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配伍吴茱萸对黄连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4
1
作者 王浴铭 张君增 +4 位作者 朱风云 刘伟 杨云 范全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实验结果表明,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的水煎液中,二者的化学成分具有加和性,无新成分出现。而配伍后水煎液中黄连的主要化学成分小檗碱溶出率较配伍前降低了37%。
关键词 黄连 吴茱萸 小檗碱
下载PDF
几种控释氮肥减少氨挥发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3
2
作者 孙克君 毛小云 +2 位作者 卢其明 贾爱萍 廖宗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347-2350,共4页
采用“静态吸收法”和“土柱淋溶法”、室内模拟试验 ,研究几种控释氮肥施入土壤后的氨挥发损失情况、N溶出速率、土壤脲酶活性及 pH值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 ,施氮 4 5 0mg·kg-1土时 ,3种控释氮肥氨挥发损失氮总量分别比普通尿素减... 采用“静态吸收法”和“土柱淋溶法”、室内模拟试验 ,研究几种控释氮肥施入土壤后的氨挥发损失情况、N溶出速率、土壤脲酶活性及 pH值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 ,施氮 4 5 0mg·kg-1土时 ,3种控释氮肥氨挥发损失氮总量分别比普通尿素减少 4 9 7%、2 8 0 %和 71 2 % ;施氮 6 0 0mg·kg-1土时 ,3种控释氮肥氨挥发损失氮总量分别比普通尿素减少 34 6 %、12 3%和 6 9 9% .控释氮肥能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量 ,减少因施肥而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 .控释氮肥氨挥发量与不同氮肥引起的土壤脲酶活性、pH值、土壤中氮溶出速率密切相关 .土壤的氨挥发总量与肥料在土壤中溶出总量的相关系数达到 0 95 33,在肥料施入的前期土壤氨挥发量同土壤脲酶活性、pH值的相关系数达到 0 95 33和 0 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氮肥 氨挥发 脲酶活性 PH值
下载PDF
腐植酸尿素氨挥发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刘增兵 赵秉强 林治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8-213,共6页
采用室内模拟,研究了腐植酸尿素在土壤培养条件下其氨挥发特性及其与土壤脲酶活性、氮溶出率以及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制的4种腐植酸尿素氨挥发量分别比普通尿素降低了48.14%、47.99%、30.89%、59.22%,其中水... 采用室内模拟,研究了腐植酸尿素在土壤培养条件下其氨挥发特性及其与土壤脲酶活性、氮溶出率以及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制的4种腐植酸尿素氨挥发量分别比普通尿素降低了48.14%、47.99%、30.89%、59.22%,其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11.78%的腐植酸尿素降低最多。腐植酸尿素降低氨挥发量与其养分释放模式和形成的土壤环境密切相关。土壤氨挥发总量与脲酶活性在培养前期相关系数较高,培养48和96 h分别达到0.825和0.808;土壤氨挥发总量与肥料累积溶出量相关系数为0.903;培养前期,土壤氨挥发量与铵态氮含量相关系数达到0.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造粒 腐植酸尿素 氨挥发 脲酶活性 铵态氮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石斛中石斛碱和多糖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陈照荣 来平凡 林巧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金钗石斛有效成分石斛碱和多糖溶出率的影响。方法 :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石斛碱进行含量测定 ,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对多糖进行含量测定 ,比较石斛干品、清炒石斛、酒炙石斛3种炮制品的有效成分溶出率。结果 ...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金钗石斛有效成分石斛碱和多糖溶出率的影响。方法 :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石斛碱进行含量测定 ,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对多糖进行含量测定 ,比较石斛干品、清炒石斛、酒炙石斛3种炮制品的有效成分溶出率。结果 :酒炙法炮制的石斛的石斛碱和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方法。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炮制 石斛碱 多糖 酸性染料比色法 酒炙
下载PDF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时黄连中主要化学组分溶出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彭明兴 吴永江 程翼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29-632,共4页
