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湿痹病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冬 姜德友 +2 位作者 于婷婷 周雪明 王海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9-811,共3页
通过对古今湿痹病医案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并以其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因子、聚类分析等现代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湿痹病医案数据进行深入研究,探寻湿痹病的发病规律、辨证规律、治疗规律等,阐明湿痹病发病的病理基础、... 通过对古今湿痹病医案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并以其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因子、聚类分析等现代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湿痹病医案数据进行深入研究,探寻湿痹病的发病规律、辨证规律、治疗规律等,阐明湿痹病发病的病理基础、症状群与证候类型等湿痹病辨治的关键问题,并对湿痹病治疗的核心药物、常用方剂,治则治法及临证思路等加以评述和探析,提出了"湿痹病当以温药和之"的核心治疗法则;并指出枝节藤、虫蛇类、风药等在湿痹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为湿痹病的诊疗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同时也为中医医案的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学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痹 医案 证治规律研究 统计学
下载PDF
冬病夏治法治疗风湿痹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海隆 姜泉 +7 位作者 冯兴华 张华东 何夏秀 唐晓颇 刘宏潇 母小真 葛琳 焦娟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10期744-746,共3页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复发性风湿症等风湿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6~8月在我院风湿科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可明显减轻上述风湿痹病关节...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复发性风湿症等风湿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6~8月在我院风湿科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可明显减轻上述风湿痹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证效关系显示对寒湿痹阻、风湿痹阻、痰瘀阻络、肝肾两虚等偏寒证疗效较好。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风湿病稳定期偏寒证患者疗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痹 夏治 穴位贴敷:偏寒证 治未
下载PDF
国医大师路志正学术思想在治疗风湿痹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宁 侯小双 +3 位作者 王若冰 罗亚萍 潘利敏 郜晨静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0年第2期1-4,共4页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治疗风湿痹病过程中,一贯重视健脾和胃、调理情志,以“持中央,怡情志”为治疗首义。导师罗亚萍主任中医师有幸拜路老为师,学习并传承其学术思想,在临床治疗产后痹、燥痹、尪痹等风湿痹病过程中注重健脾和胃、调理情...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治疗风湿痹病过程中,一贯重视健脾和胃、调理情志,以“持中央,怡情志”为治疗首义。导师罗亚萍主任中医师有幸拜路老为师,学习并传承其学术思想,在临床治疗产后痹、燥痹、尪痹等风湿痹病过程中注重健脾和胃、调理情志,每获良效。吾辈侍诊,略有心得,现予研析其学术机理,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和胃 调理情志 路志正 湿痹 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产后痹 燥痹 尪痹
下载PDF
膝关节痛痹症型的冬病夏治法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夏志宏 沈治祥 +1 位作者 蔡晓辉 朱泽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29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配合红外线对轻,中度膝关节风寒湿痹的痛痹症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6-8月在我院骨伤科普通门诊及冬病夏治门诊就诊的160例膝关节风寒湿痹的痛痹症型患者进行回访,获得完全符合标准(同时西医诊断符...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配合红外线对轻,中度膝关节风寒湿痹的痛痹症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6-8月在我院骨伤科普通门诊及冬病夏治门诊就诊的160例膝关节风寒湿痹的痛痹症型患者进行回访,获得完全符合标准(同时西医诊断符合膝骨性关节炎X线Kellgren-Lawrence分级1~3级)的有效病例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疗程均为40天,采录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当年三九天时间节点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组组内治疗后以及三九天时间节点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差异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WOMAC评分在治疗后节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九天节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中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三九天测定治疗组相关血清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红外线照射对轻,中度膝关节风寒湿痹的痛痹证型疗效较好,尤其表现在三九天,优于西药对照组。对于沉病宿根,起到起沉疴,疗宿疾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湿痹 夏治 穴位贴敷:偏寒证 治未
