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新林区中生代流纹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乔牡冬 孙加鹏 +3 位作者 李宇菡 刘玉 张文强 王久懿 《地质与资源》 CAS 2018年第4期324-336,共13页
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主要由流纹岩、英安岩及其凝灰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4.5±0.68 Ma,时代为晚侏罗世.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主要由流纹岩及其凝灰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1.12±0.5 Ma,时... 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主要由流纹岩、英安岩及其凝灰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4.5±0.68 Ma,时代为晚侏罗世.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主要由流纹岩及其凝灰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1.12±0.5 Ma,时代为早白垩世.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质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中等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显示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Sr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等.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明显,明显Eu负异常.微量元素显示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和轻稀土元素,Ba、Sr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强烈亏损.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和前人研究资料,认为新林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来源于下地壳玄武质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造山后的伸展环境有关.白音高老组火山岩源于下地壳斜长角闪岩的非理想熔融,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的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年代学 鄂博 白音高老 伸展环境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南段塔尔气地区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超 杨伟红 +2 位作者 和钟铧 吴浩 吴庆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55-265,共11页
对出露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塔尔气地区的满克头鄂博组的流纹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流纹岩形成于143~141 Ma,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而不是以前认为的晚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时期流纹岩... 对出露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塔尔气地区的满克头鄂博组的流纹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流纹岩形成于143~141 Ma,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而不是以前认为的晚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时期流纹岩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形式,(La/Yb)N=2.55~12.82,具有明显负Eu异常。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U、K、Pb的富集及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P的强烈亏损,这是壳源岩浆的特征。流纹岩锆石εHf(t)=+4.6~+10.9,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501~905 Ma,反应其源区物质主要为早古生代—新元古代时期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岩石圈伸展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鄂博 流纹岩 大兴安岭中南段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图里河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凯 吴涛涛 +2 位作者 刘金龙 鲍庆中 杜守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7-376,共10页
对大兴安岭北段图里河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对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给予制约。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157±1Ma)。该组... 对大兴安岭北段图里河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对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给予制约。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157±1Ma)。该组火山岩具有高硅(Si O2=69.09%~75.92%)、富碱(K2O+Na2O=8.04%~9.23%),贫镁、铁、钙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偏铝质-弱过铝质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形式,(La/Yb)N=5.85~13.53,无铕异常或具有较弱的铕负异常;火山岩样品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Mg#值为12.14~31.01,平均值22,Nb/Ta值(6.67~27.17,平均值12.23),Rb/Sr值(0.35~3.63,平均值1.58),显示火山岩岩浆源区为下地壳。依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判别图解,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认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造山后伸展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博 蒙古-鄂霍茨 岩石成因 大兴安岭北段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鹏川 李世超 +3 位作者 刘正宏 李刚 白新会 万乐 《世界地质》 CAS 2016年第1期77-88,共12页
为确定内蒙古林西地区五十家子盆地火山岩地层归属及形成环境,对火山岩岩石组合及盆地内流纹岩进行了研究。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1.4±1.4 Ma,表明其喷发于晚侏罗世晚期。流纹岩具有高SiO_2含量和全碱含量,稀土元素配分... 为确定内蒙古林西地区五十家子盆地火山岩地层归属及形成环境,对火山岩岩石组合及盆地内流纹岩进行了研究。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1.4±1.4 Ma,表明其喷发于晚侏罗世晚期。流纹岩具有高SiO_2含量和全碱含量,稀土元素配分图呈右倾趋势,具Eu负异常,富集Rb、K和Th,亏损Ba、Sr、Ti和Nb。归纳近年来大兴安岭南段的火山岩年代学数据表明,160~150 Ma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活动峰期,综合地层层序及测年结果将五十家子盆地火山岩划归为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具有与A型花岗岩相同的化学组成,指示林西地区在晚侏罗世晚期处于伸展环境,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岩石圈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五十家子盆地 林西地区 鄂博 U-PB年龄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索伦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14
