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骨干滋养管的测量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建禄 张乃宝 +1 位作者 杨新安 魏润花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7年第1期28-29,共2页
作者在240支长骨上,观察了滋养孔数目、部位、朝向,测量了滋养管长度,并就滋养动脉在临床骨折治疗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滋养 滋养动脉 长骨骨折 解剖学
下载PDF
吻合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郑和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 为选用吻合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的供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下肢标本各 40侧 ,着重对肱骨、桡骨、股骨和胫骨的滋养血管、进行观测 ;另选上述供骨区成人干燥骨各 5 0根 ,作滋养孔 (或称管 )观... 目的 为选用吻合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的供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下肢标本各 40侧 ,着重对肱骨、桡骨、股骨和胫骨的滋养血管、进行观测 ;另选上述供骨区成人干燥骨各 5 0根 ,作滋养孔 (或称管 )观察。结果 肱骨上端有 4~ 12个滋养孔 ,旋肱前、后动脉是其滋养血管主要来源 ;肱骨干滋养孔多位于肱骨中段前内侧面 ,滋养动脉多发自肱动脉 ;桡骨下端滋养血管主要由骨间前动脉及桡动脉供应 ;股骨干滋养孔 1~ 3个 ,滋养动脉来自股深动脉的穿支 ;胫骨干滋养孔恒定位于胫骨中、上 1/3段后面 ,滋养血管来自胫后动脉分支。结论 根据长骨大段骨缺损 ,选用在外形上与受区相匹配的供骨 ,上述血管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滋养 骨缺损 骨移植 解剖学
原文传递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丹青 杜瑞雪 +3 位作者 王庆军 叶平 吴红梅 蔡剑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RI,DCE-MRI)评价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MRI证实有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含脂质核),从未使用过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无症状患者32... 目的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RI,DCE-MRI)评价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MRI证实有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含脂质核),从未使用过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无症状患者32例,因图像不符合动态模型分析要求而剔除者5例,因层面匹配欠佳而剔除者2例,最终完成入选患者25例。所有患者进行瑞舒伐他汀(5~20mg/d)强化治疗2年,并于筛查时以及治疗3、12、24个月均行颈动脉DCE-MRI检查。测量并分析调脂治疗过程中颈动脉外膜灌流参数血浆容积百分比(Vp值)和血管外膜传输常数(Ktrans值)的变化。结果治疗3、12、24个月Vp值明显低于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9±0.05、0.07±0.04、0.06±0.05 vs 0.12±0.06,P<0.05)。治疗3个月,Vp值降低了25.0%,下降幅度较大;治疗24个月内,Vp值呈现逐渐下降趋势(P<0.05)。与基线水平比较,治疗24个月的Ktrans值轻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能够早期评价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滋养 降血脂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脂肪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岳丽军 徐天舒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4期130-134,共5页
近年来随着对全身脂肪、循环脂质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临床证据和基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充分的证据表明脂肪组织通过旁分泌、自分泌炎症因子加重全身血管炎症状态、介导胰岛素抵抗、促进血液高凝等途径直接导致冠心病等血管性疾... 近年来随着对全身脂肪、循环脂质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临床证据和基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充分的证据表明脂肪组织通过旁分泌、自分泌炎症因子加重全身血管炎症状态、介导胰岛素抵抗、促进血液高凝等途径直接导致冠心病等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传统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理论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起始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其他血管内危险因素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继而引起内皮功能紊乱、内膜增生、炎症细胞趋化、脂质累积,最终这些"由内而外"的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新近的研究渐渐把这种"由外而内"的发病机制和传统的由血管内因素(血浆脂质)异常到内皮功能损害、内膜增殖、脂质斑块形成联系起来,最近的证据表明新生滋养血管与血管壁重构是冠状动脉旁脂肪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的两个重要机制。