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DP/CPAM/MMT三元体系控制废纸浆DCS的作用与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师珍 薛国新 +3 位作者 王娟 娄季攀 陆亚明 朱洋丽 《中华纸业》 CAS 2013年第22期14-18,共5页
研究了阳离子环糊精聚合物(C-CDP)作为固着剂在控制废纸浆DCS的作用,结果表明其对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用量为1%时,浊度、阳离子需求量和COD分别减少了98.67%、93%和48.17%。研究了C-CDP/CPAM/MMT体系在控制废纸浆DC... 研究了阳离子环糊精聚合物(C-CDP)作为固着剂在控制废纸浆DCS的作用,结果表明其对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用量为1%时,浊度、阳离子需求量和COD分别减少了98.67%、93%和48.17%。研究了C-CDP/CPAM/MMT体系在控制废纸浆DCS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C-CDP/CPAM/MMT三元体系对控制废纸浆DCS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在C-CDP用量0.2%、CPAM用量0.1%、MMT用量0.2%时,废纸浆的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减小,滤水性能提高45.06%,电导率下降约4.57%,阳离子需求量和浊度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环糊精聚合物 固着剂 协同作用 溶解胶体物质
下载PDF
高得率浆中DCS的性质及其对填料留着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红杰 胡惠仁 倪永浩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共5页
研究了不同白度高得率浆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性质及其对填料留着的影响,并通过使用阴离子垃圾捕集剂来消除DCS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高得率浆的白度越高,浆料中所含的DCS越多;在多组分助留系统中采用阴离子垃圾捕集剂,特别是高分子... 研究了不同白度高得率浆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性质及其对填料留着的影响,并通过使用阴离子垃圾捕集剂来消除DCS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高得率浆的白度越高,浆料中所含的DCS越多;在多组分助留系统中采用阴离子垃圾捕集剂,特别是高分子质量的聚乙烯亚胺,能够有效消除DCS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得率浆 溶解胶体物质 填料留着 阴离子垃圾捕集剂
下载PDF
杨木CTMP及其碱性H2O2漂白浆中溶出的DCS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苗庆显 侯庆喜 +1 位作者 秦梦华 傅英娟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3-18,共6页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杨木CTMP及其碱性H2O2漂白后浆水体系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浆中的DS分别占各自DCS的80%和95.7%。DS的阳离子需求量分别占各自DCS阳离子需求量的84%和87%,而且BCTMP的DCS阳离子需求量约...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杨木CTMP及其碱性H2O2漂白后浆水体系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浆中的DS分别占各自DCS的80%和95.7%。DS的阳离子需求量分别占各自DCS阳离子需求量的84%和87%,而且BCTMP的DCS阳离子需求量约为CTMP的4.4倍。CTMP经碱性H2O2漂白后,有更多的木素溶出,BCTMP的DS中木素含量占其DCS中木素的87%。杨木CTMP的DCS中碳水化合物主要含有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碱性H2O2漂白导致较多的葡萄糖醛酸和甘露糖的溶出。DCS的MTBE抽出物中主要含有各种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CTMP 溶解胶体物质
下载PDF
杨木P-RC APMP中溶解和胶体物质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苗庆显 秦梦华 +1 位作者 陈礼辉 黄六莲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8,共6页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杨木P-RC APMP中的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解物质(DS)含量占DCS的76.1%。DS的阳电荷需求量占DCS阳电荷需求量的53.0%。DCS的平均粒径为326.7 nm。DS中木素含量占DCS中木素的62.7%。DCS中...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杨木P-RC APMP中的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解物质(DS)含量占DCS的76.1%。DS的阳电荷需求量占DCS阳电荷需求量的53.0%。DCS的平均粒径为326.7 nm。DS中木素含量占DCS中木素的62.7%。DCS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组分包括木糖、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以及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其中木糖含量最高,其次是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DCS的MTBE抽出物中检测到的树脂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甘油酯、甾醇酯以及木素衍生物,其中脂肪酸含量较高。DCS中主要含有Na+、K+、Ca2+、Mg2+、Al3+、Fe2+/Fe3+以及硅,其中Na+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P-RC APMP 溶解胶体物质
