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溶蚀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与理论预测
被引量:
8
1
作者
周欣竹
陈翱翔
+1 位作者
郑建军
张坚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92-396,共5页
钙溶蚀是水环境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硝酸铵溶液加速溶蚀试验和损伤力学研究了溶蚀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溶蚀时间的退化规律。在该试验中,水胶比为0.5,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10%、20%和30%。试验结果表明,溶蚀深度近...
钙溶蚀是水环境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硝酸铵溶液加速溶蚀试验和损伤力学研究了溶蚀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溶蚀时间的退化规律。在该试验中,水胶比为0.5,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10%、20%和30%。试验结果表明,溶蚀深度近似与溶蚀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溶蚀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溶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掺加粉煤灰可以降低溶蚀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下降率。基于试验结果,把溶蚀粉煤灰混凝土的溶蚀深度和弹性模量表示成粉煤灰掺量和溶蚀时间的函数。再引入峰值应力时未溶蚀和已溶蚀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损伤变量相等的假设,利用损伤力学讨论并提出了溶蚀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解析预测方法。经与试验结果比较,初步证实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
粉煤灰混凝土
溶蚀
深度
溶蚀
时间
抗压强度
原文传递
Ga液滴在不同溶蚀时间下的形貌演变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汤佳伟
郭祥
+7 位作者
王一
罗子江
杨晨
张之桓
杨晓珊
许筱晓
马明明
丁召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3-1018,共6页
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Ga As缓冲层上沉积Ga液滴,探究溶蚀时间对Ga液滴形貌的影响。实验中溶蚀阶段的衬底温度为340℃,沉积6单原子层Ga液滴,在无As环境下分别溶蚀5、10和12. 5 min,待达到溶蚀时间后打开As阀,快速晶化Ga液滴。实验发现在...
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Ga As缓冲层上沉积Ga液滴,探究溶蚀时间对Ga液滴形貌的影响。实验中溶蚀阶段的衬底温度为340℃,沉积6单原子层Ga液滴,在无As环境下分别溶蚀5、10和12. 5 min,待达到溶蚀时间后打开As阀,快速晶化Ga液滴。实验发现在低温、低沉积量的情况下,在溶蚀阶段Ga液滴并没有表现出在高温条件下的熟化现象而是进行一种原位的扩散。随着溶蚀时间的增加,液滴形貌逐渐由环盘结构向孔洞结构转变,内环的生长也表现出各向异性,倾向于沿[110]方向生长。随着溶蚀时间的延长内环的生长将集中于[110]方向的一边上,其高度明显高于其余三边。[110]方向上内环的高度差随溶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速变缓。本文分析了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Ga液滴在溶蚀阶段形貌演变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
Ga液滴
溶蚀
时间
各向异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蚀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与理论预测
被引量:
8
1
作者
周欣竹
陈翱翔
郑建军
张坚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92-39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9227,51878615)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C33106)
文摘
钙溶蚀是水环境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硝酸铵溶液加速溶蚀试验和损伤力学研究了溶蚀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溶蚀时间的退化规律。在该试验中,水胶比为0.5,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10%、20%和30%。试验结果表明,溶蚀深度近似与溶蚀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溶蚀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溶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掺加粉煤灰可以降低溶蚀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下降率。基于试验结果,把溶蚀粉煤灰混凝土的溶蚀深度和弹性模量表示成粉煤灰掺量和溶蚀时间的函数。再引入峰值应力时未溶蚀和已溶蚀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损伤变量相等的假设,利用损伤力学讨论并提出了溶蚀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解析预测方法。经与试验结果比较,初步证实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溶蚀
粉煤灰混凝土
溶蚀
深度
溶蚀
时间
抗压强度
Keywords
leached fly ash concrete
leaching depth
leaching time
compressive strength
分类号
TU528.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U317.1
原文传递
题名
Ga液滴在不同溶蚀时间下的形貌演变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汤佳伟
郭祥
王一
罗子江
杨晨
张之桓
杨晓珊
许筱晓
马明明
丁召
机构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
出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3-101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1564002
11664005
+3 种基金
61604046)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批准号:黔科合J字[2014]2046
黔科合LH字[2016]7436
黔科合基础[2017]1055)
文摘
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Ga As缓冲层上沉积Ga液滴,探究溶蚀时间对Ga液滴形貌的影响。实验中溶蚀阶段的衬底温度为340℃,沉积6单原子层Ga液滴,在无As环境下分别溶蚀5、10和12. 5 min,待达到溶蚀时间后打开As阀,快速晶化Ga液滴。实验发现在低温、低沉积量的情况下,在溶蚀阶段Ga液滴并没有表现出在高温条件下的熟化现象而是进行一种原位的扩散。随着溶蚀时间的增加,液滴形貌逐渐由环盘结构向孔洞结构转变,内环的生长也表现出各向异性,倾向于沿[110]方向生长。随着溶蚀时间的延长内环的生长将集中于[110]方向的一边上,其高度明显高于其余三边。[110]方向上内环的高度差随溶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速变缓。本文分析了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Ga液滴在溶蚀阶段形貌演变的模型。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
Ga液滴
溶蚀
时间
各向异性
Keywords
Molecular beam epitaxy
Gallium droplet
Etching time
Anisotropy
分类号
TN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O47 [理学—半导体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溶蚀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与理论预测
周欣竹
陈翱翔
郑建军
张坚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原文传递
2
Ga液滴在不同溶蚀时间下的形貌演变分析
汤佳伟
郭祥
王一
罗子江
杨晨
张之桓
杨晓珊
许筱晓
马明明
丁召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