目的:考察黄连与吴茱萸按不同比例配伍时,黄连中主要化学组分溶出率的变化规律。方法:黄连与吴茱萸分别按1:0,6:1,3:1,2:1,1:1,1:2,1:3,1:6,0:1等9个比例配伍,水煎,制得各供试样品,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到色谱分析数据,然... 目的:考察黄连与吴茱萸按不同比例配伍时,黄连中主要化学组分溶出率的变化规律。方法:黄连与吴茱萸分别按1:0,6:1,3:1,2:1,1:1,1:2,1:3,1:6,0:1等9个比例配伍,水煎,制得各供试样品,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到色谱分析数据,然后考察其中8种组分的溶出率与配伍比例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结果:8种组分中,1种组分的溶出率保持相对稳定;6种组分与黄连比例成线性关系;另外,检出1种新组分,它与黄连比例成非线性关系。结论: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各种黄连生物碱的溶出率成相同比例下降,并检出1个二药单煎时未能检出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吴茱萸 中药配伍
下载PDF
7种补益中药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溶出率测定 被引量:35
6
作者 邵红 边才苗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2年第11期51-54,共4页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 7种补益中药中锌、铜、锰、铁、钙和镁含量及溶出率 ,结果显示 ,这 6种元素的含量普遍较高 ,溶出率多数在 80 %以下 。
关键词 补益中药 原子吸收光谱法 微量元素
下载PDF
Carbonate rock dissolution rates in different landuses and their carbon sink effect 被引量:32
7
作者 ZHANG Ch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35期3759-3765,共7页
Research on karst processes is importa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ir carbon sink potential,as is research into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karst areas.Solutional denudation rates of soils from three karst spring wate... Research on karst processes is importa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ir carbon sink potential,as is research into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karst areas.Solutional denudation rates of soils from three karst spring watersheds supporting different land uses were studied.Solution rates showed a distinct pattern based on land use,with a generally higher rate being recorded in forest use soil.The mean values for tablet dissolution from the cultivated land,shrublands,secondary forest,grassland and primary forest were 4.02,7.0,40.0,20.0,63.5 t km-2 a-1 respectively.Changes in vegetation patterns could improve the size of karst carbon sinks;for example,in this study the carbon sink was 3 times higher in primary forest than in secondary forest soil and 9 times higher than under shrubland,equating to an increase from 5.71-7.02 to 24.86-26.17 t km-2 a-1 from cultivated land or shrub to secondary forest and to primary forest,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土地用途 陆地生态系统 地区 原始森林 次生林 剥蚀速
原文传递
广西两茶园土壤-茶叶-茶汤系统重金属污染及其转移特征 被引量:30
8
作者 周玉婵 李明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51-2157,共7页
为了解重金属元素在茶园土壤-茶叶-茶汤系统中的污染及转移特征,探讨茶园种植作为锰矿区恢复利用模式的适宜性,选取广西两茶园(桂林某知名茶园和广西锰矿区某茶园),分别采集土壤和茶树样品,并用茶叶泡制茶汤,对其中的Ca、Mg、Cu、Zn、Mn... 为了解重金属元素在茶园土壤-茶叶-茶汤系统中的污染及转移特征,探讨茶园种植作为锰矿区恢复利用模式的适宜性,选取广西两茶园(桂林某知名茶园和广西锰矿区某茶园),分别采集土壤和茶树样品,并用茶叶泡制茶汤,对其中的Ca、Mg、Cu、Zn、Mn、Pb、Cd、Cr、Al含量用ICP-AES法进行测定,同时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两茶园土壤缺乏N、P营养;矿区茶园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严重,除Mg和Cu外,其他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桂林茶园,其中矿区茶园土Cr和两茶园土Cd含量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Zn、Pb、Cd、Cr主要存于茶树的根、茎中,而Ca、Mg、Mn、Al主要存于茶叶中,Cu则在茶树中分布相对均匀;Ca、Mg、Cu、Zn、Mn、Al的溶出量随泡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Cd、Cr在茶汤中的溶出量非常小,随时间变化不大,嫩叶Pb溶出要比老叶慢;茶叶对Ca、Mn富集能力很强,对其他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相对较弱;由于土壤Cd、Cr超标,且Mn、Al通过茶叶富集后大量进入茶汤,可能威胁人类健康,茶园种植不适宜作为矿区废弃地早期的复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重金属 茶叶 茶汤 生物富集系数