下载PDF
造纸白水中DCS的分离表征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晨 徐辉 +1 位作者 苏文鹏 戴红旗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9,共7页
对文化纸生产线网下白水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简称DCS)进行了分离及表征,推断其组成及可能来源,以及无机电解质对DC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CS主要来源于造纸助剂的失效或水解产物,而纤维原料抽出... 对文化纸生产线网下白水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简称DCS)进行了分离及表征,推断其组成及可能来源,以及无机电解质对DC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CS主要来源于造纸助剂的失效或水解产物,而纤维原料抽出物含量极少;去除无机电解质后的DCS为表面光滑的颗粒,且均匀分散在白水中,其平均粒径为1.656μm;单一无机电解质会使DCS的稳定性下降,且失稳程度随金属离子的价态增大及浓度升高而增大;白水电导率控制在1887μS/cm以下,混合无机电解质对DCS的失稳作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白水 溶解胶体物质 胶体稳定性
下载PDF
旧报纸漂白中产生的阴离子杂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苗庆显 秦梦华 +2 位作者 候庆喜 李宗全 孙萍萍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旧报纸漂白过程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CS中DS(溶解物质)含量约占92%,而CS(胶体物质)仅占7.6%左右;DCS中灰分含量为63%;DS的电导率约占DCS电导率的90%;DS的阳电荷需求量占DCS电荷需求量的... 利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旧报纸漂白过程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CS中DS(溶解物质)含量约占92%,而CS(胶体物质)仅占7.6%左右;DCS中灰分含量为63%;DS的电导率约占DCS电导率的90%;DS的阳电荷需求量占DCS电荷需求量的84%;DCS的浊度主要由CS贡献;DCS中的木素主要以溶解性木素存在;DCS中脂肪酸的含量较高;DCS中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木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报纸 阴离子杂质 溶解胶体物质
下载PDF
不同分子结构与分子质量HCS的湿部化学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立军 罗灵芝 杨微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普通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制备不同分子结构的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HCS),再采用酸降解法减小HCS的分子质量,探讨了分子结构、分子质量等因素对HCS湿部化学行为和纸张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用量条件下,与降解前相比,降... 采用普通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制备不同分子结构的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HCS),再采用酸降解法减小HCS的分子质量,探讨了分子结构、分子质量等因素对HCS湿部化学行为和纸张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用量条件下,与降解前相比,降解后的HCS更容易被纤维吸附,其助滤效果更好;而且降解程度越大的HCS会越多地与浆料液相中的胶体物质作用。在纸张强度方面,添加降解和未降解的HCS均使手抄片的抗张指数得到维持甚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耐破指数基本没有变化;降解与未降解的普通HCS、直链HCS均使耐折度、撕裂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支链HCS(不管降解与否)均能较好地维持这两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 溶解胶体物质 固着剂
下载PDF
马尾松化机浆DCS的表征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春辉 詹怀宇 +2 位作者 付时雨 伍红 李兵云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首先对马尾松化机浆中的胶溶物质进行了表征,然后研究了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马尾松化机浆DCS中的脂肪酸和树脂酸(RFAs)主要为脱氢纵酸(DHA)、亚油酸、油酸、枞酸等;过氧化氢漂后,树脂酸所占比例大幅上升。DCS中的... 本文首先对马尾松化机浆中的胶溶物质进行了表征,然后研究了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马尾松化机浆DCS中的脂肪酸和树脂酸(RFAs)主要为脱氢纵酸(DHA)、亚油酸、油酸、枞酸等;过氧化氢漂后,树脂酸所占比例大幅上升。DCS中的糖单元主要是半乳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等。漂白后糖单元的浓度提高,酸性组分的比例升高。DCS稳定性研究发现,DCS中的聚糖对胶体物质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H2O2漂白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能与Ca2+反应生成絮聚物的酸性物质,加速体系的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浆 马尾松 溶解胶体物质 胶体稳定性
下载PDF
MgO部分替代NaOH对杨木CTMP过氧化氢漂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宁攀 刘苇 +2 位作者 侯庆喜 阎妍 刘仁俊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2,共7页
