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殖细胞系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杂合突变(M398T)导致家族性男性性早熟 被引量:12
1
作者 茅江峰 伍学焱 +3 位作者 聂敏 卢双玉 龚凤英 戴宇飞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 阐明1个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家系的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受体基因的突变状态,增加对LH受体激活突变导致男性性早熟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 (1)描述1例5岁男孩假性性早熟... 目的 阐明1个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家系的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受体基因的突变状态,增加对LH受体激活突变导致男性性早熟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 (1)描述1例5岁男孩假性性早熟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和治疗过程;(2)对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白细胞LH受体基因的11个外显子进行 PCR扩增和DNA自接测序,同时对20例正常男性LH受体基因的外显子进行测定.结果 (1)患者临床确诊为男性假性性早熟,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后,身高增长速度减缓;(2)患者及其母亲LH受体基因存在杂合突变,c1193 T→C,导致398位的甲硫氨酸变为苏氨酸(M398T),持续性激活LH受体;(3)患者及其父母和20例正常男性均存在c935 A→G和c1065 T→C碱基改变.结论 (1)生殖细胞系LH受体基因杂合突变(c1193 T→C,M398T)导致LH受体功能持续激活,不断刺激睾丸Leydig细胞分泌雄激素,引起非LH依赖性男性性早熟的临床表现;(2)患者母亲存在相同杂合突变,但无异常临床表现,表明女性可为本病携带者,能将突变基因传给子代,但仅限男性患病;(3)汉族人群LH受体基因可能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LH 家族性男性性早熟 激活突变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家族性男性性早熟一家系LHCGR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瑞敏 张莹 +1 位作者 杨晓红 林祥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1-634,共4页
目的报告1例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F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对其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LHCGR)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收集1例3.1岁F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征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 目的报告1例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F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对其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LHCGR)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收集1例3.1岁F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征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血清睾酮检测及骨龄检查等。对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白细胞LHCGR基因的11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结果患儿为男性,身高116.8cm(+5.1s),外阴发育2期,双侧睾丸8mL,阴茎8.5cm×2.5cm,睾酮2310ng/L,骨龄9岁,垂体兴奋试验显示黄体生成素峰值2.66IU/L,卵泡刺激素峰值1.03IU/L,符合外周性性早熟的临床表现。PCR扩增片段直接测序显示患儿LHCGR基因第11外显子1703C〉T突变,导致568位氨基酸由丙氨酸替换为缬氨酸。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半年后,患儿的骨龄得到控制。患儿父亲检测到相同的基因突变位点,但未出现青春发育异常。结论FMPP是外周性性早熟的罕见病因。本病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检测发现其LHCGR基因杂合突变C.1703C〉T(Ala568Val),为国内首次发现。父子具有相同突变基因但表型不同,提示FMPP具有不一致的表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男性性早熟 LHCGR基因 激活突变 序列分析 表现度
原文传递
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导致小鼠髓系异常增殖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薇 杨金莲 +5 位作者 胡中倩 卢艳敏 储著朗 余科科 瞿成奎 汪思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2-687,共6页
