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旋翼无人机观测的雾天和霾天VOCs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若岚
刘端阳
+3 位作者
袁淑杰
祖繁
吴泓
刘瑞翔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5-666,共12页
为研究雾和霾天气下VOCs时空变化特征,于2020年11月19日—2021年1月15日在江苏省东海国家气象观测站进行为期58 d的外场观测试验。利用自主研发的多旋翼无人机捕获2次辐射雾和2次霾天气过程,获得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VOCs...
为研究雾和霾天气下VOCs时空变化特征,于2020年11月19日—2021年1月15日在江苏省东海国家气象观测站进行为期58 d的外场观测试验。利用自主研发的多旋翼无人机捕获2次辐射雾和2次霾天气过程,获得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VOCs、O_(3)等7种要素100多条垂直廓线。结果表明:时间上,霾过程夜间VOCs体积浓度(0.225~0.253 ppm(parts per million,1 ppm=10-6))明显高于白天(0.191~0.205 ppm),雾形成前体积浓度(0.121~0.239 ppm)显著高于雾过程(0.056~0.209 ppm)。雾过程中VOCs体积浓度与雾强度变化相反,雾层高度与VOCs体积浓度剧烈变化高度一致,雾层(<200 m)中VOCs体积浓度(0.172~0.178 ppm)明显减小,显著低于雾形成前(0.195~0.240 ppm),雾层以上浓度变化大,雾结束后1 h内保持雾过程中分布特点。雾对逆温层中的水溶性污染物有清除作用,VOCs体积浓度和O_(3)质量浓度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
霾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湿
清除
作用
大气边界层
无人机(UAV)观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省降雪的湿清除作用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武心雨
王恒
《环境保护前沿》
2024年第1期32-45,共14页
黑龙江省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城市,由于工业发展及城市建设和人口增加,空气污染日益严重。黑龙江省冬季降雪极为丰富,研究表明降雪对空气污染物具有清除作用。本文采用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及中央气象台等实时数据,运用线性拟合等多种分...
黑龙江省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城市,由于工业发展及城市建设和人口增加,空气污染日益严重。黑龙江省冬季降雪极为丰富,研究表明降雪对空气污染物具有清除作用。本文采用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及中央气象台等实时数据,运用线性拟合等多种分析法,研究黑龙江降雪对6种具体污染物包括固态污染物(PM2.5、PM10)和气态污染物(O3、CO、SO2、NO2)的湿清除作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降雪量和降雪时间对污染物湿清除作用均有影响,其中对PM2.5、PM10这两类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湿清除作用最为明显,且呈显著正相关。在降雪量、降雪时间与清除效率的关系上,NO2和CO这两类气态污染物,其他污染物的浓度均值都存在负相关关系。且降雪时间对O3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及随强度增加清除作用减小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清除
作用
降雪
黑龙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灰霾不同阶段含碳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湿清除
3
作者
高嵩
张雯淇
+5 位作者
张园园
鲍孟盈
刘晓妍
汤天然
章炎麟
曹芳
《中国科技论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796-1804,共9页
为了研究南京市北郊冬季灰霾不同阶段中的含碳颗粒物化学组分变化及湿清除作用,采用DRI Model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2015年1月南京市北郊采集的大气PM2.5样品中的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ry carbon,EC)的质量浓度进...
