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邬建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山行旅 范宽 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见闻志》 生卒年 绢本
原文传递
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图像识读模块鉴赏方式新探——以《溪山行旅图》为例
2
作者 张裕钦 《炫动漫》 2024年第14期0208-0210,共3页
美术鉴赏作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唯一的必修课,掌握图像识读能力是核心素养五大模块中的必要前提。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中国画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将以中国书画鉴赏作为基点,通过阐述图像识读模块要求,进一步探究高中美术图像识读... 美术鉴赏作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唯一的必修课,掌握图像识读能力是核心素养五大模块中的必要前提。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中国画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将以中国书画鉴赏作为基点,通过阐述图像识读模块要求,进一步探究高中美术图像识读模块的鉴赏方式,以《溪山行旅图》为例,举例说明中国画在图像识读板块的鉴赏方式,从六法体现和审美思想角度切入,解析范式绘画风格,以促进高中美术鉴赏中国画部分的内容组织与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识读 美术鉴赏 中国画 山行旅
下载PDF
范宽《溪山行旅图》构图与意义研究
3
作者 杜雅萱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7期66-68,共3页
宋朝是中国绘画的巅峰时代,在这个巅峰时代里最巅峰的一幅画,是被誉为“宋画第一”的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一件代表作品,也是山水画学者的一件重要临本。概述范宽与《溪山行旅图》,对《溪山行旅图》的... 宋朝是中国绘画的巅峰时代,在这个巅峰时代里最巅峰的一幅画,是被誉为“宋画第一”的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一件代表作品,也是山水画学者的一件重要临本。概述范宽与《溪山行旅图》,对《溪山行旅图》的构图展开分析,并探讨范宽《溪山行旅图》的现代启示及蕴含的人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宽 山行旅 意义
下载PDF
解密《溪山行旅图》的画眼暗藏
4
作者 吴美娟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7期69-71,共3页
《溪山行旅图》是中国山水画的一座丰碑,它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结合关于作者范宽的史料记载及画作诞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在分析《溪山行旅图》画面呈现要素的基础上,对这幅巨作的画眼暗藏进行解密,从多个角度提取瀑布所藏... 《溪山行旅图》是中国山水画的一座丰碑,它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结合关于作者范宽的史料记载及画作诞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在分析《溪山行旅图》画面呈现要素的基础上,对这幅巨作的画眼暗藏进行解密,从多个角度提取瀑布所藏之字的蛛丝马迹,再回归到瀑布呈现的字形本身,最后提出不同的看法。提出《溪山行旅图》的画眼暗藏应为“天人合一”。画作不仅承载了范宽对于生命的体悟,向世人呈现了有关“儒道释”文化主流的思考,还启示着每一位观画之人对“天人合一”进行更深层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行旅 天人合一 瀑布
下载PDF
从范宽《溪山行旅图》看中国画的意象构成 被引量:6
5
作者 牛勇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1年第2期190-192,共3页
意象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特征,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抽象的笔墨语言符号是中国画意象构成外化的主要手段。文章以范宽《溪山行旅图》为例,重点从以点造意、以线造型、以面造势三方面探讨中国画的意象构成及对当代中... 意象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特征,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抽象的笔墨语言符号是中国画意象构成外化的主要手段。文章以范宽《溪山行旅图》为例,重点从以点造意、以线造型、以面造势三方面探讨中国画的意象构成及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行旅 中国画 意象构成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浅析溪山行旅图
6
作者 盛悦 《河北画报》 2024年第2期92-94,共3页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范宽的代表作品之一《溪山行旅图》,通过独特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展现出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从范宽的艺术创作背景入手,深入分析《溪山行旅图》的构图...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范宽的代表作品之一《溪山行旅图》,通过独特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展现出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从范宽的艺术创作背景入手,深入分析《溪山行旅图》的构图、笔墨和艺术特点,探究它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地位和艺术意义,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画 山行旅 艺术特点
