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rcRNA_0000994通过翻译蛋白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继深 丰嘉欣 +7 位作者 温艺红 陈泽润 李艺 朱杰宁 李晖 徐金东 方咸宏 单志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56-1764,共9页
目的:研究环状RNA(circRNA)_0000994对心肌细胞肥大表型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检测健康器官捐献者(n=18)与心力衰竭(HF)病人(n=28)心肌组织中circRNA_0000994及其宿主基因溶质载体家族8成员A1(SLC8A1)的表达水平。通过分... 目的:研究环状RNA(circRNA)_0000994对心肌细胞肥大表型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检测健康器官捐献者(n=18)与心力衰竭(HF)病人(n=28)心肌组织中circRNA_0000994及其宿主基因溶质载体家族8成员A1(SLC8A1)的表达水平。通过分离和培养新生小鼠心室肌细胞(NMVCs),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circRNA_0000994过表达并检测其对NMVCs肥大表型的影响。采用鬼笔环肽染色检测circRNA_0000994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诱导的NMVCs肥大反应的影响。人AC16心肌细胞过表达circRNA_0000994后,利用质谱shotgun技术鉴定circRNA_0000994预期翻译蛋白(简称SLC8A1-605aa)的特征性肽段序列。利用NMVCs先后过表达circRNA_0000994及转染siRNA-SLC8A1-605aa,检测SLC8A1-605aa表达对circRNA_0000994抑制NMVCs肥大表型的影响。结果:在HF病人心肌组织中,circRNA_0000994及SLC8A1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过表达circRNA_0000994可降低NMVCs中心脏肥大相关基因肌球蛋白重链7(MYH7)、骨骼肌肌动蛋白α1(ACTA1)和心房钠尿肽(ANP)的表达,抑制Ang II诱导的NMVCs肥大反应(P<0.01)。Western blot及质谱shot-gun分析结果显示,circRNA_0000994可翻译SLC8A1-605aa蛋白。过表达circRNA_0000994和SLC8A1-605aa可一致地抑制NMVCs中心脏肥大相关基因表达,而抑制SLC8A1-605aa表达则可逆转circRNA_0000994对NMVCs肥大表型的抑制作用。结论:circRNA_0000994通过翻译SLC8A1-605aa蛋白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肥大 环状RNA_0000994 溶质载体家族8成员A1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SLC45A4和AHSP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付庆臻 李大鹏 +6 位作者 符金铭 刘宇鹏 孙鸿儒 张磊 张显玉 庞达 赵亚双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白细胞溶质载体家族45成员4(solute carrier family 45 member 4,SLC45A4)和α血红蛋白稳定蛋白(αhemoglobin stabilizing protein,AHSP)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差异甲基化分析等方法在GSE51032、GSE104... 目的探究外周血白细胞溶质载体家族45成员4(solute carrier family 45 member 4,SLC45A4)和α血红蛋白稳定蛋白(αhemoglobin stabilizing protein,AHSP)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差异甲基化分析等方法在GSE51032、GSE104942和GSE89093数据集中筛选与乳腺癌发病潜在相关的基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45例乳腺癌患者和524例非乳腺癌对照作为研究对象。使用MethylTarget靶向测序检测目标基因甲基化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4个基因,控制混杂因素后,SLC45A4和AHSP高甲基化与乳腺癌关系的ORadj分别为0.218(95%CI:0.158~0.299)和0.535(95%CI:0.384~0.741)。在不同亚组中SLC45A4高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关联仍有统计学意义,ORadj最高为0.427(95%CI:0.270~0.679),最低为0.153(95%CI:0.085~0.274),而AHSP高甲基化仅在管腔A型(Luminal A)、管腔B型(Luminal B)、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ER+)和≤60岁年龄组中与乳腺癌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核糖核酸蛋白C(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C,HNRNPC)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关系与公共数据结果相反,ORadj为0.747(95%CI:0.569~0.980),锌指蛋白425(zinc finger protein 425,ZNF425)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158)。结论外周血白细胞SLC45A4和AHSP基因高甲基化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甲基化 溶质载体家族45成员4 α血红蛋白稳定蛋白
原文传递
SLC4A1在遗传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曹茜茜 任毅 杨静 《医学综述》 2021年第1期53-57,62,共6页
溶质载体家族4成员A1(SLC4A1)是一种重要的跨膜糖蛋白,在肾脏酸碱平衡稳态的调节及维持红细胞膜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人SLC4A1基因的两个启动子分别编码位于红细胞表面的红细胞阴离子交换蛋白1和肾脏闰细胞基膜侧的肾脏阴离子交换蛋... 溶质载体家族4成员A1(SLC4A1)是一种重要的跨膜糖蛋白,在肾脏酸碱平衡稳态的调节及维持红细胞膜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人SLC4A1基因的两个启动子分别编码位于红细胞表面的红细胞阴离子交换蛋白1和肾脏闰细胞基膜侧的肾脏阴离子交换蛋白1。SLC4A1基因突变通过使SLC4A1蛋白转运异常或功能丧失,导致遗传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东南亚卵形红细胞症。目前SLC4A1突变引起dRTA的致病机制已取得相应进展,为遗传性dRTA诊治提供了一些治疗方向,有望在细胞水平治疗遗传性dR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溶质载体家族4成员A1 基因突变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东南亚卵形红细胞增多症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基于miR-144-3p/SLC7A11通路减轻心肌细胞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叶健 李凌燕 +3 位作者 席鑫 汪谞 郜俊清 刘宗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35-1340,共6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SBP)能否调控微小RNA-144-3p(miR-144-3p)/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减轻心肌细胞铁死亡。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SBP组。对照组转染control RNA模拟物(mimic),模型组转染miR-144-3...