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种广西常用中草药、壮药抗肿瘤作用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76
1
作者 韦金育 李延 +2 位作者 韦涛 吕琳 曾振东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7,共5页
[目的 ]筛选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草药。 [方法 ]采用体外抗肿瘤药物筛选 MTT法 ,对 5 0种广西常用中草药、壮药进行抗肿瘤作用筛选试验。 [结果 ]稀释浓度 1∶ 1 0 0时对肝癌细胞呈现明显抑瘤作用的药物有白花丹 (86 .37% )、石见穿(72 .0 ... [目的 ]筛选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草药。 [方法 ]采用体外抗肿瘤药物筛选 MTT法 ,对 5 0种广西常用中草药、壮药进行抗肿瘤作用筛选试验。 [结果 ]稀释浓度 1∶ 1 0 0时对肝癌细胞呈现明显抑瘤作用的药物有白花丹 (86 .37% )、石见穿(72 .0 6 % )、溪黄草 (70 .32 % )、中越猕猴桃 (6 8.1 8% )、叶下珠 (82 .1 6 % )、钻地风 (6 0 .85 % )、金刚刺 (6 0 .0 % )、穿心莲(5 4 .5 4 % )、中华猕猴桃 (5 2 .0 % )、芒果叶 (5 2 .35 % )、半枝莲 (32 .6 6 % )、六月雪 (4 8.35 % )、白花蛇舌草 (38.82 % )、火炭母(4 7.73% )、三姐妹 (39.71 % )、排钱草 (33.82 % )、凤尾草 (30 .0 % )、野菊花 (32 .2 6 % )、穿破石 (35 .81 % )、龙葵 (35 .2 % )、寻骨风 (32 .2 6 % )、七叶一枝花 (30 .1 1 % )、七星剑 (4 4 .0 % )、绣花针 (4 0 .4 4 % )、苦丁茶 (34.1 7% )、野宁木 (38.2 % )、芦荟(36 .5 5 % )、九节风 (4 5 .3% )、绞股蓝 (35 .6 % )等 2 9种。稀释度 1∶ 1 0 0 0时仍出现明显抑瘤作用的药物有中越猕猴桃(33.0 % )、白花丹 (30 .0 % )、七星剑 (4 7.31 % )、叶下珠 (32 .8% )、溪黄草 (35 .5 1 % )等 5种。 [结论 ]5 0种常用中草药、壮药中以白花丹等 2 9种有抑瘤作用 ,而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作用 中草药 壮药 药物筛选 中越猕猴桃 白花丹 七星剑 叶下珠 溪黄草
下载PDF
溪黄草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63
2
作者 吴剑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98-499,500,共3页
关键词 溪黄草 鉴定 化学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质量标准 植物药
下载PDF
RAPD技术在溪黄草类原植物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陈林姣 屈良鹄 +2 位作者 施苏华 李植华 赖小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28-330,共3页
采用RAPD技术对中药溪黄草类4种原植物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中药鉴定方法,对药材的“地道性”
关键词 RAPD标记 溪黄草 鉴别
下载PDF
广东溪黄草药材的原植物调查及商品鉴定 被引量:46
4
作者 陈建南 赖小平 刘念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3-75,共3页
对广东主要中药溪黄草产地进行了原植物采集和调查,鉴定出其基源植物为狭基线纹香茶菜、线纹香茶菜、细花线纹香茶菜和溪黄草4种;并通过商品鉴定查明广东市场流通的溪黄草药材主要来自狭基线纹香茶菜和溪黄草2种。
关键词 溪黄草 香茶菜属 植物基源 商品鉴定
下载PDF
溪黄草的来源及与混淆品的鉴别 被引量:31
5
作者 肖树雄 杨启存 吕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4-26,共3页
本文对溪黄草的来源和使用作了调查,认为其原植物应为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aphanthoid-es;其易混品有同属植物溪黄草R.serra、内折香茶菜R.inflexus,文中对其进行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
关键词 溪黄草 伪品 鉴定
下载PDF
溪黄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谢兴亮 盛艳梅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4期494-497,共4页
溪黄草为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的干燥全草。该文对溪黄草的化学成分,以及其增强免疫、抗肿瘤、保肝利胆、抗氧化、抗菌防腐等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介绍了溪黄草治疗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囊炎、胆结石、代谢综合征等的效果。
关键词 溪黄草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溪黄草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邓乔华 《今日药学》 CAS 2009年第9期21-25,8,共6页
目的研究药材溪黄草来源,选择正品溪黄草作为生产的种质,正本清源,以保障溪黄草药材及其制剂的安全与疗效。方法对溪黄草的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溪黄草资源丰富,分布广,存在同名异物、混淆品或地方习用品常当作溪黄草... 目的研究药材溪黄草来源,选择正品溪黄草作为生产的种质,正本清源,以保障溪黄草药材及其制剂的安全与疗效。方法对溪黄草的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溪黄草资源丰富,分布广,存在同名异物、混淆品或地方习用品常当作溪黄草使用的现象。结论溪黄草药材基原应为线纹香茶菜及其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资源分布 应用 开发
下载PDF
溪黄草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及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丁利君 周燕芳 林楠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年第3期13-14,共2页