采用MgO部分替代NaOH作为碱源对杨木CTMP进行碱性过氧化氢漂白。分析了在不同的漂白浓度和镁碱替代比例下,DCS水样及漂后浆料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gO替代NaOH比例的增加,DCS水样的p H值、电导率、固含量和阳离子需求量均逐渐下降,浊... 采用MgO部分替代NaOH作为碱源对杨木CTMP进行碱性过氧化氢漂白。分析了在不同的漂白浓度和镁碱替代比例下,DCS水样及漂后浆料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gO替代NaOH比例的增加,DCS水样的p H值、电导率、固含量和阳离子需求量均逐渐下降,浊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漂白浆浓增加,DCS水样的电导率、固含量、阳离子需求量和浊度均增加;随着漂白浆浓的增加,漂后浆料的松厚度、不透明度和光散射系数均下降,抗张强度和白度上升,其中两组条件下(30%的漂白浆浓和MgO替代比例为25%,及10%的漂白浆浓和无MgO替代)浆料的强度性能接近,而浆料的松厚度和不透明度略微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 碱性过氧化氢漂白 漂白浓度 溶解胶体物质 浆料性能
下载PDF
果胶酶处理对杨木CTMP浆中溶解与胶体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志伟 苗庆显 +5 位作者 黄六莲 罗小林 吴慧 张敏 胡会超 陈礼辉 《纸和造纸》 2015年第2期37-40,共4页
首先对果胶酶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探讨了优化工艺条件下酶处理对未经洗涤和经过洗涤的CTMP浆中残留DCS的影响,及酶处理对以上两种不同处理方式所得CTMP浆后续漂白过程中溶出DCS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的优化处理工艺为pH值4.0、50... 首先对果胶酶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探讨了优化工艺条件下酶处理对未经洗涤和经过洗涤的CTMP浆中残留DCS的影响,及酶处理对以上两种不同处理方式所得CTMP浆后续漂白过程中溶出DCS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的优化处理工艺为pH值4.0、50℃、酶用量120 U·g^(-1)(对绝干浆)、反应时间150min;经过酶处理后,未洗涤和洗涤后CTMP浆中残留DCS的阳离子需求量分别下降了26.70%和11.60%;同时,酶处理还能有效地减少其后续漂白过程中DCS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热磨机械浆 溶解胶体物质 果胶酶 阳离子需求量
原文传递
造纸湿部系统DCS与Ca^(2+)形成干扰物的历程及机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晨 徐辉 +1 位作者 苏文鹏 戴红旗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7,共7页
将松香酸钠和硬脂酸钠以质量比1∶1均匀混合制得胶体物质(CS)模拟物,将松香酸钠、硬脂酸钠及聚丙烯酸钠以质量比1∶1∶1均匀混合制得溶解和胶体物质(DCS)模拟物。通过测定模拟物与Ca^(2+)反应前后溶液的浊度及Zeta电位、干扰物尺寸及形... 将松香酸钠和硬脂酸钠以质量比1∶1均匀混合制得胶体物质(CS)模拟物,将松香酸钠、硬脂酸钠及聚丙烯酸钠以质量比1∶1∶1均匀混合制得溶解和胶体物质(DCS)模拟物。通过测定模拟物与Ca^(2+)反应前后溶液的浊度及Zeta电位、干扰物尺寸及形态,系统研究了造纸湿部系统中CS和DCS在Ca^(2+)作用下形成干扰物的历程及机理。结果表明,CS在白水中积累形成的以亲水基向外的胶束可与Ca^(2+)发生离子交换,然后碰撞聚集或继续结合CS的亲水端而构成憎水基朝外的胶束聚集体,并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继续吸附CS的憎水基而逐步增长成大胶黏物;聚丙烯酸钠可与Ca^(2+)反应形成沉积物,但其能以空间位阻机理稳定胶黏物。降低白水系统中DCS含量并控制Ca^(2+)浓度小于5 mmol/L有望减少干扰物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胶体物质 CA2+ 胶黏物 沉积物 聚集历程及机理
下载PDF
杨木P-RC APMP中溶解和胶体物质对湿部化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苗庆显 秦梦华 +2 位作者 侯庆喜 陈礼辉 黄六莲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5,共7页
研究了溶解和胶体物质(DCS)对造纸湿部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DCS的加入能够降低单元助留助滤体系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双元助留助滤体系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CPAM和微粒助留助滤体系CPAM/膨润土的助留助滤效果,并且能... 研究了溶解和胶体物质(DCS)对造纸湿部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DCS的加入能够降低单元助留助滤体系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双元助留助滤体系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CPAM和微粒助留助滤体系CPAM/膨润土的助留助滤效果,并且能够使得不同助留助滤体系存在下的杨木P-RC APMP的Zeta电位下降。DCS的加入降低了阳离子助剂对滑石粉的絮聚程度,但随着DCS加入量的增加,阳离子助剂对碳酸钙的絮聚程度先下降后增加。同时,DCS的加入使得不同施胶剂的施胶效果变差。PDADMAC作为施胶促进剂对不同施胶剂或者含有不同DCS的浆料有一个最佳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P-RC APMP 溶解胶体物质 湿部化学 施胶
下载PDF