目的:观察激活突变SHP-2酪氨酸磷酸酶是否参与髓系异常增殖的发生。方法:以野生型(WT)和SHP-2^(D61G/+)突变型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比较脾大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骨髓髓系来源细胞表面标志分子(Mac-1、Gr-1),... 目的:观察激活突变SHP-2酪氨酸磷酸酶是否参与髓系异常增殖的发生。方法:以野生型(WT)和SHP-2^(D61G/+)突变型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比较脾大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骨髓髓系来源细胞表面标志分子(Mac-1、Gr-1),并统计外周血Mac-1和Gr-1阳性细胞率及骨髓细胞中红系(Ter119)、髓系(Mac-1、Gr-1)、T(CD3)、B(B220)淋巴细胞系的阳性细胞率,观察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集落形成(CFU)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经白细胞介素3(IL-3)和5μg/L,刺激后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水平。结果:SHP-2^(D61G/+)突变16周龄组小鼠较WT组外周血白细胞数增多(P<0.05),脾明显增大,同时外周血白细胞的Mac-1和Gr-1阳性细胞率增加(P<0.05),骨髓细胞中Mac-1和Gr-1的阳性细胞率也增多,但红系、淋巴细胞系的变化不明显。同时骨髓中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白细胞经IL-3刺激后Akt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SHP-2D61G突变可能通过MAPK及PI3K的活化而导致小鼠髓系异常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2酪氨酸磷酸酶 激活突变 小鼠 髓系增殖
下载PDF
激活突变引发SHP2蛋白相分离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4
作者 刘嘉 戴媛娟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1-1927,共7页
目的构建SHP2 E76K突变的小鼠模型,利用其间充质干细胞(MSC)研究激活突变引发的SHP2蛋白相分离对其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Ptpn11 E76K-neo/+的C57BL/6J小鼠与Mx1-cre工具鼠杂交,得到所需要的Mx1-cre;Ptpn11^(+/+)和Mx1-cre... 目的构建SHP2 E76K突变的小鼠模型,利用其间充质干细胞(MSC)研究激活突变引发的SHP2蛋白相分离对其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Ptpn11 E76K-neo/+的C57BL/6J小鼠与Mx1-cre工具鼠杂交,得到所需要的Mx1-cre;Ptpn11^(+/+)和Mx1-cre;Ptpn11^(E76K/+)小鼠,并对后者注射pI-pC以诱导Cre酶的表达,使Ptpn11在骨髓MSC中突变。从Mx1-cre;Ptpn11^(+/+)和Mx1-cre;Ptpn11^(E76K/+)小鼠体内分离培养MSC,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确定所分离的细胞为MSC。以Ptpn11^(+/+)的MSC为对照组,Ptpn11^(E76K/+)的MSC为实验组,通过加药将两种细胞分成6组:Ptpn11^(+/+)组;Ptpn11^(+/+)+SHP099组;Ptpn11^(+/+)+ET070组;Ptpn11^(E76K/+)组;Ptpn11^(E76K/+)+SHP099组;Ptpn11^(E76K/+)+ET070组。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6组细胞内SHP2蛋白相分离的差异,Western blot法检测6组MSC中SHP2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CCK-8检测相分离被影响之后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提取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总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ERK/p-ERK、AMPK/p-AMPK、mTOR/p-mTOR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基因型鉴定证实得到Mx1-cre;Ptpn11^(E76K/+)和Mx1-cre;Ptpn11^(+/+)小鼠并分离出原代Ptpn11^(+/+)和Ptpn11^(E76K/+)骨髓MSC。与Ptpn11^(+/+)组相比,Ptpn11^(E76K/+)组的SHP2蛋白产生更多的相分离冷凝物;与Ptpn11^(E76K/+)组相比,Ptpn11^(E76K/+)+SHP099组和Ptpn11^(E76K/+)+ET070组SHP2蛋白凝聚成的冷凝物在均明显减少;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tpn11^(+/+)组相比,Ptpn11^(+/+)+SHP099组和Ptpn11^(+/+)+ET070组MSC的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内p-ERK和p-mTOR蛋白表达减少,p-AMPK蛋白表达增加;与Ptpn11^(E76K/+)组相比,Ptpn11^(E76K/+)+SHP099组和Ptpn11^(E76K/+)+ET070组MSC的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内p-ERK和p-mTOR蛋白表达减少,p-AMPK蛋白表达增加。结论SHP2的相分离通过刺激AMPK-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参与了SHP2 E76K激活突变的MSC的增殖能力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相分离 SHP2蛋白 激活突变 增殖
下载PDF
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促进组织白细胞浸润和器官损伤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中倩 汪心怡 +6 位作者 储著朗 郑贤芳 陈吉 余科科 李菲菲 瞿成奎 汪思应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0-13,93,共5页