下载PDF
范宽山水画艺术风格赏析
7
作者 任美霖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宋代绘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高峰。宋一改唐浓丽精工之风,以秀雅精致为主要特点,画意重点突出人与自然相合之境。这与宋代对前朝艺术风格的批判和对天人合一理想的追求息息相关。范宽,北宋山水画家,其《溪山行旅图》被称为北宋“第一... 宋代绘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高峰。宋一改唐浓丽精工之风,以秀雅精致为主要特点,画意重点突出人与自然相合之境。这与宋代对前朝艺术风格的批判和对天人合一理想的追求息息相关。范宽,北宋山水画家,其《溪山行旅图》被称为北宋“第一神品”,风格真切确实,画面可见崇山峻岭壮阔雄伟、气势宏大之态。范宽既以“中峰鼎立”的构图方式彰显着北宋文人对“中正”的追求,又立足“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之取向,体现了北宋文人与自然、与天合一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宽 山行旅 中正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从范宽画作“中峰鼎立”看北宋文人中正精神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力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10-12,共3页
山水画是宋代的标志性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与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作为宋代山水画的经典,其“中峰鼎立”式的画面构图呈现出巨碑般的庄严稳定,表现了北宋文人中正严肃的人生态度。该文从《溪山行... 山水画是宋代的标志性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与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作为宋代山水画的经典,其“中峰鼎立”式的画面构图呈现出巨碑般的庄严稳定,表现了北宋文人中正严肃的人生态度。该文从《溪山行旅图》的自然之象、文人之性、艺术之境三方面一窥北宋文人对中正精神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 山行旅 中峰鼎立 中正精神
下载PDF
浅析《溪山行旅图》中的笔墨运用与意境营造
9
作者 肖园 《天工》 2024年第15期68-70,共3页
《溪山行旅图》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杰作。旨在研究此画作中的笔墨运用与意境营造。在笔墨方面,画家运用丰富多样的笔触和墨色,通过勾勒、皴擦、泼墨等技法,形成极具立体感和节奏感的画面。在意境营造上,画家巧妙地运用虚实相生的手... 《溪山行旅图》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杰作。旨在研究此画作中的笔墨运用与意境营造。在笔墨方面,画家运用丰富多样的笔触和墨色,通过勾勒、皴擦、泼墨等技法,形成极具立体感和节奏感的画面。在意境营造上,画家巧妙地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意境。观者能够在画作中感受溪山之间的静谧与生气,领略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韵味。《溪山行旅图》在笔墨运用与意境营造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行旅 笔墨运用 意境营造
下载PDF
《溪山行旅图》的美学意蕴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勇 《国画家》 2010年第6期66-67,共2页
《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为北宋著名画家范宽力作。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正中是一雄伟峻拔顶天立地的山头.占全幅三分之二.山顶杂树茂密.山峰右侧一道白色飞泉直流而下.打破了山的沉寂。中景描绘... 《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为北宋著名画家范宽力作。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正中是一雄伟峻拔顶天立地的山头.占全幅三分之二.山顶杂树茂密.山峰右侧一道白色飞泉直流而下.打破了山的沉寂。中景描绘树林和山冈.其上老树浓荫,溪水曲折。近景巨石林立,路上四头毛驴负重前行,前后各行旅一人。全图笔墨苍劲、厚古,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迫人魂魄的艺术效果。百代标程,照耀千古,后人极为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行旅 美学意蕴 故宫博物院 著名画家 艺术效果 范宽 绢本 道白
原文传递
手工的魅力——纤维艺术中传统编织技法的当代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平 魏磊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29,共2页
一、前言 手工不仅是一种社会生产力,也是生活水平、民俗景观的体现和构成,更是一种文化与情感的形态与内涵。随着科技发展,当人类发现自身脱离自然太久远、人类思想被异化、人类的精神家园无从依附时,手工艺术便被重新认识。体现在纤... 一、前言 手工不仅是一种社会生产力,也是生活水平、民俗景观的体现和构成,更是一种文化与情感的形态与内涵。随着科技发展,当人类发现自身脱离自然太久远、人类思想被异化、人类的精神家园无从依附时,手工艺术便被重新认识。体现在纤维艺术中,手工编织技艺具有无可比拟的魅力,心与手的共同劳作映射到作品中,产生的是恒久的生命力,让纤维艺术作品携带编织者的气息存在于空间,传递艺术创造之美与生命活力,为空间带来极具人性化的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艺术 艺术创造 手工编织 手工艺术 精神家园 科技发展 工艺手段 柳宗悦 艺术理想 山行旅
