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绿素降解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宝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共2页
叶绿素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合色素。叶绿素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现已阐明,而叶绿索降解代谢研究,近年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关键词 绿 降解 绿突变体
下载PDF
大豆滞绿(stay-green)突变体诱变后代生理指标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赟 尹艺臻 +2 位作者 温宏伟 王鹏 李贵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35,共9页
为研究大豆滞绿突变体后代中生理指标和品质性状的差异,利用经60 Co-γ诱变的大豆滞绿突变体‘Z-94320’的诱变后代M6为试材,对后代不同种皮色不同子叶色大豆的各时期叶绿素含量、鼓粒期光合作用以及成熟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并... 为研究大豆滞绿突变体后代中生理指标和品质性状的差异,利用经60 Co-γ诱变的大豆滞绿突变体‘Z-94320’的诱变后代M6为试材,对后代不同种皮色不同子叶色大豆的各时期叶绿素含量、鼓粒期光合作用以及成熟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滞绿型后代的叶绿素SPAD平均最高可达41.76±0.93,平均变化率可达(12.27±0.70)%,较普通型后代在衰老时期会出现明显的延迟;绿色种皮后代植株叶片的气孔导度会受到抑制,但各类群之间的光合参数无显著差异;滞绿型后代较普通型后代会出现显著的品质提升,且叶绿素变化率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滞绿型类群中浅绿色种皮、绿色子叶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比绿色种皮、子叶大豆分别高出(44.35±0.16)和(21.57±0.03)g/100g,因此,品质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绿突变体 绿素含量 光合作用 品质分析
原文传递
大豆滞绿(stay-green)突变体诱变后代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3
作者 郑赟 温宏伟 +1 位作者 王鹏 李贵全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87-96,86,共11页
本文利用大豆滞绿突变体Z-94320经60Co-γ射线诱变的突变体后代M5、M6代为材料,进行两年的田间性状观察记录统计,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17个主要表型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诱变后代产生了丰富的变异,出现了多种种皮... 本文利用大豆滞绿突变体Z-94320经60Co-γ射线诱变的突变体后代M5、M6代为材料,进行两年的田间性状观察记录统计,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17个主要表型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诱变后代产生了丰富的变异,出现了多种种皮色和子叶色,产生了非滞绿性状,形成了各种生育周期,且分离出晚熟性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株粒重与株重、茎粗、主茎荚数、分枝荚数、一粒荚数、二粒荚数、三粒荚数、瘪粒荚数、虫食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些性状可以对产量进行预测;主成分分析在M5代提取出“产量因子”、“株型因子”、“粒荚因子”、“茎荚因子”四个主成分,对农艺性状累计贡献率达到70.50%,M6代提取出“产量因子”、“虫害因子”、“株型因子”、“茎杆因子”四个主成分,对农艺性状累计贡献率达到71.54%;聚类分析将M5、M6代材料分别划分为6类,发现同代中各类群农艺性状情况大致相似,但是各农艺性状在两代之间的变化明显,在株重、结荚高度、单株粒重等方面M6代显著高于M5代,并筛选出两株高产品系和一株特色滞绿品系。本研究逐步完善了对滞绿大豆突变体库的构建,为滞绿大豆诱变后代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的数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辐射诱变 绿突变体 农艺性状 生育期 变异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