目的观察SHP-2D61G/+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对组织白细胞浸润、细胞因子分泌及多器官损伤的影响。方法分别以SHP-2D61G/+激活突变敲入的模型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白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及TNF-α浓度... 目的观察SHP-2D61G/+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对组织白细胞浸润、细胞因子分泌及多器官损伤的影响。方法分别以SHP-2D61G/+激活突变敲入的模型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白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及TNF-α浓度;采用常规组织切片和HE染色观察心、肺、脾等组织病理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和心肌肌钙蛋白I的水平。结果 SHP-2D61G/+激活突变小鼠脾、肺组织中白细胞浸润较野生型对照小鼠明显增加,心肌肥大,出现明显炎症损伤型组织学变化;与野生型对照相比,突变小鼠血清及白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和TNF-α浓度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及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亦显著增高(P<0.01)。结论 SHP-2D61G/+激活突变增强白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能力,促进组织白细胞严重浸润和脾、肺、心等多器官损伤,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2酪氨酸磷酸酶 激活突变 细胞因子分泌 白细胞浸润 多器官损伤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运蛋白ASCT2介导激活突变Ptpn11(SHP2)促进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发生 被引量:3
6
作者 马牧天 谭振亚 +2 位作者 周园琴 吴梦月 郑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5-1821,共7页
目的探索谷氨酰胺转运蛋白ASCT2对SHP2激活突变后致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影响,并且使用ASCT2抑制剂L-谷氨酰基-4-硝基苯胺(GPNA)观察其能否抑制MPN的发病进程。方法通过构建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鼠MPN模型,分析正常小鼠和突变... 目的探索谷氨酰胺转运蛋白ASCT2对SHP2激活突变后致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影响,并且使用ASCT2抑制剂L-谷氨酰基-4-硝基苯胺(GPNA)观察其能否抑制MPN的发病进程。方法通过构建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鼠MPN模型,分析正常小鼠和突变鼠细胞增殖能力、氨基酸及谷氨酸含量和细胞内糖酵解情况,对比ASCT2蛋白表达量和能量应激;使用GPNA处理小鼠,比较突变鼠和药物处理组ASCT2蛋白、能量应激通路中p-mTOR等蛋白表达量和对疾病发病的抑制情况。结果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鼠谷氨酸及ASCT2蛋白表达量高,细胞增殖能力增强;抑制ASCT2蛋白功能后,MPN的发病进展受阻。结论ASCT2的表达量与SHP2激活突变后致MPN的发病进程相关,抑制ASCT2能够有效抑制SHP2激活突变所致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发病进程,显示ASCT2可能是治疗该类型疾病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T2Ptpn11 骨髓增殖性肿瘤 激活突变
下载PDF
白血病相关的激活突变SHP-2对小鼠体内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金莲 杨帆 +2 位作者 郑红 瞿成奎 汪思应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259-264,共6页
目的研究激活突变SHP-2对小鼠体内血管新生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HP-2D61G激活突变敲入(knockin)模型及WT(wildtype)小鼠,局部皮下注射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目的研究激活突变SHP-2对小鼠体内血管新生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HP-2D61G激活突变敲入(knockin)模型及WT(wildtype)小鼠,局部皮下注射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质胶)(Matrigel BasementMembraneMatirx),诱导血管新生,用比色法检测基质胶内血红蛋白(HB)的含量代表血管密度,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相应小鼠外周血HB浓度用以标准化基质胶内HB含量;并用免疫病理学方法检测基质)胶(Matrigel)内血管内皮细胞密度(CD31阳性);用Transwell方法检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s)迁移能力。结果SHP-2D61G杂合突变的小鼠(SHP-2D61G/+)体内注射的基质胶栓内HB含量明显高于WT组(P〈0.01),CD31阳性细胞也明显增多,SHP-2D61G突变小鼠MEFs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结论SHP-2D61G激活突变可能促进小鼠体内血管新生,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与细胞迁移能力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2 血管新生 小鼠 激活突变
下载PDF
Ptpn11激活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梦月 谭振亚 +5 位作者 阚晨 杨帆 周园琴 龚良菊 孟祥越 郑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79-1686,共8页