5
作者 高龙飞 和钟铧 +2 位作者 隋振民 陆凯杰 刘峰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1-894,共14页
对大兴安岭中段索伦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及Hf同位素研究,讨论该地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用LA-ICP-MS测得索伦地区满克头鄂博组2个流纹岩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38.0±1.5Ma和139.... 对大兴安岭中段索伦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及Hf同位素研究,讨论该地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用LA-ICP-MS测得索伦地区满克头鄂博组2个流纹岩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38.0±1.5Ma和139.9±2.5Ma,表明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是早白垩世早期,而非晚侏罗世;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具有高硅、富碱、弱过铝质-过铝质(A/CNK=0.99~1.34)、分异程度高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部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锆石Hf同位素组成表明,该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具有较高的εHf(t)值(+4.06^+8.24),二阶段模式年龄为936~664Ma,暗示其可能起源于从亏损地幔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造山带的垮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中段 鄂博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LA-ICP-MS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辉音敖包一带晚侏罗世火山岩特征及时代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英富 王根厚 段炳鑫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90-1699,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工作区(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辉音敖包一带)的实地勘测,将工作区内前人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重新认识:以地层学和年代学为依据,将火山岩地层及岩石组合特征与火山活动规律相结合,将工作区内的晚侏罗世查干诺尔组及布拉格哈达组... 本文通过对工作区(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辉音敖包一带)的实地勘测,将工作区内前人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重新认识:以地层学和年代学为依据,将火山岩地层及岩石组合特征与火山活动规律相结合,将工作区内的晚侏罗世查干诺尔组及布拉格哈达组重新厘定为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对比于查干诺尔组下部,SHRIMP年龄为161~153Ma)、早白垩世玛尼吐组(对比于查干诺尔组上部,SHRIMP年龄为133 Ma)及白音高老组(对比于布拉格哈达组,SHRIMP年龄为133~129 Ma),这有利于建立地层统一的区域对比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东乌珠穆沁旗 鄂博 玛尼吐 白音高老 区域对比
下载PDF
大兴安岭克一河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杜洋 刘正宏 +3 位作者 崔维龙 王师捷 王阳 杜传业 《世界地质》 CAS 2017年第1期54-65,共12页
大兴安岭北段克一河地区满克头鄂博组岩石主体岩性为流纹质、英安质火山岩,火山岩TAS图解中显示其为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139±2)Ma。火山岩多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iO_2和全碱含量。稀土元素总量较... 大兴安岭北段克一河地区满克头鄂博组岩石主体岩性为流纹质、英安质火山岩,火山岩TAS图解中显示其为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139±2)Ma。火山岩多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iO_2和全碱含量。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137.34×10^(-6)~191.18×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_N=12.57~22.25),具中等负Eu异常(δEu=0.40~0.7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岩石Sr平均值为115×10^(-6),Yb的平均值为1.70×10^(-6),Y/Yb平均值为9.46,(Ho/Yb)_N平均值为1.04,且具负的Eu异常,暗示岩浆可能来源于加厚麻粒岩下地壳部分熔融,结合区域特征,推测该火山岩可能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碰撞造山所导致的地壳加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鄂博 火山岩 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尹志刚 郝科 +5 位作者 刘成龙 王阳 李海娜 李敏 宫兆民 张圣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5-1835,共11页
为确定内蒙古东乌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地层的时代归属和形成构造背景,对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流纹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0.9±4.2Ma,时代归属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属于高钾... 为确定内蒙古东乌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地层的时代归属和形成构造背景,对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流纹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0.9±4.2Ma,时代归属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且具有高硅、富碱、高铝、贫钙贫镁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配分曲线右倾,具有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Th和轻稀土元素,亏损Sr和Nb、Ti、P;基性相容元素Cr、Co、Ni和Mg^#值较低,岩浆来源于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流纹岩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结合相关构造判别图解,表明东乌旗地区在晚侏罗世处于伸展构造环境,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伸展作用体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乌旗地区 鄂博 锆石U-PB年龄 伸展环境 蒙古-鄂霍次
下载PDF
内蒙古海莫赛格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银行 滕学建 +4 位作者 李艳锋 杨俊泉 彭丽娜 李影 刘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1-225,共15页