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SBP)能否调控微小RNA-144-3p(miR-144-3p)/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减轻心肌细胞铁死亡。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SBP组。对照组转染control RNA模拟物(mimic),模型组转染miR-144-3p mimic,SBP组转染miR-144-3p mimic并加入SBP(2 g/L)干预96 h。另取各组细胞分别加入加入不同浓度铁死亡诱导剂[爱拉斯汀(erastin)或RAS选择性致死化合物3(RSL3)]培养48 h。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报告分析miR-144-3p与SLC7A11相互作用;结晶紫实验测量吸光度计算心肌细胞增值率和存活率;Real-time PCR检测miR-144-3p、SLC7A1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LC7A11、4-羟基壬醛(4-HNE)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4、48、72、96 h细胞增殖率及SLC7A11蛋白表达下降(P<0.05),miR-144-3p及4-HNE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SBP组48、72、96 h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miR-144-3p mRNA表达降低(P<0.01)。各组细胞存活率随erastin或RSL3浓度升高而降低,78、156、312、625、1250 nmol/L erastin及50、100、200nmol/L RSL3的干预,模型组较对照组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SBP组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结论SBP可以通过调控miR-144-3p/SLC7A11信号通路减轻心肌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微小RNA-144-3p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铁死亡
原文传递
溶质载体家族22成员14和精子相关抗原6在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侯方圆 李玉山 +5 位作者 杨夕阳 王全先 刘军杰 王琳凯 苏彦华 孙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22成员14(SLC22A14)和精子相关抗原6(SPAG6),在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精子库合格捐精者(正常对照组)和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弱精子症组)各50例精子样本,采用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精子,...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22成员14(SLC22A14)和精子相关抗原6(SPAG6),在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精子库合格捐精者(正常对照组)和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弱精子症组)各50例精子样本,采用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精子,分别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LC22A14、SPAG6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弱精子症组的SLC22A14、SPAG6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SLC22A14:0.53±0.10 vs 0.77±0.08,t=12.834,P<0.01;SPAG6:0.52±0.10 vs 0.77±0.06,t=13.755,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弱精子症组的SLC22A14和SPAG6蛋白表达量同样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SLC22A14:0.55±0.10 vs 0.80±0.09,t=12.884,P<0.01;SPAG6:0.56±0.09 vs 0.78±0.09,t=12.257,P<0.01)。结论:在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中SLC22A14和SPAG6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弱精子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载体家族22成员14 精子相关抗原6 特发性弱精子症 精子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蛋白印迹
下载PDF
补肾通蚀丸通过调控Nrf2/SLC7A11/GPX4通路介导铁死亡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成骨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强 刘金富 +7 位作者 田照 容向宾 郭良 王伟伟 李豪 牛驰程 李佳侣 曾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16-2322,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通蚀丸通过抑制成骨细胞铁死亡促进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IONFH)大鼠股骨头修复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补肾通蚀丸1.2 g/kg),每组12只,使用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喂养制备AIONFH... 目的:探讨补肾通蚀丸通过抑制成骨细胞铁死亡促进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IONFH)大鼠股骨头修复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补肾通蚀丸1.2 g/kg),每组12只,使用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喂养制备AIONFH大鼠模型。Micro-CT扫描测量相关骨组织学分数;肉眼观察股骨头大体形态;HE染色观察股骨头组织病理形态学;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与股骨头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总铁离子浓度水平;RT-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核红系转录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股骨头骨质丢失情况减轻(P<0.05),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血清与股骨头组织中MDA、总铁离子浓度水平显著降低(P<0.05),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Nrf2、SLC7A11、GPX4、ALP、OCN、Collagen-Ⅰ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补肾通蚀丸可能通过激活Nrf2/SLC7A11/GPX4通路抑制成骨细胞铁死亡,促进AIONFH大鼠股骨头成骨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蚀丸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成骨细胞 铁死亡 核红系转录因子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通路
原文传递
