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击波复合激痛点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思兰 王丽娜 金晓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比较压痛点注射、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以及ESWT复合激痛点注射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在门诊诊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90例,男48例,女42... 目的比较压痛点注射、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以及ESWT复合激痛点注射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在门诊诊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每个压痛点注射复合镇痛液5ml;B组:以压痛点定位冲击点,每次治疗一个或多个冲击点(疼痛区域),每个冲击点次数2 000次;C组:冲击波治疗后,在冲击波诱发的激痛点注射复合镇痛液5 ml。三组的治疗周期均为每周1次,连续治疗3次,治疗时间为5~10min,并随访记录首次治疗前(T0)、首次治疗后即刻(T1)、首次治疗后1周(T2)、2周(T3)、3周(T4)的VAS评分、颈椎的活动度(ROM)评分、症状改善优良率、总有效率。结果 90例患者中81例获得完全随访,B组有3例、C组有2例出现了皮下淤血,3d后消散,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与T0时比较,T1~T4时三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T2~T4时,三组的VA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治疗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T1时B组和C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T2、T3时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T4时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与T0时比较,T3时三组ROM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T3时B组和C组ROM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末次随访总有效率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SWT复合激痛点注射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无明显损伤、安全、简便、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可作为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综合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痛点注射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下载PDF
冲击波复合激痛点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介纳 王森岗 《新疆医学》 2017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冲击波复合激痛点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巴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资料完整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患者。实验组进行冲... 目的探讨和分析冲击波复合激痛点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巴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资料完整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患者。实验组进行冲击波复合激痛点注射治疗,对照组进行激痛点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T_前)、治疗后(T_后)及3周后(T_1-T_3)的疼痛评分、治疗效果对比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T_后~T_3VAS评分均表现降低(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和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的VAS评分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各治疗时间不同治疗观察组VAS评分显示,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所有患者均安全耐受治疗过程,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冲击波复合激痛点注射治疗具有损伤性小、安全、简便、疗效显著等优点,是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痛点注射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激痛点注射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廖洋 尤浩军 雷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4-549,共6页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常见于各类疼痛病人,临床特征为软组织疼痛及受累骨骼肌局部存在能够触及的疼痛结节和肌纤维痉挛带,即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及工作方式...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常见于各类疼痛病人,临床特征为软组织疼痛及受累骨骼肌局部存在能够触及的疼痛结节和肌纤维痉挛带,即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MPS的病人呈年轻化,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有关MPS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关注。研究发现,针对MTrPs的治疗是缓解疼痛的关键,激痛点注射因操作简单和疗效显著的优势被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激痛点注射治疗MPS中常用的注射物质,并就其注射方案、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讨论,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筋膜痛点 痛点注射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激痛点注射治疗慢性腹壁疼痛: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阎芳(译) 孙涛(校) +2 位作者 Moeschler SM Pollard EM Pingree M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2-485,共4页
该随机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慢性腹壁疼痛病人接受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与超声引导下激痛点注射(trigger point injections,TPI)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时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情况。主要结局... 该随机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慢性腹壁疼痛病人接受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与超声引导下激痛点注射(trigger point injections,TPI)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时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情况。主要结局评估方法是使用意向性分析(ITT)方法,比较TAP组和TPI组在随访第3个月时NRS评分的差异。共纳入60例病人,以1:1的比例随机分入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组(n=30)或超声引导下TPI组(n=30)。TAP组和TPI组的平均基线疼痛评分分别为5.5和4.7。在随访第3个月的ITT分析中,组间疼痛评分差异为1.7(95%CI,0.3-3.0),TPI组效果更好。在后续按方案分析中,组间疼痛评分差异为1.8(95%CI,0.4-3.2),TPI组效果更好。在ITT和按方案分析中,组间疼痛评分差异达到了中等效应量。该研究表明与接受TAP阻滞的慢性腹壁疼痛病人相比,接受TPI的病人在随访第3个月时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腹壁痛 痛点注射 腹横肌平面阻滞 超声 随机试验
下载PDF
基于针灸理论应用激痛点注射治疗寒区便秘的可行性探讨
5
作者 黄晓倩 孙文波 +2 位作者 徐广振 朱伟杰 刘同亭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2期12-14,共3页
