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带信号数字滤波器的FPGA实现 被引量:4
1
作者 孙肖子 任爱锋 +2 位作者 郭万有 孙波 温玉屏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3-776,共4页
主要介绍了用于通信 I/ Q基带信号发生器中预调制数字滤波器的特点 ,以及利用统一硬件平台——一片现场可编程器件 FPGA实现“高斯 (Gaussian)”、“奈奎斯特 (Nyquist)”、“平方根奈奎斯特 (Root Nyquist)”、“矩形 (Rectangular)”... 主要介绍了用于通信 I/ Q基带信号发生器中预调制数字滤波器的特点 ,以及利用统一硬件平台——一片现场可编程器件 FPGA实现“高斯 (Gaussian)”、“奈奎斯特 (Nyquist)”、“平方根奈奎斯特 (Root Nyquist)”、“矩形 (Rectangular)”等四种滤波器的原理和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滤波器 FPGA I/Q基带信号 因子 过采样
下载PDF
非线性对卫星通信性能影响分析及仿真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君 朱立东 吴诗其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4-776,共3页
在平坦衰落假设基础上,分析了QPSK信号通过移动卫星信道的非线性性能。在仿真模型中,除了考虑上、下行信道的加性高斯白噪声,还考虑了多径效应、阴影衰落以及引起AM AM和AM PM转换的TWT(travelwavetube)非线性效应。利用matlab的Simulin... 在平坦衰落假设基础上,分析了QPSK信号通过移动卫星信道的非线性性能。在仿真模型中,除了考虑上、下行信道的加性高斯白噪声,还考虑了多径效应、阴影衰落以及引起AM AM和AM PM转换的TWT(travelwavetube)非线性效应。利用matlab的Simulink仿真工具,分析了TWT放大器不同输入回退值和升余弦滤波器不同滚降因子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TWT放大器的工作点应接近饱和点,升余弦滤波器的滚降因子应选择在0.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卫星通信 非线性 输入回退值 因子
下载PDF
四维DSSS调制信号的峰均比抑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华博 毛忠阳 +2 位作者 康家方 缪幸吉 杨凡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7-633,共7页
针对四维直接序列扩频调制信号的峰均比(Peak-to-Aaverage Ratio,PAPR)问题,分析了成形滤波器滚降因子对调制信号PAPR的影响,得到了PAPR随滚降因子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引入了基于限幅的PAPR抑制方法降低调制信号的PAPR。理论和仿真结果表... 针对四维直接序列扩频调制信号的峰均比(Peak-to-Aaverage Ratio,PAPR)问题,分析了成形滤波器滚降因子对调制信号PAPR的影响,得到了PAPR随滚降因子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引入了基于限幅的PAPR抑制方法降低调制信号的PAPR。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当滚降因子为0.42时,调制信号的PAPR值最小;所引入的PAPR抑制方法能有效降低调制信号的PAPR,同时对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极小,当限幅率为4、系统互补累积概率密度为0.1%时,调制信号PAPR降低了0.8 dB,系统误码率为10-5所对应的信噪比损失仅为0.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直接序列扩频调制 峰均比抑制 希尔伯特变换 因子
下载PDF
多载波时分多址及其快速卷积实现
4
作者 王磊 梁燕 +1 位作者 孙尚勇 王光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93,130,共7页
为了解决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 Average Power Ratio,PAPR)过高以及对频率偏移敏感的问题,提出了多载波时分多址(Multicarrier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MC-TDMA),... 为了解决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 Average Power Ratio,PAPR)过高以及对频率偏移敏感的问题,提出了多载波时分多址(Multicarrier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MC-TDMA),其采用交织映射和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Modified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MDFT)滤波器组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峰均功率比,增强系统的抗频率偏移的性能,并且可以同时用于上行和下行通信中。文中分别从交织映射和MDFT滤波器组两个方面研究了MC-TDMA系统的实现。为了增强系统的灵活性,采用快速卷积方案实现MC-TDMA,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5G复杂的应用场景。分别从系统结构、频域采样滤波器等方面对系统进行设计,并且对快速卷积MC-TDMA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并与MC-TDMA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使用快速卷积方案实现的MC-TDMA系统,通过灵活地调整重叠因子、抽取因子和滚降因子等参数,可以使其性能优于MCTD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波时分多址 快速卷积 重叠因子 抽取因子 因子
下载PDF
抑制OFDM信号峰均比的优化脉冲整形
5
作者 冯卓明 陶雄飞 +1 位作者 刘卫忠 邹雪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4,共4页
为了进一步降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高的峰均比,通过分析基于脉冲整形抑制峰均比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模型,提出一种选择最优奈奎斯特脉冲的方法.该方法在保证系统误码率性能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调节系统峰均比抑制性能,调... 为了进一步降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高的峰均比,通过分析基于脉冲整形抑制峰均比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模型,提出一种选择最优奈奎斯特脉冲的方法.该方法在保证系统误码率性能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调节系统峰均比抑制性能,调节参数为整形脉冲的滚降因子,使改进的奈奎斯特脉冲整形技术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仿真结果表明:优化的脉冲整形技术能够明显提高峰均比抑制性能,同时保证系统的误码率最小;通过选择合适的滚降因子,峰均比可接近单载波信号且保持系统误码率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峰均比 脉冲整形 误码率 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