉的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树青 史海滨 +2 位作者 胡文明 王卫光 谭玉梅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74,共3页
研究了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动态、地下水位、地下水质、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灌溉水源为黄河水和高矿化度地下水混合。咸水灌溉期间,土壤盐分有所增加,通过控制咸水灌溉定额,以及进行合理的黄河水秋浇灌溉,可以达到年度内土壤盐分动态... 研究了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动态、地下水位、地下水质、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灌溉水源为黄河水和高矿化度地下水混合。咸水灌溉期间,土壤盐分有所增加,通过控制咸水灌溉定额,以及进行合理的黄河水秋浇灌溉,可以达到年度内土壤盐分动态平衡。咸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长势及产量基本不受影响。适宜合理的咸水灌溉不会造成环境恶化,而且对缓解河套灌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定额 内蒙古河套灌区 土壤盐分 土壤水盐 作物长势 灌溉条件 作物生长 黄河水 环境恶化 地下水质
下载PDF
几种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铁军 刘福林 刘东 《现代化农业》 2008年第1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 水稻生长 水资源浪费 可持续发展 灌溉方式 灌溉条件 水分胁迫 吸水能力
下载PDF
灌溉条件下黄土层的水盐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耀光 李书琴 +4 位作者 李世清 许永功 贺晓峰 焦小立 孙德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68,共5页
 通过灌溉试验配合施尿素,钻探采取土样并对岩土浸提液电导率进行测定,研究了灌溉和施肥条件下非饱和黄土层的水流入渗规律和盐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土层中非饱和水入渗具有明显的含水量峰值带,其运移速度在0~6m的埋深带约为15~17...  通过灌溉试验配合施尿素,钻探采取土样并对岩土浸提液电导率进行测定,研究了灌溉和施肥条件下非饱和黄土层的水流入渗规律和盐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土层中非饱和水入渗具有明显的含水量峰值带,其运移速度在0~6m的埋深带约为15~17cm/d,同时存在快速的超渗导管流;含盐量为615.82和815.07mg/L的灌溉水配合施尿素454.6和378.8kg/hm2的宽畦漫灌,可使上部6m黄土层电导率显著增加,最大点电导率增幅在黄土原区为2.12倍,在阶地区达4倍以上,表明灌溉水中的盐分、化肥的离解和灌溉入渗水流对黄土层的溶滤与淋洗作用,会显著影响黄土超根层盐分分布、运移和氮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条件 黄土层 水盐效应 土样采取 岩土浸提液 电导率 水流 入渗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