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溶解度法的纳米镉、铅、银硫化物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祥英 黄在银 +2 位作者 梁翠益 陆柳玉 陈其锋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可控合成纳米镉、铅、银硫化物半导体材料,并对其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和测定;基于粒状和纳米镉、铅、银硫化物的本质差异,结合溶解热力学原理,分别获取其溶解平衡常数、溶解热力学函数、偏摩尔和摩尔表面热力学函数及生成热力学函... 可控合成纳米镉、铅、银硫化物半导体材料,并对其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和测定;基于粒状和纳米镉、铅、银硫化物的本质差异,结合溶解热力学原理,分别获取其溶解平衡常数、溶解热力学函数、偏摩尔和摩尔表面热力学函数及生成热力学函数,并探究热力学函数与温度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减小,纳米镉、铅、银硫化物的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比对应粒状材料的小;纳米和粒状镉、铅、银硫化物的溶解吉布斯自由能,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纳米镉、铅、银硫化物的偏摩尔、摩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半导体 溶解度 热力学函数 温度效应
下载PDF
锌与羟基的配位作用及晶状氢氧化锌的溶度积 被引量:2
2
作者 许绍权 许聆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7-9,共3页
为对文献[1]报道的ε-Zn(OH)2的溶度积值作更准确的测定,用溶解度法研究了Zn2+与羟基的配位作用,在25℃下测定了ε-Zn(OH)2在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μ=2).在所研究体系中揭示出存在Zn(OH)+,Zn(OH)20,Zn(OH)3-和Zn... 为对文献[1]报道的ε-Zn(OH)2的溶度积值作更准确的测定,用溶解度法研究了Zn2+与羟基的配位作用,在25℃下测定了ε-Zn(OH)2在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μ=2).在所研究体系中揭示出存在Zn(OH)+,Zn(OH)20,Zn(OH)3-和Zn(OH)42-配离子.用图解法和松驰法计算出相应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相一致,结果为:β1=8.1×104,β2=6.3×1011,β3=3.9×1014,β4=1.2×1018.同时求出了更为准确的ε-Zn(OH)2的溶度积Ksp=10×1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 配位作用 晶状氢氧化锌 ε-氢氧化锌 溶度积 羟合配离子 累积稳定常数 溶解度
下载PDF
正视活度相互作用系数在冶金中的运用
3
作者 黄守忠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53-55,共3页
众所周知,在钢铁冶金中所遇到的熔体,绝大部分是非理想溶液,因此,在很长时期里,对冶金过程的反应变化,无法引用化学热力学理论进行直接指导。自三十年代把活度概念引进冶金反应领域之后,并随着有关冶金熔体组分活度计算的确定。
关键词 相互作用系数 活度理论 化学平衡 铁熔体 活度系数 冶金技术 稀溶液 溶解度 冶金过程 非理想溶液
下载PDF
松弛法在络合物化学的新应用
4
作者 庄启星 王增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2期17-29,共13页
本文把松弛法应用于: (1) 分光光度法——以Cr^(++)-CH_3COO^--H_2O络合体系为例,计算出克分子消光系数∈_i及各级稳定常数K_i。 (2) 溶解度法——以PbI_2-NaI-H_2O络合体系为例,计算出溶度积R_0及各级稳定常数K_i。 (3) 络合物热化学... 本文把松弛法应用于: (1) 分光光度法——以Cr^(++)-CH_3COO^--H_2O络合体系为例,计算出克分子消光系数∈_i及各级稳定常数K_i。 (2) 溶解度法——以PbI_2-NaI-H_2O络合体系为例,计算出溶度积R_0及各级稳定常数K_i。 (3) 络合物热化学——以Ni^(++)-NH_3络合体系为例,计算逐级络离子的生成热△H_i。所有计算表明:松弛法所得结果对大部分数据比原文献与实驗值更为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弛 新应用 稳定常数 图解外推 分光光度 溶解度 文献 克分子 热化学 分子消光系数
下载PDF
液─液溶解度法与气─液色谱法研究溶剂─溶剂的相互作用
5
作者 黄玲 周效贤 郑国康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42-43,共2页
液─液溶解度法与气─液色谱法研究溶剂─溶剂的相互作用黄玲,周效贤,郑国康(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本文测量了角鲨烷(B)+邻苯二甲酯(C)体系的液─液共存曲线,以及在该相图会溶温度以上以某些直链烷烃和环烷烃为... 液─液溶解度法与气─液色谱法研究溶剂─溶剂的相互作用黄玲,周效贤,郑国康(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本文测量了角鲨烷(B)+邻苯二甲酯(C)体系的液─液共存曲线,以及在该相图会溶温度以上以某些直链烷烃和环烷烃为探测溶质A在(B+C)混合溶剂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 溶解度 无限稀活度系数 热力学一致性 相互作用参数 溶剂 会溶温度 共存曲线 化学热力学 热力学平衡
下载PDF
液─液溶解度法研究液─液相平衡
6
作者 李培勋 周效贤 郑国康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44-45,共2页
液─液溶解度法研究液─液相平衡李培勋周效贤,郑国康(兰州大学材料科学系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液─液溶解度法测定了角鲨烷(SQ)+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角鲨烷+(邻... 液─液溶解度法研究液─液相平衡李培勋周效贤,郑国康(兰州大学材料科学系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液─液溶解度法测定了角鲨烷(SQ)+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角鲨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 二甲酸二丁酯 溶解度 临界温 角鲨烷 临界组成 二乙酯 假二元系 共存曲线 二甲酯