为了研究南京市北郊冬季灰霾不同阶段中的含碳颗粒物化学组分变化及湿清除作用,采用DRI Model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2015年1月南京市北郊采集的大气PM2.5样品中的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ry carbon,EC)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北郊冬季PM2.5、OC和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79.64、18.58和6.29μg/m3,属于国内较高水平,并存在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与清洁日相比,灰霾日PM2.5、总碳(total carbon,TC)、OC和EC的质量浓度更高、变化范围更大,灰霾期间的二次污染作用强于清洁日期间,含碳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率在灰霾的生成和消除阶段都较为稳定;降水过程对含碳颗粒物的湿清除作用显著,清除效果与降水强度有关,且降水对于OC、EC的清除效率大于二次有机物(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灰霾
含碳颗粒物
湿
清除
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旋翼无人机观测的雾天和霾天VOCs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若岚
刘端阳
袁淑杰
祖繁
吴泓
刘瑞翔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
连云港市气象局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5-66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5063,42075066)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1LASW-A07)。
文摘
为研究雾和霾天气下VOCs时空变化特征,于2020年11月19日—2021年1月15日在江苏省东海国家气象观测站进行为期58 d的外场观测试验。利用自主研发的多旋翼无人机捕获2次辐射雾和2次霾天气过程,获得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VOCs、O_(3)等7种要素100多条垂直廓线。结果表明:时间上,霾过程夜间VOCs体积浓度(0.225~0.253 ppm(parts per million,1 ppm=10-6))明显高于白天(0.191~0.205 ppm),雾形成前体积浓度(0.121~0.239 ppm)显著高于雾过程(0.056~0.209 ppm)。雾过程中VOCs体积浓度与雾强度变化相反,雾层高度与VOCs体积浓度剧烈变化高度一致,雾层(<200 m)中VOCs体积浓度(0.172~0.178 ppm)明显减小,显著低于雾形成前(0.195~0.240 ppm),雾层以上浓度变化大,雾结束后1 h内保持雾过程中分布特点。雾对逆温层中的水溶性污染物有清除作用,VOCs体积浓度和O_(3)质量浓度均下降。
关键词
雾
霾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湿
清除
作用
大气边界层
无人机(UAV)观测
Keywords
fog
haze
VOCs
wet scavenging effect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UAV observation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省降雪的湿清除作用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武心雨
王恒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环境保护前沿》
2024年第1期32-45,共14页
文摘
黑龙江省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城市,由于工业发展及城市建设和人口增加,空气污染日益严重。黑龙江省冬季降雪极为丰富,研究表明降雪对空气污染物具有清除作用。本文采用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及中央气象台等实时数据,运用线性拟合等多种分析法,研究黑龙江降雪对6种具体污染物包括固态污染物(PM2.5、PM10)和气态污染物(O3、CO、SO2、NO2)的湿清除作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降雪量和降雪时间对污染物湿清除作用均有影响,其中对PM2.5、PM10这两类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湿清除作用最为明显,且呈显著正相关。在降雪量、降雪时间与清除效率的关系上,NO2和CO这两类气态污染物,其他污染物的浓度均值都存在负相关关系。且降雪时间对O3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及随强度增加清除作用减小的负相关。
关键词
湿
清除
作用
降雪
黑龙江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灰霾不同阶段含碳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湿清除
3
作者
高嵩
张雯淇
张园园
鲍孟盈
刘晓妍
汤天然
章炎麟
曹芳
机构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出处
《中国科技论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796-1804,共9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50895)
文摘
为了研究南京市北郊冬季灰霾不同阶段中的含碳颗粒物化学组分变化及湿清除作用,采用DRI Model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2015年1月南京市北郊采集的大气PM2.5样品中的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ry carbon,EC)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北郊冬季PM2.5、OC和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79.64、18.58和6.29μg/m3,属于国内较高水平,并存在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与清洁日相比,灰霾日PM2.5、总碳(total carbon,TC)、OC和EC的质量浓度更高、变化范围更大,灰霾期间的二次污染作用强于清洁日期间,含碳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率在灰霾的生成和消除阶段都较为稳定;降水过程对含碳颗粒物的湿清除作用显著,清除效果与降水强度有关,且降水对于OC、EC的清除效率大于二次有机物(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灰霾
含碳颗粒物
湿
清除
作用
Keywords
applied meteorology
haze
carbonaceous particulate matter
wet deposition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旋翼无人机观测的雾天和霾天VOCs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刘若岚
刘端阳
袁淑杰
祖繁
吴泓
刘瑞翔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黑龙江省降雪的湿清除作用及影响因素
武心雨
王恒
《环境保护前沿》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灰霾不同阶段含碳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湿清除
高嵩
张雯淇
张园园
鲍孟盈
刘晓妍
汤天然
章炎麟
曹芳
《中国科技论文》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