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毛滴虫在性传播疾病患者寄生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马济宏 周全 +1 位作者 高进兰 董玉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为了解阴道毛滴虫在淋病等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寄生的情况,分析阴道毛滴虫寄生与STD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对临床上拟诊的STD患者2245人和正常健康女工191人,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镜检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结果显示... 为了解阴道毛滴虫在淋病等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寄生的情况,分析阴道毛滴虫寄生与STD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对临床上拟诊的STD患者2245人和正常健康女工191人,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镜检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结果显示STD组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平均检出率为30.91%(694/2245),高于正常对照组检出率1.05%(2/191),差异非常显著(P<0.001)。前者以淋病和支原体感染者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0.53%和38.22%。此外,STD组受检者中,性罪错妇女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检出率高于一般病例,并且患淋病和支原体感染的性罪错妇女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检出率更高,分别为34.62%和43.32%。沙眼衣原体感染者、梅毒和尖锐湿疣患者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检出率也高于正常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滋养 性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基于ITS1-5.8SrRNA-ITS2序列的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种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天奇 窦刚 +6 位作者 闫文朝 张龙现 韩利方 丁轲 贾川川 张梦 于杜鹃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834,共7页
【目的】为了揭示结肠小袋纤毛虫病在环境中的分子传播机制,研究了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种群特征。【方法】用粪便涂片镜检和改进型DMEM培养基从病猪结肠内容物分离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然后用显微观察、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和基于ITS1-5.... 【目的】为了揭示结肠小袋纤毛虫病在环境中的分子传播机制,研究了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种群特征。【方法】用粪便涂片镜检和改进型DMEM培养基从病猪结肠内容物分离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然后用显微观察、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和基于ITS1-5.8S rRNA-ITS2序列的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豫西地区猪群中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种群特征。【结果】结果显示,从来自豫西地区8个县市的病猪中共分离了15株小袋纤毛虫,5.8S rRNA序列相似性高达99.4%以上,同属于结肠小袋纤毛虫,根据ITS1/2序列分析结果,MJ-2和SX-1株属于结肠小袋纤毛虫基因型A,其余13株均属于结肠小袋纤毛虫基因型B。MJ-2和SX-1株滋养体形态特征明显区别其他13株,绝大多数呈球形,运动缓慢,粪便中和体外培养的虫体密度较低;而其他13株的滋养体均呈多形性,运动快速活跃,虫体密度较大。吖啶橙荧光染色显示,2种基因型滋养体的核结构没明显差别。【结论】首次报道中国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存在2个基因型,其中基因型B为优势种群,为防控人和动物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滋养 基因型分析
原文传递
槟榔、川楝子复方中草药对大黄鱼4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对刺激隐核虫的杀灭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崔晓翠 王印庚 +4 位作者 陈霞 张正 李彬 柯巧珍 常亚青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2-373,共12页