下载PDF
基于电导法结合热力学理论研究球状纳米硫化镉热力学性质的尺寸效应和温度效应
7
作者 马祥英 廖艳娟 +3 位作者 陆柳玉 梁翠益 黄在银 陈其锋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表面结构对纳米粒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设计出具有理想表面性能的纳米材料,需要精确的表面热力学参数来确定纳米粒子的构效关系.通过微乳法合成5种粒度在32~119 nm球状硫化镉(CdS),利用溶解热力学原理及热力学基本理论,... 表面结构对纳米粒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设计出具有理想表面性能的纳米材料,需要精确的表面热力学参数来确定纳米粒子的构效关系.通过微乳法合成5种粒度在32~119 nm球状硫化镉(CdS),利用溶解热力学原理及热力学基本理论,通过实验获取了不同尺寸纳米CdS的溶解热力学函数,建立不同尺寸纳米球摩尔表面热力学和偏摩尔表面热力学模型理论,结合纳米和块体材料性质差异和热化学循环理论,推导出摩尔表面热力学函数、摩尔表面热容,分析讨论了硫化镉纳米球热力学性质的尺寸及温度效应的规律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纳米CdS 粒度效应 温度效应 溶解度 表面热力学函数 溶解热力学函数
下载PDF
用溶解度法研究在不同pH值下的亚铊和硫氰酸根的络合反应
8
作者 张正斌 刘连生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64年第1期61-88,I001-I004,共32页
本文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结合本文研究的亚铊和硫氰酸根在不同pH时的络合反应,讨论了微溶盐M_nL_m在配位体A的水溶液中,在不同的pH值下,M能与A、L、OH分别作用而生成单核、多核和混合型络合物时,利用溶解度S的实验数据求络合物稳定... 本文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结合本文研究的亚铊和硫氰酸根在不同pH时的络合反应,讨论了微溶盐M_nL_m在配位体A的水溶液中,在不同的pH值下,M能与A、L、OH分别作用而生成单核、多核和混合型络合物时,利用溶解度S的实验数据求络合物稳定常数的一般处理方法。 同时也讨论了由于将C_A代替(A)而引起的误差的校正方法。 2.在保持离子强度为2.50(NaClO_3为支持电解質),配位体最大浓度为2.0M,温度为18°、25°、30°±0.05℃,pH为7.50、8.50、9.50、10.50、11.50、12.00、12.30、12.48、12.60、12.70时,利用上述计算方法,重新研究了亚铊——硫氰酸根——氢氧根体系,结果得到TIOH、Tl(SCN)_n(n=1、2、3、4,5)和混合型络合物Tl(SCN)_n(OH)(n′=1、2、3,4)三类络合物,其稳定常数依次为:25℃:K_(1,0,1,0)=2.08;K_(1,0,2,0)=4.77;K_(1,0,3,0)=4.07; K_(1,0,4,0)=3.01;K_(1,0,5,0)=0.39。 K_(TIOH)=0.80;K_(1,0,1,1)=1.47;K_(1,0,2,1)=4.45; K_(1,0,3,1)=4.15;K_(1,0,4,1)=2.38。 同时也计算了此络合反应在不同pH值下,在不同配位休浓度时溶液中各种络离子的百分组成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PH值 亚铊 硫氰酸根 络合反应
下载PDF
介绍一个测定热力学数据的实验
9
作者 夏太国 《大学化学》 CAS 2005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热力学数据 实验 测定 溶解度 水溶液
下载PDF
液-液溶解度法与气-液色谱法研究溶剂-溶剂的相互作用
10
作者 黄玲 周效贤 郑国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659-664,共6页
测量了角鲨烷(B)+邻苯二甲酸二丁酯(C)的溶解度相图,应用HSFH二元系公式推算得相互作用参数A_(BC);用气-液色谱法测量了若干正构烷烃、环烷烃用作探测溶质(A)在(B+C)混合溶剂中的无限稀活度系数,应用HSFH三元系公式推算得相互作用参数A_... 测量了角鲨烷(B)+邻苯二甲酸二丁酯(C)的溶解度相图,应用HSFH二元系公式推算得相互作用参数A_(BC);用气-液色谱法测量了若干正构烷烃、环烷烃用作探测溶质(A)在(B+C)混合溶剂中的无限稀活度系数,应用HSFH三元系公式推算得相互作用参数A_(BC).两者符合热力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相互作用参数 热力学一致性 溶剂 HSFH
下载PDF
The Determination of Average Stability Constant of NickeI-FA Complex at pH = 8,0 by the Solubility Method
11
作者 Giorgi Makharadze Nazi Goliadze +1 位作者 Tamar Makharadze Guram Supatashvili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年第4期344-348,共5页
At pH = 8, the complex formation process of Ni(Ⅱ) ions with FA was studied by the solubility method. FA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river Mtkvari by the adsorption-chromotographic method. The charcoal (BAU, Russia) w... At pH = 8, the complex formation process of Ni(Ⅱ) ions with FA was studied by the solubility method. FA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river Mtkvari by the adsorption-chromotographic method. The charcoal (BAU, Russia) was used as a sorbent. The old suspension of Ni(Ⅱ) hydroxide was used as the solid phase, on which was added the increasing quantity of standard solution of FA. In diluted solutions, at pH = 8.0 the dominant form of Ni(Ⅱ) is nickel dihydroxocomplex Ni(OH)2^0.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in the Ni(OH)2(solid)-Ni(OH)2^0(solution)-FA2-H20 system dominates nickel dyhydroxofulvate complex with the structure 1:1, [Ni(OH)2FA]2-. The average stability constant of nickel dyhydroxofulvate complex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flNi(OH)2FA2" = 5.3 × 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KEL FA average stability constant nickel fulvate water.