下载PDF
鸭嘴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范治国 黄毅岚 谢川黔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鸭嘴花 常绿灌木 地方药材 华南地区 活血止痛 湿痹
原文传递
“双毒学说”在风湿痹病领域的应用研究探幽 被引量:5
6
作者 吕柳 孙清露 +4 位作者 梅曼 梁超 马玉草 顾文政 应森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88-391,429,共5页
“毒”是中医病因学重要的概念之一,《黄帝内经》为“毒”邪致痹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该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随着对“毒”邪理论的深入探索,越来越多的医家认识到“毒”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双毒学说”在风湿痹... “毒”是中医病因学重要的概念之一,《黄帝内经》为“毒”邪致痹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该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随着对“毒”邪理论的深入探索,越来越多的医家认识到“毒”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双毒学说”在风湿痹病领域的提出和应用,亦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和认同。因此,本文从“双毒学说”的形成、含义及分类、致病特点及传变规律、治疗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全面认识“双毒学说”,探讨其在风湿痹病诊治中的价值,推动“双毒学说”理论体系在风湿痹病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毒学说 湿痹 毒邪 理论探讨 应用研究
下载PDF
青白通痹胶囊的组方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程红卫 秦艳 胡筱娟 《陕西中医》 2019年第4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以青风藤、白芍、炙甘草为组成的青白通痹胶囊的方剂学配伍特点及中药药理组分,明确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基础。方法:分别对青白通痹胶囊治疗风湿痹病的中医理论渊源、证型特点、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对青白通痹胶囊所含青... 目的:探讨以青风藤、白芍、炙甘草为组成的青白通痹胶囊的方剂学配伍特点及中药药理组分,明确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基础。方法:分别对青白通痹胶囊治疗风湿痹病的中医理论渊源、证型特点、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对青白通痹胶囊所含青风藤、白芍、炙甘草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青白通痹胶囊源自经方"桂枝汤,芍药甘草汤",在"血虚肢痹"理论基础上组方而成,具有养肝柔筋,祛风活络的作用。该药配伍精当,传承了经典中医方剂配伍理论,青藤碱、白芍总苷、甘草酸苷制剂等活性组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众多,具有相对明确的疗效基础。结论:青白通痹胶囊传承了"经方"的配伍理论,具有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其活性组分具有丰富的现代药理学配伍研究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通痹胶囊 类风湿性关节炎 湿痹 中药配伍 桂枝汤 芍药甘草汤
下载PDF
瑶族药浴治疗风湿痹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政 龙运光 +2 位作者 袁涛忠 徐德群 袁永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0年第2期13-14,共2页
运用瑶族“枫荷沐浴液”药浴治疗风湿痹病 5 1例 ,经系统观察治愈 5例 ,有效 45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 96 .2 %。
关键词 湿痹 瑶药 枫荷沐浴液 治疗
下载PDF
桂枝汤类方在风湿痹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桑永浩 宋立群 《河南中医》 2024年第4期490-492,共3页
风湿痹内因为正气不足、机体营卫失调,外因为感受风寒湿等外邪,外湿侵袭肌表,正气不足,营卫失调,腠理疏松,汗出当风,外邪入体,流窜全身、流注关节,发为风湿痹病,治应调和营卫。桂枝汤用于治疗风寒邪伤人肌表,腠理疏松,卫外不固,营阴不... 风湿痹内因为正气不足、机体营卫失调,外因为感受风寒湿等外邪,外湿侵袭肌表,正气不足,营卫失调,腠理疏松,汗出当风,外邪入体,流窜全身、流注关节,发为风湿痹病,治应调和营卫。桂枝汤用于治疗风寒邪伤人肌表,腠理疏松,卫外不固,营阴不守之证,切中风湿痹病病机。风重于湿,痹着肌表,阻滞营卫,气血不利,选桂枝附子汤;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者,选桂枝加葛根汤;风湿侵袭入体,在体郁遏日久,化热伤阴者,选桂枝芍药知母汤;营卫气血俱不足之血痹重证,选黄芪桂枝五物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痹 桂枝汤类方 桂枝附子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伤寒杂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风湿痹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英明 王荣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1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症等风湿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8月在我院风湿科,用冬病夏治敷疗法治疗风湿类病的150例患者进行了抽样调查,患者使用的均是痹痛消膏。结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可...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症等风湿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8月在我院风湿科,用冬病夏治敷疗法治疗风湿类病的150例患者进行了抽样调查,患者使用的均是痹痛消膏。结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明显地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症等风湿痹病。结论:用冬病夏治法治疗风湿痹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治 湿痹 效果良好
