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值在足月儿休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足月休克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休克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足月高危新生儿为对照组。休克组...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值在足月儿休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足月休克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休克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足月高危新生儿为对照组。休克组在诊断休克时以及治疗后24、48 h分别测定PI值,对照组在出生后2、24、48h分别测定PI值,比较各组PI值的变化。结果休克组48例,其中轻、中、重度休克分别为15、26、7例;对照组43例。轻、中、重度休克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休克组诊断休克时PI值[(1.06±0.12)、(0.69±0.17)、(0.15±0.06)]均低于对照组生后2 h PI值(3.8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3组之间休克严重程度越重,P1值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 h轻、中、重度休克组PI值[(1.89±0.49)、(1.48±0.47)、(0.98±0.29)]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生后24 h PI值(3.85±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随休克的纠正,轻、中、重度休克组PI值明显升高[(3.02±0.93)、(3.05±0.85)、(3.02±0.72)]并逐渐趋于稳定,与对照组生后48 h PI值(3.88±0.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儿休克时PI值明显下降,且休克程度越重PI值越低,治疗后PI值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动态监测新生儿PI值有助于临床足月新生儿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灌注指数用于预测剖宫产患者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联合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的择期行剖宫产患者40例。入手术室后,连接多功能监护仪。在建立静脉通路前的静息状态下,测定患者收缩压(S...目的探讨灌注指数用于预测剖宫产患者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联合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的择期行剖宫产患者40例。入手术室后,连接多功能监护仪。在建立静脉通路前的静息状态下,测定患者收缩压(SBP)和灌注指数(PI)基础值,行麻醉穿刺,蛛网膜下腔给药后测量血压1次/min,直至手术开始。分析SBP下降值与基础PI值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患者发生低血压的PI值界点。结果基础PI值与SBP下降值相关(r=0.652,P=0.000)。ROC曲线上对应的用于预测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最佳PI值界点为3.95,其敏感性为0.810、特异性为0.842,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PI>3.95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高于PI<3.95的患者(85% vs 20%,P=0.000)。结论患者的基础PI值与腰麻后SBP的下降程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剖宫产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为围术期低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在预测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患儿早期复苏过程中血管活性药物需求的作用。方法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06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诊断为新生儿脓毒...目的评估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在预测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患儿早期复苏过程中血管活性药物需求的作用。方法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06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诊断为新生儿脓毒性休克的病例56例,均为足月儿,根据是否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分为血管活性药物组和非血管活性药物组,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的有31例,不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例有25例。结果(1)PI预测血管活性药物需求的临界值为0.28,灵敏度为90.3%,特异性为96%,AUC为0.96(95%CI:0.91~1.00;P<0.001);(2)动脉血乳酸预测升压药需求的临界值为5.45 mg/dL,灵敏度为74.2%,特异性为92%,AUC为0.89(95%CI:0.81~0.97;P<0.001);(3)其他灌注变量不能预测严重脓毒性休克患儿血管活性药物的需求。结论PI和动脉血乳酸水平可以很好地预测足月儿脓毒性休克患儿是否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值在足月儿休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足月休克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休克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足月高危新生儿为对照组。休克组在诊断休克时以及治疗后24、48 h分别测定PI值,对照组在出生后2、24、48h分别测定PI值,比较各组PI值的变化。结果休克组48例,其中轻、中、重度休克分别为15、26、7例;对照组43例。轻、中、重度休克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休克组诊断休克时PI值[(1.06±0.12)、(0.69±0.17)、(0.15±0.06)]均低于对照组生后2 h PI值(3.8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3组之间休克严重程度越重,P1值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 h轻、中、重度休克组PI值[(1.89±0.49)、(1.48±0.47)、(0.98±0.29)]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生后24 h PI值(3.85±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随休克的纠正,轻、中、重度休克组PI值明显升高[(3.02±0.93)、(3.05±0.85)、(3.02±0.72)]并逐渐趋于稳定,与对照组生后48 h PI值(3.88±0.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儿休克时PI值明显下降,且休克程度越重PI值越低,治疗后PI值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动态监测新生儿PI值有助于临床足月新生儿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文摘目的探讨灌注指数用于预测剖宫产患者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联合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的择期行剖宫产患者40例。入手术室后,连接多功能监护仪。在建立静脉通路前的静息状态下,测定患者收缩压(SBP)和灌注指数(PI)基础值,行麻醉穿刺,蛛网膜下腔给药后测量血压1次/min,直至手术开始。分析SBP下降值与基础PI值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患者发生低血压的PI值界点。结果基础PI值与SBP下降值相关(r=0.652,P=0.000)。ROC曲线上对应的用于预测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最佳PI值界点为3.95,其敏感性为0.810、特异性为0.842,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PI>3.95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高于PI<3.95的患者(85% vs 20%,P=0.000)。结论患者的基础PI值与腰麻后SBP的下降程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剖宫产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为围术期低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