文化纸白水中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的来源分析及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晨 王晶晶 +2 位作者 毛圣陶 苏文鹏 戴红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分析了高度封闭循环的文化纸生产线白水系统中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 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s,简称DCS)的来源,并对DCS的基本特性进行了表征。通过离心-抽提法分离白水中的DCS,用GC-MS分析其MTBE抽出物的化学组成,采... 分析了高度封闭循环的文化纸生产线白水系统中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 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s,简称DCS)的来源,并对DCS的基本特性进行了表征。通过离心-抽提法分离白水中的DCS,用GC-MS分析其MTBE抽出物的化学组成,采用显微镜及激光粒度仪分析DCS的形态特征;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及热重分析仪研究DCS的分子质量分布及热失重特性。结果表明:造纸白水中的DCS主要来源于涂布胶乳、消泡剂、分散剂、表面施胶剂、荧光增白剂等湿部助剂的失效或水解产物,而木质素降解产物很少;DCS中的胶体物质主要以絮团形式分散在白水中或吸附在填料和纤维表面,粒径大多在500-4000 nm之间;DCS的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400 u和>12600 u两个区间,选用10 ku的超滤膜有望分离其中的大分子质量的物质;DCS热裂解温度为100-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 溶解胶体物质 DCS来源 DCS特性
原文传递
混合办公废纸碎浆过程中DCS的生成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春辉 秦梦华 +2 位作者 詹怀宇 Holmbom B 徐春林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3-46,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了混合办公废纸碎浆过程中DCS(溶解与胶体物质)的生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DCS中的糖基绝大部分是葡萄糖基。NaOH和H2O2都会使碳水化合物各糖基的浓度升高;脱墨剂对DCS中的碳水化合物的溶出影响很小。脂肪酸和树脂酸...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了混合办公废纸碎浆过程中DCS(溶解与胶体物质)的生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DCS中的糖基绝大部分是葡萄糖基。NaOH和H2O2都会使碳水化合物各糖基的浓度升高;脱墨剂对DCS中的碳水化合物的溶出影响很小。脂肪酸和树脂酸(统称RFAs)主要包括脱氢枞酸、十六碳酸、双(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酯等,其他组分的浓度很小。加入脱墨剂,这些亲脂性物质的浓度成倍增加;NaOH会促进RFAs的释放,而加入H2O2后,RFAs的浓度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废纸 气相色谱 脂肪酸 树脂酸 溶解胶体物质
下载PDF
热分散处理条件对胶黏物分散与后续去除的影响 第2部分 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固形物的产生与去除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海龙 高扬 +1 位作者 张凤山 秦梦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共5页
通过改变热分散系统的处理温度、齿盘间隙以及进浆浓度,研究了废纸脱墨浆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以及悬浮固形物(SS)的含量及其变化,讨论了随后的后浮选过程对这些成分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处理温度、减小齿盘间隙或增加进浆浓... 通过改变热分散系统的处理温度、齿盘间隙以及进浆浓度,研究了废纸脱墨浆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以及悬浮固形物(SS)的含量及其变化,讨论了随后的后浮选过程对这些成分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处理温度、减小齿盘间隙或增加进浆浓度,都能使热分散处理后浆料中的DCS含量显著增加,构成DCS的溶解物质(DS)和胶体物质(CS)含量也相应分别增加。在温度为100℃、齿盘间隙为0.3 mm、进浆浓度为30%时,与进入热分散机之前浆料中的含量相比,DCS增加了13.6%~16.8%,DS增加了5.7%~5.9%,CS增加了60.7%~65.3%。然而,热分散之后虽以CS的增加量为多,但浆料中DCS的主要构成仍是DS。热分散之后浆料水相中的SS含量显著增加,达到了21.7%~26.0%。后浮选过程可以有效去除SS,去除率达到45.2%~46.7%,CS的去除率仅为6.1%~6.8%,浮选过程难以去除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散 胶黏物控制 溶解胶体物质 悬浮固形物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杨木CTMP中溶解与胶体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苗庆显 秦梦华 +1 位作者 陈礼辉 黄六莲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研究了Na+、Ca2+和Al3+及其和阳离子聚合物对杨木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使DCS的稳定性下降,而且价数越高,DCS失稳需要的用量越少.其中Al3+对DCS稳定性的影响还受到体系pH值和Al3+浓... 研究了Na+、Ca2+和Al3+及其和阳离子聚合物对杨木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使DCS的稳定性下降,而且价数越高,DCS失稳需要的用量越少.其中Al3+对DCS稳定性的影响还受到体系pH值和Al3+浓度的影响.一定含量的金属离子能促进阳离子聚合物对DCS的失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杨木 溶解胶体物质
下载PDF
嵌段共聚型固着剂的合成及其对溶解与胶体物质的聚集行为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国栋 王立军 +1 位作者 张旖倩 肖禾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6,共6页