血清SLC7A11、JAK2水平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毛晓琴 郑爱华 +1 位作者 何盛琴 张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2461-246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Janus激酶2(JAK2)水平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08例ANVUGI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NVUGIB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血清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Janus激酶2(JAK2)水平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08例ANVUGI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NVUGIB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31例)、中度组(44例)、轻度组(33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41例)和预后良好组(67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LC7A11、JAK2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SLC7A11、JAK2水平与Framingham风险(FRS)、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出血(GB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NV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LC7A11、JAK2对ANV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3组不同严重程度的ANVUGIB患者血清SLC7A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JAK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SLC7A11水平逐渐降低,血清JAK2水平及FRS、GBS评分逐渐升高(均P<0.05)。ANVUGIB患者血清SLC7A11水平与FRS、GBS评分均呈负相关,血清JAK2水平与FRS、GB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预后不良组出血量>400 mL的患者占比、红细胞分布宽度、FRS评分、GBS评分、JAK2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血红蛋白、SLC7A1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出血量>400 mL、JAK2水平升高是ANV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SLC7A11水平升高是保护因素(均P<0.05)。血清SLC7A11、JAK2联合预测ANV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_(二者联合-SLC7A11)=3.086、Z_(二者联合-JAK2)=2.330,P=0.020、0.030)。结论ANVUGIB患者血清SLC7A11水平降低、JAK2水平升高,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二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具有更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JANUS激酶2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预后
下载PDF
硫胺素响应性巨幼细胞贫血综合征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高露兰 林发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9-1075,共7页
对硫胺素响应性巨幼细胞贫血综合征(thiamine-responsive megaloblastic anemia syndrome,TRMA)研究领域的现状、研究热点、演变趋势和未来展望进行可视化分析,为TRMA发病机制的后续研究与防治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研究以Web of S... 对硫胺素响应性巨幼细胞贫血综合征(thiamine-responsive megaloblastic anemia syndrome,TRMA)研究领域的现状、研究热点、演变趋势和未来展望进行可视化分析,为TRMA发病机制的后续研究与防治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文献来源,以1997—2023年间发表的TRMA相关文献记录为研究对象,利用R软件及Citexs数据库对研究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1997—2023年共发表相关文献89篇,文献年均发文量3篇。按国家分类,发现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家和机构发表论文较多。通过关键词频率分析,糖尿病、耳聋、硫胺素响应性巨幼细胞贫血及溶质载体家族19成员2(SLC19A2)基因突变等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高,表明至今以上述关键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凸显了对TRMA的机制探索逐渐达成共识。综上,当前TRMA以糖尿病、耳聋、硫胺素响应性巨幼细胞贫血等为研究热点,而核心基因SLC19A2的研究可能成为未来分子研究的新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胺素响应性巨幼细胞贫血综合征 文献计量分析 溶质载体家族19成员2
原文传递
SLC7A11的调控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9
作者 罗豪 刘延旭 +1 位作者 文聪 岳荣川 《生命的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73-82,共10页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xCT)作为一种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参与氨基酸在质膜上的转运,调节细胞铁死亡的发生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LC7A11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xCT)作为一种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参与氨基酸在质膜上的转运,调节细胞铁死亡的发生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LC7A11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SLC7A11的结构、功能、调控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机理,旨在寻找与心血管疾病防治相关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心血管疾病 双硫死亡 铁死亡 表观遗传调控
原文传递
小檗碱诱导骨肉瘤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
10