下载PDF
李东垣论治风湿痹病思路探微 被引量:5
11
作者 吕飞 王伟杰 温成平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5期308-309,共2页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为'补土派'代表人物,从师于张元素。李东垣在继承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基础上,并将之发扬补充,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并创立了脾胃学说。历代医家有'内伤法东垣'之说。李东...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为'补土派'代表人物,从师于张元素。李东垣在继承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基础上,并将之发扬补充,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并创立了脾胃学说。历代医家有'内伤法东垣'之说。李东垣一生著书颇丰,对风湿痹病的治疗尤有心得。关于痹证、痹病(风湿病)内容的论治在《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等著作中均有记载,其中的理法方药对临床上论治风湿痹病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湿痹 脾胃 风药
原文传递
刘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磊 黄传兵 +3 位作者 曹云祥 谌曦 汪元 刘健(指导)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免疫等作用,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但糖皮质激素亦是一把双刃剑,风湿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糖皮质激素具有类似中医“壮火”样副作用。刘健教授应用中医药...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免疫等作用,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但糖皮质激素亦是一把双刃剑,风湿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糖皮质激素具有类似中医“壮火”样副作用。刘健教授应用中医药理论辨治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刘健教授认为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与中医脾肾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水火之脏、五脏阴阳之根,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出现阴虚火旺、脾肾气阴两虚,甚至脾肾阴阳两虚。临床上通过培补脾土、温壮肾气可以起到激发脾肾之气的作用,逐步消除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从而达到取代外源性激素之目的。根据糖皮质激素易产生感染、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瘀点瘀斑等不良反应,刘师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辨治 糖皮质激素 湿痹 临床经验 刘健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叶天士治痹用药特点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钟建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6,共2页
探讨叶天士治痹用药特色 ,完整系统地阐述了叶氏治痹的理法方药 ,并对其中体现的“治络理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叶天士 湿痹 医案
下载PDF
基于脏腑风湿理论探讨达原饮论治痹病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爱华 吕柳 王海隆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31-133,共3页
“脏腑风湿”是仝小林院士在“痹病”和“伏邪”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一个新学说。基于脏腑风湿理论,仝院士认为痹病与伏邪关系密切,脏腑功能异常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外邪侵袭是其必要的发病外因,邪气伏留是其致病关键病机。据此运用... “脏腑风湿”是仝小林院士在“痹病”和“伏邪”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一个新学说。基于脏腑风湿理论,仝院士认为痹病与伏邪关系密切,脏腑功能异常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外邪侵袭是其必要的发病外因,邪气伏留是其致病关键病机。据此运用达原饮辨治痹病,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可为临床治疗痹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 伏邪 达原饮 湿痹 理论探讨
下载PDF
李兆福运用花类药物治疗风湿痹病经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小又 刘艺 +2 位作者 赵芮 陈秋朴 李兆福(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10期1102-1105,共4页
李兆福教授对风湿痹病的治疗,用药灵活多变,强调药性应与病证相符,尤其对花类药物的运用经验丰富,认为花类药物质轻透散,药性温和,常用的有红花、金银花、玫瑰花、凌霄花、旋覆花、丁香、菊花、密蒙花、玉米须、合欢花、梅花、野菊花等... 李兆福教授对风湿痹病的治疗,用药灵活多变,强调药性应与病证相符,尤其对花类药物的运用经验丰富,认为花类药物质轻透散,药性温和,常用的有红花、金银花、玫瑰花、凌霄花、旋覆花、丁香、菊花、密蒙花、玉米须、合欢花、梅花、野菊花等。李教授注重花类药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充分发挥花类药物的药效特性治疗风湿痹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痹 花类药 李兆福 名医经验 中药配伍
下载PDF
杜怀棠教授运用麻杏苡甘汤辨治风湿痹经验
16
作者 王双 李雁 骆长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8-20,共3页
