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随机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慢性腹壁疼痛病人接受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与超声引导下激痛点注射(trigger point injections,TPI)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时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情况。主要结局...该随机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慢性腹壁疼痛病人接受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与超声引导下激痛点注射(trigger point injections,TPI)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时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情况。主要结局评估方法是使用意向性分析(ITT)方法,比较TAP组和TPI组在随访第3个月时NRS评分的差异。共纳入60例病人,以1:1的比例随机分入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组(n=30)或超声引导下TPI组(n=30)。TAP组和TPI组的平均基线疼痛评分分别为5.5和4.7。在随访第3个月的ITT分析中,组间疼痛评分差异为1.7(95%CI,0.3-3.0),TPI组效果更好。在后续按方案分析中,组间疼痛评分差异为1.8(95%CI,0.4-3.2),TPI组效果更好。在ITT和按方案分析中,组间疼痛评分差异达到了中等效应量。该研究表明与接受TAP阻滞的慢性腹壁疼痛病人相比,接受TPI的病人在随访第3个月时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肌筋膜激痛点注射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chronic tension type headache,CTT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确诊为慢性紧张性头痛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镇痛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肌筋膜激痛...目的:观察肌筋膜激痛点注射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chronic tension type headache,CTT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确诊为慢性紧张性头痛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镇痛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肌筋膜激痛点注射药物治疗,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筋膜激痛点注射治疗方案可提高慢性紧张性头痛治疗效果,减轻疼痛评分,且安全性较高。展开更多
文摘该随机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慢性腹壁疼痛病人接受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与超声引导下激痛点注射(trigger point injections,TPI)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时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情况。主要结局评估方法是使用意向性分析(ITT)方法,比较TAP组和TPI组在随访第3个月时NRS评分的差异。共纳入60例病人,以1:1的比例随机分入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组(n=30)或超声引导下TPI组(n=30)。TAP组和TPI组的平均基线疼痛评分分别为5.5和4.7。在随访第3个月的ITT分析中,组间疼痛评分差异为1.7(95%CI,0.3-3.0),TPI组效果更好。在后续按方案分析中,组间疼痛评分差异为1.8(95%CI,0.4-3.2),TPI组效果更好。在ITT和按方案分析中,组间疼痛评分差异达到了中等效应量。该研究表明与接受TAP阻滞的慢性腹壁疼痛病人相比,接受TPI的病人在随访第3个月时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
文摘目的:观察肌筋膜激痛点注射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chronic tension type headache,CTT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确诊为慢性紧张性头痛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镇痛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肌筋膜激痛点注射药物治疗,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筋膜激痛点注射治疗方案可提高慢性紧张性头痛治疗效果,减轻疼痛评分,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