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ost-Buck型DC/DC变换器的滑模控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兴 鞠建永 张崇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07-511,共5页
文章基于 Boost- Buck电路 ,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 ,设计了一个 1 .1 k W的升 -降压型 DC/DC变换器。该滑模控制器由两个独立的控制器组成 ,分别控制升压环节、降压环节 ,根据电路状态动态调节 ,互不影响。该控制方案能有效地克服输入电... 文章基于 Boost- Buck电路 ,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 ,设计了一个 1 .1 k W的升 -降压型 DC/DC变换器。该滑模控制器由两个独立的控制器组成 ,分别控制升压环节、降压环节 ,根据电路状态动态调节 ,互不影响。该控制方案能有效地克服输入电压、负载扰动及参数摄动 ,充分发挥了滑模控制快速响应、鲁棒性强等优点 ,并且实现简单、控制灵活 ,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与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Buck型DC/DC换器 滑模控制 滑模结构理论 升压 降压 鲁棒性
下载PDF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闵磊 张洪信 +2 位作者 赵清海 方磊 杜善霄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1年第2期9-14,共6页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非线性因素和外界干扰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反馈线性化理论与滑模变结构理论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建立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采用反馈线性化理论对该系统中的非线性因素精确线性化...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非线性因素和外界干扰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反馈线性化理论与滑模变结构理论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建立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采用反馈线性化理论对该系统中的非线性因素精确线性化,同时利用滑模变结构理论对系统中的外界干扰不确定性进行补偿。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某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模型,对提出的控制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相对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算法位移跟踪误差缩小了99.38%,相对滑模控制算法位移跟踪误差缩小了98.77%,而且还消除了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说明该控制算法有效改善了系统的位置跟踪品质,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并且削弱了系统抖振。该研究有效抑制了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各种因素对位置跟踪精度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反馈线性化理论 滑模结构理论 PID 位移跟踪
下载PDF
滑模变结构理论在船舶减摇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国志 徐世杰 邢继峰 《船舶》 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
以船舶减摇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将滑模变结构理论应用于船舶减摇鳍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减摇鳍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完成该控制器的理论实现;基于船舶横摇运动的线性方程,对不同浪向下的船舶横摇运动进行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 以船舶减摇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将滑模变结构理论应用于船舶减摇鳍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减摇鳍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完成该控制器的理论实现;基于船舶横摇运动的线性方程,对不同浪向下的船舶横摇运动进行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相比,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摇鳍 滑模结构理论 船舶横摇模型
下载PDF
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多弹协同拦截策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惠耀洛 南英 +1 位作者 陈哨东 杨毅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9-154,共6页
为实现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有效拦截,文中提出了多对多饱和拦截策略。首先采用实时在线的遗传算法寻优,对拦截武器系统进行动态任务分配。其次,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4-D(三维几何空间与时间)协同制导律,控制拦截的弹着... 为实现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有效拦截,文中提出了多对多饱和拦截策略。首先采用实时在线的遗传算法寻优,对拦截武器系统进行动态任务分配。其次,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4-D(三维几何空间与时间)协同制导律,控制拦截的弹着时间基本相同,在拦截末段,采用纯比例制导律,控制拦截弹对目标实施高精确协同打击。仿真结果表明,该拦截策略可以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进行高可靠度拦截和高精确度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任务分配 时间协同制导律 遗传算法 滑模结构控制理论 临近空间飞行器 飞行仿真
下载PDF
电动轮汽车稳定性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秋生 徐延海 万涛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利用四轮独立驱动(4WID)电动轮汽车各轮驱动电机转矩独立控制且调节迅速的特点,对其稳定性的横摆力矩直接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非线性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分别以车身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以及两者联合为控制变量的车辆稳定... 利用四轮独立驱动(4WID)电动轮汽车各轮驱动电机转矩独立控制且调节迅速的特点,对其稳定性的横摆力矩直接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非线性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分别以车身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以及两者联合为控制变量的车辆稳定性滑模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所建立的非线性整车模型上进行了阶跃转向及单移线2个典型试验工况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3种控制策略均能有效地提高车辆极限行驶的操纵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其中又以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为联合控制变量的控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WID电动轮汽车 滑模结构控制理论 横摆力矩控制 操纵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