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陷盆地轴向沉积体系空间展布及演化特征——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秦春雨 王华 +2 位作者 姜平 杨希冰 邹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2-551,共10页
轴向沉积体系是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勘探中的有利相带.为加深对断陷盆地轴向沉积体系发育及其演化的认识,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滨线迁移轨迹特征及钻井信息,揭示涠西南凹陷流一段西部轴向三角洲沉积体系的空间展... 轴向沉积体系是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勘探中的有利相带.为加深对断陷盆地轴向沉积体系发育及其演化的认识,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滨线迁移轨迹特征及钻井信息,揭示涠西南凹陷流一段西部轴向三角洲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及演化特征,认为轴向三角洲沉积通常发育于断陷盆地裂陷晚期,其垂向叠置样式及空间展布受到构造活动、古地貌以及相对湖平面变化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涠西南凹陷西部轴向三角洲沉积体系由6期加积和进积两种不同类型的准层序组构成.加积型准层序组发育时期,可容空间增长速率较高,顶积层厚度较大,单期厚度约为50~80 m,底积层延伸范围广,以发育S型前积为特征,前积角度相对较低(1.5°~2.0°),滨线迁移轨迹为上升型;进积型准层序组发育时期,可容空间增长速率较低,缺乏顶积层(厚度小于30 m),以发育斜交型前积为特征,前积角度高,平均约为3°,可见顶超现象,滨线迁移轨迹为平缓型.加积与进积两种类型准层序组相互叠置,交替出现,在垂向和横向上对涠西南凹陷进行充填.轴向三角洲沉积发育于涠西南凹陷第2次裂陷晚期,其空间展布及演化受相对湖平面阶段性变化及构造-古地貌格局的控制,相对湖平面经历了多次"上升-稳定"的阶段性变化,沿二号断裂带的差异沉降很可能是导致这种阶段性变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三角洲体系 涠西南凹陷 线迁移轨迹 相对湖平面变化 差异沉降 二号断裂带
原文传递
构造掀斜主导的断陷湖盆缓坡层序“源—汇”正演模拟定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谈明轩 朱筱敏 +1 位作者 张自力 孙浩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81-1493,共13页
断陷湖盆缓坡带的构造掀斜作用对其地层叠置样式和沉积体系展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基于“源—汇”系统理论的地层正演模拟研究方法,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下(以2 Myr为总时长)对断陷盆地缓坡带构造掀斜型层序地层发育样式及其相关地... 断陷湖盆缓坡带的构造掀斜作用对其地层叠置样式和沉积体系展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基于“源—汇”系统理论的地层正演模拟研究方法,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下(以2 Myr为总时长)对断陷盆地缓坡带构造掀斜型层序地层发育样式及其相关地貌演化、沉积物通量变化进行了定量表征。以恒定的绝对湖平面为研究前提,共建立了高/低沉积物供给的背景下4种不同的地层正演模型。两种不同缓坡带掀斜初始位移模型的设定反映了掀斜点和沉积滨线的相对位置,以便于不同掀斜层序样式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掀斜支点位于滨线之上的模型常形成湖侵和正常湖退,而掀斜支点位于滨线之下的模型常形成强制湖退。滨线迁移轨迹和层序叠置样式的不一致性贯穿整个层序发育过程,是沉积物通量及滨线迁移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模型中沉积物通量的变化直接响应于源区地貌演变,滨线迁移则受控于新增可容空间和沉积物供给的相互关系。这一系列构造掀斜型层序模型及其相关成因解释对断陷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叠置样式的精细解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模拟研究对断陷湖盆的高频湖平面变化特征也有较为合理的解释(如海洋同位素3期以来的贝加尔湖)。然而本次正演模拟所设置的初始地貌较为单一,在相同构造、气候条件下和不同沉积物供给背景下所形成地层模型无法涵盖所有缓坡带层序地层类型。由此可见,基于“源—汇”系统思想探讨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多样性的相关模拟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正演模拟 构造掀斜作用 缓坡带 地层叠置样式 线迁移轨迹 “源—汇”系统
下载PDF
湖盆斜坡生长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俊峰 白斌 +4 位作者 郭懿萱 侯云超 李一凡 夏勇 龙盛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7-996,共10页
形成于大陆边缘的斜坡生长理论,对于理解海洋和湖盆的沉积充填过程、构造—气候—沉积的耦合响应关系及深水储层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重要发展。湖相盆地的斜坡生长现象近年来才被关注。斜坡生长现象提供了... 形成于大陆边缘的斜坡生长理论,对于理解海洋和湖盆的沉积充填过程、构造—气候—沉积的耦合响应关系及深水储层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重要发展。湖相盆地的斜坡生长现象近年来才被关注。斜坡生长现象提供了丰富的沉积学指示。通过斜坡生长过程分析,可恢复大陆边缘或湖盆边缘古地形、水体深度,获取地层加积、进积的速率等有关沉积体系演化的定量信息;进而揭示海/湖平面变化、气候变化、物源供给特点以及沉积物传送和分散样式。近年来,对匈牙利Pannonian盆地、罗马尼亚Dacian盆地以及中国渤海湾盆地秦南凹陷和东营凹陷等湖相沉积斜坡,已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目前,对坳陷湖盆等重要类型盆地的斜坡生长方式的认识尚不清楚;关于湖盆斜坡生长与三角洲前缘-深水区沉积物分散样式的过程与响应关系,尚不明确;对湖盆斜坡体的成因及其控砂机理研究尚为薄弱。以上几个方面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生长 线迁移轨迹 沉积物分散样式 深水砂岩 坳陷型湖盆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北部早—中中新世滨线迁移轨迹与沉积体系演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昕 林畅松 +4 位作者 张忠涛 冯轩 张博 舒梁峰 姜静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11,I0007,共14页
根据三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研究珠江口盆地北部珠江组—韩江组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特征,明确珠江口盆地北部早—中中新世沉积体系演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通过识别不同类型的前积倾斜层特征,分析早—中中新世滨线迁移趋势,建立滨线迁移... 根据三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研究珠江口盆地北部珠江组—韩江组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特征,明确珠江口盆地北部早—中中新世沉积体系演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通过识别不同类型的前积倾斜层特征,分析早—中中新世滨线迁移趋势,建立滨线迁移轨迹与层序旋回及海平面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北部陆架区早—中中新世珠江组—韩江组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CS1和CS2)和8个三级层序(S1-S8),研究区识别5种前积倾斜层,并划分为上升海侵型、下降海退型和下降海侵型3种滨线迁移轨迹类型。珠江组沉积早期,陆架边缘三角洲体系自陆架边缘向陆地退积,逐渐演化为内陆架三角洲而形成上升海侵型滨线迁移轨迹;珠江组沉积晚期—韩江组沉积早期,三角洲体系开始向盆地方向推进,逐渐演化为外陆架三角洲体系,滨线迁移轨迹呈下降海退型;韩江组沉积晚期,三角洲体系再次后退至内陆架区而形成下降海侵型滨线迁移轨迹。研究区滨线迁移轨迹与区域性海平面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该结果对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格架 线迁移轨迹分析 三角洲体系 沉积演化 海平面变化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