内蒙古海莫赛格地区发育有中-晚侏罗世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火山岩形成于164.0±1.0~155.5±0.9Ma,属中-晚侏罗世.主量元素分析表明,火山岩具高硅(SiO2=62.09% ~ 77.57%)、富碱(K2O+Na2O=7.27%~10.13%... 内蒙古海莫赛格地区发育有中-晚侏罗世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火山岩形成于164.0±1.0~155.5±0.9Ma,属中-晚侏罗世.主量元素分析表明,火山岩具高硅(SiO2=62.09% ~ 77.57%)、富碱(K2O+Na2O=7.27%~10.13%)、富钾(K2O/Na2O=1.10~2.82)、贫钙镁(CaO=0.16%~2.46%,平均为0.73%; MgO=0.10%~1.08%,平均为0.29%,Mg^#多小于45)和高FeO^T/MgO(2.37~ 7.22,平均为4.49)值的特征,属准铝质-过铝质(A/CNK=0.98~2.29)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微量元素数据显示,稀土元素总量∑REE为137.6×10^- 6~315.3×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比较明显[(La/Yb)N=2.84~17.81],轻稀土元素(LREE)较为富集,重稀土元素分布相对平坦,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为右倾型,中等-弱负铕异常(δEu=0.14~0.79,1个样品为1.54),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Th、K,贫Sr并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岩石具低Sr(46.2×10^-6~799.3×10^-6,平均208.0×10^-6)、高Yb(2.02×10 6~4.23×10^-6)含量.综合最新区域资料及本文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研究区中-晚侏罗世火山岩岩浆来源于壳源物质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为造山后伸展阶段的产物,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大角度北向斜向俯冲作用导致的走滑-拉伸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侏罗世 鄂博 锆石U-PB年龄 造山后伸展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贺根山缝合带后造山作用——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金芳 李英杰 +1 位作者 李红阳 董培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43-1454,共12页
以出露于贺根山缝合带梅劳特乌拉蛇绿岩中的白音瑞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火山岩成因、构造环境与贺根山缝合带后造山作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白音瑞... 以出露于贺根山缝合带梅劳特乌拉蛇绿岩中的白音瑞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火山岩成因、构造环境与贺根山缝合带后造山作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白音瑞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主要为流纹岩,岩石具有较高SiO2、K2O和Na2O+K2O含量,以及较高Ga/Al值,相对贫CaO、MgO、Sr、Ba、Eu、Ti和P的特征。稀土元素含量较低,配分曲线为微弱右倾的海鸥式分布。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区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为A型流纹岩,形成于后造山伸展构造环境,为后造山A型花岗岩浆作用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该流纹岩的形成年龄为158.0±0.7Ma,表明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喷发于晚侏罗世,反映了贺根山缝合带晚侏罗世后造山A型花岗岩浆作用事件。结合二连-贺根山缝合带石炭纪蛇绿岩、石炭纪—二叠纪岛弧岩浆岩和中三叠世—早白垩世后造山A型岩浆岩的时空分布与演化关系,认为二连-贺根山缝合带在中三叠世—早白垩世经历了后造山伸展作用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造山作用 鄂博 A型流纹岩 锆石U-PB定年 贺根山缝合带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扎赉特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臧延庆 秦涛 +5 位作者 孙巍 马永非 买廷成 司秋亮 汪岩 谭红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44-1651,共8页
对大兴安岭中段扎赉特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研究。用LA-ICP-MS测得流纹质隐爆角砾岩(TW6)和流纹岩(TW14)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57.2±1.2Ma和154.8±1.1Ma,表明火山岩形成于晚... 对大兴安岭中段扎赉特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研究。用LA-ICP-MS测得流纹质隐爆角砾岩(TW6)和流纹岩(TW14)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57.2±1.2Ma和154.8±1.1Ma,表明火山岩形成于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火山岩富硅碱、贫钙镁,为过铝质钙碱性系列;(La/Yb)_N=20.24~22.68,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呈右倾形式,Eu为正异常;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i、P强烈亏损,显示壳源岩浆的特征。综合本区火山岩的特征并结合他人研究成果,认为扎赉特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后伸展作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鄂博 大兴安岭中段 扎赉特旗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部东乌珠穆沁旗乌兰哈德一带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的地质特征及岩性段划分 被引量:7
12
作者 孟宪锋 张正平 +1 位作者 徐翠 王德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49-1654,共6页
根据《内蒙古1∶5万辉音敖包、达勒廷查干、固腊卜赛罕敖包、乌兰哈德农场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工作成果,认为出露于内蒙古东乌旗乌兰哈德一带的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火山机构类型为破火山,由早到晚依次发育初始爆发、大规模爆发、破火... 根据《内蒙古1∶5万辉音敖包、达勒廷查干、固腊卜赛罕敖包、乌兰哈德农场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工作成果,认为出露于内蒙古东乌旗乌兰哈德一带的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火山机构类型为破火山,由早到晚依次发育初始爆发、大规模爆发、破火口塌陷沉积和破火山复活(为潜流纹岩)4个演化阶段,与典型破火山的演化模式基本一致。同一演化阶段的岩石组合具有整体一致的爆发强度。据此将属于地层范畴的前3个演化阶段依次划分为一、二、三段:一段为凝灰质砾岩夹沉凝灰岩;二段以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熔结角砾凝灰岩为主,夹流纹质凝灰岩,局部夹少量流纹岩;三段为沉角砾凝灰岩夹沉凝灰岩。本划分方案标准较统一,野外易于操作,可填性强。各岩性段反映的是破火山活动的强弱特征,记录的是破火山演化阶段。岩性段的划分与火山演化历史研究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该组正确地层层序的建立和较大区域内的地层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 鄂博 火山演化阶段 岩石 岩性段
下载PDF
内蒙古扎鲁特盆地坤都地区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超 张渝金 +8 位作者 权京玉 郭威 郭建刚 王青召 李伟 汪岩 宋维民 那福超 谭红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33-1643,共11页