下载PDF
溶解度法研究硫化铜表面热力学性质
12
作者 覃方红 吕勇 +3 位作者 肖碧源 贺子君 邱江源 黄在银 《物理化学进展》 2018年第3期131-138,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硫化铜颗粒,采用溶解度法分别测定了纳米硫化铜和对应块体硫化铜在288.15K、298.15 K、308.15 K、318.15 K、328.15K时的溶液平衡常数,依据溶解热力学理论进一步计算了硫化铜的溶解热力学函数,通过与块体对比进...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硫化铜颗粒,采用溶解度法分别测定了纳米硫化铜和对应块体硫化铜在288.15K、298.15 K、308.15 K、318.15 K、328.15K时的溶液平衡常数,依据溶解热力学理论进一步计算了硫化铜的溶解热力学函数,通过与块体对比进一步获取了硫化铜的表面热力学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硫化铜 热力学函数
下载PDF
相溶解度法测定β-环糊精-芦丁包合物的形成常数 被引量:40
13
作者 双少敏 郭祀远 +2 位作者 李琳 蔡妙颜 潘景浩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64-567,共4页
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了β-环糊精和芦丁形成包合物的包合作用,测定了其形成常数。结果表明:芦丁分子被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增加,并将实验获得的包合形成常数与文献值作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溶解度 芦丁 环糊精 分析 包合物 维生素P
下载PDF
相溶解度法研究芦荟大黄素和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向军 连军 +1 位作者 双少敏 潘景浩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68-371,共4页
本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了芦荟大黄素与β-环糊精(CD)衍生物的包结作用,测定了包结物的包结常数,表明β-CD衍生物对芦荟大黄素有较好的增溶作用,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溶解度 芦荟大黄素 环糊精 包结物 大黄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鉴定和热力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任科 张志荣 +2 位作者 鞠静红 刘阳 龚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8-521,共4页
目的制备和鉴定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穿心莲内酯和羟丙基-β-环糊精之间的包合摩尔比及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常数。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 目的制备和鉴定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穿心莲内酯和羟丙基-β-环糊精之间的包合摩尔比及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常数。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法(IR)对包合物进行鉴定,通过表观溶解度法考察包合物中主客分子之间的包合摩尔比及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常数。结果25、35、45 C下穿心莲内酯和羟丙基-β-环糊精能形成1:1摩尔比包合物.相溶解度图呈A_L型,包合过程为放热反应。结论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包合物 差示扫描量热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溶解度
下载PDF
阿莫西林/β-环糊精包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陆亚鹏 任勇 +3 位作者 王亚娜 杨星昊 刘华红 徐彩萍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57-759,共3页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β-环糊精的包合,寻找改善阿莫西林制剂性能的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光谱法和相溶解度法研究水溶液中阿莫西林/β-环糊精包合作用。采用研磨法制备阿莫西林/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差示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验证包合物的形成...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β-环糊精的包合,寻找改善阿莫西林制剂性能的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光谱法和相溶解度法研究水溶液中阿莫西林/β-环糊精包合作用。采用研磨法制备阿莫西林/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差示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验证包合物的形成。比较了阿莫西林和包合物的体外溶出速率。结果阿莫西林和β-环糊精能够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当体系中β-环糊精的浓度为6.16×10-3mol·L-1时,阿莫西林的溶解度提高2.89倍。包舍物在10min内的体外溶出速率上升7.2倍。结论环糊精包合技术显著提高了阿莫西林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Β-环糊精 包合常数 溶解度
