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纤维素膜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江 刘健辉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38,共6页
制备了α 纤维素膜并对其气体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 .测定了水溶胀下 ,CO2 、H2 、CH4 、N2 、O2 等气体在α 纤维素膜内的气体渗透速率 .通过比较研究醋酸纤维素膜、苯甲酰化纤维素膜和聚砜膜在干态和湿态下的气体渗透性能 ,揭示了水对α... 制备了α 纤维素膜并对其气体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 .测定了水溶胀下 ,CO2 、H2 、CH4 、N2 、O2 等气体在α 纤维素膜内的气体渗透速率 .通过比较研究醋酸纤维素膜、苯甲酰化纤维素膜和聚砜膜在干态和湿态下的气体渗透性能 ,揭示了水对α 纤维素膜气体渗透性能的作用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膜 气体 渗透 含水量 溶解-扩散 膜分离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氢气 甲烷 分离性能
下载PDF
PDMS-b-PPO共聚物膜的组分比对其微观结构及传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威 纪树兰 +2 位作者 高静 张伟 秦振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37,42,共7页
通过羟氨缩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比例"软-硬"段的PDMS-b-PPO共聚物,利用1 HNMR测定组分比,采用溶剂挥发法将其制备成膜并用于乙醇/水的渗透汽化分离,考察了PDMS-b-PPO共聚物的组分比对小分子在膜中溶解扩散性及膜微观结构的影... 通过羟氨缩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比例"软-硬"段的PDMS-b-PPO共聚物,利用1 HNMR测定组分比,采用溶剂挥发法将其制备成膜并用于乙醇/水的渗透汽化分离,考察了PDMS-b-PPO共聚物的组分比对小分子在膜中溶解扩散性及膜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接触角法测定了PDMS-b-PPO膜的溶解度参数,采用比重法计算了乙醇和水分子在膜中的相互作用参数及扩散系数,并通过AFM和EDS等手段对膜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DMSb-PPO膜具有微相分离的特征结构,随着膜中PDMS浓度的增加,膜的微相分离结构更加明显,乙醇在膜中的溶解和扩散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聚苯醚嵌段共聚物(PDMS-b-PPO) 渗透汽化 乙醇 微相分离 溶解-扩散
下载PDF
疏水性SiO_2-PDMS渗透汽化膜溶解-扩散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德 于万礼 +2 位作者 王栋 亢荣敏 李冰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8,共5页
制备了疏水性纳米SiO2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渗透汽化膜,研究了其溶解-扩散性能,计算了复合膜的溶解度参数(δM)及乙醇渗透系数(PE)。结果表明,填加SiO2提高了PDMS膜的乙醇溶解度(SE),SiO2填加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膜在30... 制备了疏水性纳米SiO2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渗透汽化膜,研究了其溶解-扩散性能,计算了复合膜的溶解度参数(δM)及乙醇渗透系数(PE)。结果表明,填加SiO2提高了PDMS膜的乙醇溶解度(SE),SiO2填加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膜在30℃时的SE为0.0064,而未填加时仅为0.0026;PE值随SiO2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SiO2填加量5%时,PE在60℃时为2.52×10-13 m2/s,而未填加时仅为1.42×10-13 m2/s;提高温度有利于乙醇的渗透。以乙醇/水物系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SiO2-PDMS复合膜渗透汽化性能与其渗透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 聚二甲基硅氧烷 渗透汽化复合膜 溶解-扩散
下载PDF
膜法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5
4
作者 罗双江 白璐 +1 位作者 单玲珑 张香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9-1216,共8页