通过醇提法正交实验 ,得出提取溪黄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 :浓度为 5 0 %的乙醇 ,回流时间为3h ,料液比 1∶10。该提取液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
关键词 溪黄草 黄酮类物质 羟自由基 清除作用 提取工艺 醇提法 中草药
下载PDF
中药溪黄草及其药用近缘种的RAPD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林姣 陈月琴 +2 位作者 屈良鹄 叶创兴 赖小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2-106,共5页
运用14个有效的10mer寡核苷酸引物对中药溪黄草原植物线纹香茶菜Isodonlophanthoides及其药作近缘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检出194个位点.其中单态位点14个,占72%;多态位点180... 运用14个有效的10mer寡核苷酸引物对中药溪黄草原植物线纹香茶菜Isodonlophanthoides及其药作近缘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检出194个位点.其中单态位点14个,占72%;多态位点180个,占928%;分类群特有位点108个,占557%.用UPGMA法对分类群间的Jacard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狭基线纹香茶菜和细花线纹香茶菜与溪黄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而溪黄草与线纹香茶菜、狭基线纹香茶菜、细花线纹香茶菜之间的亲缘关系远.可用RAPD技术对中药的正本清源、真伪品及质量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溪黄草 近缘种 RAPD分析 鉴定
下载PDF
溪黄草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肖树雄 黄诺嘉 +1 位作者 林伟忠 马丽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50-951,共2页
概述了近年来有关溪黄草在基原、鉴别、化学成分、分析、药 理、临床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指出今后应在化学成分、药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关键词 溪黄草 化学成分 药物研究 中药材 药理活性
下载PDF
溪黄草水提物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许琼梅 李跃龙 +4 位作者 曹后康 陈春 王刚 朱依谆 张可锋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791-2796,共6页
目的:研究溪黄草水提物(RWE)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HF)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2 mg/kg)和RWE低、中、高剂量组(4、8、16 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除正常组... 目的:研究溪黄草水提物(RWE)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HF)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2 mg/kg)和RWE低、中、高剂量组(4、8、16 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大鼠腹腔注射橄榄油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以复制HF模型。自造模第1天起,各给药组大鼠均灌胃相应药物(10 mL/kg),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灌胃等体积水,每天1次,连续6周。给药结束后,采用生化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的含量或活性;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HA、LN、PCⅢ、Ⅳ-C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MDA、TNF-α、IL-6、IL-1β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纤维化明显;肝组织中α-SMA、TGF-β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RWE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HA、LN、PCⅢ、Ⅳ-C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MDA、TNF-α、IL-6的含量,秋水仙碱组和RWE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IL-1β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秋水仙碱组和RWE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均显著增强(P<0.05或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肝组织中α-SMA、TGF-β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RWE对CCl4诱导的HF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水提物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下载PDF
线纹香茶菜与溪黄草的鉴别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吴子超 周令仪 刘若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23-25,共3页
本文通过对线纹香茶菜与溪黄草的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及紫外-可见光谱等方面的比较鉴别,为药厂生产和药品检验提供了鉴别依据.