作者 姬健钧 邱文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6-303,共8页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MG63骨肉瘤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不加药的细胞为对照,用不同浓度(2.5、5.0、10.0μmol/L)小檗碱作用于细胞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铁死亡相关指标[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Ki67)、线粒体超微结构、Fe^(2+)...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MG63骨肉瘤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不加药的细胞为对照,用不同浓度(2.5、5.0、10.0μmol/L)小檗碱作用于细胞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铁死亡相关指标[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Ki67)、线粒体超微结构、Fe^(2+)、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变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与DNA结合活性以及磷酸化STAT3(pSTAT3)、肿瘤蛋白53(p53)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为观察p53在小檗碱诱导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转染p53 siRNA,将细胞分为对照组、p53 siRNA组、小檗碱组和p53 siRNA+小檗碱组,以10.0μmol/L小檗碱作用24 h后,检测细胞内p53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线粒体膜电位、GSH水平以及MDA含量。为探究STAT3在小檗碱调控p53/SLC7A11信号通路中的作用,转染STAT3过表达质粒,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小檗碱组、STAT3组和STAT3+小檗碱组,以10.0μmol/L小檗碱作用24h后,检测细胞内p-STAT3、STAT3、p53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细胞比较,2.5、5.0、10.0μmol/L小檗碱均能降低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内Ki67蛋白表达,引起线粒体形态改变,升高细胞内Fe^(2+)、ROS和MDA水平以及p5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GSH水平、STAT3与DNA的结合活性以及p-STAT3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小檗碱组比较,p53 siRNA+小檗碱组细胞内p53蛋白表达水平和MDA水平降低,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线粒体膜电位以及GSH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小檗碱组比较,STAT3+小檗碱组细胞内p-STAT3、STAT3、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5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檗碱可通过STAT3/p53/SLC7A11信号通路诱导MG63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铁死亡 骨肉瘤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肿瘤蛋白53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下载PDF
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表达与双硫死亡、铁死亡及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马欢 代九菊 +1 位作者 杨艳丽 周祖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2-1776,共5页
铁死亡和双硫死亡与多种疾病相关。铁死亡的特征是铁离子和脂质活性氧的异常累积,而双硫死亡则是二硫化物的异常累积。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SLC3A2)作为溶质载体家族的一员,不仅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还参与细胞铁... 铁死亡和双硫死亡与多种疾病相关。铁死亡的特征是铁离子和脂质活性氧的异常累积,而双硫死亡则是二硫化物的异常累积。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SLC3A2)作为溶质载体家族的一员,不仅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还参与细胞铁死亡和双硫死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本文阐述了SLC3A2与双硫死亡、铁死亡和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癌症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 双硫死亡 铁死亡 肿瘤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SOCS2、SLC7A11表达变化及其与三维适形放疗效果的关系
12
作者 蒋颖超 杨亚琴 佟鑫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SOCS2)、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三维适形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行三维适形放疗的NSCLC患者90例...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SOCS2)、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三维适形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行三维适形放疗的NSCLC患者90例(留取穿刺活检获取的部分癌组织),同期因肺错构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留取术中获取的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及正常肺组织SOCS2、SLC7A11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NSCLC组织中两者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NSCLC患者癌组织SOCS2、SLC7A11阳性表达率。评价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癌组织SOCS2、SLC7A11表达对疗效的影响。结果NSCLC组织SOCS2阳性表达率为24.44%、SLC7A11阳性表达率为77.78%,正常肺组织分别为95.00%、10.00%,两组比较P均<0.05。NSCLC组织SOCS2、SLC7A11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关系(r=-0.669,P<0.05)。TNM分期ⅢA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癌组织SOCS2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TNM分期ⅢB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者,而SLC7A11阳性表达率分别低于TNM分期ⅢB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90例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有效60例、无效30例。三维适形放疗有效的NSCLC患者癌组织SOCS2、SLC7A1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67%、70.00%,无效者分别为10.00%、93.33%,两者比较P均<0.05。