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而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减缓CO_(2)排放的有效途径。在众多的CCUS方法中,膜分离因其能效高、成本低、投资少、维护运行简单等优点引起了... 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而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减缓CO_(2)排放的有效途径。在众多的CCUS方法中,膜分离因其能效高、成本低、投资少、维护运行简单等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综述了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天然气脱碳中的膜材料及其膜分离性能,分析影响CO_(2)捕集效率的关键膜结构因素和调控规律,膜组件开发关键问题及产业化情况,膜分离系统集成及经济性规律。结合研究现状和CO_(2)捕集需求,提出未来膜法CO_(2)捕集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气体分离膜 溶解-扩散机理 促进传递膜 膜组件 系统集成
下载PDF
膜分离法脱除天然气中H2S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会军 张庆国 +1 位作者 王树立 赵书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选聚酰亚胺中空纤维做分离材料,进行膜分离法脱除天然气中H2S的实验,气体分离以溶解-扩散机理进行。室内开展了进气流量、膜两侧压差、温度变化等几组实验,研究了进气流量、膜两侧压差对脱硫率的影响,H2S传质通量与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 选聚酰亚胺中空纤维做分离材料,进行膜分离法脱除天然气中H2S的实验,气体分离以溶解-扩散机理进行。室内开展了进气流量、膜两侧压差、温度变化等几组实验,研究了进气流量、膜两侧压差对脱硫率的影响,H2S传质通量与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及温度变化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率随进气流量提高而降低;膜两侧压差对脱硫率影响显著,提高膜两侧压差有助于增强H2S传质,但烃损失率增加;分离系数α与温度关系不大。实验条件下,对H2S含量为296mg/m3的原料气,单级膜组件脱硫率可达97%,产品气H2S含量低于管输标准。该实验提供了从天然气中脱除H2S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法 聚酰亚胺中空纤维 溶解-扩散机理 脱硫率 分离系数
下载PDF
基于道南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分析低浓度乙醇中绿原酸的纳滤分离规律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存玉 刘莉成 +2 位作者 金立阳 李红阳 彭国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670-2675,共6页
该文采用纳滤分离低浓度乙醇中绿原酸,探索道南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对绿原酸分离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溶液pH、乙醇浓度影响绿原酸分离行为,30%乙醇中绿原酸pH 3~7,截留率相差70.27%,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纳滤膜截留相对分子... 该文采用纳滤分离低浓度乙醇中绿原酸,探索道南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对绿原酸分离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溶液pH、乙醇浓度影响绿原酸分离行为,30%乙醇中绿原酸pH 3~7,截留率相差70.27%,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纳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溶液pH、乙醇浓度存在交互作用,绿原酸存在状态决定了其分离行为,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游离态绿原酸因溶解-扩散效应易吸附溶解在膜表面而促进其透过,解离态绿原酸在道南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的双重作用下,难以进入膜表面,而截留率显著升高。优选出的纳滤富集工艺相较于传统减压浓缩优势明显,解决了中药分离精制过程中,低浓度有机试剂环境中中药成分在溶剂回收时存在效率低下、成分损失严重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纳滤 乙醇 道南效应 溶解-扩散效应
原文传递
金融衍生品的本质特征及其监管制度——以美国次债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9
7
作者 孙放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3,共7页
美国次债危机过程中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形成和危机爆发,用传统的理论已不足以进行解释。研究发现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一种全新的本质性特质——信息的溶解性扩散。在"信息溶解性扩散"的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存在天... 美国次债危机过程中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形成和危机爆发,用传统的理论已不足以进行解释。研究发现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一种全新的本质性特质——信息的溶解性扩散。在"信息溶解性扩散"的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存在天然的系统性风险缺陷。需对该种市场的系统作概念重构,并以信息溶解性扩散为理论基础,对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建设、法律监管以及更高层面的宏观调控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信息溶解扩散 法律监管