关键词 张纹香茶菜 溪黄草 鉴别
下载PDF
可见光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溪黄草总黄酮 被引量:16
13
作者 黎彧 吴志谊 +2 位作者 吴川 马宝娟 吴风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3,共3页
以芦丁为参照品比较了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溪黄草总黄酮的方法。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中,硝酸铝作显色剂,测量波长为510 nm。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波长为359 nm。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溪黄草 总黄酮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来源溪黄草药材中8个水溶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7
14
作者 唐海明 陈建南 +2 位作者 张扬 赖小平 黄松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8-234,共7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品种溪黄草中咖啡酸、新西兰牡荆苷2、新西兰牡荆苷3、异夏佛塔苷、夏佛塔苷、牡荆苷、芹菜素-6,8-二-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和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比较评价溪黄草各品种药材质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品种溪黄草中咖啡酸、新西兰牡荆苷2、新西兰牡荆苷3、异夏佛塔苷、夏佛塔苷、牡荆苷、芹菜素-6,8-二-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和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比较评价溪黄草各品种药材质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334 nm;柱温为室温(25℃)。结果:咖啡酸、新西兰牡荆苷2、新西兰牡荆苷3、异夏佛塔苷、夏佛塔苷、牡荆苷、芹菜素-6,8-二-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和芦丁线性范围分别为0.09~2.28、0.13~3.11、0.06~1.38、0.18~4.54、0.08~1.97、0.07~1.71、0.06~1.49、0.05~1.31μg;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7%、99.5%、100.1%、99.0%、98.4%、98.4%、101.8%、99.4%,RSD分别为0.86%、1.8%、1.8%、1.7%、2.0%、1.2%、1.2%、1.4%。狭基线纹香茶菜中咖啡酸、新西兰牡荆苷2、新西兰牡荆苷3、异夏佛塔苷、夏佛塔苷、牡荆苷、芹菜素-6,8-二-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和芦丁8个水溶性成分含量分别为0.63~0.33、0.88~6.20、0.44~2.41、2.37~11.19、0.75~5.53、0.76~1.83、0.45~1.78、0.00~2.45 mg·g^-1,纤花线纹香茶菜中上述8个水溶性成分含量分别为0.86~3.12、0.76~6.35、0.53~1.47、2.44~11.1、1.96~5.29、0.00~1.82、0.90~5.82、0.00~2.34 mg·g^-1,线纹香茶菜中上述8个水溶性成分含量分别为0.61~2.17、0.77~1.56、0.47~1.82、1.97~6.48、1.69~6.72、0.00~0.56、0.00~3.30、0.00~0.84 mg·g^-1,溪黄草中上述8个水溶性成分含量分别为0.62~1.33、0.00~0.94、0.44~1.33、0.00~2.13、0.18~1.81、0.00~0.50、0.00~1.11、0.00~0.22 mg·g^-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能鉴别不同来源的溪黄草药材,可用于溪黄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溪黄草 新西兰牡荆苷 异夏佛塔苷 夏佛塔苷 牡荆苷 咖啡酸 芹菜素 芦丁
原文传递
溪黄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方乐 陈德金 +3 位作者 冯秀丽 吴冲 林朝展 祝晨蔯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对溪黄草Isodon serra(Maxim.)Har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溪黄草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诺多星(1)、毛果青茶菜素(2)、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3... 目的对溪黄草Isodon serra(Maxim.)Har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溪黄草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诺多星(1)、毛果青茶菜素(2)、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3)、2-三十三酮(4)、三十烷酸对羟基苯乙酯(5)、腺苷(6)、丹酚酸B(7)、7-甲氧基香豆素(8)、伞形花内酯(9)、香草醛(10)、丁香酸(11)、香草酸(12)、绿原酸(13)、槲皮素-3,3′-二甲醚(14)。结论化合物3、4、5、6、7、8、9、12、13、14均为首次从溪黄草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化学成分 二萜 酚酸
原文传递
GC-MS测定溪黄草、狭基线纹香茶菜及线纹香茶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5
16