本文基于现有临床和实验方面的最新证据,阐明冠状动脉旁脂肪组织参与整个动脉粥样硬化的时间和空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滋养 巨噬细胞 冠状动脉心包脂肪组织 易损斑块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江 潘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14-415,436,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50只正常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n=10);2正常对照组(n=10);3糖尿病模型对照组(n=10);4生理盐水治疗组(n=1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V,n=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50只正常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n=10);2正常对照组(n=10);3糖尿病模型对照组(n=10);4生理盐水治疗组(n=1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V,n=10)。各组均于疗程结束后行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之后取坐骨神经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28.23±1.01m/s)明显较生理盐水治疗组鼠(15.10±0.90m/s)及糖尿病模型对照组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15.94±0.85m/s)增快。各组治疗前后血糖、总胆固醇相比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病理切片光镜观察显示:ATV治疗组鼠的CD34抗体阳性表达明显较生理盐水治疗组及糖尿病模型对照组鼠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近。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STZ大鼠糖尿病神经病变,这种作用不依赖其降脂效应,而和神经滋养血管的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疗法 @阿托伐他汀 链脲菌素 神经滋养 大鼠
下载PDF
桥小脑角面神经滋养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6
作者 王孝文 胡海涛 许杰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5-677,共3页
目的观察桥小脑角区面神经根滋养动脉的来源和入根位置,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经10%甲醛固定、蛛红明胶灌注的成人头颅标本22具,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结果①桥小脑角面神经运动根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3... 目的观察桥小脑角区面神经根滋养动脉的来源和入根位置,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经10%甲醛固定、蛛红明胶灌注的成人头颅标本22具,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结果①桥小脑角面神经运动根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31支,50.8%)和小脑下前动脉侧支(17支,27.9%),其次分别为迷路动脉(8支,13.1%)、小脑下后动脉(3支,4.92%)及基底动脉(2支,3.28%);②面神经运动根滋养动脉主要经运动根的内1/3段(47支,77.05%)入根;③中间神经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36支,73.47%),其次为小脑下前动脉侧支(7支,14.29%)和迷路动脉(6支,12.24%)。结论桥小脑角区面神经根滋养动脉的显微解剖,对于进一步揭示半面痉挛的病因及指导桥小脑角区的显微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脑桥角 面神经 滋养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桥小脑角区 滋养动脉 解剖学研究 面神经根 显微镜下 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
原文传递
指、趾骨滋养管方向的观察
7
作者 蓝满生 姚作宾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280-281,共2页
作者对不分性别的指骨(1688根)和趾骨(803根)共2491根的滋养孔(管)的数目、位置和方向进行了研究。滋养孔73.0%位于骨干中1/3,26.3%位于远侧1/3。滋养管97.1%背离骨的生长端。长骨异向滋养管占... 作者对不分性别的指骨(1688根)和趾骨(803根)共2491根的滋养孔(管)的数目、位置和方向进行了研究。滋养孔73.0%位于骨干中1/3,26.3%位于远侧1/3。滋养管97.1%背离骨的生长端。长骨异向滋养管占2.9%,推测是胚胎时期近侧滋养血管残留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 趾骨 滋养 异向滋养 解剖学 组织学
下载PDF
胎儿股骨滋养管方向的形成
8
作者 冯家骏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7年第1期28-28,共1页
收集8个月到出生前的胎儿尸体,从血管注入造影剂拍X线照片并作解剖对照,检查观察股骨滋养动脉,结果:动脉数目1条者13.75%,2条以上86.25%,动脉走向,上滋养动脉方向下行,下动脉方向上行:孔的位置,孔指数在30~40,和55~65之间,与成人近似。... 收集8个月到出生前的胎儿尸体,从血管注入造影剂拍X线照片并作解剖对照,检查观察股骨滋养动脉,结果:动脉数目1条者13.75%,2条以上86.25%,动脉走向,上滋养动脉方向下行,下动脉方向上行:孔的位置,孔指数在30~40,和55~65之间,与成人近似。成人滋养孔只1孔者为39~72.15%,比胎儿比例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 胎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