下载PDF
茶叶中铝的卫生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高舸 陶锐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 了解茶叶中铝含量。方法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ICP OES)法 ,测定市售 10种不同品种中国茶叶中的铝含量。结果 其范围在 339~ 1745mg/kg之间。测定各种茶叶沸水浸出液中铝的溶出率 ,总溶出量的 80 %~90 %在第 1次浸... 目的 了解茶叶中铝含量。方法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ICP OES)法 ,测定市售 10种不同品种中国茶叶中的铝含量。结果 其范围在 339~ 1745mg/kg之间。测定各种茶叶沸水浸出液中铝的溶出率 ,总溶出量的 80 %~90 %在第 1次浸泡中被溶出。实验证实茶水中铝主要以无机形态存在。茶水中无机氟浓度与铝浓度的摩尔比 (F/Al)在0 7~ 1 2之间 ,按化学平衡方程计算 ,95 %~ 99%的铝是以低毒的AlF2 +络合态存在。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每日饮茶 1次铝的摄入量 ,其值分别为FAO/WHO提出的每周允许摄入量 (PTWI) 7mg/kg的 1/ 140~ 1/ 17,为文献建议的我国成人铝每日允许摄入量 40mg/日的 1/ 184~ 1/ 11。 结论 茶叶中铝含量虽然为各类天然食物中铝含量最高者 ,但由于溶出率较低 ,6 0 %~ 80 %为不可利用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化学形态 卫生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二次反应对熟料中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琴珍 王军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12,共3页
本文根据中铝山西分公司氧化铝生产统计资料,通过溶出液αk值,Na2OC浓度及溶出温度所引起的二次反应对氧化铝初溶出率损失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对当前溶出条件调整的方向和必要性。
关键词 温度 二次反应 氧化铝 铝酸钠
下载PDF
煤矸石中氧化铝溶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程芳琴 崔莉 +2 位作者 张红 张俊才 范世民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9-103,共5页
煤矸石是主要的煤系固废,其中氧化铝的含量占到25%左右,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本实验以山西潞安煤矿的煤矸石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盐酸作为酸浸介质浸取煤矸石中氧化铝。主要影响因素为煅烧温度、酸量、固液比及酸浸时间... 煤矸石是主要的煤系固废,其中氧化铝的含量占到25%左右,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本实验以山西潞安煤矿的煤矸石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盐酸作为酸浸介质浸取煤矸石中氧化铝。主要影响因素为煅烧温度、酸量、固液比及酸浸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为650℃,酸量为225mL(按照煤矸石中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的摩尔比为1∶6计)、固液比为1∶3、酸浸时间为3 h,单因素重复试验结果和正交实验的结果相符,在最佳条件下,氧化铝的溶出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铝溶出率为71.49%。本研究对实现煤矸石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氧化铝 正交实验
下载PDF
红茶与绿茶中微量元素溶出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小平 江伟威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 研究红茶与绿茶中微量元素溶出率的差异。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AS)测定红茶、绿茶及茶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与绿茶相比 ,红茶中钙、铁溶出率显著降低 ,铜溶出率显著增高 (均P <0 .0 0 5 ) ;而镁、锰、锌溶出... 目的 研究红茶与绿茶中微量元素溶出率的差异。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AS)测定红茶、绿茶及茶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与绿茶相比 ,红茶中钙、铁溶出率显著降低 ,铜溶出率显著增高 (均P <0 .0 0 5 ) ;而镁、锰、锌溶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不同生产工艺对茶叶中一些微量元素溶出率会产出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红茶 绿茶 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茶叶中微量元素Cr、Cu、Fe、Mn、Ni、Zn的溶出率及化合态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高舸陶 锐成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发射光谱法 (ICP- OES)测定了市售茶叶中 Cr、Cu、Fe、Mn、Ni、Z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各元素沸水溶出率 ,平均溶出率分别为 Cr 39.8%、Cu 42 .5 %、Fe 8.6 %、Mn 45 .5 %、Ni87.1%、Zn71.0 %。