作者 叶其馨 蒋东旭 +2 位作者 熊艺花 黄琳 赖小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溪黄草、狭基线纹香茶菜及线纹香茶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正确鉴定和评价溪黄草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溪黄草等三种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挥发油的化... 目的:分析比较溪黄草、狭基线纹香茶菜及线纹香茶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正确鉴定和评价溪黄草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溪黄草等三种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相似,线纹香茶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显著。结论:民间以狭基线纹香茶菜作为溪黄草药材使用有一定依据,但线纹香茶菜不宜用作溪黄草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油
下载PDF
中药溪黄草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赖小平 陈建南 +1 位作者 陈林姣 黄红中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57-58,共2页
综述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溪黄草类药在资源及鉴定研究、化学成分研究、药理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研究中应对溪黄草类重视对所用药材的基原鉴定,并必须进行品种整理。
关键词 溪黄草 资源调查 研究 化学成分 鉴定
原文传递
溪黄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孟艳辉 邓芹英 许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29,共3页
从中药溪黄草 [Rabdosia serra( Maxim.) Hara]中又分离得到一种无定形固体A和一种无色针状晶体 B,A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正十六酸 ( ) ;B经 GC- MS分析确定为 3种甾醇 :2 4 -甲基胆甾醇 ( ) ,豆甾醇 ( ) ,β-谷甾醇 ( ) ,其中化合... 从中药溪黄草 [Rabdosia serra( Maxim.) Hara]中又分离得到一种无定形固体A和一种无色针状晶体 B,A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正十六酸 ( ) ;B经 GC- MS分析确定为 3种甾醇 :2 4 -甲基胆甾醇 ( ) ,豆甾醇 ( ) ,β-谷甾醇 ( ) ,其中化合物 、 、 系首次从溪黄草 [Rabdosia serra( Max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羧酸 甾醇 GC-MS-DS 中药
下载PDF
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溪黄草咖啡酸与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19
作者 朱德全 黄松 +3 位作者 陈建南 谭玉莲 屈莹莹 庄妍劼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溪黄草咖啡酸与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Dikma Diamonsil(2)(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29 nm。结果:咖啡酸和迷迭...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溪黄草咖啡酸与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Dikma Diamonsil(2)(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29 nm。结果: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5 4~0.908 0μg(r=0.999 6)和0.219 2~4.384 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7.33%(RSD 2.20%),103.32%(RSD 1.84%)。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溪黄草药材中咖啡酸、迷迭香酸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纤花变种的溪黄草两者的平均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适合于溪黄草中酚酸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为溪黄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咖啡酸 迷迭香酸 HPLC
原文传递
溪黄草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二萜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邓韵 蔡妙颜 +2 位作者 田野 胡松青 李琳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5年第2期153-154,157,共3页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是溪黄草中具有抗癌活性的主要功效成分。本文提出了测定溪黄草不同溶剂提取物总二萜含量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即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法以冬凌草甲素为标准品,检测波长为237nm,线性范围5.05-50.50mg/l,线性...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是溪黄草中具有抗癌活性的主要功效成分。本文提出了测定溪黄草不同溶剂提取物总二萜含量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即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法以冬凌草甲素为标准品,检测波长为237nm,线性范围5.05-50.50m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相对标准偏差<2%。该法操作简便稳定,能够准确测定溪黄草原料药和制剂中总二萜含量。实验结果显示,乙醇提取率最高,达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二萜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