下载PDF
相溶解度法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对齐墩果酸的增溶效果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彩琴 丁里玉 +2 位作者 林玉龙 吴海燕 王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88-889,共2页
目的: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作用增加齐墩果酸的溶解度。方法:通过测定齐墩果酸在不同浓度羟丙基β环糊精中的溶解度,绘制相溶解度曲线。结果:相溶解度曲线为AL型。结论:由实验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对齐墩果酸有较好的增溶作用,为其剂... 目的: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作用增加齐墩果酸的溶解度。方法:通过测定齐墩果酸在不同浓度羟丙基β环糊精中的溶解度,绘制相溶解度曲线。结果:相溶解度曲线为AL型。结论:由实验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对齐墩果酸有较好的增溶作用,为其剂型的改变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齐墩果酸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结物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与丹参酮IIA包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闫金红 张翠萍 杨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2-656,共5页
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了丹参酮IIA在不同pH和不同摩尔浓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及二者的包合常数;采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对包合反应的影响,计算了包合过程的熵变、焓变及自由能变化;用分子模拟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该包合物... 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了丹参酮IIA在不同pH和不同摩尔浓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及二者的包合常数;采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对包合反应的影响,计算了包合过程的熵变、焓变及自由能变化;用分子模拟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该包合物的形成;用红外光谱对固体包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丹参酮ⅡA 溶解度 包合物 热动力学 分子模拟
下载PDF
相溶解度法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对格列齐特的增溶效果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彩琴 王伟 詹文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1-332,共2页
通过测定格列齐特在不同浓度羟丙基 β 环糊精中的溶解度,绘制相溶解度曲线,得到相溶解度曲线为As型,由实验结果表明羟丙基 β 环糊精对格列齐特有较好的增溶作用,为其剂型的改变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溶解度 格列齐特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结物
下载PDF
丁苯酞-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孝先 高玲 +1 位作者 梁园园 赵凯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62-767,共6页
目的制备丁苯酞-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结构和性能。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包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合率、含量、溶解度、溶出度。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热重联用法,验证包合物结... 目的制备丁苯酞-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结构和性能。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包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合率、含量、溶解度、溶出度。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热重联用法,验证包合物结构的形成。通过相溶解度法,确定最佳包合比例。通过溶出试验考察形成包合物后丁苯酞溶出速率的变化。结果丁苯酞与磺丁基-β-环糊精可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包合率为(56.70±1.5)%,平均含量为(5.02±1.6)%。结论制备丁苯酞-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方法简单易行,并且可以有效提高丁苯酞在水中的溶解性和溶出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磺丁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溶解度 溶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