溶出率随浸泡次数增...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发射光谱法 (ICP- OES)测定了市售茶叶中 Cr、Cu、Fe、Mn、Ni、Z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各元素沸水溶出率 ,平均溶出率分别为 Cr 39.8%、Cu 42 .5 %、Fe 8.6 %、Mn 45 .5 %、Ni87.1%、Zn71.0 %。溶出率随浸泡次数增加而降低 ,总溶出量中 80 %的 Cr、Cu、Mn、Ni、Zn及 6 0 %的 Fe在第一次浸泡中被溶出。另外测定了 6种元素在茶水中的化学形态 ,其中有机态与无机态的比率分别为 Cr 0 .33、Cu0 .0 2 2、Fe0 .18、Mn0 .0 0 2、Ni0 .0 1、Zn0 .18。实验所得数据用于评估饮茶对 6种微量元素的实际摄入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微量元素 化学形态
下载PDF
茶叶中微量元素溶出率及保健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邹盛勤 罗小凤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57-59,共3页
综述了茶叶中微量元素的组成,茶水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率与茶叶不同浸泡方式、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浸泡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茶叶中微量元素与其保健作用的关系。茶叶中微量元素的保健作用不但决定于茶叶本身微量元素的组成,还与微量元素的溶... 综述了茶叶中微量元素的组成,茶水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率与茶叶不同浸泡方式、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浸泡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茶叶中微量元素与其保健作用的关系。茶叶中微量元素的保健作用不但决定于茶叶本身微量元素的组成,还与微量元素的溶出率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微量元素 保健作用
下载PDF
剩余污泥的超声破解与影响因素程度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芬 季民 +1 位作者 汪泳 张书廷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4年第6期16-18,22,共4页
采用超声波技术破解污泥絮体及污泥微生物细胞壁结构 ,可使固体性有机物与胞内物质变为溶解性有机物(SCOD)。SCOD溶出率随超声作用时间、声强及声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一定声能密度下 ,SCOD溶出率随时间延长呈线性增长趋势 ,即污泥破... 采用超声波技术破解污泥絮体及污泥微生物细胞壁结构 ,可使固体性有机物与胞内物质变为溶解性有机物(SCOD)。SCOD溶出率随超声作用时间、声强及声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一定声能密度下 ,SCOD溶出率随时间延长呈线性增长趋势 ,即污泥破解反应遵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VSS的变化规律同SCOD溶出率的变化规律相似。利用多元统计学中t分布检验方法分析诸因素对破解效果所产生的影响 ,得出各因素影响程度从大至小顺序为 :超声作用时间 >声能密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影响因素 作用时间 分析 效果 程度 剩余污泥 声能密度 一级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PCA的多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勇刚 桂卫华 胡燕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81-1784,共4页
在复杂工业生产中 ,影响生产的因素非常多 ,使得用于软测量的神经网络模型极其复杂 .针对这个问题 ,利用主元分析法 (PCA)将影响因素重组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多神经网络 (PCA- MNN)模型 .介绍了 PCA- MNN的结构及学习算法 ,并将其... 在复杂工业生产中 ,影响生产的因素非常多 ,使得用于软测量的神经网络模型极其复杂 .针对这个问题 ,利用主元分析法 (PCA)将影响因素重组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多神经网络 (PCA- MNN)模型 .介绍了 PCA- MNN的结构及学习算法 ,并将其应用于氧化铝高压溶出过程中苛性比值及溶出率的软测量 ,利用现场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仿真 ,结果表明 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元分析 多神经网络 软测量 苛性比值
下载PDF
不同粒度麻杏石甘汤配方药材超微粉中麻黄碱及伪麻黄碱的溶出率比较 被引量:20
17
作者 司南 杨健 边宝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84-886,共3页
