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服饰文化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万邦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12-17,共6页
我国的满—通古斯语族民族有满族、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赫哲族。由于相同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他们服饰上的同一性;由于不同的经济从业和社会地位造成了他们服饰上的差异性;由于社会发展进步促成了他们服饰文化的变异和传统服... 我国的满—通古斯语族民族有满族、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赫哲族。由于相同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他们服饰上的同一性;由于不同的经济从业和社会地位造成了他们服饰上的差异性;由于社会发展进步促成了他们服饰文化的变异和传统服饰工艺已濒危的现状。为了保护和抢救这些民族的传统服饰工艺,维护他们享受社会进步成果的权利和继承发扬他们的奋斗精神与创造精神,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予以探讨诸民族的服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古斯语族民族 服饰 文化比较
下载PDF
迟子建小说月亮意象的人格化特征及神话隐形结构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枫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3-147,共5页
迟子建小说月亮意象具有人格化特征,其特殊审美价值在于形成了"月亮意象+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结构模式,月亮意象获得了和作品主题、人物命运等同等重要的文本要素意义。这种审美特征和特殊功能源于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教... 迟子建小说月亮意象具有人格化特征,其特殊审美价值在于形成了"月亮意象+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结构模式,月亮意象获得了和作品主题、人物命运等同等重要的文本要素意义。这种审美特征和特殊功能源于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教万物有神论和万物有灵论的影响。神话作为原始宗教文化的载体,集中了有神有灵的自然观,并隐含在迟子建小说月亮意象中,形成了神话的隐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月亮意象 -通古斯语族民族 月亮神话 隐形结构
下载PDF
俄罗斯满-通古斯各民族的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艳丽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0-122,共3页
俄罗斯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是名副其实的北方小民族。20世纪初,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语言文化。苏联时斯,这些民族的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到苏联解体后,北方小民族的渔猎、养鹿生产生活方式遭到了极大破坏,... 俄罗斯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是名副其实的北方小民族。20世纪初,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语言文化。苏联时斯,这些民族的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到苏联解体后,北方小民族的渔猎、养鹿生产生活方式遭到了极大破坏,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其经济社会状况日趋恶化,人口状况严峻,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平均寿命下降,民族语言逐步消失,民族文化只保留下片段。面对北方小民族严峻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俄罗斯联邦虽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由于经济困难,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北方小民族的现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通古斯语族民族 民族经济社会状况
下载PDF
“恩都力”与“女娲”泥土造人的异同──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与汉族抟土造人型人类起源神话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治经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4-106,共3页
赫哲族的《恩都力造人》与汉族的《女娲造人》是两篇著名的泥土造人型人类起源神话.其相同之处在于神话母题均出自神造人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神话形象是男人.后者的形象则为女性。木文认为,两篇神话的异同反映了各自所体现的历史... 赫哲族的《恩都力造人》与汉族的《女娲造人》是两篇著名的泥土造人型人类起源神话.其相同之处在于神话母题均出自神造人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神话形象是男人.后者的形象则为女性。木文认为,两篇神话的异同反映了各自所体现的历史时代、生产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前者体现了北方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原始先民的渔猎文化特点.后者则体现了中原汉族原始先民的农耕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恩都力" "中娲" 神话母题 神话形象塑造 情节结构 通古斯语族民族 汉族 抟土造人型人类起源神话
全文增补中
关于俄罗斯学者对满-通古斯语族民族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国英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俄罗斯学者对满-通古斯语族民族的研究,成果较多,水平较高。十月革命前,其研究已进入系统研究阶段,曾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十月革命后,苏联、俄罗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满-通古斯各民族的起源、历史、民族过程、经济、文化... 俄罗斯学者对满-通古斯语族民族的研究,成果较多,水平较高。十月革命前,其研究已进入系统研究阶段,曾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十月革命后,苏联、俄罗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满-通古斯各民族的起源、历史、民族过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成就颇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民族 -通古斯语族民族 黑龙江流域 西伯利亚 远东地区
下载PDF
锡伯族的《萨满神歌》 被引量:1
6
作者 佟中明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3-36,共4页
锡伯族是我国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之一。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新疆锡伯族人口27,363名,他们是1764年根据清政府的旨令从盛京(今沈阳)一带迁移伊犁地区驻防的军民的后代。至今,两个多世纪过去,但察布查尔县内的锡伯... 锡伯族是我国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之一。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新疆锡伯族人口27,363名,他们是1764年根据清政府的旨令从盛京(今沈阳)一带迁移伊犁地区驻防的军民的后代。至今,两个多世纪过去,但察布查尔县内的锡伯族民间仍然保存着原始文化—萨满教的明显遗留和影响,甚至一部分萨满神歌以口头和手抄本形式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伯族 神歌 察布查尔县 通古斯语族民族 《朔方备乘》 锡伯语 教观念 民间文学 谢克纳
原文传递
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祭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崇林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4-67,共4页
本文从较为翔实的原始资料出发,探讨了以满、鄂伦春、赫哲族为典型代表的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信仰的多层次泛神崇拜及艺术、文化特征,进而引发出阿尔泰语系民族信仰民俗比较研究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通古斯语族民族 祭词 研究
下载PDF
马亚川讲述的女真萨满神话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荷红 《满语研究》 2018年第2期89-100,共12页
满通古斯语族民族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满族都有关于宇宙起源、人类起源、文化起源的神话,这些神话反映了其先民信奉万物有灵论及信仰萨满教的情况。如鄂温克族的熊图腾、蛇图腾,鄂伦春族的崇熊意识,赫哲族对虎熊的崇拜,满族... 满通古斯语族民族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满族都有关于宇宙起源、人类起源、文化起源的神话,这些神话反映了其先民信奉万物有灵论及信仰萨满教的情况。如鄂温克族的熊图腾、蛇图腾,鄂伦春族的崇熊意识,赫哲族对虎熊的崇拜,满族对狗、鸦雀的崇拜等,每个民族都有关于萨满和萨满教的神话。相较而言,满族故事家马亚川讲述的女真萨满神话却有所不同,其神话文本涉及的是萨满神、天上的神灵及各种妖精鬼怪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古斯语族民族 女真 神话
下载PDF
东北边陲满-通古斯语族民族的造型艺术研究
9
作者 刘春玲 《民族艺林》 2021年第3期83-92,共10页
东北边陲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在萨满教信仰的基础上创作了绚丽多彩的造型艺术,多角度地反映了造型艺术的形式审美特征和民族文化内涵。神偶、萨满岩画和萨满服饰等造型艺术是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教信仰的物化体现,凸显出满-通古斯语族... 东北边陲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在萨满教信仰的基础上创作了绚丽多彩的造型艺术,多角度地反映了造型艺术的形式审美特征和民族文化内涵。神偶、萨满岩画和萨满服饰等造型艺术是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教信仰的物化体现,凸显出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展现了先民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美学特征,表现出创意简约、以形写神、简洁古朴等艺术特点,并体现了作为造型艺术而具有的鉴赏价值以及展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边陲 -通古斯语族民族 造型艺术
下载PDF
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乌德盖人的传统精神文化(下)
10
作者 姚风 林树山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1-124,共4页
关键词 婚俗 丧葬习俗 宗教信仰 通古斯语族民族 乌德盖人 传统精神文化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