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散星团中的耀星及其演化学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家骥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4-74,共11页
耀星是红矮星早期演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恒星的质量。在年轻和比较年轻的疏散星团(和星协)中,都含有大量耀星,它们的光度分布是疏散星团(或星协)年龄的标志。在昂星团中已发现大星耀星,对它们的自行、测... 耀星是红矮星早期演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恒星的质量。在年轻和比较年轻的疏散星团(和星协)中,都含有大量耀星,它们的光度分布是疏散星团(或星协)年龄的标志。在昂星团中已发现大星耀星,对它们的自行、测光和分光资料进行深入的统计研究,对于解决疏散星团及矮星起源和演化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星 疏散星团 化学
下载PDF
内爆音二三事
2
作者 朱晓农 《东方语言学》 2021年第2期1-14,共14页
本文梳理了内爆音的发现过程,指出从赵元任、李方桂至今的内爆音研究,一直引领世界。吴语、闽语和壮侗语中很早就发现有内爆音,国内外学界一致认为吴语和闽语的内爆音借自壮侗语。朱晓农、寸熙(2006)挑战这一成见,提出吴语和闽语内爆音... 本文梳理了内爆音的发现过程,指出从赵元任、李方桂至今的内爆音研究,一直引领世界。吴语、闽语和壮侗语中很早就发现有内爆音,国内外学界一致认为吴语和闽语的内爆音借自壮侗语。朱晓农、寸熙(2006)挑战这一成见,提出吴语和闽语内爆音为自发产生,引发巨大争议。此后几年作者的研究不断证实自发论,并逐渐为大部分学者所接受。本文详细列举事实理由、语音原理、类型学和演化学原因,确证汉语方言中的内爆音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是自然音变的演化结果,并以此作为案例讨论演化论(包括接触)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爆音 自发产生 类型学 化学 语音原理 逻辑理由
原文传递
太阳系演化学的进展
3
作者 宣焕灿 《天文爱好者》 1995年第1期10-12,共3页
太阳系演化学的进展宣焕灿早在二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探讨世界生成的问题。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天和地是在浑饨中由阴阳两气相作用而诞生的见解;西汉的《淮南子》和东汉的《灵宪》中,则对天地万物从浑饨中生成的过程作过更详尽... 太阳系演化学的进展宣焕灿早在二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探讨世界生成的问题。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天和地是在浑饨中由阴阳两气相作用而诞生的见解;西汉的《淮南子》和东汉的《灵宪》中,则对天地万物从浑饨中生成的过程作过更详尽的阐述。古希腊的留基伯和德漠克利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 化学 星云学说 灾变学说
原文传递
从太阳系到深空天体(下)
4
作者 王玉民 《天文爱好者》 2006年第8期42-44,共3页
白矮星的研究与中子星的发现 随着物理学、天体演化学的发展,20世纪天文学家对致密星有了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天体 太阳系 天文学家 20世纪 中子星 白矮星 物理学 化学 致密星
原文传递
天体力学的奠基人 太阳系演化学的开创者─-纪念拉普拉斯诞生250周年 被引量:2
5
作者 宣焕灿 《天文爱好者》 1999年第6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天体力学 太阳系化学 拉普拉斯
原文传递
缅怀中国孢粉学和古植物演化学的奠基人徐仁院士
6
作者 刘东生 李文漪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3-49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孢粉学 古植物化学 徐仁
下载PDF
琥珀里的大发现
7
作者 张雷 《大自然探索》 2003年第4期75-77,共3页
2001年6月,从事竹节虫目昆虫演化与生态研究的德国学者得到了一批琥珀,对它们的研究改变了人们看待昆虫世界的方式,也恢复了人们对生命多样性的敬畏。
关键词 琥珀 生命多样性 昆虫学 竹节虫 昆虫化学 螳螂竹节虫
下载PDF
回忆我的父亲
8
作者 徐竺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5-496,共2页
关键词 徐仁 孢粉学 古植物化学 化石
下载PDF
西南天山晚泥盆世放射虫Pylentonemid的演化学意义
9
作者 刘羽 郝守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38-1538,共1页
关键词 放射虫化石 西南天山 化学 晚泥盆世 特征 上泥盆统 外骨骼 分异度
下载PDF
深时全球变化与生态系演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
1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大自然》 2012年第4期76-76,共1页
2012年5月12-13日,“地球生物学论坛——深时全球变化与生态系演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 2012年5月12-13日,“地球生物学论坛——深时全球变化与生态系演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地质及地球物理研究所协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舒德干、焦念志、周忠和、殷鸿福、金振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校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师生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大学 全球变化 化学 生态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武汉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重点实验室
原文传递
发现真的最重要吗
11
作者 佚名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04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科学发展史 宇宙化学 应用 抗生素 科普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