目的研究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含有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的LSK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 目的研究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含有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的LSK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尾静脉将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注射到野生C57BL小鼠体内,观察外泌体在体内外发挥的作用,最后通过细胞因子试剂盒检测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发生的改变。结果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会携带相关炎性因子,加速正常HSCs的髓系分化能力,导致正常小鼠发生MPN样的表型。使用炎性因子拮抗剂之后小鼠的MPN症状有所缓解,外泌体中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也降低。结论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携带炎性因子导致小鼠发生MPN样表型,外泌体及其携带的炎性因子都可以作为MPN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n11 激活突变 骨髓增殖性肿瘤 外泌体 炎症因子
下载PDF
SHP2促进癌症发生发展与其抑制剂开发进展
9
作者 孟欣怡 李杨 +3 位作者 李圣珍 张佩 周丽莹 董磊 《生命科学仪器》 2022年第4期13-24,共12页
SHP2(PTPN11基因编码的非受体型酪氨酸磷酸酶)通过调控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受体调节信号转导过程从而维持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存活。条件性敲入小鼠模型验证了PTPN11基因激活突变主要通过调节RTK信号通路如RASMAPK,PI3K-AKT,JAK-STA... SHP2(PTPN11基因编码的非受体型酪氨酸磷酸酶)通过调控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受体调节信号转导过程从而维持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存活。条件性敲入小鼠模型验证了PTPN11基因激活突变主要通过调节RTK信号通路如RASMAPK,PI3K-AKT,JAK-STAT来促进血液恶性肿瘤与实体肿瘤的发生。目前SHP2已经成为公认的恶性肿瘤治疗靶点,通过新型SHP2变构抑制剂阻断肿瘤生长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然而SHP2变构抑制剂单独或联合用药在针对特定肿瘤治疗过程中存在耐药性、非特异性和副作用等限制,更加有效的SHP2抑制剂的开发或联合用药策略的优化已成为关键问题。全文对SHP2在调控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相关信号通路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激活突变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SHP2抑制剂的开发和其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2 激活突变 RTK信号通路 SHP2抑制剂
下载PDF
SHP-2酪氨酸磷酸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10
作者 杨翠 汪心怡 +2 位作者 李菲菲 瞿成奎 汪思应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6期4-6,10,I0002,共5页
目的建立SHP-2野生过表达型(WT)及激活突变型(MT)稳定转染的肝癌HepG2细胞系,研究SHP-2激活突变及野生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已经构建成功的WT SHP-2(WT组)和MT SHP-2(MT组)及空载体pcDNA3.1(空载组)分别转染到人肝癌H... 目的建立SHP-2野生过表达型(WT)及激活突变型(MT)稳定转染的肝癌HepG2细胞系,研究SHP-2激活突变及野生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已经构建成功的WT SHP-2(WT组)和MT SHP-2(MT组)及空载体pcDNA3.1(空载组)分别转染到人肝癌HepG2细胞中,同时设未转染细胞作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SHP-2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平板克隆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克隆形成能力。结果成功的将SHP-2突变型和野生型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人肝癌HepG2细胞中;MTT结果显示,对照组和空载组细胞增殖速度接近且增殖慢,而MT组和WT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WT、MT组与空载组、对照组比较,P均<0.01;细胞克隆形成的数量多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均<0.01。结论成功构建了WT及MT稳定表达SHP-2的HepG2细胞株;SHP-2激活突变及野生过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SHP-2酪氨酸磷酸酶 激活突变 肝癌细胞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原癌基因参数概貌
11
《国际外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原癌基因 ERBB-2 基因扩增 重排列 密码子 激活突变 NEU基因 肿瘤 肺转移
原文传递
SHP-2激活突变促进小鼠MEFs细胞粘附迁移及增殖能力
12
