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急性脑梗死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耀辉 金雷雷 +3 位作者 吕喆 孙伟 刘维斌 张重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基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构建适用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的“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并探讨该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7年5月-2019年6月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资料。依据是否构建“急诊一体化溶栓模... 目的基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构建适用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的“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并探讨该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7年5月-2019年6月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资料。依据是否构建“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DNT、出血转化率、预后。结果共纳入386例ACI患者,其中对照组176例,优化组2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24h颅内出血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NT缩短[(67.50±10.06)min比(87.66±19.11)min,P<0.05],DNT<60 min的患者比例更高[61(29.04%)vs 28(15.90%),P<0.05];溶栓后90d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患者比例更高[89(42.38%)vs 46(26.14),P=0.001]。结论基于整体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有效减少了院内延误,安全可行,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急救医疗服务 溶栓模式 入院至溶栓时间 出血转化 预后
下载PDF
院前通报+院内一体化的溶栓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汤春红 梁辉 +5 位作者 侯一玮 于凌 唐剑华 于天霞 巴茂文 孔敏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院前通报+院内一体化的溶栓模式对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从进入医院到溶栓剂进入血管时间(DNT)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以及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来烟台... 目的院前通报+院内一体化的溶栓模式对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从进入医院到溶栓剂进入血管时间(DNT)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以及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来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就诊并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20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是否构建“院前通报+院内一体化的溶栓模式”,分为优化组(106例)和对照组(95例),将优化组病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和>5分分为小卒中组(62例)及非小卒中组(44例)。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优化组和对照组患者静脉溶栓DNT、发病到入院时间、入院到抽血时间、入院到CT时间、入院到同意溶栓签字时间、溶栓1 d的NIHSS评分变化(ΔNIHSS)、溶栓7 d的NIHSS评分变化(ΔNIHSS)、溶栓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差异,同时比较小卒中组与非小卒中组患者静脉溶栓DNT、发病到入院时间、入院到抽血时间、入院到CT时间、入院到同意溶栓签字时间的差异。结果优化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病到入院时间、入院到抽血时间、溶栓1 d的Δ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优化组DNT、入院到同意溶栓签字的时间均明显缩短[37(28,48)minvs50(40,70)min;34(23,44)minvs38(27,5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769、-2.071,P=0.000、0.038);优化组溶栓7 d的ΔNIHSS评分变化明显[3(1,6)分vs2(0,5)分],溶栓后90 d mRS评分明显降低[0(0,1)分vs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43、-3.283,P=0.041、0.001)。小卒中组与非小卒中组相比,DNT、入院到同意溶栓签字的时间明显缩短[33(28,44)minvs40(29,53)min;31(22,42)minvs36(25,5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85、-2.011,P=0.037、0.044)。结论院前通报+院内一体化的溶栓模式可缩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DNT,各时间节点用时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溶栓模式
原文传递
品管圈活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体化溶栓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继文 李维平 +4 位作者 刘德红 邓哲 任力杰 肖孝勇 李丹卉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在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体化溶栓模式中对缩短患者到院至溶栓时间(DNT)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71例。其中品管圈活动准备期间2016年1-6月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在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体化溶栓模式中对缩短患者到院至溶栓时间(DNT)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71例。其中品管圈活动准备期间2016年1-6月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后2017年1-6月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CT检查用时、DNT用时及合格率。结果两组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NIHS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签署知情同意书用时(19.19±12.585)min、CT检查用时(8.44±1.476)min、DNT用时(51.89±18.15)min,低于对照组的(28.36±15.012)min、(10.27±2.888)min、(67.00±21.07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署知情同意书用时、DNT用时的合格率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CT用时合格率都为100%。结论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体化溶栓模式中可显著缩短患者到院至溶栓时间,对拯救患者生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一体化溶栓模式 溶栓时间
下载PDF
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叶淑英 郑应红 +3 位作者 林舜贤 王秀坤 杨玲 李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7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分析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接治的322例急诊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1例,... 目的分析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接治的322例急诊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救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救治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等待报告时间、急诊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NTF)值均较对照组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挂号至溶栓用药时间(DNT)≤60 min达标率、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率、90 d预后良好率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改善神经功能与短期预后,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 专职化层级护理 急诊脑梗死 急救效率 神经功能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品管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站式溶栓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常玉霞 张双双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一站式溶栓模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诊科就诊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10例,选取2019年6—8月QCC活动前56例溶栓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9—11月QC...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一站式溶栓模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诊科就诊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10例,选取2019年6—8月QCC活动前56例溶栓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9—11月QCC活动后的54例溶栓患者为观察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CT用时、知情同意书签署用时、到院至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用时及合格率、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T用时(7.44±1.31)min、知情同意书签署用时(15.51±10.02)min、DNT用时(14.98±3.56)mi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患者满意度98.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QCC活动,可以有效缩短AIS患者诊疗流程中DNT时间,为AIS患者治疗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品管圈 一站式溶栓模式 静脉溶栓
下载PDF
120-CCU溶栓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分析
6
作者 刘义德 《辽宁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关键词 120-CCU溶栓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AMI) 治疗 延迟时间 溶栓疗效 生存率
下载PDF
急诊静脉内溶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徐锋 陈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5期131-134,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时接受静脉内溶栓对到院至给药时间(DNT)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采取常规病房...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时接受静脉内溶栓对到院至给药时间(DNT)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采取常规病房启动溶栓模式干预对照组患者,急诊时接受静脉内溶栓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各项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出院后的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DNT、发病至就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死亡、脑出血、昏迷不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距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和B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时接受静脉内溶栓可明显缩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DNT,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诊静脉内溶栓 常规病房启动溶栓模式 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 BARTHEL指数 并发症
下载PDF
120-CCU溶栓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9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冯坚 欧雄平 冯阳春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120-CCU溶栓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采用120-CCU模式救治AMI患者69例,分为溶栓组(n=51)和非溶栓组(n=18);溶栓组使用尿激酶150万U,于30min内静脉滴入,12h后给于肝素钠6250U皮下... 目的:探讨采用120-CCU溶栓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采用120-CCU模式救治AMI患者69例,分为溶栓组(n=51)和非溶栓组(n=18);溶栓组使用尿激酶150万U,于30min内静脉滴入,12h后给于肝素钠6250U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续5~7d,每天口服阿斯匹林300mg,3d后改服每天150mg,1周后改为每天50mg,并静脉滴入硝酸甘油7~10d。非溶栓组除不使用尿激酶外,其它治疗方法同溶栓组。结果:69例中溶栓组51例的总溶栓再通率为74%;在4h内获溶栓治疗者35例;溶栓延迟时间为3.1±2.0h;4h内溶栓再通率的80%(28/35)明显高于4~6h内的44%(7/16),P<0.05;溶栓组的住院病死率12%(6/51)显著低于28%(5/18),P<0.05。结论:120-CCU溶栓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尽早实施溶栓治疗,显著提高溶栓再通率和降低住院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120-CCU溶栓模式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