海水小瓜虫病是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和数十种海水鱼类较难控制的主要疾病,它是由刺激隐核虫(Cryptography irritans)感染引发,严重威胁鱼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利用复方中草药"HD-2"(槟榔、川楝子、绵马... 海水小瓜虫病是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和数十种海水鱼类较难控制的主要疾病,它是由刺激隐核虫(Cryptography irritans)感染引发,严重威胁鱼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利用复方中草药"HD-2"(槟榔、川楝子、绵马贯众、大青叶、穿心莲等以一定比例混合,超微粉碎经过200目过筛后收集粉末)投喂大黄鱼,研究大黄鱼溶菌酶(LZM)、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变化和不同用药方式对刺激隐核虫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口服"HD-2"可以促进鱼体LZM、T-SOD、AKP、ACP活性升高,以添加2%中草药组在提高4种酶活性方面作用显著,投喂后第14~21天酶活性最高。"HD-2"对体外刺激隐核虫幼虫的杀灭实验证实:4 h内在50 mg/L浓度下对幼虫没有杀伤作用,80 mg/L、100 mg/L、200 mg/L浓度分别可以杀死20%、54%、89%的幼虫,400 mg/L浓度下幼虫被全部杀死,幼虫4 h半致死浓度为109 mg/L。在室内为期15 d的大黄鱼小瓜虫病治疗实验中,A组按20 g/kg添加"HD-2"药物口服,同时按100 mg/L浓度药浴,存活率为50%;B组按20 g/kg添加药物口服,同时按50 mg/L浓度药浴,存活率50.67%;C组,在无药浴情况下,仅按20 g/kg添加药物口服,存活率为42.67%;A、B、C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率2.67%(P<0.05)。此外,A、B、C 3组中,大黄鱼胸鳍上白点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3个组的大黄鱼鳃丝上隐核虫数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实验结束时几乎观察不到虫体;而对照组大黄鱼鳃丝上隐核虫数量明显上升。实验过程中A、B、C 3组大黄鱼释放到体外的包囊数量明显下降,第12天时其包囊数量分别下降100%、91.1%、77.7%,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所述,口服和药浴同时用药具有最佳效果,仅口服中草药亦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从实用性和成本考虑,建议仅进行口服处理,即能保障大黄鱼较高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刺激隐核虫 非特异性免疫 包囊 滋养 中草药 半致死浓度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感染大鼠的方式改良及病理切片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静 辛致炜 +6 位作者 裴培 傅晓茵 廖德君 卢韵宇 薛飒 廖振捷 刘登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1-166,172,共7页
目的建立人芽囊原虫感染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感染组(10~5、 10~6、 10~7和10~8),每组6只。4个感染组分别灌服人芽囊原虫滋养体10~5、 10~6、 10~7和10~8个/鼠,对照组灌服等量PBS。感染后第3天开始收... 目的建立人芽囊原虫感染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感染组(10~5、 10~6、 10~7和10~8),每组6只。4个感染组分别灌服人芽囊原虫滋养体10~5、 10~6、 10~7和10~8个/鼠,对照组灌服等量PBS。感染后第3天开始收集粪样,于洛克氏-鸡蛋-血清(LES)培养基中培养72 h后镜下观察,PCR和测序确认感染前后虫株的基因型。感染后第3~18天连续收集5次大鼠粪样培养观察,记录阳性鼠感染情况。感染后第21天将大鼠全部无痛处死,分别收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盲肠等肠段的内容物培养72 h后观察,计算其最终感染数和感染密度;并取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肠道内是否存在虫体。采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比较各肠段寄生数目的相关关系。结果 10~5、 10~6、 10~7和10~8感染组中确定感染人芽囊原虫的大鼠数目分别为2、 3、 5和6只。其中10~5感染组感染后第6天检出阳性结果,其余感染组第3天检出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PCR及序列比对证实,感染大鼠分离的人芽囊原虫与感染所用虫株均为ST7型。肠道内容物培养结果显示,回肠、盲肠和结肠的内容物均成功培养出人芽囊原虫,且盲肠与结肠内的虫数之间呈正相关,盲肠与结肠内容物培养获得的人芽囊原虫数呈正相关性(r=0.541, P <0.01),其余肠段未发现人芽囊原虫。HE染色结果显示,盲肠有人芽囊原虫寄生并存在黏蛋白,未发现虫体入侵、炎细胞浸润、黏膜糜烂等病理损伤;其余肠段未发现人芽囊原虫寄生。结论采用人芽囊原虫滋养体可成功建立大鼠感染模型。灌服10~5个人芽囊原虫滋养体可成功感染大鼠, 10~8个滋养体的感染效果稳定,各组随着感染人芽囊原虫数量的增加,感染的大鼠数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滋养 感染 大鼠模型
原文传递
结肠小袋虫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天奇 宋宏晓 +3 位作者 闫文朝 钱伟锋 袁林 姜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5,共5页