原文传递
纳滤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孙玲新 戚俊清 葛虹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04年第1期8-12,共5页
全面地综述了纳滤分离的不可逆热力学模型、空间位阻—孔道模型、溶解—扩散模型、Donnan平衡模型、扩展的 Nernst—Plank方程模型、电荷模型、静电排斥和立体阻碍模型等。介绍了纳滤膜分离在食品、制药、化学工业及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全面地综述了纳滤分离的不可逆热力学模型、空间位阻—孔道模型、溶解—扩散模型、Donnan平衡模型、扩展的 Nernst—Plank方程模型、电荷模型、静电排斥和立体阻碍模型等。介绍了纳滤膜分离在食品、制药、化学工业及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提出了纳滤技术在工业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分离机理 不可逆热力学模型 空间位阻-孔道模型 溶解-扩散模型 Donnan平衡模型 电荷模型
下载PDF
中药枳实中辛弗林存在状态与其纳滤传质过程的相关性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存玉 马赟 +2 位作者 刘莉成 陆茜 彭国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598-4603,共6页
该文基于纳滤分离中的溶解-扩散效应和电荷效应理论,拟合传质系数与初始浓度的相关性,构建预测辛弗林传质过程中的数学模型,并验证其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与膜通量存在线性关系,随着辛弗林浓度升高膜通量出现衰减。在溶解-扩... 该文基于纳滤分离中的溶解-扩散效应和电荷效应理论,拟合传质系数与初始浓度的相关性,构建预测辛弗林传质过程中的数学模型,并验证其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与膜通量存在线性关系,随着辛弗林浓度升高膜通量出现衰减。在溶解-扩散效应和电荷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其传质系数与初始浓度呈现幂函数相关,回归系数均大于0.9,发现解离状态下的辛弗林传质系数小于游离态及解离-游离共存态。建立的纳滤传质预测数学模型,通过枳实提取液验证发现辛弗林截留率与实验值接近,该模型实用可行。以辛弗林为例建立的纳滤分离预测模型,解决了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纳滤分离机制不清晰的问题,为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的常温化精制富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弗林 纳滤 传质过程 电荷效应 溶解-扩散效应
原文传递
膜法油气回收过程的工艺模拟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勇军 廖传华 黄振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对膜法油气回收的工艺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结合实验,考察了进气压力、渗透侧压力、透余气体浓度、回收率和透过率(透过气与进料气的体积比)等工艺操作条件对膜面积和功率的影响;得出了回收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进气压力0.4~0.5MPa,渗... 对膜法油气回收的工艺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结合实验,考察了进气压力、渗透侧压力、透余气体浓度、回收率和透过率(透过气与进料气的体积比)等工艺操作条件对膜面积和功率的影响;得出了回收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进气压力0.4~0.5MPa,渗透侧压力0.04~0.05MPa,透余气浓度35~40g/m3,回收率90%~92%;并提出了一种研究膜法油气回收过程的新思路:采用数学模拟技术优化回收过程的工艺条件以减小操作条件的探索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回收 膜分离法 回收装置 溶解-扩散”机理 能量消耗 热量衡算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平板膜增湿器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寒凝 明平文 +2 位作者 侯明 衣宝廉 邵志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7-562,共6页
分析了影响燃料电池系统中平板膜增湿器性能的因素,基于溶解扩散理论,描述平板膜增湿器增湿机制。利用费克定律、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建立了平板膜增湿器传质传热模型,通过实验和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各个参数如何对平板膜增湿器... 分析了影响燃料电池系统中平板膜增湿器性能的因素,基于溶解扩散理论,描述平板膜增湿器增湿机制。利用费克定律、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建立了平板膜增湿器传质传热模型,通过实验和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各个参数如何对平板膜增湿器传质、传热起作用,为气液换湿的平板膜增湿器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平板膜增湿器 溶解-扩散理论 费克定律
