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演绎证成的认知解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晓华
-
机构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6-19,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认知动作和受限主体的逻辑研究"(11YJA72040001)
-
文摘
演绎也是需要证成的,这如同把所有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科学大厦放置在一个火山口上,随时有崩溃的危险。论文在对各种演绎证成进行评判的基础上,从认知主体的角度分析,认为演绎证成其实也是一个逻辑全能问题,演绎证成在认知主体层面上才需要辩护,从而维护科学大厦的基础。
-
关键词
推理规则
演绎证成
逻辑全能
-
Keywords
inference rule
justification of deduction
logical omniscience
-
分类号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盲目推理”视角下的演绎证成问题
- 2
-
-
作者
刘小飞
张留华(指导)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思想与文化》
2022年第2期473-488,共1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逻辑词汇的历史演进与哲学问题研究”(20&ZD046)
-
文摘
自哈克明确提出演绎证成困境以来,“如何为演绎提供证成”已成为逻辑哲学探讨的核心之一。该问题的根本在于:如何在前提可信情况下确保演绎的结论也是可信的。考虑到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方案都面临诸多质疑以至失败,博格西安基于推理主义观点,提出一种所谓的“盲目推理”方案:假若主体掌握的某一概念的构成性条件是他能进行包含此概念的某一方式的推理,就此种方式的推理而言,他便有权利把对前提的相信传递至对结论的相信,如此从前提推出结论,无需证成也无可指责。当代学者威廉姆森、霍维奇、卡萨莱尼奥等人对此方案提出质疑,但是借助于班固提出的“习惯生成规则”这一思路,或可从语言共同体的约定实践层面对“盲目推理”方案作补充论证。
-
关键词
演绎证成
推理主义
盲目推理
约定实践
-
Keywords
justification of deduction
inferentialism
blind reasoning
convention as practice
-
分类号
B812.23
[哲学宗教—逻辑学]
-
-
题名逻辑可修正性:蒯因、普特南与哈克
- 3
-
-
作者
颜中军
-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
-
出处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6,共5页
-
文摘
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兼逻辑学家蒯因、普特南和哈克基于各自的认识论与形而上学立场都曾明确主张逻辑可修正。蒯因的逻辑可修正论根植于他的整体主义知识观,而普特南的逻辑可修正论与其实在论立场密不可分。哈克在批判地吸收蒯因、普特南逻辑实用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以皮尔士为代表的古典实用主义,主张更加彻底的知识可错论和激进的逻辑可修正论。尽管蒯因、普特南以及哈克的逻辑可修正论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逻辑可修正性仍然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
关键词
逻辑可修正性
逻辑实用主义
逻辑绝对主义
演绎的证成
主体可错论
-
Keywords
revisability of logic
logical pragmatism
logical absolutism
justification of deduction
agent fallibilism
-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论哈克的逻辑可修正性思想
- 4
-
-
作者
颜中军
-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共5页
-
文摘
哈克在继承皮尔士、蒯因、普特南等人的思想基础之上,主张更加彻底的实用主义逻辑观,先后至少提出了五个主要论证:实用主义论证、演绎问题论证、发生学论证、认识论论证和历史学论证,分别给出了经验决定的不充分性、演绎的不可绝对证成性、形式化方法的固有局限性、认知主体理性的有限性和逻辑历史的曲折多样性等五个基本理由,从不同角度捍卫了逻辑的可修正性。
-
关键词
苏珊·哈克
逻辑可修正性
逻辑实用主义
演绎的证成
主体可错论
-
Keywords
Susan Haack
Revisability of logic
Logical pragmatism
Justification of deduction
Agent fallibilism
-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