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藻放线菌AN02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肖慈琼 姜红 +1 位作者 程凯 赵以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探讨了开发利用土壤放线菌资源来进行水华防治的新途径。从土壤中分离到13株具有溶藻活性的放线菌菌株,经过进一步筛选得到AN02菌株,其胞外代谢产物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好的抑杀作用。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AN02溶藻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H... 探讨了开发利用土壤放线菌资源来进行水华防治的新途径。从土壤中分离到13株具有溶藻活性的放线菌菌株,经过进一步筛选得到AN02菌株,其胞外代谢产物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好的抑杀作用。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AN02溶藻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H为7.5,28℃,培养6 d时的溶藻效果最好。此外,较强烈的振荡和充分的溶氧也有利于提高溶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铜绿微囊 培养条件
下载PDF
环境中放线菌及其抑藻活性物质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傅丽君 安新丽 郑天凌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60-965,共6页
赤潮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海洋自然灾害,近年来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发生区域扩大,危害加剧。放线菌是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相对较多的一类微生物,溶藻放线菌的发现及其代谢产物多样性,在赤潮生消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微生物防治赤潮及... 赤潮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海洋自然灾害,近年来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发生区域扩大,危害加剧。放线菌是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相对较多的一类微生物,溶藻放线菌的发现及其代谢产物多样性,在赤潮生消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微生物防治赤潮及新型杀藻剂的开发提供了可能。采用溶藻微生物进行赤潮和水华的防治已经被深入认识和充分肯定,成为当前赤潮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概述了溶藻放线菌发现及其活性物质分离筛选的研究进展以及赤潮防治的新方法,强调了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利用放线菌防治赤潮的可能性及有效性,并对溶藻放线菌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活性物质 赤潮防治
原文传递
高效溶藻放线菌LW9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素钦 罗丛强 +3 位作者 朱晓漫 杨品红 罗玉双 甘南琴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高效溶藻活性的放线菌LW9,利用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序列对放线菌LW9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溶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LW9属于链霉菌属成员,与菲律宾链霉菌(Streptomyces filipinesis)同源相似性...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高效溶藻活性的放线菌LW9,利用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序列对放线菌LW9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溶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LW9属于链霉菌属成员,与菲律宾链霉菌(Streptomyces filipinesis)同源相似性达99.0%;LW9主要通过分泌胞外活性物质溶藻,其溶藻活性物质主要在菌株生长稳定期积累,且在高温、酸性和碱性环境以及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LW9发酵液以5%(体积分数)的剂量作用于常见的水华蓝藻如微囊藻、束丝藻和颤藻,均表现出明显的溶藻效果,溶藻率达79%~94%。鉴于其溶藻能力的稳定性、高效性,LW9可作为开发微生物控藻菌剂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分离鉴定 特性 水华蓝
原文传递
溶藻放线菌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竞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孔赟 缪礼鸿 +1 位作者 朱亮 徐向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57-2662,共6页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l株对铜绿微囊藻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橄榄网状链霉菌SG-001(Streptomyces olivoreticuli SG-001),研究其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fla pyrenoidosa)竞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G-001菌株的活...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l株对铜绿微囊藻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橄榄网状链霉菌SG-001(Streptomyces olivoreticuli SG-001),研究其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fla pyrenoidosa)竞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G-001菌株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无菌滤液中,能够强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但对小球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混藻中两种藻细胞初始接种浓度均为4.0×106 mL-1时,在BG11纯培养条件下,添加SG-001无菌滤液有利于小球藻生长,但对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不明显;而SG-001无菌滤液对天然加富水样中的铜绿微囊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同时接种有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的混合藻液中,添加SG-001无菌滤液能够明显提高小球藻的生长竞争能力,且水体中氨氮和可溶性总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和93.33%,而铜绿微囊藻在第8天时生长基本被小球藻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铜绿微囊 小球 竞争
下载PDF
2株高效溶赤潮异湾藻放线菌的鉴定及溶藻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于风娟 徐玲玲 +4 位作者 程凯 吴刚 杨季芳 陈吉刚 赵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从武汉周边土壤中分离得到2株具有强溶藻能力的放线菌,命名为B-10和G-11.研究了2株菌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锥状斯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金藻(Golden algae)的溶藻效... 从武汉周边土壤中分离得到2株具有强溶藻能力的放线菌,命名为B-10和G-11.研究了2株菌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锥状斯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金藻(Golden algae)的溶藻效果及溶藻方式,通过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株放线菌对赤潮异湾藻和锥状斯克里普藻都有较好的溶藻效果,对微小原甲藻和金藻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且在传代5次后能够保持稳定的溶藻效果,按1%的体积比接种5d后B-10和G-11对异湾藻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99.44%.通过溶藻方式研究,发现2菌株都是通过释放胞外代谢物溶藻,且胞外代谢产物对温度敏感,当温度达到100℃时会使2种溶藻物质失活.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可初步判断,B-10菌株属于链霉菌属的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类群,菌株G-11属于链霉菌属的变异链霉菌(Streptomyces variabilis)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湾 放线菌 链霉
下载PDF
高效溶藻放线菌BS01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傅丽君 安新丽 +3 位作者 李东 许丽霞 田蕴 郑天凌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从漳江口红树林区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1株放线菌菌株BS01 Brevibacterium sp.,其胞外活性产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具有明显的溶藻作用。采用单因素及均匀设计,通过摇瓶培养对BS01产溶藻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及... 从漳江口红树林区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1株放线菌菌株BS01 Brevibacterium sp.,其胞外活性产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具有明显的溶藻作用。采用单因素及均匀设计,通过摇瓶培养对BS01产溶藻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装液量为40%、起始pH值为7.5、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50r.min?1、振荡培养时间为48h的条件时,BS01发酵产物的杀藻活性最强。通过均匀设计进行最佳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的结果为:可溶性淀粉为20g.L?1,硝酸钠为0.5g.L?1,pH为7.7,温度为27.2℃。研究结果为杀藻活性物质高效提取及杀藻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塔玛亚历山大 培养基优化 单因子试验 均匀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