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囊胚活检方法用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宋歌 米冬青 +5 位作者 蒋彦 田耕 袁景川 耿彩平 苗穗兵 吴小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831-1835,共5页
目的:比较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PGT)中两种囊胚活检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PG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第3天(D3)打孔活检法(D3打孔活检组)D5打孔孵出与D6皱缩后活检相结合的方法(新D5/D... 目的:比较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PGT)中两种囊胚活检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PG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第3天(D3)打孔活检法(D3打孔活检组)D5打孔孵出与D6皱缩后活检相结合的方法(新D5/D6活检组)的结局。结果:女方年龄(30.1±3.6)岁,共75个PGT周期,其中染色体病63周期,单基因病6周期,复发性流产6周期。活检囊胚348枚,检测成功339枚,活检成功率97.4%。PGT检测正常囊胚率41.9%(142/339)。45例患者共移植51个周期,临床妊娠率64.7%(33/51)。D3打孔活检组的囊胚形成率低于新D5/D6活检组(64.8%比72.0%,P=0.034),可利用囊胚形成率低于新D5/D6活检组(63.7%比73.0%,P=0.025)。两组D3优胚率、D3可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无差异。结论:D5打孔孵出/D6皱缩后活检相结合的方法较D3打孔活检法可获得更好的囊胚形成率和可利用囊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囊胚培养 滋养层细胞活检 激光破膜 囊胚孵出
下载PDF
滋养层细胞活检法分析人废弃胚胎源性囊胚发育与染色体异常 被引量:5
2
作者 关小红 张爱军 +3 位作者 孙贻娟 陆小溦 谷瑞环 冯云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年龄、卵裂期胚胎碎片、囊胚生长速率与形态对染色体异常的影响。方法:收集226例患者授精培养后第3日不适于移植和冷冻的正常受精来源的废弃胚胎988枚,激光辅助打孔后,依年龄和胚胎碎片比率分组序贯培养至囊胚期。待第5~7日... 目的:探讨年龄、卵裂期胚胎碎片、囊胚生长速率与形态对染色体异常的影响。方法:收集226例患者授精培养后第3日不适于移植和冷冻的正常受精来源的废弃胚胎988枚,激光辅助打孔后,依年龄和胚胎碎片比率分组序贯培养至囊胚期。待第5~7日囊胚形成且滋养外胚层细胞脱出2~9个时活检,同时评估囊胚生长速率与形态;机械法分离活检后存活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应用13q14.2,21q22.13特异位点探针行FISH检测,分析染色体异常发生情况。结果:FISH检测99枚囊胚,其中58枚(58.6%)存在染色体异常;当患者年龄≥35岁时,其囊胚染色体异常风险增高;尤其胚胎碎片比率>25%者,形成的囊胚形态较差且染色体异常程度复杂(P<0.05)。随囊胚生长速率的延缓与形态分级的降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增高。滋养层细胞活检后囊胚均存活,在分离内细胞团的36枚囊胚中,滋养层与内细胞团细胞的FISH荧光信号吻合率为91.7%。结论:体外受精治疗周期部分废弃胚胎可发育至囊胚,但由于受年龄、胚胎碎片等因素影响,囊胚染色体异常率较高,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延迟且囊胚形态较差;FISH检测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法可评估胚胎的染色体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层细胞活检 囊胚 非整倍体 染色体异常 FISH
原文传递
囊胚滋养层细胞活检技术的优势及操作解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高英卓 杨大磊 +2 位作者 冯迪 王秀霞 李达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84-887,共4页
1990年Handyside团队首次对携带不同X-连锁隐性遗传病基因的两对夫妇的胚胎进行了检测,筛选合适的胚胎性别并种植后顺利妊娠[1]。如今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全世界的生殖中心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PGT技术是指在体外受精... 1990年Handyside团队首次对携带不同X-连锁隐性遗传病基因的两对夫妇的胚胎进行了检测,筛选合适的胚胎性别并种植后顺利妊娠[1]。如今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全世界的生殖中心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PGT技术是指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配子或胚胎进行活检,获取部分遗传学物质进行染色体和(或)基因学检测,诊断其是否存在单基因缺陷、非整倍体或染色体拷贝数异常等,选择正常胚胎植入子宫,从而获得健康的子代[2]。PGT技术的成功实施需要依赖可靠的活检技术获取可用于检测的胚胎遗传物质,而活检的过程对胚胎而言是一项侵入性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实验室技术 滋养层细胞活检