结肠小袋虫是一种全球性的机会性寄生虫感染病原,可感染包括猪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是感染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最大的原生动物。猪是主要的带虫宿主,人与猪直接或间接接触可造成感染。感染猪的粪便污染水源后可能造成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 结肠小袋虫是一种全球性的机会性寄生虫感染病原,可感染包括猪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是感染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最大的原生动物。猪是主要的带虫宿主,人与猪直接或间接接触可造成感染。感染猪的粪便污染水源后可能造成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病原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结肠和盲肠,可能表现无症状感染,也可能呈现出血性和黏液性腹泻,特殊情况下转移至肺、尿生殖道、盆腔等肠外组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避免水源的污染是预防感染的关键。论文就结肠小袋虫的分类、形态特征、基因分型、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机制、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虫 滋养 包囊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弓形虫滋养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翠娥 徐在海 +2 位作者 曹军田 李豫川 甘永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5-516,共2页
关键词 青蒿琥酯 弓形虫 滋养 超微结构 人畜共患病
下载PDF
弓形体抗原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于恩庶 黄桂森 +1 位作者 严延生 姚虹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13,共3页
使用免疫印迹法和显凝试验均能测出弓形体各虫株之间有抗原差异。根据5株弓形体相互显凝试验结果,可分为4种抗原型,定为Ⅰ、Ⅱ、Ⅲ和Ⅳ型,这是弓形体抗原分型的首次报道,可能与地区和来源有关。
关键词 弓形 抗原型 滋养 免疫印迹法
全文增补中
多子小瓜虫的形态发生及其寄生导致翘嘴鲌鳃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哲 刘春雷 +1 位作者 顾泽茂 翟艳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5-941,共7页
为阐明小瓜虫的形态发生及其对鳃组织的危害过程,本文开展了多子小瓜虫的光镜观察和翘嘴鲌鳃组织病理切片方面的研究。光镜形态研究发现小瓜虫运动时呈球形,直径500—800μm;前端具有耳廓状胞口和内陷的袋状胞咽;环境温度为18℃时,滋养... 为阐明小瓜虫的形态发生及其对鳃组织的危害过程,本文开展了多子小瓜虫的光镜观察和翘嘴鲌鳃组织病理切片方面的研究。光镜形态研究发现小瓜虫运动时呈球形,直径500—800μm;前端具有耳廓状胞口和内陷的袋状胞咽;环境温度为18℃时,滋养体经1h左右发育成包囊,体表形成一层透明胶膜,并以虫体中央的分裂沟为界进行二分裂;子代虫体从8细胞期进入16细胞期时,包囊内部形成内胞膜将子代虫体等分为两个集团。组织切片结果显示虫体呈卵圆形,挤压了周围的包裹细胞,导致组织变形;鳃小片黏连,鳃丝上皮细胞受到破坏,严重区域鳃丝结构被完全破坏。本研究解析了小瓜虫的形态发生与发育过程以及对宿主危害的组织病理结构与机制,为揭示小瓜虫的侵染、发育和成熟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小瓜虫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子小瓜虫 滋养 形态发生 翘嘴鲌 组织病理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国宏 曹镐禄 +3 位作者 苏水莲 黄爱民 谢学斌 胡雅琼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人芽囊原虫的三株滋养体和二株包囊进行了形状、大小和结构的观察。滋养体为生长在LAS双相培养基内 4~ 5天的培养物 ;包囊为带虫者粪便经蒸馏水反复 3次洗涤的沉淀物。均作涂片 ,分别以不染色、碘染色...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人芽囊原虫的三株滋养体和二株包囊进行了形状、大小和结构的观察。滋养体为生长在LAS双相培养基内 4~ 5天的培养物 ;包囊为带虫者粪便经蒸馏水反复 3次洗涤的沉淀物。均作涂片 ,分别以不染色、碘染色和 1∶10 4 吖啶橙染色 ,镜下识别和鉴定。滋养体以空泡型 (包括二分裂状态的 )占多数 ,其次为变形型 ,颗粒型及其它类型少见。颗粒型为多分裂繁殖体。人芽囊原虫包囊形态较单一 ,都是圆形或卵圆形。人芽囊原虫包囊的光镜照片 ,为首次报道 ;其包囊期在我国也是第一次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滋养 包囊 形态学观察
下载PDF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邓新国 李家臣 +1 位作者 赵东卿 祝磊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 确诊棘阿米巴角膜炎 ,了解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10 %氢氧化钾 (KOH )湿封片镜检、棘阿米巴原虫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作H .E .、PAS和PAS加亮绿染色检查。结果 角膜刮片经10 %KOH湿封片镜检和... 目的 确诊棘阿米巴角膜炎 ,了解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10 %氢氧化钾 (KOH )湿封片镜检、棘阿米巴原虫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作H .E .、PAS和PAS加亮绿染色检查。结果 角膜刮片经10 %KOH湿封片镜检和原虫培养共诊断 9例棘阿米巴角膜炎 ,其中 8例表现为环型角膜基质炎 ,7例眼球剧烈疼痛。病理切片经上述染色可显示棘阿米巴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结论 环型角膜基质炎和眼球剧烈疼痛是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主要临床特征 ,病理切片经上述染色显示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 ,PAS加亮绿染色 ,原虫的滋养体呈深绿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阿米巴角膜炎 临床表现 病理检查 包囊 滋养