作者 陈丹蕾 陈卓 +2 位作者 陈吉 杨翠 汪思应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8-12,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SHP-2D61G/+和SHP-2D61G/D61G激活突变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粘附迁移及增殖能力的影响,并研究其发生的机制。方法雌雄小鼠合笼交配建立SHP-2D61G/+、SHP-2D61G/D61G激活突变的小鼠MEFs细胞,并以SV40T抗原进行永生化;细胞... 目的探讨SHP-2D61G/+和SHP-2D61G/D61G激活突变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粘附迁移及增殖能力的影响,并研究其发生的机制。方法雌雄小鼠合笼交配建立SHP-2D61G/+、SHP-2D61G/D61G激活突变的小鼠MEFs细胞,并以SV40T抗原进行永生化;细胞粘附实验检测SHP-2D61G/+、SHP-2D61G/D61G激活突变对MEFs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检测SHP-2D61G/+、SHP-2D61G/D61G激活突变对MEFs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MTT法检测SHP-2D61G/+、SHP-2D61G/D61G激活突变对MEFs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的表达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SHP-2D61G/+、SHP-2D61G/D61G激活突变组小鼠MEFs细胞粘附的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相比SHP-2D61G/+、SHP-2D61G/D61G激活突变组MEFs细胞迁移的细胞数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MTT结果显示,SHP-2D61G/+、SHP-2D61G/D61G激活突变的小鼠MEFs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是刚刚贴壁还是贴壁后30 min和60 min SHP-2D61G/+、SHP-2D61G/D61G激活突变组其p-ERK的表达水平都增加。结论 SHP-2D61G/+、SHP-2D61G/D61G激活突变促进小鼠MEFs细胞粘附迁移及增殖能力,其发生机制主要与p-ERK的表达水平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2酪氨酸磷酸酶 激活突变 MEFs细胞
下载PDF
ROCK-I蛋白表达或活性的改变对人卵巢癌细胞运动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志强 洪振亚 +4 位作者 陈彩虹 孙立石 卢运萍 周剑峰 马丁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61-564,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ROCK-I蛋白表达或活性改变对人卵巢癌细胞运动表型的影响。方法:将ROCK-I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或其显性激活突变体p160Δ3用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CAOV-3细胞,用RT-PCR与W 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ROCK-I和p160... 目的:探讨ROCK-I蛋白表达或活性改变对人卵巢癌细胞运动表型的影响。方法:将ROCK-I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或其显性激活突变体p160Δ3用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CAOV-3细胞,用RT-PCR与W 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ROCK-I和p160Δ3 mRNA和蛋白的表达;rhodam ine-phalloid in染色显示ROCK-I ASODN和p160Δ3对细胞骨架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观察ROCK-I表达降低及其活性提高后卵巢癌细胞系CAOV-3运动能力的改变。结果:转染ROCK-I ASODN后,CAOV-3细胞内ROCK-I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最大抑制率可达49%;转染的p160Δ3在细胞内获得有效表达。转染ROCK-I ASODN后CAOV-3细胞伪足消失,肌动蛋白纤维减少且变得无序,而转染p160Δ3后细胞伪足增多变长,肌动蛋白纤维亦明显增多,且沿细胞长轴分布。伤口愈合实验显示,ROCK-I ASODN明显抑制了CAOV-3细胞的迁移,p160Δ3则显著增强了其迁移能力;转染10μmol/L或20μmol/L ROCK-I ASODN后细胞的随机运动能力分别为其对照组的(72.0±1.3)%和(55.9±2.5)%,定向运动能力分别为其对照组的(72.5±3.4)%和(54.5±1.9)%;转染p160Δ3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随机运动能力提高(38.7±1.2)%,定向运动能力提高(40.2±2.6)%。结论:ROCK-I蛋白表达或活性改变与人卵巢癌细胞CAOV-3的运动能力密切相关,ROCK-I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肿瘤细胞转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Ⅰ 寡核苷酸类 显性激活突变 肿瘤转移 卵巢癌
下载PDF
RhoC/ROCK-Ⅰ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对卵巢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振亚 韩志强 +4 位作者 肖敏 孙立石 周晓曦 卢运萍 周剑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RhoC/ROCK-Ⅰ的过度激活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RhoC及ROCK-Ⅰ在卵巢癌细胞SW626、Skov-3、A2780和Caov-3中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将携带ROCK-Ⅰ组成性激活突变体p160ROCK-ⅠΔ3的质粒(pCA... 