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素旋风水洗除尘工艺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爱华 《化肥设计》 CAS 2001年第6期21-23,共3页
阐述了旋流水洗除尘工艺回收尿素风选尾气中的尿素粉尘 ,对该工艺流程及旋流板设计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
关键词 水洗除尘 旋流板 溶解吸收 尿素装置 旋风水洗 工艺
下载PDF
油气回收的必要性和主要油气处理设备介绍 被引量:4
2
作者 童健昆 唐良桂 《石油商技》 2002年第5期28-30,共3页
介绍了油气回收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引进的3种油气处理装置的运行情况。
关键词 油气回收 油气处理设备 溶液 溶解吸收 活性炭吸附法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在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溶解吸收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一欣 吴梦凡 +1 位作者 王建行 赵颖颖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11,共8页
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中,海水固碳技术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双极膜电渗析法海水固碳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二氧化碳在系统中的溶解吸收。考察了结晶器中添加晶种、通气体系成分、模拟烟道气流量... 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中,海水固碳技术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双极膜电渗析法海水固碳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二氧化碳在系统中的溶解吸收。考察了结晶器中添加晶种、通气体系成分、模拟烟道气流量、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电流密度对海水固碳过程中二氧化碳溶解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外加晶种、模拟烟道气作为通气体系时更有利于二氧化碳在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的溶解吸收,促进碳酸钙生成。在上述基础上,随着模拟烟道气流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比吸收速率降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大部分转化成碳酸氢根,碳酸根和碳酸钙的生成速率则会降低;随着电渗析装置电流密度的提高,碳酸氢根、碳酸根和碳酸钙的生成速率均会随之提高。该研究为酸性气体在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溶解吸收和矿化利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固碳 CO_(2)溶解吸收 双极膜电渗析系统 水解离
下载PDF
玻璃状聚合物内吸收溶剂浓度变化问题计算
4
作者 沐建飞 乐经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91-1593,共3页
某些固态聚合物置于低重分子溶液中的溶解吸收现象已建有数学模型 .在适当的温度区间 ,聚合物内存在着不断膨胀着的吸收溶剂的胶状区域 .由于胶状区域的变化 ,在胶状区域的溶液扩散将是一个自由边界问题 .
关键词 胶状聚合物 自由边界 不变嵌入法 溶剂 浓度 溶液 溶解吸收现象
下载PDF
舌下含药,并非只是把药含在口中
5
作者 蒋肖男 《健康》 2008年第11期54-54,共1页
很多人都知道,当心绞痛发作时,可采取舌下含药的方法来缓解。可为什么有些病人用药后,效果不甚明显呢?其实含药的方法会影响药的效果。舌下含药就是将药片放在舌下含化,通过口腔黏膜使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舌下黏膜血管丰富... 很多人都知道,当心绞痛发作时,可采取舌下含药的方法来缓解。可为什么有些病人用药后,效果不甚明显呢?其实含药的方法会影响药的效果。舌下含药就是将药片放在舌下含化,通过口腔黏膜使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舌下黏膜血管丰富,药物在舌下易溶解吸收,疗效发挥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含服 心绞痛 发挥作用 含药 口腔黏膜 舌下含化 药物吸收 血液循环 溶解吸收 药片
原文传递
舌下含药治急症
6
作者 薛仕胜 《健康博览》 1998年第4期21-21,共1页
治病用药的途径很多,常用的有口服、肌肉注射、静物滴注、皮肤植入、雾化吸入等。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医学家们发现,舌下含药在治疗急症方面,有独到之处。由于舌下粘膜血管丰富,舌下腺分泌、积存的唾液较多,药物在这里容易溶解吸收,迅... 治病用药的途径很多,常用的有口服、肌肉注射、静物滴注、皮肤植入、雾化吸入等。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医学家们发现,舌下含药在治疗急症方面,有独到之处。由于舌下粘膜血管丰富,舌下腺分泌、积存的唾液较多,药物在这里容易溶解吸收,迅速发挥药效。据测定:药物从胃肠毛细血管吸收到发挥药效,约需10~20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腺 舌下含化 急症 医学研究 肌肉注射 毛细血管 含药 溶解吸收 硝酸甘油 高血压危象
下载PDF
辽东湾海冰有色溶解有机物和颗粒物的光学特性
7
作者 许占堂 杨跃忠 +4 位作者 曹文熙 王桂芬 孙兆华 周雯 王林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26,共7页
针对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和颗粒物在短波波段的强吸收特性对海冰内部及下层海水生物的区大影响,研究了辽东湾海冰内部CDOM和颗粒物的吸收特性。海冰内部CDOM的吸收为下层海水CDOM吸收的1/5~1/2,海冰内部CDOM吸收的最大值一般出现于海... 针对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和颗粒物在短波波段的强吸收特性对海冰内部及下层海水生物的区大影响,研究了辽东湾海冰内部CDOM和颗粒物的吸收特性。海冰内部CDOM的吸收为下层海水CDOM吸收的1/5~1/2,海冰内部CDOM吸收的最大值一般出现于海冰的表层和底层。由于大气的沉降作用,海冰内部颗粒物吸收的最大值出现于海冰表层。辽东湾海冰CDOM斜率范围为0.0122~0.0231 nm-1,下层海水CDOM斜率范围为0.0174~0.0190 nm-1。海冰生长速率和下层海水CDOM决定着海冰CDOM斜率剖面分布。较高的海冰内部CDOM和颗粒物浓度导致衰减系数的谷值向长波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有色溶解有机物吸收光谱 颗粒吸收光谱 衰减系数 海冰 辽东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