癌组织SLC7A11阳性是影响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癌组织SOCS2阳性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NSCLC组织SOCS2表达降低而SLC7A11表达升高,两者共同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并且可以影响患者的三维适形放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 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肿瘤抑制因子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蛋白调控铁死亡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霞 秦文秀 +3 位作者 魏丹 冯琳雯 翁建兴 李澎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89-93,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完善脑卒中的治疗方案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然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铁死亡是最新研究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对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制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肿瘤抑制因子p53(Tumor Suppr... 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完善脑卒中的治疗方案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然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铁死亡是最新研究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对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制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肿瘤抑制因子p53(Tumor Suppressor Protein p53,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蛋白(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是铁死亡过程中的重要信号传导通路,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生理病理息息相关,但目前关于此通路作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仍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中药作为公认的多靶点治疗手段,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细胞铁死亡的一种手段,也对P53/SLC7A11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了关键的调控作用。但目前铁死亡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未完全阐明,中药如何调控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尚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中药作用于铁死亡信号通路的机制会更加清晰,中药复合提取物与中药活性物质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铁死亡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治疗前景。目前P53/SLC7A11信号传导通路研究以基础研究为主,随着研究的进展,应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以期开展新药研发,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途径。文章对P53/SLC7A11信号传导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的调控过程以及中药对此信号传导通路所产生的效力进行综合性叙述,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因子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蛋白信号传导通路 铁死亡 缺血性脑卒中 中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SLC7A11的调控机制及肿瘤治疗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晓轩 张驰 +7 位作者 黄思琪 张玉超 钟鹏英 陈思雅 孔雨朦 蔡煜涵 刘文龙 张喜利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8-885,共8页
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SLC7A11(也称为xCT)可介导细胞外胱氨酸的摄取以换取谷氨酸。胱氨酸被还原为谷胱甘肽合成的限速前体半胱氨酸,这一过程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因此对细胞生长、增殖和新陈代谢至关重要。由于SLC7A11的特殊结构... 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SLC7A11(也称为xCT)可介导细胞外胱氨酸的摄取以换取谷氨酸。胱氨酸被还原为谷胱甘肽合成的限速前体半胱氨酸,这一过程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因此对细胞生长、增殖和新陈代谢至关重要。由于SLC7A11的特殊结构功能,其参与到了铁死亡的启动过程中。因此,SLC7A11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癌症的潜在靶点。目前已有研究通过各种SLC7A11调节剂来调节SLC7A11的表达或活性以实现对铁死亡的调节,从而影响肿瘤微环境、免疫逃逸、肿瘤进程、化疗耐药以及肿瘤靶向治疗。全文就SLC7A11的调控机制及肿瘤治疗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转运蛋白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氧化应激 铁死亡 调控机制 肿瘤治疗
原文传递
miR-27a通过抑制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诱导铁死亡引起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子人 孙辉 +3 位作者 张婧 朱礼军 杜琳 孟爱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7-624,共8页
目的 探讨miR-27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组(依据再灌注时间又分为缺血2 h后再灌注3 h、 6 h、 12 h、 24 h组)以及阴性对照空载体组、 mi... 目的 探讨miR-27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组(依据再灌注时间又分为缺血2 h后再灌注3 h、 6 h、 12 h、 24 h组)以及阴性对照空载体组、 miR-27a激动剂(agomiR-27a)组、 miR-27a抑制剂(antagomiR-27a)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MCAO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中miR-27a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水平,Zea-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 3, 5三苯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SLC7A11蛋白水平,分别用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铁(Fe)检测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GSH、 MDA、 Fe含量。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7a下游靶基因。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iR-27a水平上调,SLC7A11水平降低。抑制miR-27a表达后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障碍和脑梗死面积,抑制铁死亡。miR-27a直接靶向SLC7A11的3′-非翻译区(3′-UTR)区域,降低SLC7A11 mRNA表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上调的miR-27a可能是通过抑制靶基因SLC7A11水平,诱导铁死亡,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微小RNA-27a(miR-27a) 铁死亡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
