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传统营造技艺区划与谱系研究——对传播学理论与方法的借鉴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浈 雷冬霞 《建筑遗产》 2018年第3期16-21,共6页
传统营造技术遗产有其固有的传播规律和方法。如果将研究在以往江南乡土营造技艺的积累上进一步拓展深化,如范围上从重点关注地区到覆盖南方乡土建筑的全部,思路上就应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初步区划认知和典型营造匠帮研究的基础上,... 传统营造技术遗产有其固有的传播规律和方法。如果将研究在以往江南乡土营造技艺的积累上进一步拓展深化,如范围上从重点关注地区到覆盖南方乡土建筑的全部,思路上就应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初步区划认知和典型营造匠帮研究的基础上,抓住中国历史上驿路、水路、海路、商路、移民道等重要文化和技术传播路径,以"意、技、形"为核心,探讨这些主要线道上乡土营造技艺和建筑形制间的异同和关联,进而解决南方营造技艺传播的线路、方式、内容、规律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尺系、手风、匠派、形制等多方面比较和深入挖掘,横向上完善南方乡土建筑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纵向上深层揭示南方营造技艺的源流、变迁及其对官式建筑的影响,弥补建筑史领域研究的不足或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 营造技艺 技术传播 源流变迁
下载PDF
紫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用药禁忌考证
2
作者 林艳巧 刘雅芳 +2 位作者 吴含章 曲昌成 郑修昆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2074-2077,共4页
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对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进行整理分析,梳理古代医家对紫草的认识,丰富中医学本草考证研究内容。研究发现,紫草的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和使用禁忌在历史发展中有一定的变化,但古今认识基本一致。紫草在明以前的... 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对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进行整理分析,梳理古代医家对紫草的认识,丰富中医学本草考证研究内容。研究发现,紫草的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和使用禁忌在历史发展中有一定的变化,但古今认识基本一致。紫草在明以前的性味主要记载为苦、寒,明以后则主要记载为“甘、咸,寒”;紫草归经主要为肝经、心包经、心经、肾经、小肠经,尤以心包经和肝经为主。在功效上,宋以前医家鲜少使用紫草,宋元时期多被用作疮疹治疗,自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凉血”功效以后,后世医家皆将“凉血解毒,发疮透疹”作为紫草主要功效;古今医家均认为脾虚、便溏是紫草药用禁忌。本文基本厘清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的源流变迁,可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性味 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药用禁忌 本草考证 源流变迁
下载PDF
进化论视野下的土家族吊脚楼源流变迁 被引量:1
3
作者 江泽华 林林 《华中建筑》 2022年第6期152-155,共4页
该文以兼容并蓄的土家族吊脚楼为研究对象,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相关理论,采用进化论的方法对吊脚楼的起源、流变进行梳理。着重研究人类为了适应环境进而引发吊脚楼“变”的深层动因,探讨造成其发展、变化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 该文以兼容并蓄的土家族吊脚楼为研究对象,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相关理论,采用进化论的方法对吊脚楼的起源、流变进行梳理。着重研究人类为了适应环境进而引发吊脚楼“变”的深层动因,探讨造成其发展、变化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技术环境等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吊脚楼变迁的不同作用程度。在深入探析吊脚楼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试图引发吊脚楼如何去适应当今环境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论 土家族吊脚楼 源流变迁
下载PDF
明清以来荆楚手工艺变迁述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日红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2-37,共6页
湖北地处华中腹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物产、交融的文化氛围,孕育了璀璨多姿的手工艺文化。其手工艺在2000余年前的楚国时即已出现高峰,此后亦一直在荆楚大地上延续。特别是自明清以来,荆楚手工艺不仅从品类、样式还是从工艺... 湖北地处华中腹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物产、交融的文化氛围,孕育了璀璨多姿的手工艺文化。其手工艺在2000余年前的楚国时即已出现高峰,此后亦一直在荆楚大地上延续。特别是自明清以来,荆楚手工艺不仅从品类、样式还是从工艺技术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传承至今,其变迁过程历经清末民初的繁盛、1950年代的手工业改造、1980年代的民间工艺热潮和本世纪以来的非遗保护运动等几个阶段,清晰地勾勒出近几百年来荆楚手工艺发展的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楚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源流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