目的:运用反相高效液相法(RP-HPLC)比较不同超微粉碎条件下中药复方麻杏石甘汤样品中的麻黄碱(ephedrine)与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的溶出率变化趋势。方法:YMC ODS-C18柱(4.6 mm×150 mm,4μm);流动相水-乙腈-十二烷基硫酸钠... 目的:运用反相高效液相法(RP-HPLC)比较不同超微粉碎条件下中药复方麻杏石甘汤样品中的麻黄碱(ephedrine)与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的溶出率变化趋势。方法:YMC ODS-C18柱(4.6 mm×150 mm,4μm);流动相水-乙腈-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磷酸(650∶350∶5∶1);柱温5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5 mL.min-1。结果:超微粉碎前后样品溶出率差异显著。结论:证明对于麻杏石甘汤复方,经过超微粉碎技术处理后的样品,其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溶出速度比未经超微粉碎处理之复方加快,且溶出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法 超微粉碎 麻黄碱 伪麻黄碱
下载PDF
海南苦丁茶和绿茶叶中微量元素溶出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吴良 杜兵兵 +1 位作者 罗盛旭 王琳玲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8年第5期39-41,共3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海南苦丁茶和绿茶叶及不同条件水浸泡液中9种微量元素(Mn、Fe、Co、Ni、Cu、Zn、Mo、CA、Pb)的含量,并计算出茶叶水浸泡液中各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结果表明,海南苦丁茶和绿茶茶叶中元...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海南苦丁茶和绿茶叶及不同条件水浸泡液中9种微量元素(Mn、Fe、Co、Ni、Cu、Zn、Mo、CA、Pb)的含量,并计算出茶叶水浸泡液中各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结果表明,海南苦丁茶和绿茶茶叶中元素的溶出率受浸泡条件的影响,同条件下,茶叶中不同元素的溶出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Zn、Ni、Co元素的溶出率较高,在30%~70%之间,Fe元素溶出率较低,为3%~5%之间。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人们认清海南苦丁茶与绿茶的实际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ICP—MS 微量元素
下载PDF
籽粒苋蛋白质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徐明生 上官新晨 +1 位作者 吴少福 沈勇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为了探索籽粒苋蛋白质的提取工艺 ,研究了不同的介质 p 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加水比例对籽粒苋蛋白质的可溶出率的影响 ,分析了 3种 p H值下提取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 :p H值极大地影响籽粒苋蛋白质的溶出率 ,p H2 .0~4.6... 为了探索籽粒苋蛋白质的提取工艺 ,研究了不同的介质 p 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加水比例对籽粒苋蛋白质的可溶出率的影响 ,分析了 3种 p H值下提取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 :p H值极大地影响籽粒苋蛋白质的溶出率 ,p H2 .0~4.6时 ,随 p H值上升 ,溶出率下降 ,p H4.6~ 12 .0时 ,随 p H值上升 ,可溶出率增大 ;p H值 4.6时为最低点 ,此时可能为籽粒苋蛋白质的等电点 ;水与籽粒苋之比为 2 0时 ,蛋白质的可溶出率较其它比例为高 ;其它因素对籽粒苋蛋白质的溶出率影响不大。因此 ,籽粒苋蛋白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料液比为 1∶ 2 0 ,在 p H8~ 10的碱性环境下 ,室温浸提 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 蛋白质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超声波对大豆蛋白增溶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7
20
作者 梁歧 李荣和 +2 位作者 齐斌 刘蕾 陈进国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为了提高大豆深加工产品的得率和蛋白质含量 ,利用超声波处理大豆经湿磨后的浆渣混合液态物 ,产生超声空化效应 ,提高大豆蛋白的溶出率 ,减少大豆蛋白在豆渣中的残留。试验表明 :超声提取技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溶出率 ,从而使豆乳蛋白含... 为了提高大豆深加工产品的得率和蛋白质含量 ,利用超声波处理大豆经湿磨后的浆渣混合液态物 ,产生超声空化效应 ,提高大豆蛋白的溶出率 ,减少大豆蛋白在豆渣中的残留。试验表明 :超声提取技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溶出率 ,从而使豆乳蛋白含量相对提高 6.6% ,豆乳干物质重量相对提高 11.6%。该技术对于传统大豆制品及现代大豆加工新产品如豆奶、速溶豆粉及分离蛋白、浓缩蛋白等产品的生产均具有提高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大豆蛋白 作用 超声空化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