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固着剂聚丙烯酰胺-b-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嵌段共聚物(P(AM-b-DADMAC)),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体积排阻色谱(SEC)等检测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 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固着剂聚丙烯酰胺-b-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嵌段共聚物(P(AM-b-DADMAC)),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体积排阻色谱(SEC)等检测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浊度法和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FBRM)考察了该聚合物对未漂热磨机械浆白水中溶解物质与胶体物质(DCS)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采用RAFT方法可成功合成结构可控、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嵌段共聚物P(AM-b-DADMAC)。与均聚物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相比,由于P(AM-b-DADMAC)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其对溶解物质(DS)和胶体物质(CS)的处理效果均要好于PDADM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固着剂 溶解胶体物质 聚集
下载PDF
不同电荷密度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固着剂的湿部化学行为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立军 肖禾 王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选用4种分子质量相同而电荷密度不同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考察了这4种PDADMAC作为固着剂控制碱性过氧化氢漂白机械浆(APMP)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时的湿部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电荷密度越高的PDADMAC不仅更容易和浆料中的... 选用4种分子质量相同而电荷密度不同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考察了这4种PDADMAC作为固着剂控制碱性过氧化氢漂白机械浆(APMP)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时的湿部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电荷密度越高的PDADMAC不仅更容易和浆料中的DCS作用,而且更容易被纤维吸附,同时其去除白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质、DCS、以及COD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固着剂 碱性过氧化氢漂白机械浆 溶解胶体物质
下载PDF
果胶酸类物质的酶解及其对DCS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春辉 詹怀宇 +2 位作者 李静 李兵云 付时雨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4,共6页
选用两种商品果胶酶制剂,首先优化其酶解果胶类物质的反应条件,结果发现,两种果胶酶在pH值9.0,温度为60~70℃的较优条件下可以有效地酶解果胶类物质和马尾松化学机械浆DCS,降低其阳离子需求量(CD值)。在探求两种果胶酶酶解果胶类物质... 选用两种商品果胶酶制剂,首先优化其酶解果胶类物质的反应条件,结果发现,两种果胶酶在pH值9.0,温度为60~70℃的较优条件下可以有效地酶解果胶类物质和马尾松化学机械浆DCS,降低其阳离子需求量(CD值)。在探求两种果胶酶酶解果胶类物质的机理时,得出在对PGA类物质(酸性果胶物质)进行果胶酸(盐)裂解酶(PGL)处理以降低CD值时,没有必要将其完全酶解成单体,而只需将其聚合度降为6左右即可。碱性果胶酶(PL)处理果胶时也有类似的结果。同时发现,在漂白浆DCS中的果胶类物质主要是以果胶酸的形式存在,在选用果胶酶时应选用PGL。马尾松化学机械浆DCS经PGL酶处理以后虽然对提高DCS的稳定性作用不大,但可以减缓其沉淀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溶解胶体物质 酶解机理 聚合度
下载PDF
回用白水中DCS对旧报纸脱墨及漂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宗全 邵志勇 +2 位作者 赵林 秦梦华 詹怀宇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9-33,共5页
在使用废纸的新闻纸厂,随着白水回用程度的提高,白水和过程水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浓度越来越高。实验对回用白水中DCS对旧报纸制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废纸脱墨过程中,在碎浆和浮选段DCS的存在可以提高脱墨浆和漂白浆的... 在使用废纸的新闻纸厂,随着白水回用程度的提高,白水和过程水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浓度越来越高。实验对回用白水中DCS对旧报纸制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废纸脱墨过程中,在碎浆和浮选段DCS的存在可以提高脱墨浆和漂白浆的白度。过氧化氢漂白脱墨浆(BDIP)经纤维素酶处理后所得的DCS有助于旧报纸脱墨。与果胶酶处理前相比,采用果胶酶对DCS中果胶酸降解后,脱墨浆和漂白浆的白度降低,这说明DCS中果胶酸的存在可以改善旧报纸的脱墨和漂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报纸 溶解胶体物质 脱墨 纤维素酶 果胶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