下载PDF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基因SLC7A11与肝癌临床特征相关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威龙 张明霞 +4 位作者 郑娟 张香梅 汪海燕 曾丽娇 乐晓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59-561,575,共4页
目的明确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基因(SLC7A11)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了解SLC7A11基因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02例肝癌患者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通过半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SLC7A11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 目的明确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基因(SLC7A11)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了解SLC7A11基因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02例肝癌患者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通过半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SLC7A11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该基因与肝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HBV感染、淋巴结转移、生存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随机挑选20对肝癌和癌旁组织进行半定量PCR,SLC7A11基因在85.0%(17/20)的肝癌组织较癌旁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Real-time PCR检测102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SLC7A11 mRNA表达水平,72.5%(74/102)肝癌组织中SLC7A1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在64例肝癌患者中SLC7A11 mRNA高表达组的平均生存期为16个月,低表达组的平均生存期为22个月,SLC7A11 mRNA高表达组生存期较短(P<0.01)。SLC7A11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成正相关,肿瘤大于3 cm的肝癌患者SLC7A1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SLC7A11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HBV感染、淋巴结转移与否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 SLC7A1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影响着肿瘤的增生及患者的生存期,提示SLC7A11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SLC7A11基因 肝癌 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双硫死亡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燕青 杨林 +3 位作者 成春锋 陈东风 冼绍祥 方红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391-397,共7页
硫元素主要存在于L-半胱氨酸和L-甲硫氨酸两种含硫氨基酸中。硫在维持氧化还原稳态或在抗氧化防御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2月甘波谊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首次报道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即在葡萄糖饥饿状态下,癌细胞中胱... 硫元素主要存在于L-半胱氨酸和L-甲硫氨酸两种含硫氨基酸中。硫在维持氧化还原稳态或在抗氧化防御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2月甘波谊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首次报道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即在葡萄糖饥饿状态下,癌细胞中胱氨酸转运体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高表达致二硫化物(如胱氨酸等)异常积累,并伴随着NADPH耗尽,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因此种死亡方式具有二硫化物应激的特点,故命名为“双硫死亡”(disulfidptosis)。本文针对双硫死亡的发现过程、双硫应激、硫代谢及双硫死亡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死亡 双硫应激 半胱氨酸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 胱氨酸转运体
下载PDF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对MYCN基因扩增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战世佳 张璇 +6 位作者 张瑶 郭金鑫 洪恩宇 杨慧 鲁洁 常艳 郭永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5-573,共9页
目的分析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在有无MYCN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系和临床样本中的表达及其与患儿预后相关性,研究SLC7A11对MYCN扩增高危NB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GEO数据库GSE49710数据集、TARGET数据库和R2数据库GSE45... 目的分析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在有无MYCN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系和临床样本中的表达及其与患儿预后相关性,研究SLC7A11对MYCN扩增高危NB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GEO数据库GSE49710数据集、TARGET数据库和R2数据库GSE45547数据集分析NB临床样本中SLC7A11 mRNA水平与MYCN基因扩增状态和NB患儿预后相关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YCN扩增NB细胞系SK-N-BE(2)和IMR32细胞以及MYCN非扩增NB细胞系CHLA-255和SH-SY5Y细胞中SLC7A11 mRNA水平。