下载PDF
儿童福氏耐格里阿米巴脑膜脑炎1例
11
作者 段勇威 李东旭 +4 位作者 赵瑾 沈辉 叶光明 李一荣 谢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3-697,共5页
患儿男,14岁,无明显诱因持续高热3 d,昏迷伴抽搐,临床初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不明。患儿脑脊液细胞学湿片直接镜检发现形态各异活跃阿米巴样运动滋养体;经瑞氏姬姆萨染色,高倍镜下见阿米巴滋养体。根据患儿脑脊液实验室细胞形态学... 患儿男,14岁,无明显诱因持续高热3 d,昏迷伴抽搐,临床初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不明。患儿脑脊液细胞学湿片直接镜检发现形态各异活跃阿米巴样运动滋养体;经瑞氏姬姆萨染色,高倍镜下见阿米巴滋养体。根据患儿脑脊液实验室细胞形态学结果、影像资料及临床症状,诊断为儿童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经感染病原靶向高通量基因检测和阿米巴原虫种特异性PCR验证,明确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给予及时抗阿米巴原虫等相关治疗,50 d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液 显微镜检查 滋养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原文传递
人芽囊原虫滋养体的形态及其与致病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申继清 田春林 +5 位作者 卢作超 万孝玲 刘登宇 刘晓泉 王静 黎学铭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39,142,共4页
为了解人芽囊原虫滋养体的形态及其与致病关系,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采集就诊患者新鲜粪便686份(无症状者粪便标本663份,有症状者粪便标本23份),直接涂片法和碘染色法制作玻片标本,光镜下观察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和形态。从阳性的无症... 为了解人芽囊原虫滋养体的形态及其与致病关系,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采集就诊患者新鲜粪便686份(无症状者粪便标本663份,有症状者粪便标本23份),直接涂片法和碘染色法制作玻片标本,光镜下观察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和形态。从阳性的无症状者粪便中分离人芽囊原虫,分别接种到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LES培养基)和10只6-8周龄雌性昆明小鼠腹腔中,观察体内外不同环境中人芽囊原虫滋养体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686份粪便标本中阳性者103份,其中无症状者粪便标本阳性80份,有症状者粪便标本阳性23份。光镜下可见,无症状者粪便标本人芽囊原虫的颗粒型和空泡型滋养体较小,呈卵圆形,内含多个颗粒,平均直径为(13.2±0.2)μm;有症状者粪便标本人芽囊原虫的颗粒型与空泡型滋养体较大,易见分裂相虫体,可查见阿米巴型滋养体,外形多样,颗粒数十个,体积较大,平均直径为(28.0±0.3)μm。无症状者粪便标本人芽囊原虫经体外培养后,颗粒型和空泡型滋养体形态变化不大;而接种于小鼠腹腔后,两型滋养体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虫体增大,颗粒变多,外形多样,其形态与有症状者粪便标本的人芽囊原虫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滋养 形态 致病
下载PDF
1例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病例报道
13
作者 董媛 张峰 +2 位作者 何立娟 马萍 张秀梅 《中国校医》 2024年第6期473-475,共3页
对1例久治不愈的腹泻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粪便样本直接涂片和苏木素染色镜检查找病原体,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现为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进行相应治疗,预后较好。建议高校大学生规律生活,改良不良饮食习惯,出现... 对1例久治不愈的腹泻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粪便样本直接涂片和苏木素染色镜检查找病原体,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现为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进行相应治疗,预后较好。建议高校大学生规律生活,改良不良饮食习惯,出现腹泻及时就医,必要时复查粪便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 包囊 感染
原文传递
弓形虫表面抗原和致密颗粒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苑文英 刘辉 +1 位作者 刘秀华 刘嘉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9-292,共4页
