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闭塞后脑循环代偿功能的测定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涛 张远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 用吸入CO_2后局部脑血流量改变这一脑循环负荷试验,研究颈动脉缺血后脑循环的代偿和变化,并探讨该负荷试验的价值。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测量额叶皮层血流量在同侧颈动脉夹闭前、及夹闭0 ~ 5... 目的 用吸入CO_2后局部脑血流量改变这一脑循环负荷试验,研究颈动脉缺血后脑循环的代偿和变化,并探讨该负荷试验的价值。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测量额叶皮层血流量在同侧颈动脉夹闭前、及夹闭0 ~ 50 d内的变化,同时测量负荷性指标--脑血流CO_2反应能力,并比较以上两指标。结果 颈动脉闭塞前后的局部脑血流量没有明显差异(P > 0.5),而颈动脉闭塞前后的脑血流对CO_2反应能力却有明显差异(P < 0.01)。结论 脑循环负荷性指标--脑血流CO_2反应能力可在局部脑血流量未发生改变时,更灵敏地反映颈动脉闭塞对脑循环的影响,使用这一指标有利于对颈动脉疾病的脑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深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闭塞 局部脑血流 血流CO2反应能力 激光多普勒血流
下载PDF
芍药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血流量及PGI_2/TXA_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饶梦琳 唐蜜 +1 位作者 何锦悦 董志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60,共6页
探讨芍药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血流量变化及PGI2/TXA2平衡的影响。取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芍药苷(10、20及40 mg·kg-1)处理组以及尼莫地平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 探讨芍药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血流量变化及PGI2/TXA2平衡的影响。取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芍药苷(10、20及40 mg·kg-1)处理组以及尼莫地平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模型。观察芍药苷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体积的影响,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给药前后大鼠缺血侧局部脑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侧海马CA1区COX-2的表达;ELISA法测血清中血栓素A2(TXA2)和前列腺素I2(PGI2)含量并计算PGI2/TXA2比值。结果表明,芍药苷处理组较I/R模型组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缩小梗死体积,增加缺血侧大脑局部血流量,抑制COX-2阳性表达,降低TXA2含量,提高PGI2含量及PGI2/TXA2比值。结果提示,芍药苷对局灶性缺血大脑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改善缺血侧大脑血流供应,调节PGI2/TXA2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脑缺血再灌注 激光多普勒血流 前列腺素I2 血栓素A2
原文传递
针刺对经脉穴位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刘芳 黄光英 张明敏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经穴及非经穴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DopplerFlowmeter,LDF)检测30例健康人针刺前后十二经脉循经经穴、经穴旁开和在经非穴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结果:人体穴位血流量高于经穴旁开... 目的:探讨针刺对经穴及非经穴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DopplerFlowmeter,LDF)检测30例健康人针刺前后十二经脉循经经穴、经穴旁开和在经非穴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结果:人体穴位血流量高于经穴旁开和在经非穴(P<0.05);针刺时,十二经脉循经线上经穴的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加,经穴旁开的血流量增减不明显,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时,十二经脉在经非穴的血流量虽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经穴的血流量与在经非穴的血流量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络的循经感传现象是可以客观检测的,微循环检测可以为经络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血流 经脉穴位 针刺前 激光多普勒血流 经络现象 十二经脉 诊断 医学图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评价活体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成功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宇 孟然 +2 位作者 闫峰 罗玉敏 吉训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评价活体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成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分析。方法:10只体重280-310 g的雄性SD大鼠用传统线栓法制作单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神经功能评分,LDF监测插栓前后大鼠脑血流动态变... 目的: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评价活体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成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分析。方法:10只体重280-310 g的雄性SD大鼠用传统线栓法制作单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神经功能评分,LDF监测插栓前后大鼠脑血流动态变化。于缺血2 h和再灌注24 h断头取脑,TTC染色检测脑片梗死灶体积。结果:基线血流均值为(224.99±75.00)PU,局灶神经功能障碍评分0分。插栓成功MCAO模型,缺血2 h血流均值为(67.23±6.90)PU,与基线血流差值为157.76PU,降幅约为70%(P<0.01),差异显著。拔拴后血流均值为(216.01±7.30)PU,与缺血2 h血流差值为148.78PU(P<0.01),差异显著;与基线血流差值为-8.98PU(P>0.05),无显著差异。再灌注24 h后,局灶神经功能障碍评分10.35分,脑片TTC染色显示梗死及水肿灶。插栓不成功模型LDF监测显示仍有血流通过,降幅少于基线的50%,再灌注24 h后,局灶神经功能障碍评分0分,TTC染色未见梗死灶。结论:LDF对大鼠脑血流的监测是除神经功能评分以外另一种判断活体大鼠MCAO模型制作成功的可靠而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大脑中动脉阻塞 激光多普勒血流