为研究内蒙古扎鲁特盆地坤都地区晚侏罗世火山岩的构造属性,对研究区内流纹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原位Lu-Hf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流纹岩形成于151.2±1.2Ma,属于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具高硅富碱、... 为研究内蒙古扎鲁特盆地坤都地区晚侏罗世火山岩的构造属性,对研究区内流纹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原位Lu-Hf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流纹岩形成于151.2±1.2Ma,属于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具高硅富碱、贫镁钙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为110.38×10^(-6)~138.88×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中等,弱负Eu异常(δEu=0.72~0.98),微量元素特征为富集Cs、Rb、Ba和轻稀土元素,强烈亏损Sr、P、Ti,相对亏损Nb、Ta,ε_(Hf)(t)值为-10.1~4.9,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T^C_(DM))为1192~3639Ma,反映其岩浆来源于元古宙、太古宙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之后经历矿物分离结晶作用。通过对比大兴安岭地区同时代岩浆-构造活动,研究区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形成于后造山伸展背景,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后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鲁特盆地 晚侏罗世 流纹岩 鄂博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下载PDF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建刚 张渝金 +4 位作者 张超 李伟 汪岩 王青召 郭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52-1661,共10页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为一套酸性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组合。用LA-ICP-MS技术测得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值为157.7±1.2Ma,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满克...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为一套酸性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组合。用LA-ICP-MS技术测得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值为157.7±1.2Ma,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满克头鄂博组凝灰岩具有高Si、Al,低Ca、Mg的过铝质碱性火山岩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平缓右倾型,并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反映火山岩为壳源成因类型。凝灰岩锆石ε_(Hf)(t)=+2.6^+8.6,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590~925Ma,反映其源区物质主要为早古生代—新元古代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满克头鄂博组凝灰岩具有A2型花岗岩特征,指示火山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的岩石圈伸展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分析 晚侏罗世 鄂博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南段满克头鄂博组正层型剖面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海星 赵胜金 +5 位作者 柳志辉 隋海涛 高利东 高玉石 于海洋 张猛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2期213-229,共17页
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大规模火山活动、岩石成因及区域地层对比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满克头鄂博组正层型剖面火山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进行分析。采集的5件测年样品年龄分别为... 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大规模火山活动、岩石成因及区域地层对比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满克头鄂博组正层型剖面火山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进行分析。采集的5件测年样品年龄分别为(162.3±1.4)Ma、(163.4±1.3)Ma、(160.9±1.8)Ma、(157.0±1.1)Ma、(162.3±2.2)Ma,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研究区火山岩具高硅、富碱、贫铝钙镁的特点,属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及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及重稀土元素(HREE),具明显负铕异常。岩浆来源于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并经历斜长石、磷灰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综合研究区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区域地质资料,认为满克头鄂博组正层型剖面火山岩具A2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后碰撞环境,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博 正层型剖面 火山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划分及时代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永清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满克头鄂博组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夹山间湖盆相陆相碎屑岩及少量流纹岩或英安岩.沉积岩中产叶肢介Magumbonia paramecia,Nestoria reticulate,N.xishunjingensis,N.cf.pissoui,Lioestheria sp.;双壳类Ferganoconch... 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满克头鄂博组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夹山间湖盆相陆相碎屑岩及少量流纹岩或英安岩.沉积岩中产叶肢介Magumbonia paramecia,Nestoria reticulate,N.xishunjingensis,N.cf.pissoui,Lioestheria sp.;双壳类Ferganoconcha curta,F.subcentralis,F.elongate;植物:Ginkgoites sp.,Cladophlebis sp.,Lycopodites sp.,Baiera gracilis,Phoenicopsis sp.化石.