下载PDF
纳滤去除水中中性药物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芳 封莉 张立秋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2,共6页
纳滤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药物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选择中性药物安替比林(ANT)和异丙基安替比林(AMT)为研究对象,考察利用溶解-扩散模型和薄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一种常用的纳滤膜NF-X对ANT和AMT的去除效果.模型建立过程中,... 纳滤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药物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选择中性药物安替比林(ANT)和异丙基安替比林(AMT)为研究对象,考察利用溶解-扩散模型和薄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一种常用的纳滤膜NF-X对ANT和AMT的去除效果.模型建立过程中,首先在不同初始浓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得通量和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渗透通量与操作压力线性相关,而和初始浓度无关.根据已有的试验数据得到模型中的未知参数k和DK/δ,通过最优拟合的方法确定传质系数k与ANT和AMT初始浓度C_o关系为k=αC_o~β,而DK/δ与C_o无关,由此得到在不同操作压力和初始浓度条件下ANT和AMT去除率的预测模型(25℃,pH=7).最后,通过选取其它初始浓度和压力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值和预测值相对误差小于10%,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中性药物 膜理论 溶解-扩散模型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改进的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一鸣 许振良 +1 位作者 张永锋 姬朝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4-578,共5页
以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SDM)为基础,考虑了溶质体积压力驱动项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MSDM)。由方程的函数性质得到溶解-扩散模型中的参数B值随压力变化而变化,溶质脱除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增大的幅度随压力增大... 以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SDM)为基础,考虑了溶质体积压力驱动项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MSDM)。由方程的函数性质得到溶解-扩散模型中的参数B值随压力变化而变化,溶质脱除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增大的幅度随压力增大而减小的结论。依据改进模型拟合的均方差在10?8~10?6之间,优于溶解-扩散模型(SDM)。由模型参数α值计算的Vs值与溶质摩尔体积真实值有些偏差,模型计算的溶质偏摩尔体积产生偏差的原因是参数α可能是一个与渗透通量、压力相关的函数。因而该模型可以作为一个半经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溶解-扩散模型(SDM) 溶质偏摩尔体积 压力驱动项
下载PDF
炼厂外排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腐蚀影响因素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洁 张忠智 +1 位作者 季凌 吴芳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11,共4页
从单因素、多因素和复杂水系考察了炼厂外排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腐蚀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碳钢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取决于离子特性、氧化膜的形成和溶解氧的扩散等综合协同作用 ,其中以离子特性的影响为最大 (如 :Cl-、Ca2 + 、CO32 ... 从单因素、多因素和复杂水系考察了炼厂外排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腐蚀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碳钢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取决于离子特性、氧化膜的形成和溶解氧的扩散等综合协同作用 ,其中以离子特性的影响为最大 (如 :Cl-、Ca2 + 、CO32 -的腐蚀性较强 )。碳钢腐蚀反应又可由以上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反应控制区 ,而当电导率在 0 .1~ 2 .0mS/cm范围时 ,其水质属于腐蚀危险高发区。从而也进一步说明水质的低电导率处理 ,其防腐效果并不理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排污水 循环冷却水 碳钢 腐蚀 离子特性 氧化膜 溶解扩散 电导率 炼油厂 污水回用