关键词 弓形虫表面抗原 致密颗粒蛋白 致密颗粒抗原 棒状蛋白 滋养 生活史 配子 裂殖
下载PDF
15种中草药对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杀灭效果及包囊破裂的条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婷婷 唐小千 周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20,共8页
比较分析了15种中草药对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滋养体和幼虫的离体杀灭效果,并探讨了刺激隐核虫包囊破裂产生幼虫的最适温度和盐度条件。结果显示,中草药药物浓度为4.55 g/L时,槟榔对滋养体和幼虫有杀灭效果,大黄和野菊花... 比较分析了15种中草药对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滋养体和幼虫的离体杀灭效果,并探讨了刺激隐核虫包囊破裂产生幼虫的最适温度和盐度条件。结果显示,中草药药物浓度为4.55 g/L时,槟榔对滋养体和幼虫有杀灭效果,大黄和野菊花仅对幼虫有杀灭效果;药物浓度为9.09 g/L时,苦参、贯众对滋养体和幼虫具有杀灭效果。药物浓度为18.18 g/L时,黄芩、川楝子、枳壳对滋养体和幼虫都具有杀灭效果。野菊花对滋养体也具有杀灭效果;在45.45、90.09 g/L较高药物浓度时,黄芪、鱼腥草、板蓝根、白头翁、金银花、熟地黄对幼虫和滋养体具有杀灭效果。研究表明,槟榔、苦参、大黄、贯众、黄芩、枳壳、川楝子、野菊花杀虫效果显著;黄芪、鱼腥草、板蓝根、白头翁、金银花、熟地黄、黄连的杀虫效果不显著。不同培养温度和盐度对刺激隐核虫包囊破裂产出幼虫所需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包囊破裂产出幼虫的最适温度为26℃、最适盐度为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刺激隐核虫 滋养 幼虫 包囊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陶行知语录 被引量:5
16
作者 陶行知 《生活教育》 2011年第12X期20-20,35,37,41,43,61,84,共7页
培养人生与共和国国民必不可少之精神态度。——湘版《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361页用生活教育之原理与方法,培养男童中之优秀儿童,使成为抗战建国之人才。——《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317页扫地抹桌,是养成扫除肮脏的习惯。我们还可以把扫... 培养人生与共和国国民必不可少之精神态度。——湘版《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361页用生活教育之原理与方法,培养男童中之优秀儿童,使成为抗战建国之人才。——《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317页扫地抹桌,是养成扫除肮脏的习惯。我们还可以把扫地抹桌的魄力。推出去扫除全国的、全世界上的、一切的肮脏东西!——《陶行知全集》第2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教育 卷第 儿童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育才学校 滋养 继续不断 求进 民德 现代世界
下载PDF
营养缺乏对自由生活阿米巴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南宁 谭玉珍 王海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研究在营养缺乏的环境中自由生活阿米巴自噬的变化和自噬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照组自由生活阿米巴用涂有大肠埃希菌的琼脂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将在大肠埃希菌中培养的阿米巴转移至不含大肠埃希菌的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2 h。扫描电... 目的研究在营养缺乏的环境中自由生活阿米巴自噬的变化和自噬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照组自由生活阿米巴用涂有大肠埃希菌的琼脂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将在大肠埃希菌中培养的阿米巴转移至不含大肠埃希菌的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2 h。扫描电镜下观察不提供细菌的培养环境中阿米巴的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阿米巴自噬的变化及自噬前体、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结构特点,图像分析仪测量虫体内自噬结构与细胞质的断面面积。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标记自由生活阿米巴虫体内的自噬体,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中自由生活阿米巴均为滋养体形式;实验组中,滋养体逐渐向包囊转变。对照组阿米巴虫体内充满细菌碎片,只发生轻微的自噬,自噬结构数目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阿米巴自噬水平显著提高,自噬结构数目增多,自噬前体、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与细胞质的断面面积比增大(P<0.05或0.01);部分阿米巴虫体内残存未消化的细菌碎片。结论在缺乏营养的环境中,自由生活阿米巴由滋养体向包囊转变,虫体内自噬功能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缺乏 自由生活阿米巴 滋养 包囊 自噬
下载PDF
卡氏棘阿米巴肌动蛋白1的免疫学特性和细胞黏附功能
18
作者 李晶 杨舒越 +3 位作者 赵佳欣 孔繁利 郭思瑶 冯宪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8-314,共7页