下载PDF
经皮电刺激治疗外伤性外周神经损伤40例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力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本文分析使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经皮电刺激对神经周围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丹迪Keypoint型肌电图仪对40例上肢周围神经不全损伤的患者,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使... 目的本文分析使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经皮电刺激对神经周围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丹迪Keypoint型肌电图仪对40例上肢周围神经不全损伤的患者,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检测电刺激前、后神经周围微循环血流改变情况,并分析电刺激对微循环的影响。同时在治疗前、后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比检测,并对不同病程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作对比分析。利用以上分析手段观察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40例臂丛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不全损伤的患者,经2-10个疗程的治疗后,受损神经功能治愈率达63%(25/40),有效率为90%(36/40)。LDF检测结果显示电刺激后神经周围微循环血流量较刺激前增加23.36%-26.96%,改善受损神经局部微循环,神经肌电检测结果显示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在不同病程的患者中进行比较,病程越短者,效果越好。结论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提高受损神经肌肉的兴奋度,促进受损神经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周围神经的再生。运动疗法的干预,能改善肌萎缩,增强肌协调力,预防关节僵硬,保持关节活动度,最终取得对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满意疗效。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得电刺激前、后神经周围微循环出现明显的血流量增加,证实电刺激能改善受损神经局部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 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电生理 神经周围微循环 激光多普勒血流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评估电针夹脊穴对糖尿病足病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高杰 张雅 +2 位作者 夏联恒 付晨菲 李晓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97-2099,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糖尿病足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64例0级糖尿病足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治疗周期为3 w。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温控...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糖尿病足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64例0级糖尿病足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治疗周期为3 w。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温控血流和阻断后反应性充血,对比两组之间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温控血流、阻断后反应性充血好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微循环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足病微循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治疗糖尿病足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病 激光多普勒血流 电针夹脊穴 温控血流 阻断后反应性充血
下载PDF
毛冬青总提取物对血栓形成及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熊天琴 廖嘉仪 +4 位作者 庞龙 赵玉民 陈元元 赵钟祥 张庆玲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毛冬青总提取物抗血栓及对微循环的作用。方法:采用FeCl3诱导大鼠体内血栓模型,结合对小鼠进行胶原蛋白-肾上腺素和角叉菜胶诱发体内血栓实验;观察毛冬青总体物的抗血栓作用,并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其温控血流变化及RF/PF... 目的:探讨毛冬青总提取物抗血栓及对微循环的作用。方法:采用FeCl3诱导大鼠体内血栓模型,结合对小鼠进行胶原蛋白-肾上腺素和角叉菜胶诱发体内血栓实验;观察毛冬青总体物的抗血栓作用,并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其温控血流变化及RF/PF值。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毛冬青总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大鼠颈总动脉血栓质量,能使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保护率增加、黑尾发生率降低、黑尾相对长度减小,局部微血管热刺激的血流百分变化值增加、压力阻断后反应性充血的RF/PF减小。结论:毛冬青总提取物能抑制体内血栓的形成,改善微循环,保护微循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冬青 激光多普勒血流 体内血栓 微循环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微循环实验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小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9期188-189,共2页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ry,简称LDF)是一种能够实时监测组织内微循环血流灌注并能够连续监测并反映微循环状态的瞬间改变的医用仪器,近十几年来,随着多模块LDF的出现以及多种探头的发明,使它的应用更加灵活和广泛。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 循环实验 应用 DOPPLER 微循环状态 教学 医用 连续监测
下载PDF
牙髓活力状态的临床判断之惑及解决之道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定明 傅裕杰 谭学莲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431-436,458,共7页