杜怀棠教授师承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董建华院士,擅长外感热病、内伤杂病。杜老师认为,内虚外实是风湿痹病的基本病因,而邪闭经络,气机失调,气血不通是其主要病机,痛、酸、麻、重、肿、僵、畸是风湿痹病的主要证候,并指出风湿痹病... 杜怀棠教授师承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董建华院士,擅长外感热病、内伤杂病。杜老师认为,内虚外实是风湿痹病的基本病因,而邪闭经络,气机失调,气血不通是其主要病机,痛、酸、麻、重、肿、僵、畸是风湿痹病的主要证候,并指出风湿痹病的治疗三原则:微发汗是治疗风湿痹病的重要步骤、治湿是治疗风湿痹病的根本、调气活血是治疗风湿痹病的关键。杜老师在临床中治疗风湿痹病,多采用麻杏苡甘汤作为主方,并通过调整麻黄、薏苡仁剂量,同时辨证选择寒热药物配伍,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苡甘汤 湿痹 痹证
下载PDF
“治未病”思想在风湿痹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秀青 任芬如 王德贞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15期106-107,共2页
风湿痹病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其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渊源和内容进行探讨,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于本病的预防和护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从而降低风湿痹病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风湿痹病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其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渊源和内容进行探讨,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于本病的预防和护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从而降低风湿痹病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推进"治未病"理论的发展,促进中医护理优势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 湿痹 防护
下载PDF
“治未病”思想在风湿痹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瑾 刘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治未病"思想在风湿痹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风湿痹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治未病"思想进行护理,比较... 目的探讨"治未病"思想在风湿痹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风湿痹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治未病"思想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03±1.27)d、疾病治愈时间为(7.26±1.11)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4.26±1.53)d、疾病治愈时间(12.33±1.69)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疾病治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00%(P<0.05)。结论给予风湿痹病患者"治未病"思想进行护理,不仅能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疾病治愈时间,还能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思想 常规护理 湿痹
下载PDF
仲景方加减治疗风湿痹病验案3则 被引量:3
19
作者 赫军 李丽华 +2 位作者 王海红 蔡慧源 赫辉 《江苏中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48-49,共2页
仲景方药力专效验,笔者近十余年用之常获良效,尤在风湿痹病的运用方面颇有心得,现举验案3则,以示之。 1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病 杨某,男,41岁,干部。2010年9月10日初诊。10年前无诱因出现口腔溃疡,约1周自愈,未曾重视,呈反复... 仲景方药力专效验,笔者近十余年用之常获良效,尤在风湿痹病的运用方面颇有心得,现举验案3则,以示之。 1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病 杨某,男,41岁,干部。2010年9月10日初诊。10年前无诱因出现口腔溃疡,约1周自愈,未曾重视,呈反复发作,约每月1次,伴皮肤毛囊疹,疲劳、工作压力大时阴囊及会阴处溃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痹 仲景方 验案
下载PDF
五皮五藤饮治疗风湿痹病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霍珍 罗亚萍 +2 位作者 潘利敏 赵亚云 张宁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9年第1期25-27,共3页
五皮五藤饮原为京城名中医赵炳南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方,后被张炳厚教授扩大其治疗范围。导师罗亚萍教授有幸跟随张老学习并参透方理,在临床工作中将此方灵活化裁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皮肤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兼有皮肤症状的风湿痹病... 五皮五藤饮原为京城名中医赵炳南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方,后被张炳厚教授扩大其治疗范围。导师罗亚萍教授有幸跟随张老学习并参透方理,在临床工作中将此方灵活化裁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皮肤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兼有皮肤症状的风湿痹病,收效满意。吾辈侍诊,略有心得,现研究分析其诊治机理,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皮五藤饮 赵炳南 湿痹 干燥综合征 皮肤血管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同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