目的探讨RhoC/ROCK-Ⅰ的过度激活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RhoC及ROCK-Ⅰ在卵巢癌细胞SW626、Skov-3、A2780和Caov-3中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将携带ROCK-Ⅰ组成性激活突变体p160ROCK-ⅠΔ3的质粒(pCAG-myc-p160ROCK-ⅠΔ3)以脂质体介导,转染上述4株人卵巢癌细胞,划痕试验和Boyden小室检测转染前后4种卵巢癌细胞的体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MTT比色法测定p160ROCK-ⅠΔ3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RhoC和ROCK-Ⅰ在4种卵巢癌细胞中呈不同程度表达,其中RhoC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侵袭力和迁移能力呈正相关(r=0.95,P<0.01),转染pCAG-myc-p160ROCK-ⅠΔ3后,4株细胞的侵袭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提高31.1%、33.0%、24.5%和39.4%;迁移能力分别提高33.9%、33.0%、25.0%和40.2%。各株细胞的增殖能力未显示出明显的变化。结论RhoC/ROCK-Ⅰ信号通路的活性与卵巢癌细胞的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相关,ROCK-Ⅰ活性的提高可显著增强卵巢癌肿瘤细胞的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C ROCK-Ⅰ 组成性激活突变 卵巢肿瘤 肿瘤转移
下载PDF
Gab2在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所致小鼠髓系异常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吉 汪心怡 +4 位作者 陈卓 李菲菲 郑红 瞿成奎 汪思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3-1008,共6页
目的:观察SHP-2信号通路中关键接头蛋白Gab2对SHP-2激活突变引发的小鼠髓系异常增殖是否具有调控作用。方法:用Gab2-/-和SHP-2D61G/+模型小鼠建立4种基因型(SHP-2+/+、Gab2-/-、SHP-2D61G/+和SHP-2D61G/+/Gab2-/-)小鼠,解剖分析其脾大小... 目的:观察SHP-2信号通路中关键接头蛋白Gab2对SHP-2激活突变引发的小鼠髓系异常增殖是否具有调控作用。方法:用Gab2-/-和SHP-2D61G/+模型小鼠建立4种基因型(SHP-2+/+、Gab2-/-、SHP-2D61G/+和SHP-2D61G/+/Gab2-/-)小鼠,解剖分析其脾大小,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骨髓髓系细胞表面标志分子Mac-1和Gr-1并计数Mac-1和Gr-1阳性髓系细胞比例,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小鼠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对细胞因子反应性,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沉淀实验检测骨髓来源肥大细胞经IL-3刺激后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活化水平,以及Gab2与SHP-2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敲除Gab2后显著减轻SHP-2激活突变导致的小鼠髓系增殖表型,主要表现在:脾指数减小,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小鼠髓系来源的Mac-1和Gr-1阳性细胞比例降低。与SHP-2D61G/+小鼠相比,经IL-3刺激后,骨髓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降低;骨髓来源肥大细胞内p-ERK和p-Akt表达明显下调,SHP-2D61G/+/Gab2-/-小鼠肥大细胞内无Gab2与SHP-2结合。结论:敲除Gab2可以明显减轻SHP-2D61G/+激活突变导致的小鼠髓系异常增殖,这种减轻作用可能与SHP-2无法与Gab2结合而导致下游信号途径ERK和Akt活化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2酪氨酸磷酸酶 基因激活突变 Gab2 髓系增殖性疾病
下载PDF
ROCK-Ⅰ蛋白活性变化对卵巢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志强 洪振亚 +5 位作者 胡春霞 胡轶 陈彩虹 卢运萍 周剑峰 马丁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35-738,共4页
目的:探讨ROCK-Ⅰ蛋白活性的改变对卵巢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将ROCK-Ⅰ的显性激活突变体p160△3以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SW626、SKOV3、A2780和CaOV-3细胞,采用RT-PCR与Westernblot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p160△3mRNA和蛋白... 目的:探讨ROCK-Ⅰ蛋白活性的改变对卵巢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将ROCK-Ⅰ的显性激活突变体p160△3以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SW626、SKOV3、A2780和CaOV-3细胞,采用RT-PCR与Westernblot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p160△3mRNA和蛋白的表达,Boyden小室观察该突变体对4种卵巢癌细胞株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MTT比色法测定转染前后细胞增殖及粘附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后,ROCK-Ⅰ的显性激活突变体p160△3在细胞内获得有效表达。转染了p160△3的SW626、SK-OV3、A2780和CaOV-3细胞的侵袭能力较各自的对照组分别提高(31.1±6·4)%、(33.0±2.0)%、(24.5±8)%及(39.4±2.8)%;同时四株细胞的随机运动能力较各自的对照组分别提高(31.9±1.0)%、(31.5±1.9)%、(23.0±0.5)%及(38.7±1·2)%,定向运动能力较各自的对照组分别提高(33.9±1.1)%、(33.0±3.6)%;(25.0±3.9)%及(40·2±2.6)%。转染后两株细胞的体外粘附能力及增殖能力均未显示出明显变化。空质粒pCAG-myc转染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CK-Ⅰ蛋白活性的改变与人卵巢癌细胞的体外侵袭与迁移密切相关,ROCK-Ⅰ蛋白活性的提高明显促进卵巢癌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I 显性激活突变 转移 卵巢肿瘤