原文传递
中国经典山水画论的共通性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保金 武广福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4期94-96,共3页
本文主要论述《溪山行旅图》在古画论中思想理念的连通性,以《笔法记》和《林泉高致》为例,阐述荆浩《笔法记》与郭熙《林泉高致》的创作理念在山水画中的应用,对《笔法记》和《林泉高致》进行简要介绍,并以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为例,... 本文主要论述《溪山行旅图》在古画论中思想理念的连通性,以《笔法记》和《林泉高致》为例,阐述荆浩《笔法记》与郭熙《林泉高致》的创作理念在山水画中的应用,对《笔法记》和《林泉高致》进行简要介绍,并以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为例,阐述三者之间思想理念上的连通性。作为中国经典山水理论,这两部作品体现了艺术家对客观物象变化的深度追求,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法记》 《林泉高致》 山行旅 思想理念 连通性
下载PDF
借鉴与再造——范宽《溪山行旅图》与关仝《山溪待渡图》之关系探讨
13
作者 范士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20-126,共7页
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经典,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受到太多的讨论与研究,其创作母题亦是备受关注。对《溪山行旅图》与五代关仝的《山溪待渡图》作品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发现前者极有可能是从后者借鉴、变化而来的。文章从构图安排... 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经典,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受到太多的讨论与研究,其创作母题亦是备受关注。对《溪山行旅图》与五代关仝的《山溪待渡图》作品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发现前者极有可能是从后者借鉴、变化而来的。文章从构图安排、物象表现、笔墨处理、意境营造等角度阐释了《溪山行旅图》何以更加经典,同时从传统基础、造化元素、心源条件以及时代气息等方面对《溪山行旅图》的借鉴与再造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当下中国画的修习与创作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宽 关仝 山行旅 待渡 心源 借鉴 再造
下载PDF
虚谷所见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冠中 《美术》 1984年第5期43-44,49,共3页
我确乎常怀念虚谷,我似乎见过他,是一位精神矍铄的清瘦和尚。是他绘画中修长素雅的艺术形象和锐利的笔锋感染了我?每见作品便见其人,感到熟悉、亲切,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惜他与我们相隔一百年! 虚谷愈来愈被人们赏识了,虽然有关他生平的... 我确乎常怀念虚谷,我似乎见过他,是一位精神矍铄的清瘦和尚。是他绘画中修长素雅的艺术形象和锐利的笔锋感染了我?每见作品便见其人,感到熟悉、亲切,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惜他与我们相隔一百年! 虚谷愈来愈被人们赏识了,虽然有关他生平的资料寥寥无几,评论其作品的文章日益多起来。最近读到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虚谷画选,虽只限于上海博物馆之收藏,可喜已是第一本虚谷的专集,老友郑为所撰的前言,引起我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谷 艺术形象 中修 上海博物馆 见其 古代画家 山行旅 踏歌 临流 塞尚
原文传递
壁立千仞画中行——《溪山行旅图》的故事
15
作者 文心 《学与玩》 2023年第6期38-39,共2页
小读者们知道吗?在世界范围内,最能代表中国艺术和东方文化的就是中国的山水画。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峰期,其中,被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称为“宋画第一”的就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堪称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大... 小读者们知道吗?在世界范围内,最能代表中国艺术和东方文化的就是中国的山水画。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峰期,其中,被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称为“宋画第一”的就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堪称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大镇馆之宝的榜首,是中国山水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故宫博物院 山行旅 范宽 董其昌 水画史 东方文化 中国水画 壁立千仞
原文传递
浅析范宽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16
作者 毕波 《山东艺术》 2023年第3期96-102,122,共8页