在MYCN扩增NB细胞系SK-N-BE(2)细胞中,利用2条不同序列小干扰RNA瞬时敲低SLC7A11 mRNA,应用RT-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SLC7A11 mRNA和SLC7A11表达及MYCN mRNA和N-MYC表达,采用结晶紫染色和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TCA)技术观察NB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标记物Ki-67表达情况。利用短发夹RNA慢病毒感染方法构建稳定敲低SLC7A11的SK-N-BE(2)细胞,RT-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SLC7A11的稳定敲低效果和MYCN水平,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NB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果分析NB临床样本GSE49710和GSE45547数据集发现,在MYCN扩增NB中,SLC7A11 mRNA水平显著高于非MYCN扩增NB(P<0.05,P<0.01),且TARGET数据库和R2数据库GSE45547数据集分析表明SLC7A11 mRNA水平与NB患儿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P<0.01)。SLC7A11在MYCN扩增NB细胞系SK-N-BE(2)和IMR32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非扩增细胞系CHLA-255和SH-SY5Y(P<0.01)。与对照敲低组相比,瞬时敲低SLC7A11导致MYCN扩增NB细胞增殖显著减慢(P<0.01),Ki-67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稳定敲低SLC7A11显著减少了NB细胞克隆形成数(P<0.01)。瞬时和稳定敲低SLC7A11对MYCN mRNA和N-MYC蛋白水平均未见明显影响。结论SLC7A11在MYCN扩增NB细胞系和临床样本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患儿预后呈负相关,敲低SLC7A11显著抑制SK-N-BE(2)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 MYCN扩增 细胞增殖 神经母细胞瘤
下载PDF
hsa_circ_0000520通过调控miR-556-5p/SLC38A2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
19
作者 张景臣 李新 +5 位作者 李江涛 李海平 陈艳丽 牛冰 祁川川 叶贝贝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90-2196,共7页
目的:探究hsa_circ_0000520促进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RNA pull-down实验验证miR-556-5p与hsa_circ_0000520、溶质载体家族38成员2(SLC38A2)的靶向关系。MCF7细胞分为sh-NC组、sh-hsa_circ_000052... 目的:探究hsa_circ_0000520促进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RNA pull-down实验验证miR-556-5p与hsa_circ_0000520、溶质载体家族38成员2(SLC38A2)的靶向关系。MCF7细胞分为sh-NC组、sh-hsa_circ_0000520组、sh-hsa_circ_0000520+anti-NC组、sh-hsa_circ_0000520+anti-miR-556-5p组,qRT-PCR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sa_circ_0000520、miR-556-5p、SLC38A2表达水平;MTT检测、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细胞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通过裸鼠成瘤实验评估hsa_circ_0000520对miR-556-5p/SLC38A2的调控作用及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经验证,MCF7细胞中miR-556-5p与hsa_circ_0000520、SLC38A2均存在靶向关系。与sh-NC组比较,sh-hsa_circ_0000520组可降低MCF7细胞中hsa_circ_0000520、SLC38A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目、划痕愈合率及迁移、侵袭细胞数(P<0.05),升高miR-556-5p表达水平(P<0.05);与sh-hsa_circ_0000520+anti-NC组比较,sh-hsa_circ_0000520+anti-miR-556-5p组可降低MCF7细胞中miR-556-5p表达水平(P<0.05),升高SLC38A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目、划痕愈合率及迁移、侵袭细胞数(P<0.05),而对hsa_circ_0000520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裸鼠成瘤实验结果表明,敲低移植瘤中hsa_circ_0000520的表达可升高miR-556-5p表达水平并降低SLC38A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降低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P<0.05)。结论:hsa_circ_0000520可能通过靶向调控miR-556-5p/SLC38A2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_circ_0000520 miR-556-5p 溶质载体家族38成员2 乳腺癌
下载PDF
溶质载体家族15成员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新 张志博 +3 位作者 邱佳 周丽卿 武新峰 史晓飞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3-378,共6页
目的探讨肽/组氨酸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15成员4(SLC15A)在SLE患者的PBMC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5例SLE患者,根据SLEDAI评分标准,分为活动期SLE组和稳定期SLE组,以1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外周... 目的探讨肽/组氨酸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15成员4(SLC15A)在SLE患者的PBMC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5例SLE患者,根据SLEDAI评分标准,分为活动期SLE组和稳定期SLE组,以1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外周血PBMCs中SLC15A4的表达情况,并记录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3组间SLC15A4的表达量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SLC15A4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活动期SLE组、稳定期SLE组、健康对照组中SLC15A4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96±0.19)、(0.88±0.14)、(0.78±0.24),活动期SLE组中SLC15A4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F=4.47,P=0.015);SLE患者PBMCs中SLC15A4表达水平与抗dsDNA抗体定量(r=0.29,P=0.031)、ESR(r=0.36,P=0.007)、SLEDAI评分(r=0.32,P=0.017)呈正相关,与尿蛋白定量(24 h)(r=0.45,P=0.127)和C3(r=0.20,P=0.133)无相关性。结论SLC15A4参与了SLE的发病,其在SLE患者PBMCs中的表达情况可作为临床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单核细胞 疾病活动指数 溶质载体家族15成员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