牙髓组织具有形成牙本质、提供营养、传导痛觉和对外界刺激产生保护性反应的功能。牙髓活力状态的临床判断是决定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评估的基础。长久以来,牙髓活力状态判断的测试方法以及判断标准,一直是临床医生争论的热点话... 牙髓组织具有形成牙本质、提供营养、传导痛觉和对外界刺激产生保护性反应的功能。牙髓活力状态的临床判断是决定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评估的基础。长久以来,牙髓活力状态判断的测试方法以及判断标准,一直是临床医生争论的热点话题,且常常给临床医生在需要准确判断牙髓活力状态及选择治疗方案时造成困惑。本文就牙髓活力状态的临床判断中所存在的困惑以及解决方法做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活力测试 牙髓感觉测试 脉搏血氧测定法 激光多普勒血流 牙髓神经分布
下载PDF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大鼠后肢缺血模型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盛家 陈兵 +5 位作者 佟铸 张淑文 史小林 许晴 张斌 张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LDF)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LDPI)监测Lewis大鼠后肢急性缺血模型血流和血压的动态变化,探讨大鼠后肢急性缺血后血流变化特点。方法切除大鼠左后肢股动脉制备急性后肢缺血模型,于术后2、7、14、28及4... 目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LDF)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LDPI)监测Lewis大鼠后肢急性缺血模型血流和血压的动态变化,探讨大鼠后肢急性缺血后血流变化特点。方法切除大鼠左后肢股动脉制备急性后肢缺血模型,于术后2、7、14、28及49 d对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肢体采用LDF进行血流、血压检测,于术后7 d采用LDPI进行血流检测。结果所有大鼠术后均成活,未发现后肢坏死;在术后14 d内手术侧后肢平均分为2分,在49 d平均分为1分。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肢体血流比值在术后2 d由术前的1上升至1.31±0.439(P=0.021),术后7 d和14 d分别为0.82±0.538和0.93±0.29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但均明显低于术后2 d的值(P=0.032和P=0.019);术后28 d下降到最低点(0.41±1.970),明显低于术后2、7和14 d值(P=0.004、P=0.007和P=0.006);在术后49 d手术侧后肢血流恢复到接近术前值(0.98±0.093),明显低于术后2 d(P=0.010)而高于术后28 d值(P=0.005),与术后7 d和14 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和P=0.382)。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肢体血压比值术后2 d由术前的1明显下降至0.47±0.375(P=0.031);术后7 d继续下降至0.44±0.118,与术后2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术后14 d下降到最低点(0.35±0.115),明显低于术后2 d和7 d值(P=0.001和P=0.036);术后28 d开始上升(0.54±0.146),明显高于术后14 d值(P=0.008),但与术后2 d(P=0.493)和7 d(P=0.55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9 d恢复接近术前值(0.97±0.094),明显高于术后2、7、14和28 d值(P=0.013、P=0.021、P=0.002和P=0.031)。结论切除大鼠后肢股动脉及分支的方法制备后肢急性缺血模型,在术后14~28 d患肢缺血处于最严重阶段。LDF和LDPI可以动态监测肢体血流及血压的变化,对监测大鼠后肢术后缺血的动态演变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 激光多普勒 后肢缺血 动物模型 大鼠
原文传递
恒牙牙髓炎的活髓保存治疗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补领 罗奕菲 +1 位作者 徐稳安 童忠春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7期433-441,共9页
活髓保存治疗是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牙髓组织、提高患牙远期保存率的方法,但其被认为适应范围有限,疗效不确定。牙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是决定临床治疗方案和评估疗效的组织学基础,而常用的检查方法无法全面反映牙髓的病理学改变。随着对... 活髓保存治疗是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牙髓组织、提高患牙远期保存率的方法,但其被认为适应范围有限,疗效不确定。牙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是决定临床治疗方案和评估疗效的组织学基础,而常用的检查方法无法全面反映牙髓的病理学改变。随着对牙髓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现代诊疗技术及盖髓材料的革新,活髓保存治疗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以往被认为需要摘除牙髓的患牙上。本文根据循证文献,就牙髓炎病理改变、恒牙牙髓炎活髓保存治疗的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在活髓保存治疗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包括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组织氧检测仪、核磁共振成像、牙科显微镜等技术与方法准确判断牙髓炎症状态,并依此决定牙髓的去留程度;结合严格的感染控制与高生物相容性盖髓材料的使用,活髓保存治疗可运用在部分龋源性露髓患牙与出现不可复性牙髓炎症状的恒牙上。未来的研究则需从牙髓修复再生机制、牙髓炎诊断精准化、盖髓材料的升级等方面提高恒牙牙髓炎活髓保存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炎 恒牙 活髓保存治疗 直接盖髓术 牙髓切断术 适应证 预后 防御反应 修复反应 激光多普勒血流 组织氧检测 核磁共振成 盖髓材料
下载PDF
丹灯通脑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丹 吴思鹏 +2 位作者 侯金才 赵丽 汪宁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670-1676,共7页
目的探讨丹灯通脑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对丹灯通脑胶囊临床药效再评价。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2 h后拔出线栓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目的探讨丹灯通脑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对丹灯通脑胶囊临床药效再评价。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2 h后拔出线栓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TTC染色法观察丹灯通脑胶囊对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ery,LDF)测定缺血再灌注大鼠局部脑血流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微透析系统检测脑缺血后氨基酸含量变化;流式分析预防治疗脑内海马钙离子含量。结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丹灯通脑胶囊组大鼠7、14 d脑血流量回升且脑梗死体积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和海马内钙离子含量降低。结论提示丹灯通脑胶囊有明显预防和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及减少胞内钙离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灯通脑胶囊 脑缺血 微透析 局部血流 激光多普勒血流
