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小说观念的激变——五四激进文人民间情怀的呈现 被引量:1
1
作者 岳凯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4-142,共9页
鲜明的民间意识和坚定的民间立场,促发了五四小说文体观念的激变。五四激进文人不仅从理论上颠覆了文体世界的传统秩序,而且从实践上提供了别开生面的文学作品,中国文学终于从贵族性的艺术宫殿走向了平民化的审美世界,民间成为了新文学... 鲜明的民间意识和坚定的民间立场,促发了五四小说文体观念的激变。五四激进文人不仅从理论上颠覆了文体世界的传统秩序,而且从实践上提供了别开生面的文学作品,中国文学终于从贵族性的艺术宫殿走向了平民化的审美世界,民间成为了新文学文体演变的有效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观念 激变 五四时期 激进文人 民间
下载PDF
“整理国故”:“五四”激进文人的驳难与作为
2
作者 卢付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89,共9页
"五四"激进文人发起的国故整理运动,引发了新旧学者整理国故的热潮,这股热潮引发了新旧学者激烈的论争。然而,取得国故整理成果的恰好又是那些对国故存有芥蒂和异议的"五四"激进文人。本文就上述现象的产生原因、... "五四"激进文人发起的国故整理运动,引发了新旧学者整理国故的热潮,这股热潮引发了新旧学者激烈的论争。然而,取得国故整理成果的恰好又是那些对国故存有芥蒂和异议的"五四"激进文人。本文就上述现象的产生原因、论争内容和最终结果展开了深入探讨。认为:整理国故的学者的思想倾向鱼龙混杂,在新文化人那里,他们整理国故的主张也存在缺陷。总的来说,整理国故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相辅相成的。在思想与学术、学术与文学、现代与传统等多元因素混杂交织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整理国故运动,其科学的研究精神和民间的价值趋向对于文学、历史、学术的现代转型乃至史学学科的建设、新文学秩序的建立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激进文人 整理国故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夕激进文人诗文中的新型婚恋意识书写
3
作者 李奇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8-22,共5页
"英雄英雌"是联袂彰显于辛亥革命前夕有关婚恋的新知识谱系的。"志士"唤"女杰","英雄"配"英雌"自是革命需要,亦是情爱妙事,所以激进文人在诗文中勾画出了富有时代特色而又切实可行... "英雄英雌"是联袂彰显于辛亥革命前夕有关婚恋的新知识谱系的。"志士"唤"女杰","英雄"配"英雌"自是革命需要,亦是情爱妙事,所以激进文人在诗文中勾画出了富有时代特色而又切实可行的爱情理想:"娶妻当娶苏菲亚,嫁夫当嫁玛志尼。"并且,"英雄英雌"的婚恋意识为其后的中国现代革命所承续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激进文人 英雄英雌 婚恋意识
下载PDF
现代的召唤:走出传统伦理的困境——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五四激进文人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卢付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6,101,共5页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五四激进文人,立足于西方文化尺度,在个性自由、妇女解放等维度上急进地反叛中国传统伦理。文章认为,他们针对封建专制伦理桎梏而提出的个人主义话语,正是中国人伦理思想趋近现代的一个重要表征;而从根本...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五四激进文人,立足于西方文化尺度,在个性自由、妇女解放等维度上急进地反叛中国传统伦理。文章认为,他们针对封建专制伦理桎梏而提出的个人主义话语,正是中国人伦理思想趋近现代的一个重要表征;而从根本上颠覆"三纲五常"传统伦理规范的妇女解放运动,也成为了中国传统伦理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激进文人 中国传统伦理 个性自由 妇女解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