下载PDF
ATP敏感性钾通道Kir6.2激活突变与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红 刘戈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397,共4页
关键词 糖尿病 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 Kir6.2激活突变
原文传递
组成型激活突变体在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勃 苏瑞斌 李锦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4年第5期257-260,共4页
G蛋白偶联受体 (GPCR)组成型活性概念的提出 ,使组成型激活突变体 (CAM)成为研究GPCR的新方法。CAM促进了对GPCR的结构、激活机制、活性调节及病理生理的研究。通过对CAM的研究发现了GPCR激活的关键结构区域 ,提出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 G蛋白偶联受体 (GPCR)组成型活性概念的提出 ,使组成型激活突变体 (CAM)成为研究GPCR的新方法。CAM促进了对GPCR的结构、激活机制、活性调节及病理生理的研究。通过对CAM的研究发现了GPCR激活的关键结构区域 ,提出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扩充的三元复合物模型”和GPCR激活过程中存在多个中间激活态的观点。CAM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野生型受体激活的失敏过程 ,并为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组成型活性 组成型激活突变
下载PDF
埃兹蛋白(Ezrin)及其突变体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19
作者 刘腾飞 陈妙娟 +2 位作者 高学娟 刘小会 刘朗夏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2年第4期29-34,共6页
Thr567位点磷酸化是ezrin活化的必需条件。利用定点突变引物将T567突变为A或D,通过PCR扩增出相应的基因片段,将其通过T4连接酶连接至含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0b(+),构建了原核重组质粒pET-20b(+)-Ez WT,pET-20b(+)-EzT567A和pET-20... Thr567位点磷酸化是ezrin活化的必需条件。利用定点突变引物将T567突变为A或D,通过PCR扩增出相应的基因片段,将其通过T4连接酶连接至含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0b(+),构建了原核重组质粒pET-20b(+)-Ez WT,pET-20b(+)-EzT567A和pET-20b(+)-EzT567D。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Rosseta后,用异丙基-β-硫代半乳糖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重组蛋白经亲和镍柱纯化以后,应用western blot鉴定纯化的融合蛋白。Ezrin野生型及其组成型激活和显性负突变质粒的成功构建及其目的蛋白His-Ez WT,His-EzT576A和His-EzT576D的成功表达纯化,为更深入地研究ezrin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兹蛋白 野生型 组成型激活突变 显性负突变 融合蛋白表达与纯化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NK突变体在中国健康人体的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许莉 黄一玲 +4 位作者 华潞 田蕾 李飞鸥 况扶华 李一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34-737,共4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NK突变体(rhTNK-tPA)在中国健康人体的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26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分为5个剂量组:0.1 mg·kg-12例,0.2 mg·kg-18例,0.4mg·kg-18例,0.6 mg·kg-12例,...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NK突变体(rhTNK-tPA)在中国健康人体的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26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分为5个剂量组:0.1 mg·kg-12例,0.2 mg·kg-18例,0.4mg·kg-18例,0.6 mg·kg-12例,每次20 mg 6例,分别单次静脉注射相应剂量的rhTNK-tPA。0.2,0.4,0.6 mg·kg-1,每次20 mg组,受试者在进行耐受性试验的同时完成药代动力学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浆rhTNK-tPA浓度。结果健康男性受试者静脉注射rhTNK-tPA 0.2,0.4,0.6mg·kg-1和每次20 mg后,Cmax分别为(16.44±2.64),(33.38±6.55),(41.45±11.00),(28.88±6.82)ng·L-1,t1/2分别为(147.00±47.00),(197.00±40.00),(190.00±19.00)和(224.00±60.00)min,AUC0-t分别为(15.79±4.36),(36.93±9.35),(37.54±5.89),(29.35±3.63)ng·L-1·h,Vd分别为(2.97±1.04),(3.23±0.75),(4.59±1.17)和(3.71±1.18)L。与试验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程度均为轻度,未经处理均自行消失。结论在研究剂量范围内,rhTNK-tPA呈线性动力学特征。每次15 mg到每次20 mg作为中国人溶栓治疗Ⅱ期临床试验的剂量可能是安全有效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NK突变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药代动力学 耐受性 健康受试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