原文传递
糖尿病大鼠脑额叶皮层血流量的经时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明艳 王玥 +3 位作者 毕田田 毕玉莹 王冬雪 赵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7-1523,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脑额叶皮层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初步研究其与主要血管活性物质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认知障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提供前期基础。方法 3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脑额叶皮层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初步研究其与主要血管活性物质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认知障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提供前期基础。方法 3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复制糖尿病模型,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72 h空腹血糖≥16.7 mmol·L^(-1)作为成模标准,血糖仪连续动态测定FBG,Morris水迷宫检测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双通道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大鼠90 d额叶皮层血流量。另取34只♂Wistar大鼠分组造模同前,连续动态监测造模d 0、7、14、21、28、35、42、56、75额叶皮层血流量;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i NOS、c NOS和ET-1的浓度。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从训练第6次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额叶皮层血流量/100 g体重明显降低(P<0.05);额叶皮层血流量动态监测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造模d 21脑血流量/100 g体重下降(P<0.05),并在相似水平持续到成模d 75(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脑脊液中i NOS和c NOS浓度明显升高(P<0.05),ET-1浓度明显下降(P<0.01)。结论糖尿病认知障碍大鼠额叶皮层血流量减少,提示脑血流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发生认知障碍的因素之一。糖尿病动态脑血流量检测显示脑血流量减少发生在糖尿病早期,之后并无明显继续恶化。脑血流减少可能与NO、ET-1浓度变化无明显关系,但脑血流的变化趋势可能与二者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额叶皮层 血流 双通道激光多普勒血流 NOS ET-1
下载PDF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文洁 李筱荣 《国际眼科纵览》 2008年第6期382-387,共6页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近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从组织病理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组织病理学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血管均有变性,脉络膜毛细血管管腔狭窄、闭锁或瘢痕,并可见脉络膜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近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从组织病理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组织病理学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血管均有变性,脉络膜毛细血管管腔狭窄、闭锁或瘢痕,并可见脉络膜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血流动力学则从博动性眼血流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等方面描述脉络膜循环障碍。本文就各项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脉络膜病变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 激光多普勒血流 吲哚青绿 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皮肤微循环的测量 被引量:7
15
作者 岳学状 朱文元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6年第6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皮肤微循环 器测量 激光多普勒血流 DOPPLER 血流变化 皮肤颜色 外用药物 视觉评估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微血流改变与病程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雅娟 傅汉菁 刘晓燕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微血流改变与其病程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中病程≤5年和≥15年者各17例。用皮肤血流阻断后反应性充血(PORH)的方法,以左前臂皮肤为测定点,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记录阻断前、中、后的皮肤微血...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微血流改变与其病程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中病程≤5年和≥15年者各17例。用皮肤血流阻断后反应性充血(PORH)的方法,以左前臂皮肤为测定点,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记录阻断前、中、后的皮肤微血流值。结果:短病程组的皮肤微血流最大值明显高于长病程组(27.83±8.83比18.07±6.91,P<0.01);短病程组的皮肤微血管反应性充血速率明显大于长病程组(2.62±1.50比1.57±0.96,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前臂皮肤微血管病变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病程 患者皮肤 血流改变 激光多普勒血流 REACTIVE DOPPLER 微血管病变
下载PDF