岩石化学SiO271.47%~75.96%,Ai2O312.50%~14.18%,K2O 3.84%~4.98%,Na2O 3.22%~4.14%,ALK 7.84%~9.12%,K2O>Na2O,显示高硅高碱特征;微量元素组成上以富集Rb、K、Th、U、La和LREE,亏损Ba、Nb、Sr、P和Ti为特征;稀土元素ΣREE=47.116×10^-6~176.78×10^-6,轻重稀土分溜明显,分溜系数(La/Yb)N为4.79~25.56,δEu为0.05~0.61,为中等铕负异常.4个样品在logδ-logτ图解上全部落入造山带山花岗岩区、Rb⁃Y+Nb图解上落在火山弧花岗岩区、Nb⁃Y图解上全部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同碰撞花岗岩区;在阿巴嘎旗−扎鲁特旗−巴林右旗一带采集了4个锆石LA⁃MC⁃IC⁃MS同位素,年龄值分别为138.89±0.93 Ma、137.70±1.40 Ma、147.70±1.20 Ma和137.27±0.96 Ma,将满克头鄂博组的时代置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 鄂博 锆石LA⁃MC⁃IC⁃MS同位素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北段克-河地区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的年代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春宇 王东彬 屈嘉骥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了确定大兴安岭北段克-河地区的满克头鄂博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环境,对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开展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年代学研究采用U-Pb测年法,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是对流纹岩样品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测试,通过数据... 为了确定大兴安岭北段克-河地区的满克头鄂博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环境,对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开展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年代学研究采用U-Pb测年法,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是对流纹岩样品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测试,通过数据分析研究确定其构造背景。结果表明: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属钙碱性岩石系列中的高钾低铝质类型;年龄为132.20±0.49 Ma,形成于早白垩世,并不是以往认为的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的形成可能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后的造山带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年龄 鄂博 流纹岩 -河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部乌拉盖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及构造环境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鹏 郭硕 +3 位作者 张天福 张跃龙 苏航 付启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1-619,共19页
【研究目的】通过查明大兴安岭乌拉盖地区火山岩的年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火山岩形成的时代、成因及构造背景,为研究大兴安岭南部地区的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大兴安岭乌拉盖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系统开... 【研究目的】通过查明大兴安岭乌拉盖地区火山岩的年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火山岩形成的时代、成因及构造背景,为研究大兴安岭南部地区的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大兴安岭乌拉盖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系统开展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研究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于中—晚侏罗世((154.8±1.2)~(164.96±0.71)Ma),火山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钾、贫镁、贫钙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所有样品的稀土配分曲线具有相似特征,稀土总量中等,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属轻稀土富集型,Eu负异常显著。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Th、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P,岩石具有低Sr和较高的Yb含量,表现出与A型花岗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结论】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文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岩浆来源于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产生于造山后伸展构造背景,其形成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鄂博 乌拉盖 大兴安岭南部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木化石新资料 被引量:4
19
作者 付俊彧 宋维民 +4 位作者 陶楠 庞雪娇 卞雄飞 吴桐 张志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3-661,共9页
报道了首次在大兴安岭中南段侏罗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发现的木化石。化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经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张武研究员详细鉴定,有5属3个已知种和2个未定种。对新发现木化石的... 报道了首次在大兴安岭中南段侏罗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发现的木化石。化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经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张武研究员详细鉴定,有5属3个已知种和2个未定种。对新发现木化石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木化石的时代。综合分析所发现化石的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属中晚侏罗世。这些木化石新材料为大兴安岭地区上侏罗统地层区域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资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侏罗统 木化石 鄂博 科尔沁右翼中旗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部土城子组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曲洪祥 陈满 +6 位作者 曹元宝 张力强 刘兴国 陈彪 张钧贵 郝森 孙浩 《地质与资源》 CAS 2017年第4期339-345,338,共8页
通过对研究区地层剖面、接触关系、区域地层对比及同位素测年等资料的研究,将发育于大兴安岭地区原满克头鄂博组下部的一套杂色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夹火山岩组合的地层厘定为上侏罗统土城子组,与燕辽地区之土城子组有较好的可比性.... 通过对研究区地层剖面、接触关系、区域地层对比及同位素测年等资料的研究,将发育于大兴安岭地区原满克头鄂博组下部的一套杂色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夹火山岩组合的地层厘定为上侏罗统土城子组,与燕辽地区之土城子组有较好的可比性.研究区土城子组的发现,一是填补了研究区土城子组的空白;二是通过对该组形成时代的讨论以及与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研究,为该区与燕辽地区中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兴安岭地区中生代地质演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地区东南部 燕辽地区 土城子砾岩层 土城子 鄂博 木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