原文传递
无创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的诊断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贾磊 陈静波 +5 位作者 郭映纯 何姝婧 张志强 苏文龙 宫晓 方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80,共8页
【目的】探讨无创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niPGT-A)的诊断有效性。【方法】收集并再次分析了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染色体相互易位,或罗氏易位经首次滋养层细胞(TE)活检(TE1)行植入前,遗传学... 【目的】探讨无创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niPGT-A)的诊断有效性。【方法】收集并再次分析了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染色体相互易位,或罗氏易位经首次滋养层细胞(TE)活检(TE1)行植入前,遗传学检测被诊断为非整倍体或嵌合的患者捐献胚胎24枚。解冻捐赠胚胎行滋养层细胞活检(TE2)、内细胞团活检(ICM)并收集囊胚培养液/囊胚腔液(BCM/BF)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遗传信息。以ICM的结果为胚胎真实染色体结果,比较TE1、TE2及BCM/BF的核型一致性。【结果】TE1、TE2及BCM/BF与相应的ICM的核型一致性分别为66.7%,87.5%和79.2%(P>0.05),任意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囊胚培养液/囊胚腔液中的游离DNA行无创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可以获得与同期活检的TE2和ICM相似的诊断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 囊胚培养液/囊胚腔液 滋养层细胞活检
下载PDF
染色体结构异常PGT周期中囊胚评估参数与其整倍体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庆云 杜元杰 +5 位作者 王跃 朱序理 周亮 曹金凤 赵志明 郝桂敏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04-312,共9页
目的研究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周期中囊胚评估参数与其整倍体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因夫妇双方或一方染色体结构异常行PGT的83例患者(97个周期)的相... 目的研究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周期中囊胚评估参数与其整倍体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因夫妇双方或一方染色体结构异常行PGT的83例患者(97个周期)的相关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照一般情况、周期基本情况以及活检囊胚情况进行逐层分组,比较各亚组囊胚的PGT检测结果,分别采用周期特征性分析、广义评估方程GEE模型和分类决策树模型分析囊胚的整倍体率与周期特征、囊胚活检时的发育天数、囊胚扩张程度、内细胞团(ICM)级别、滋养层细胞(TE)级别的相关性。结果共活检371枚囊胚,其中整倍体囊胚154枚(41.51%),非整倍体囊胚217枚(58.49%)。(1)周期基本特征统计分析显示:女方18.5≤BMI<24 kg/m^(2)组其囊胚整倍体率(48.37%)显著高于BMI<18.5 kg/m^(2)(23.81%)组和BMI≥24 kg/m^(2)(36.14%)组(P<0.05);平衡易位患者囊胚整倍体率(31.88%)显著低于罗氏易位(52.85%)和倒位(56.10%)患者(P<0.05);Gn使用总量<2250 U组囊胚整倍体率(50.00%)显著高于2250~3000 U组(38.06%)和>3000 U组(34.15%)(P<0.05);活检第5天(D5)囊胚的整倍体率(53.53%)显著高于D6(31.96%)和D7(14.29%)(P<0.05);ICM、TE评级为A级的囊胚整倍体率(67.74%、70.00%)显著高于B级(39.02%、46.98%)和C级(39.62%、36.32%)(P<0.05)。(2)广义评估方程GEE模型分析显示:囊胚发育天数[OR=4.400,95%CI(1.553,12.465)]、囊胚扩张程度[OR=0.344,95%CI(0.128,0.928)]是整倍体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女方体重指数、获卵数、MⅡ卵数、基础激素水平、促排卵情况、囊胚ICM/TE等级等与其整倍体率无关(P>0.05)。(3)分类决策树模型显示共生成3组节点:第1组节点为染色体结构异常类型,倒位及罗氏易位患者的整倍体率显著高于平衡易位患者(χ^(2)=19.164,P<0.001);第2组节点为活检囊胚发育天数,D5的囊胚整倍体率显著高于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囊胚滋养层细胞活检 整倍体囊胚 染色体结构异常 囊胚评估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