高压氧对人重度牙周炎的作用及疗效维持时间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铁楼 蔺世龙 +6 位作者 刘国勤 刘景昌 宋培智 许兵 张新海 陈骏 王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人重度牙周炎的作用及疗效维持时间。方法3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用HBO治疗,对照组用漱口液含漱。常规测定2组在治疗前、后和治疗1年后的GI、SBI、PD、AL、PLI和龈沟液量(GCF),用激光多...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人重度牙周炎的作用及疗效维持时间。方法3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用HBO治疗,对照组用漱口液含漱。常规测定2组在治疗前、后和治疗1年后的GI、SBI、PD、AL、PLI和龈沟液量(GCF),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牙龈血流量(GBF)。结果HBO治疗后GI降低1.1,SBI降低1.2,PD和AL均减少0.7mm,PLI减少0.8,GCF量降低2.0;GBF增加1.8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BO治疗1年后的各牙周指标与治疗结束时比较,GI和SBI均轻度增加,而PD、AL、PLI、GCF和GBF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HBO对人重度牙周炎有较好治疗效果,其疗效可维持1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重度牙周炎 龈沟液 牙龈血流 激光多普勒血流
下载PDF
青年人群前磨牙牙髓血流灌注量研究
18
作者 黄晓凤 胡玉萍 +2 位作者 李娇娇 韦方圆 黎淑芳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00-205,共6页
目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检测青年人群的前磨牙牙髓血流灌注量(PBF),统计分析青年人群前磨牙生理状态下PBF参考值范围,探讨年龄、性别、牙位对PBF的影响。方法: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学院两所高校的在校生及就诊于右江民族医学... 目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检测青年人群的前磨牙牙髓血流灌注量(PBF),统计分析青年人群前磨牙生理状态下PBF参考值范围,探讨年龄、性别、牙位对PBF的影响。方法: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学院两所高校的在校生及就诊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的患者招募150名志愿者。使用LDF进行前磨牙PBF值检测,硅橡胶印模材料将LDF探头垂直固定于前磨牙颊侧中线距龈缘2~3 mm的待检测区域,进行检测及记录检测结果,并讨论影响PBF的相关因素。结果:(1)健康人群前磨牙PBF参考值范围:男性上颌第一前磨牙:(10.19±4.28)PU;上颌第二前磨牙:(11.29±4.33)PU;下颌第一前磨牙(10.07±4.63)PU;下颌第二前磨牙(10.67±4.39)PU。女性:上颌第一前磨牙(10.20±4.68)PU;上颌第二前磨牙(10.57±4.22)PU;下颌第一前磨牙(9.46±4.15)PU;下颌第二前磨牙(10.35±4.78)PU。(2)上颌前磨牙PBF值较下颌同名前磨牙PBF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第二前磨牙PBF值较同颌第一前磨牙PBF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第二前磨牙PBF值与第一前磨牙PBF值间存在弱正相关性(P<0.05)。(4)同颌同名牙PBF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25、44PBF值存在性别差异(P<0.05)。PBF值与年龄间的相关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人群上颌前磨牙的PBF值较下颌前磨牙的PBF值高,第二前磨牙的PBF值较同颌第一前磨牙血流值高,同颌同名前磨牙PBF值不存在差异,可作为对照牙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 前磨牙 牙髓血流灌注量
下载PDF
通过测定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诊断恶性肿瘤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贾英杰 张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93-1795,共3页
目的: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判断其是否能诊断恶性肿瘤血瘀证。方法:选择健康人、恶性肿瘤非血瘀证患者、恶性肿瘤血瘀证患者各60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来测定3组的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选取受试对象... 目的: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判断其是否能诊断恶性肿瘤血瘀证。方法:选择健康人、恶性肿瘤非血瘀证患者、恶性肿瘤血瘀证患者各60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来测定3组的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选取受试对象的双上肢内关穴为检测部位,并设置32℃、36℃、38℃、40℃、42℃五个温度,记录不同温度下各组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值。结果:3组的外周组织氧分压及在相同温度下的血流灌注值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温度的升高,健康人组的外周组织血流灌注值显著升高,恶性肿瘤非血瘀证组次之,血瘀证组最差。结论:通过测定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可以诊断中晚期恶性肿瘤血瘀证,且安全、方便、无创、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 恶性肿瘤血瘀证 诊断
下载PDF
不同阻断压力和时间对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反应性充血影响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傅汉菁 赵静 +1 位作者 沈英华 袁申元 《微循环学杂志》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皮肤微血流阻断后反应性充血(PORH)的最佳阻断压力和时间。方法:应用LDF对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皮肤PORH进行连续三天检测,每天的阻断加压量及持续时间分别为收缩压以上20mmHg/2mi... 目的:观察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皮肤微血流阻断后反应性充血(PORH)的最佳阻断压力和时间。方法:应用LDF对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皮肤PORH进行连续三天检测,每天的阻断加压量及持续时间分别为收缩压以上20mmHg/2min、30mmHg/3min以及40mmHg/4min,快速减压,以诱发PORH,比较三种阻断状态对上肢皮肤微血流阻断后最小值PUmin、最大值PUmax及PUmax-PUmin的影响。结果:在以上三种压力和时间状态下,前臂PUmin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Umax及PUmax-PUmin于30mmHg/3min时分别为40.46±17.72和36.04±16.97,与40mmHg/4min时测值(40.39±15.45和36.16±15.56)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明显高于20mmHg/2min时测定结果(28.27±15.48、23.70±15.72,P<0.01)。结论:采用收缩压以上30mmHg/3min,即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微血管达到较好的反应性充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反应性充血 患者皮肤 初步比较 压力 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激光多普勒血流 阻断持续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