目的:探讨卡氏棘阿米巴(Ac)肌动蛋白1 (Actin 1)(Ac-Actin 1)的免疫学特性,初步阐明Ac-Actin 1介导Ac虫体黏附宿主细胞并参与Ac虫体入侵的作用。方法:以Ac滋养体cDNA为模板,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 22b (+)-Ac-Actin 1,转化大肠埃希菌感受... 目的:探讨卡氏棘阿米巴(Ac)肌动蛋白1 (Actin 1)(Ac-Actin 1)的免疫学特性,初步阐明Ac-Actin 1介导Ac虫体黏附宿主细胞并参与Ac虫体入侵的作用。方法:以Ac滋养体cDNA为模板,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 22b (+)-Ac-Actin 1,转化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BL21 (DE3);1 mmol·L^(-1)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体外诱导表达重组Ac-Actin 1蛋白(rAc-Actin 1),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rAc-Actin 1进行可溶性分析,通过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带有His标签的rAc-Actin 1。3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1只)和实验组(2只);实验组兔以rAc-Actin 1为免疫原皮下注射400μg,对照组兔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制备抗rAc-Actin 1多克隆兔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组兔抗rAc-Actin 1多克隆抗体效价并测定IgG亚型,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抗rAc-Actin 1多克隆兔血清与rAc-Actin 1的免疫反应性,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检测Ac-Actin 1在Ac滋养体中的定位。以正常滋养体为对照,抗rAc-Actin 1多克隆兔血清阻断Ac滋养体后与Vero细胞共孵育,显微镜观察Ac-Actin 1对Vero细胞的黏附作用。结果:SDSPAGE和BCA蛋白浓度检测,获得高浓度rAc-Actin 1 (1.7 g·L^(-1))蛋白。ELISA法检测,制备的兔抗rAc-Actin1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6 400, IgG1和IgG2a浓度分别为116.76 g·L^(-1)和1 136.15 mg·L^(-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兔抗rAc-Actin 1多克隆抗体可与rAc-Actin 1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IFA检测,rAc-Actin 1主要定位于Ac滋养体的细胞膜上。显微镜观察,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抗体与虫体孵育时间的延长,实验组Ac滋养体对Vero细胞的黏附率明显降低(P<0.01),抗rAc-Actin 1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可有效阻断Ac滋养体与Vero细胞的黏附。结论:rAc-Actin 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参与Ac虫体与宿主细胞的黏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棘阿米巴 滋养 细胞黏附 免疫原性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一例蛋鸡毛滴虫病的诊疗方法
19
作者 张金朝 刘少杰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7期9-10,共2页
毛滴虫病是一种主要寄生在禽类上消化道的单细胞原虫病,最早发现这种寄生虫是由训鹰人员发现,19世纪70年代被外国学者正式命名毛滴虫。这种寄生虫在鸽子上的有关报道较多,会引起鸽子口腔溃疡称之为“鸽癀”。毛滴虫的虫体呈卵圆形,虫体... 毛滴虫病是一种主要寄生在禽类上消化道的单细胞原虫病,最早发现这种寄生虫是由训鹰人员发现,19世纪70年代被外国学者正式命名毛滴虫。这种寄生虫在鸽子上的有关报道较多,会引起鸽子口腔溃疡称之为“鸽癀”。毛滴虫的虫体呈卵圆形,虫体长度在7~11微米,宽度在2~9微米。毛滴虫的繁殖方式为营二分裂,生活史仅为简单的滋养体。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与传染源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为主,不会进行垂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滴虫病 间接接触 垂直传播 原虫病 外国学者 滋养 上消化道
下载PDF
幼白面僧面猴感染贾第虫病的诊治
20
作者 张琴 王艳君 毕靖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某园1只2月龄的白面僧面猴被母遗弃,极瘦,呈营养不良状态,人工饲养期间一直有稀便,后期稀便中带有黏冻样便,有时带有血丝,体重不增反降。多次粪检可见密集的贾第鞭毛虫的滋养体,初步诊断为贾第鞭毛虫感染引起的贾第虫病。选用甲硝唑和... 某园1只2月龄的白面僧面猴被母遗弃,极瘦,呈营养不良状态,人工饲养期间一直有稀便,后期稀便中带有黏冻样便,有时带有血丝,体重不增反降。多次粪检可见密集的贾第鞭毛虫的滋养体,初步诊断为贾第鞭毛虫感染引起的贾第虫病。选用甲硝唑和丙硫苯咪唑联合治疗,2个疗程后,患猴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 白面僧面猴 甲硝唑 丙硫苯咪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