下载PDF
富氧膜富氧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力光 王福军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13-19,共7页
本文论述了富氧膜富氧机理 .气体透过高分子膜的基本原理 ,可以认为气体透过致密高分子薄膜包括溶解和扩散两个过程 ,即按照溶解 -扩散模型。气体扩散选择系数和高分子膜的化学结构与物理形态有关。
关键词 富氧膜 富氧机理 高分子膜 溶解-扩散模型
下载PDF
夏季桑沟湾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分布和消耗的微观变化研究
16
作者 康秦梓 刘毅 +3 位作者 吴文广 仲毅 王新萌 张继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8,共13页
为探明高温条件下贝藻养殖区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DO)分布和消耗的微观变化特性,在2022年夏季,采用微剖面法对桑沟湾贝类区、贝藻区、藻类区和外海区内沉积物DO、H2S、pH的剖面分布进行了调查,测定了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粒径等因子的... 为探明高温条件下贝藻养殖区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DO)分布和消耗的微观变化特性,在2022年夏季,采用微剖面法对桑沟湾贝类区、贝藻区、藻类区和外海区内沉积物DO、H2S、pH的剖面分布进行了调查,测定了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粒径等因子的剖面分布,计算了不同养殖区域沉积物–水界面的DO交换通量和沉积物的耗氧率。研究发现,贝类区、贝藻区、藻类区和外海区沉积物扩散边界层(DBL)厚度分别为(1.5±0.3)、(1.0±0.3)、(2.0±0.8)和(1.3±0.2)mm,区域间差异不显著;氧渗透深度(OPD)分别为(12.49±1.59)、(12.17±0.09)、(15.49±0.79)和(14.87±1.27)mm,其中,贝类区和贝藻区氧渗透深度显著低于藻类区和外海区。贝类区、贝藻区、藻类区和外海区的DO扩散通量分别为(24.10±1.89)、(49.53±10.24)、(26.69±13.13)和(24.79±7.95)mmol/(m^(2)·d),贝藻区沉积物–水界面DO扩散通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沉积物–水界面DO扩散通量受上覆水DO浓度和沉积物耗氧率的显著影响,贝类区沉积物–水界面DO扩散通量受上覆水DO、DBL厚度及水–沉积物界面处DO的共同影响,贝藻区、藻类区沉积物–水界面DO扩散通量主要影响因素为沉积物上覆水DO。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养殖活动在养殖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提供了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水界面 微电极 溶解扩散通量 有机碳矿化
下载PDF
基于资源循环经济的中药脉络宁注射液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中的共性关键问题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华旭 唐志书 +11 位作者 段金廒 邢卫红 郭立玮 杨积衡 何成华 李博 潘永兰 张启春 徐雪松 郭东艳 刘双双 肖秋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12期1672-1676,1687,共6页
中药废弃物为组成与性质十分复杂的物料体系,"分离"过程的科学、有效是其再利用研究的技术关键。膜科学技术以先进分离材料为载体,特别适合现代工业对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消除环境污染的需要。同时,膜分离技术具有的... 中药废弃物为组成与性质十分复杂的物料体系,"分离"过程的科学、有效是其再利用研究的技术关键。膜科学技术以先进分离材料为载体,特别适合现代工业对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消除环境污染的需要。同时,膜分离技术具有的节约、清洁、安全等优势,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当然也是中药废弃物资源化过程的重要选择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膜分离及其集成技术应用于中药产业的基本特征,提出特种分离膜的研制是该技术应用于中药资源循环经济所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问题;通过本课题组在中药脉络宁注射液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的实践应用,为中药特种分离膜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科学技术 废弃物资源化 筛分机理 溶解-扩散机理 脉络宁注射液
下载PDF