范宽,北宋著名山水画家,受到后世人推崇,其在学习前人技法的同时也不忘创新,师法造化,一生游历于祖国名山大川之间,尊重自然,体验自然,从客观世界中汲取绘画养分,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更是将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推向了一个新的世界。[1... 范宽,北宋著名山水画家,受到后世人推崇,其在学习前人技法的同时也不忘创新,师法造化,一生游历于祖国名山大川之间,尊重自然,体验自然,从客观世界中汲取绘画养分,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更是将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推向了一个新的世界。[1]本文结合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趋势以及北宋年间的社会背景,深入剖析范宽山水画的绘画风格特点,并对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进行赏析,分析解读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山水画空间进行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宽 绘画风格特点 山行旅
原文传递
“业余”文艺评论的价值——以对范宽《溪山行旅图》的评论为例
17
作者 谷鹏飞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北宋画家范宽《溪山行旅图》自创生后,围绕其艺术主题、艺术内容、艺术风格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争论形成了两大基本观点:一类观点认为,画作是画家师“心”“写意”的产物,旨在表达画家自我超拔的心灵;另一类观点则认为画作意在师“... 北宋画家范宽《溪山行旅图》自创生后,围绕其艺术主题、艺术内容、艺术风格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争论形成了两大基本观点:一类观点认为,画作是画家师“心”“写意”的产物,旨在表达画家自我超拔的心灵;另一类观点则认为画作意在师“目”“写实”,是画家“度物象而取其真”的结果。这两类观点何者更为恰切?参考围绕画作所作的“业余评论”或许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画作,即画作不是画家目视心记式写生,而是应物向心式创造,是画家将广袤宇宙(心象)与全景山水(物象)及阔大心灵(心意)相冥合的结晶。相较于围绕作品所作的多样主流“经典评论”,“业余评论”的价值在于:它能补充、修正甚或颠覆经典评论,并以别样方式揭开作品意义的神秘面纱,赋予作品以更加丰盈的意义;同时,它解构经典文艺评论的固化体制,带来文艺评论本身的进步,最终促进艺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行旅 经典评论 业余评论 评论价值
下载PDF
从《溪山行旅图》谈北宋山水画对自然的再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丹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19期28-29,共2页
纵观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在物象的表现形态上,宋代是将写实主义绘画推向高峰的时期。从技法方面看,画家运用笔墨从心所欲,获得了极致的艺术效果。北宋山水画是再现自然的自然主义风格,但北宋山水画并不是纯粹的写实主义,而是建立在... 纵观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在物象的表现形态上,宋代是将写实主义绘画推向高峰的时期。从技法方面看,画家运用笔墨从心所欲,获得了极致的艺术效果。北宋山水画是再现自然的自然主义风格,但北宋山水画并不是纯粹的写实主义,而是建立在真实而又概括地观察、把握和描绘自然物象的基础上。画家借助外在的自然形象表达内心的情感,绘出一片心灵升华的世界,达到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 再现 自然 范宽 山行旅
下载PDF
宋明理学精神对传统山水画美学的影响——以《溪山行旅图》为例
19
作者 刘睿涵 《大观(论坛)》 2023年第8期24-26,共3页
范宽是宋代著名山水画家,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的典范。画家在《溪山行旅图》中的皴法使用、画面留白都体现了其中美学背后的宋代理学世界观,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也体现了宋代理学的方法论。通过对范宽《溪山行旅图》创作... 范宽是宋代著名山水画家,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的典范。画家在《溪山行旅图》中的皴法使用、画面留白都体现了其中美学背后的宋代理学世界观,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也体现了宋代理学的方法论。通过对范宽《溪山行旅图》创作笔法、画面经营的分析,研究当时理学在绘画领域的影响和宋代理学对中华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进而,以宋明理学在寻春、观生意和大之意所在三个方面对中国画论的影响,分析宋明理学的哲学观对中国山水画家在画中蕴含探寻宇宙精神这一创作心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范宽 山行旅
原文传递
宋代山水画研究导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丘挺 《书画艺术》 2013年第1期22-26,共5页
一、序言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宋代山水画。有人喜欢范宽雄浑壮美的《溪山行旅图》,有人钟情郭熙《早春图》中“春山旱见气如蒸”的造境或是米友仁烟雨迷潆的《潇湘奇观》……这些林林总总的宋人山水画意境构成了我们对宋... 一、序言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宋代山水画。有人喜欢范宽雄浑壮美的《溪山行旅图》,有人钟情郭熙《早春图》中“春山旱见气如蒸”的造境或是米友仁烟雨迷潆的《潇湘奇观》……这些林林总总的宋人山水画意境构成了我们对宋代山水精神的认识。什么样的造境是宋代山水画的最佳状态呢?对我而言,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描述的董源那种“用笔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灿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的意境可说是中国山水造境中的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画 宋代 山行旅 导论 《梦笔谈》 意境构成 最佳状态 水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