寒秘为寒区便秘的常见便秘证型,针灸与激痛点注射对于寒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文通过真实案例阐述,依据针灸的治疗思想,论述激痛点注射治疗寒区战士便秘的可行性。
关键词 便秘 寒秘 痛点注射 针灸 寒区部队
下载PDF
腰臀部肌筋膜综合征128例疗效分析
6
作者 张望 张耀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400-401,共2页
目的 探讨腰臀部肌筋膜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 对 1 2 8例确诊患者分别采用动静结合、药物治疗、激痛点注射、手法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按优、良、可、差的疗效评定标准 ,本组优 80例 ,良 34例 ,可 1 ... 目的 探讨腰臀部肌筋膜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 对 1 2 8例确诊患者分别采用动静结合、药物治疗、激痛点注射、手法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按优、良、可、差的疗效评定标准 ,本组优 80例 ,良 34例 ,可 1 0例 ,差 4例 ,优良率达 89%。结论 腰臀部肌筋膜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病只要诊断准确 ,查清病因 ,综合治疗 ,处置适当 ,加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 ,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臀部肌筋膜综合征 疗效分析 腰腿痛 药物治疗 痛点注射 手法治疗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神经妥乐平激痛点注射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任守平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第2期63-64,共2页
颈肩肌筋膜炎又称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MPS),是以颈肩部慢性软组织疼痛且伴有一个或多个激痛点(Trigger points,Trp)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诉颈肩部酸痛,活动不便,症状剧烈时可对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 颈肩肌筋膜炎又称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MPS),是以颈肩部慢性软组织疼痛且伴有一个或多个激痛点(Trigger points,Trp)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诉颈肩部酸痛,活动不便,症状剧烈时可对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我科于2018年10月~2020年1月间,在既往中药熏蒸、推拿的基础上,结合激痛点注射神经妥乐平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肌筋膜炎 中药熏蒸 神经妥乐平痛点注射
下载PDF
肌筋膜激痛点注射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曹磊 姚立群 +1 位作者 袁仕国 胡万钧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1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肌筋膜激痛点注射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chronic tension type headache,CTT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确诊为慢性紧张性头痛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镇痛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肌筋膜激痛... 目的:观察肌筋膜激痛点注射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chronic tension type headache,CTT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确诊为慢性紧张性头痛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镇痛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肌筋膜激痛点注射药物治疗,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筋膜激痛点注射治疗方案可提高慢性紧张性头痛治疗效果,减轻疼痛评分,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紧张性头痛 肌筋膜痛点注射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分析0.9%氯化钠激痛点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9
作者 李向欣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7期94-94,14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0.9%氯化钠激痛点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针灸进行治疗,实验组45例采用0.9%氯... 目的:探讨分析0.9%氯化钠激痛点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针灸进行治疗,实验组45例采用0.9%氯化钠激痛点注射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疗程性的不同治疗方式开展之后,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9%氯化钠激痛点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治疗方法,0.9%氯化钠没有副作用,在短期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极好且十分安全,使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0.9%氯化钠痛点注射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雷德宝 刘金川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2-45,共4页
目的:探究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颈肩MPS患者共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单独治疗,... 目的:探究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颈肩MPS患者共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单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ROM)评分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例数28例(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21 d的VAS评分中,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14,21 d的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程结束后6个月内复发病例1例(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病例6例(复发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冲击波治疗颈肩MPS存在一定局限性,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方法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且根据臭氧本身化学性质,可从根本上修复患者组织损伤,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痛点臭氧注射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原文传递
体外冲击波联合激痛点镇痛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吴昉 翟坤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15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激痛点镇痛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痛点镇痛注射治疗。采用肩关节...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激痛点镇痛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痛点镇痛注射治疗。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内旋、外旋)和疼痛程度(VAS评分法)。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前屈、内旋、外旋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激痛点镇痛注射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体外冲击波 痛点镇痛注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