紫苏叶中咖啡酸存在状态与其纳滤传质过程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存玉 马赟 +3 位作者 刘莉成 张子扬 李红阳 彭国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986-3991,共6页
目的研究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叶中咖啡酸存在状态与其纳滤传质过程的相关性。方法以紫苏叶中的咖啡酸为研究对象,改变溶液酸碱度调节咖啡酸游离-解离比例,收集不同存在状态下相应初始浓度和操作压力产生的截留率及其膜通量,基于纳滤... 目的研究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叶中咖啡酸存在状态与其纳滤传质过程的相关性。方法以紫苏叶中的咖啡酸为研究对象,改变溶液酸碱度调节咖啡酸游离-解离比例,收集不同存在状态下相应初始浓度和操作压力产生的截留率及其膜通量,基于纳滤分离中的溶解-扩散效应和电荷效应理论,构建截留率与传质系数线性方程,拟合传质系数与初始浓度的相关性,并建立基于操作压力和浓度预测咖啡酸截留率的数学模型,通过紫苏叶水提液验证其适用性。结果操作压力与膜通量存在线性关系,在电荷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咖啡酸传质系数与初始浓度呈正相关,解离状态下的咖啡酸传质系数小于游离态及解离-游离共存态,同时,在传质系数与初始浓度呈幂函数相关的基础上,建立的纳滤传质数学模型预测的紫苏提取液中咖啡酸截留率与实验值接近。结论咖啡酸传质系数与存在状态和初始浓度相关,以咖啡酸为例建立的纳滤分离预测模型预测效果好,为热敏性中药成分的纳滤分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咖啡酸 存在状态 纳滤 传质过程 相关性 酸碱度 截留率 膜通量 溶解-扩散效应 电荷效应 HPLC 传质系数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N-取代对聚苯并咪唑水/盐传输行为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陈思 张琛琛 孟建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88-1598,共11页
为了解N-取代对聚苯并咪唑(PBI)水/盐传输行为的影响,考虑PBI中咪唑环上的N―H键较为活泼,选择3种具有可对比性的N-取代基团(对联苯甲酰基、对联苯磺酰基、丁烷基)与PBI中N―H基团反应,用核磁、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示差扫描量... 为了解N-取代对聚苯并咪唑(PBI)水/盐传输行为的影响,考虑PBI中咪唑环上的N―H键较为活泼,选择3种具有可对比性的N-取代基团(对联苯甲酰基、对联苯磺酰基、丁烷基)与PBI中N―H基团反应,用核磁、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示差扫描量热和表面电势考察了N-取代后PBI的物化性质,并以溶解-扩散理论为基础,研究不同N-取代基团对PBI聚合物膜的水/盐传输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取代改性使聚合物链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聚合物分子链间距增大,同时膜表面电负性增强.同时,与PBI相比,N-取代改性使得PBI分子链间产生更大的自由体积空穴,增加了水的传输通道,并提高亲水基团的可及性而降低自由水的含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PBI膜的水/盐溶解、扩散和渗透选择性.其中,对联苯磺酰基其扩散水渗透系数与PBI相比提高了30倍,表现出最优异的水/盐传输性质.为了解聚合物改性对PBI水/盐传输性质的影响,也为未来面向脱盐高性能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并咪唑 N-取代 溶解-扩散理论 水/盐传输 脱盐
原文传递
活性位点接枝对聚醚醚酮膜基于溶解-扩散理论的粒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娅兰 林珺 +2 位作者 吴炜亮 何其 卫秦芝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4,共8页
为探究聚醚醚酮磺化接枝对水分子和气体分子在膜材料基质渗透过程中的溶解-扩散作用效应,通过与浓硫酸共热在分子主链上接枝-SO_(3)H基团,溶剂挥发法制膜,并通过电镜扫描、BET分析、气体渗透等测试,分析改性膜的微观结构及改性对膜溶解... 为探究聚醚醚酮磺化接枝对水分子和气体分子在膜材料基质渗透过程中的溶解-扩散作用效应,通过与浓硫酸共热在分子主链上接枝-SO_(3)H基团,溶剂挥发法制膜,并通过电镜扫描、BET分析、气体渗透等测试,分析改性膜的微观结构及改性对膜溶解-扩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成膜致密均质,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较改性前略微降低,亲水性显著增强。同时,-SO_(3)H活性位点接枝增加膜的O_(2)、CO_(2)、N_(2)的渗透系数及O_(2)/N_(2)和CO_(2)/N_(2)的分离系数,在纯气体渗透试验中,膜的分离系数α_(CO_(2)/N_(2))和α_(O_(2)/N_(2))分别达到21.89~34.36和5.67~6.83;在二元等压气体渗透试验中,α_(CO_(2)/N_(2))和α_(O_(2)/N_(2))分别达到19.93~32.76和5.56~6.69;在三元动态气体渗透试验中,磺化改性也显著降低了动态气调氛围达到平衡的时间。接枝活性位点-SO_(3)H改善了聚醚醚酮膜的亲水性和气体渗透性,尤其是膜的CO_(2)的渗透系数和分离系数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磺化接枝 渗透 溶解-扩散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